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教学反思

《麻雀》教学反思

巴金的《麻雀》是一篇短小精悍的散文,它以朴素的笔触描绘了一只勇敢的麻雀为了保护雏鸟,不畏惧猎狗的庞大身躯,奋不顾身地冲下来的故事。看似简单的故事,却蕴含着深刻的主题——母爱的伟大与生命的尊严。在多次执教《麻雀》的过程中,我不断反思教学过程,力求更深入地挖掘文本的内涵,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并将这种情感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以下是我在教学《麻雀》过程中进行的思考与反思:

一、 整体把握,理解文本主旨

初次接触《麻雀》,学生往往被其简洁的情节所迷惑,认为这仅仅是一个关于动物的故事,而忽视了作者借麻雀歌颂母爱,赞扬弱小生命所迸发出的巨大力量。因此,在教学之初,我特别强调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本。

首先,我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故事内容,并用自己的话概括故事情节。通过提问:“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信息:一只麻雀,为了保护雏鸟,奋不顾身地与猎狗对抗。

其次,通过问题串的设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例如:“猎狗体型庞大,力量强大,而麻雀体型弱小,力量微薄,麻雀为什么敢于扑向猎狗?”“作者为什么说‘我’急忙唤回我的猎狗,赶快走开’?”“你认为这只麻雀是一只怎样的麻雀?”这些问题引导学生从故事的情节、人物的反应以及作者的描写中寻找答案,逐步理解麻雀的勇敢来源于它对雏鸟的爱,这种爱赋予了它超越自身力量的勇气。

最后,我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的时代背景进行思考。巴金创作《麻雀》的时期,正处于中国社会动荡的时期,人民生活困苦,但依然顽强抵抗外来侵略。因此,《麻雀》不仅仅是歌颂母爱,也蕴含着对弱小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赞美。通过对时代背景的了解,学生更能理解作者写作的意图,领会作品的深刻内涵。

二、 细读文本,品味语言的精妙

巴金的语言朴实无华,却蕴含着强大的感染力。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品味语言的精妙之处,体会作者的情感。

首先,关注动词的使用。课文中运用了大量的动词,如“跳下来”、“竖起”、“扎煞”、“叫喊”、“猛扑”等,这些动词生动地刻画了麻雀的动作,展现了它奋不顾身、勇敢无畏的精神。我引导学生找出这些动词,并让他们通过表演、想象等方式,体会这些动词所表达的含义。例如,让学生模仿麻雀“猛扑”的动作,感受麻雀的勇气和决心。

其次,关注细节描写。课文中对麻雀的外貌、叫声、动作等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这些细节描写突出了麻雀的弱小和无助,同时也反衬出它的勇敢和伟大。例如,对麻雀“竖起全身的羽毛”、“发出绝望的尖叫”等细节的描写,表现了麻雀面对强敌时的紧张和恐惧,但即便如此,它仍然没有退缩,而是奋不顾身地保护自己的孩子。我引导学生抓住这些细节描写,体会麻雀的情感,感受母爱的伟大。

再次,关注作者的心理描写。作者在文中对自己的心理活动进行了描写,如“我感到很惊讶”、“我急忙唤回我的猎狗,赶快走开”。这些心理描写表现了作者对麻雀的敬佩之情,也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尊重。我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心理描写,体会作者的情感,理解作者的价值观。

通过对动词、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的分析,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体会作者的情感,并从中汲取精神力量。

三、 拓展延伸,深化主题的理解

仅仅停留在文本的理解是不够的,我尝试通过拓展延伸,深化学生对主题的理解,引导学生将课文所蕴含的情感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

首先,联系生活实际。我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我们是否也见过类似的场景?或者,我们自己是否也经历过类似的事件?例如,父母为了保护孩子,不顾自身安危;老师为了教育学生,付出巨大的心血;医生为了救死扶伤,奋战在抗疫一线……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母爱、奉献、责任等主题,并对这些主题产生更强烈的认同感。

其次,阅读相关作品。我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歌颂母爱的作品,如孟郊的《游子吟》、冰心的《繁星·春水》等。通过阅读相关作品,学生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母爱的伟大,并从不同的角度感受母爱的力量。

再次,进行创作实践。我鼓励学生以“爱”为主题,进行写作、绘画、表演等创作实践。通过创作实践,学生能够将自己对爱的理解表达出来,并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深化对爱的认识。

四、 教学反思与改进

在多次执教《麻雀》的过程中,我不断反思教学过程,总结经验教训,力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1. 教学方法方面:

