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圆圆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 认识“珠、摇”等 12 个生字,会写“圆、荷”等 6 个字。
-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荷叶的特点以及小动物们在荷叶上的活动。
- 过程与方法:
- 通过观察图片、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观察能力。
-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课文的韵律美,培养语感。
- 通过合作学习,分享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 情感态度价值观:
- 感受荷叶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 体会小动物在荷叶上活动的快乐,培养学生的童真童趣。
2. 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
- 识字、写字,朗读、背诵课文。
-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叶的美丽。
- 难点: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意境。
- 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课文中拟人化的描写。
3. 教学准备
- 教师:课件(荷叶图片、小动物图片、音乐),生字卡片。
- 学生:预习课文,收集有关荷叶的资料。
4.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 播放视频: 播放荷塘美景视频,伴随着轻柔的音乐,让学生感受荷塘的美丽景色。
- 师生交流: 提问学生:“你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荷叶、荷花等,激发学生对荷塘的兴趣。
- 揭示课题: 教师板书课题《荷叶圆圆》,齐读课题。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 自由读课文: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 检查生字词:
-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生字。
- 指名学生领读,齐读。
- 用生字组词、造句。
- 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 交流反馈: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 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 学习第一节:
- 指名学生朗读第一节。
- 提问:“荷叶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学生找出描写荷叶样子的词语(圆圆的、绿绿的)。
- 教师板书:圆圆的、绿绿的
- 指导朗读,读出荷叶的特点。
- 学习第二节:
- 指名学生朗读第二节。
- 提问:“谁在荷叶上?”引导学生找出小水珠,理解“亮晶晶”的意思。
- 想象:小水珠在荷叶上会做什么?
- 指导朗读,读出小水珠的可爱。
- 学习第三节:
- 指名学生朗读第三节。
- 提问:“谁把荷叶当成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小蜻蜓把荷叶当成了停机坪。
- 提问:“停机坪是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理解停机坪是飞机降落的地方。
- 指导朗读,读出小蜻蜓的快乐。
- 学习第四节:
- 指名学生朗读第四节。
- 提问:“谁把荷叶当成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小青蛙把荷叶当成了歌台。
- 提问:“什么是歌台?” 引导学生理解歌台是唱歌的地方。
- 指导朗读,读出小青蛙的欢快。
- 学习第五节:
- 指名学生朗读第五节。
- 提问:“谁把荷叶当成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小鱼儿把荷叶当成了凉伞。
- 想象:小鱼儿在荷叶下会做什么?
- 指导朗读,读出小鱼儿的惬意。
- 总结: 引导学生总结课文中描写的小动物以及它们把荷叶当作了什么。
(四) 多种形式,朗读感悟
- 小组合作读: 学生分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 配乐朗读: 播放轻柔的音乐,师生共同配乐朗读课文。
- 表演朗读: 鼓励学生带着头饰,表演课文内容。
- 背诵课文: 学生尝试背诵课文。
(五) 指导书写,巩固生字
- 认读生字: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生字。
- 观察笔顺: 教师范写生字,学生观察笔顺。
- 指导书写: 教师指导学生书写“圆、荷”等 6 个生字。
- 学生练习: 学生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生字。
- 展示评价: 学生展示书写作业,师生共同评价。
(六) 拓展延伸,激发兴趣
- 观察图片: 出示其他荷塘美景图片,让学生欣赏。
- 课后作业:
- 背诵课文。
- 画一幅荷塘的图画。
- 收集有关荷花的资料。
二、教学反思
本次执教《荷叶圆圆》一课,力求体现新课标的理念,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1. 成功之处
- 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课伊始,通过播放荷塘美景视频,伴随着轻柔的音乐,营造了优美的学习氛围,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对荷叶和荷塘的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多种形式,读中感悟: 在朗读教学中,我采用了自由读、齐读、指名读、小组合作读、配乐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课文的韵律美,感受荷叶的美丽,体会小动物们在荷叶上活动的快乐。特别是在表演读环节,孩子们兴趣盎然,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 联系实际,加深理解: 在理解课文内容时,我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小动物们在荷叶上的活动,例如,小水珠在荷叶上会做什么?小鱼儿在荷叶下会做什么? 这样的提问,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 关注书写,规范指导: 在书写教学中,我注重规范指导,范写生字,讲解笔顺规则,并及时进行评价,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 不足之处
- 课堂评价形式单一: 在课堂评价方面,主要以教师评价为主,学生的自评、互评较少,评价形式较为单一,未能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
- 拓展延伸不够深入: 课后作业的拓展延伸主要以背诵、绘画、收集资料为主,未能充分挖掘课文的教育价值,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自然景观,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 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虽然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但仍有少数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 对学生的个性化关注不足: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未能充分关注到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指导不够深入。
3. 改进措施
- 丰富评价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丰富评价形式,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评价中获得成就感,激发学习兴趣。
- 深入拓展延伸,挖掘教育价值: 在课后作业方面,我要深入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自然景观,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并鼓励他们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 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在课堂教学中,我要充分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提高学习成绩。
- 加强小组合作,提高参与度: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我要加强指导,明确分工,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 反思教学设计,精益求精: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会不断反思教学设计,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精益求精,力求在教学水平上不断提升。
总而言之,本次教学活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我将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改进,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例如,未来可以尝试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更深度地融合,利用一些互动平台,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同时,也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让他们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共同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
本文由用户:于老师 投稿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点击这里联系)处理,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ktime.cn/40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