活板 教学反思
《活板》是老舍先生的一篇极具讽刺意味的短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善于应酬、见风使舵的老油条李四,在不同场合下对同一件事情采取截然相反的态度,最终却弄巧成拙的故事。这篇小说语言幽默风趣,人物形象鲜明,情节引人入胜,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教育价值。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我对《活板》这篇小说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在此,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活板》的教学进行反思:
一、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选择
在教学之初,明确教学目标至关重要。我将《活板》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以下几个方面:
- 知识目标:
- 了解作者老舍的生平和创作风格,认识其作品的社会意义。
- 掌握“活板”的含义,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 熟悉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等要素,分析人物形象。
- 体会小说幽默讽刺的语言风格,学习运用生动形象的描写方法。
- 能力目标:
- 培养学生阅读和分析小说的能力,能够抓住关键信息,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
-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运用恰当的语言描述人物形象和事件发展。
-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对小说中的社会现象进行分析和评价。
-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能够欣赏小说幽默讽刺的语言风格。
-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 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活中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等不良现象的危害。
- 培养学生正直、诚实、独立的品格。
-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社会现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 背景介绍: 简要介绍老舍先生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强调其作品的京味特色和现实主义风格。
- 字词梳理: 对小说中出现的生僻字、多音字、词语进行梳理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文章。
- 情节梳理: 引导学生梳理小说的情节发展,理清事件的因果关系。
- 人物分析: 重点分析李四的形象,探讨其性格特征和行为动机。
- 语言赏析: 欣赏小说幽默讽刺的语言风格,分析作者如何运用语言来刻画人物、讽刺社会。
- 主题探究: 引导学生思考小说的主题思想,探讨作者想要表达的社会批判。
反思: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老舍先生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不太了解,导致他们难以理解小说的深层含义。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加强对老舍先生生平和创作背景的介绍,让学生对老舍先生的作品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此外,对于字词梳理,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互相帮助,提高学习效率。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运用
在教学方法上,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 朗读法: 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小说的语言魅力,体会人物的语气和情感。
- 讨论法: 通过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小说中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
- 提问法: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抓住关键信息,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
- 角色扮演法: 让学生扮演小说中的角色,体验人物的内心世界,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 对比分析法: 通过对比李四在不同场合下的言行,揭示其见风使舵的性格特征。
在教学手段上,我主要使用了以下几种手段:
- 多媒体课件: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小说中的人物、情节、环境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 图片资料: 利用图片资料,展示老舍先生的生活照片和作品封面,增强学生的视觉体验。
- 音频资料: 利用音频资料,播放小说的朗读版本,让学生感受小说的语言魅力。
- 视频资料: 利用视频资料,播放根据小说改编的戏剧片段,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故事内容。
反思: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朗读法和讨论法效果较好,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但是,角色扮演法效果一般,部分学生不太愿意参与,可能因为他们不太自信,或者觉得比较尴尬。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此外,对于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要注意适度,避免过度依赖,以免影响学生的独立思考。
三、教学过程的设计
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我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 导入: 通过提问或讲述与小说主题相关的案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入课题。
- 初读课文: 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 字词梳理: 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梳理小说中的生僻字、多音字、词语。
- 情节梳理: 引导学生梳理小说的情节发展,理清事件的因果关系。
- 人物分析: 重点分析李四的形象,探讨其性格特征和行为动机。
- 语言赏析: 欣赏小说幽默讽刺的语言风格,分析作者如何运用语言来刻画人物、讽刺社会。
- 主题探究: 引导学生思考小说的主题思想,探讨作者想要表达的社会批判。
- 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类似李四的人和事,联系实际,进行讨论。
- 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习内容。
反思: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情节梳理环节容易出现混乱,难以理清事件的因果关系。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情节梳理的环节,可以采用图示法或时间轴法,帮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情节发展。此外,在主题探究环节,可以采用辩论法或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小说的主题思想。在拓展延伸环节,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谈谈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四、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估
在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估上,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方式:
- 课堂提问: 通过课堂提问,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 课堂讨论: 通过课堂讨论,了解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 作业检查: 通过作业检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 单元测试: 通过单元测试,全面了解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程度。
- 学生自评: 让学生对自己在本单元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反思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 小组互评: 让小组内的学生互相评价,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反思: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课堂提问和作业检查的效果较好,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但是,单元测试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点的记忆,而忽略了对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察。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并在单元测试中增加一些开放性试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创新。此外,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但是,部分学生可能会出现不敢批评他人或过分谦虚的情况。因此,在进行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时,需要加强引导,鼓励学生客观评价,坦诚交流。
五、教学反思与改进方向
通过对《活板》的教学反思,我认识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需要不断改进和提高。
- 加强对老舍先生生平和创作背景的介绍,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小说。
- 注重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 采用图示法或时间轴法,帮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情节发展。
- 采用辩论法或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小说的主题思想。
- 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谈谈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 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并在单元测试中增加一些开放性试题。
- 加强引导,鼓励学生客观评价,坦诚交流,提高学生自评和互评的有效性。
总之,《活板》是一篇优秀的讽刺小说,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教育价值。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反思和改进,不断探索和创新,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这篇小说,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文由用户:于老师 投稿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点击这里联系)处理,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ktime.cn/40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