  • 情境创设的重要性: 在教学中,情境创设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尝试通过播放相关的视频、图片,或者讲述相关的背景故事,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形象的学习情境。例如,播放麻雀生活的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麻雀的外貌、习性,为后续的分析奠定基础。
  • 小组合作的有效性: 小组合作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我尝试在教学中引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问题,分享观点,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例如,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麻雀为什么敢于扑向猎狗?”这个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在讨论中达成共识。
  • 启发式提问的必要性: 启发式提问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挖掘文本的内涵,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我尝试在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例如,提问:“你认为这只麻雀是一只怎样的麻雀?”,引导学生从勇敢、伟大、无私等角度进行思考,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

2. 教学内容方面:

  • 文本解读的深度: 在教学中,文本解读的深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我需要不断提高自身对文本的理解,深入挖掘文本的内涵,并将其准确地传达给学生。例如,在分析麻雀的勇敢精神时,我需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引导学生理解麻雀所象征的弱小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
  • 主题挖掘的广度: 《麻雀》的主题不仅仅局限于母爱,还蕴含着对生命的尊重、对弱小的保护、对勇敢的赞美等。在教学中,我需要拓展主题挖掘的广度,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并从中汲取精神力量。
  • 知识拓展的关联性: 在进行知识拓展时,需要选择与课文主题密切相关的材料,避免盲目拓展,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阅读相关作品时,可以选择同样歌颂母爱的作品,如孟郊的《游子吟》、冰心的《繁星·春水》等,增强学生对母爱主题的理解。

3. 学生反馈方面:

  • 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我需要采取多种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例如,可以采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营造一个积极互动的课堂氛围。
  • 学生理解的准确性: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及时了解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并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例如,可以通过提问、练习等方式,检查学生是否准确理解了课文的主题和内涵。如果发现学生存在理解偏差,需要及时进行纠正。
  • 学生情感的共鸣性: 《麻雀》是一篇充满情感的文章,在教学中,我需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并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例如,可以引导学生想象麻雀当时的处境,感受麻雀的紧张和恐惧,从而体会母爱的伟大。

总而言之,《麻雀》的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情感的熏陶和价值观的引导。通过不断反思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我希望能够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体会作者的情感,并将这种情感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成为一个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麻雀》的过程中,不仅学到知识,更收获成长。

《麻雀》教学反思

本文由用户:于老师 投稿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点击这里联系)处理,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ktime.cn/39323.html

(0)

相关推荐

  • 地表探秘教学反思

    地表探秘教学反思 “地表探秘”是一门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地球表面形态、地质构造、自然资源以及人类活动影响的综合性课程。它不仅需要学生掌握基础的地理知识,更强调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

    2025-03-20
    00
  • 《春天来了》教学反思

    《春天来了》教学反思 《春天来了》是一首充满童趣、生动活泼的儿童歌曲,它以轻快的旋律和形象的歌词,描绘了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美好景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围绕歌曲的内容、节奏、…

    2025-02-24
    00
  • 乘法的初步认识的教学反思

    乘法的初步认识的教学反思 《乘法的初步认识》是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乘法这一运算,为后续学习乘法口诀、解决…

    2025-02-18
    00
  • 寒号鸟教学反思简短

    寒号鸟教学反思 《寒号鸟》这篇课文讲述了一只寒号鸟,贪图安逸,不听劝告,最终在寒冷的冬天冻死的故事。通过教学,我深刻地反思了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并认识到,仅仅停留在故事表面的道德说…

    2025-03-03
    01
  • 安全的玩教学反思

    安全的玩教学反思 “安全玩”作为幼儿园教育中一项至关重要的内容,旨在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自我保护,认识潜在危险,并掌握初步的应对方法。然而,如何在教学实践中真正做到“安全”与“玩”…

    2025-03-03
    00
  •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 八年级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它既承载着小学阶段道德教育的延续,又肩负着为高中思想政治学习奠定基础的重任。经过一年的…

    2025-02-11
    02
  • 初中语文教学的反思

    初中语文教学的反思 初中语文教学,既是奠定学生语文基础的关键阶段,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思辨能力的重要时期。然而,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逐渐意识到,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诸多弊端,亟需…

    2025-03-23
    00
  • 传统节日的教学反思

    传统节日的教学反思 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积淀、人文精神和伦理道德。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将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有效地传递给学生,并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

    2025-03-05
    01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