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打电话的时间长》教学反思
《谁打电话的时间长》是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中的解决问题例7,该例题旨在引导学生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比较两个学生打电话的时间,让学生体会估算的必要性和实用性。
在本节课的教学实践中,我围绕“估算策略的选择与应用”这一核心目标,展开了一系列活动,包括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汇报、总结反思等环节。课后,我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力求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一、教学亮点与成功之处
-
情境创设贴近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伊始,我以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打电话情境导入,模拟小丽和小宇打电话的情景,并呈现相关信息:小丽3分钟打了267个字,小宇5分钟打了420个字。通过提问“谁打字的速度快?”自然而然地引出“谁打电话的时间长?”这一问题。这种情境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能够迅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孩子们对这样的情境非常感兴趣,能够很快进入角色,积极思考问题。
-
充分放手,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估算策略: 在解决问题环节,我并没有急于给出标准的估算方法,而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运用已有的估算知识解决问题。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经验,选择不同的估算策略。例如,有的学生将267估成270,420估成400;有的学生将267估成300,420估成420。这种充分放手的做法,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
重视小组合作,促进学生思维碰撞: 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和思路。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启发,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同时,小组合作也为学生提供了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生们积极讨论,认真倾听,相互质疑,相互补充,思维的火花不断碰撞,最终形成了多种不同的估算策略。
-
注重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交流汇报环节,我鼓励学生展示不同的估算方法,并让学生说出估算的理由。对于不同的估算方法,我都给予肯定和鼓励,并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让学生明白每种估算方法都有其优缺点,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可以使计算更简便。通过算法多样化的呈现,学生不仅掌握了多种估算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了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
及时归纳总结,提升学生对估算的认识: 课堂最后,我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再次回顾估算的意义、方法和作用。通过总结,学生对估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加明确了估算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同时,我也强调了估算不是精确计算,只要结果合理即可。
二、教学反思与不足之处
-
估算策略的选择引导不够深入: 虽然我鼓励学生选择不同的估算策略,但在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估算策略方面,做得还不够深入。部分学生在选择估算策略时比较盲目,没有充分考虑到数据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导致估算结果不够准确,甚至影响了问题的解决。例如,有的学生在估算267÷3时,将其估算成300÷3,虽然计算简便,但误差较大,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加强对学生估算策略选择的引导,让学生在选择估算策略时更加理性,更加科学。
-
对“估算”概念的强调不够突出: 教学过程中,我更多地关注了估算方法的运用,而忽略了对“估算”概念本身的强调。部分学生对“估算”与“精确计算”的区别认识不够清晰,仍然习惯于进行精确计算,而不是运用估算来解决问题。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加强对“估算”概念的强调,让学生明确估算的目的是为了快速、简便地解决问题,而不是追求精确的答案。
-
练习设计的针对性需要加强: 练习环节,我设计了一些估算练习,但这些练习的针对性不够强,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部分学生对估算掌握较好,做起来得心应手;而部分学生对估算掌握较差,做起来比较吃力。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加强练习设计的针对性,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同时,还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练习,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和提高估算能力。
-
课堂节奏把握不够完美: 在小组合作交流环节,由于学生讨论过于热烈,导致时间分配不够合理,影响了后续环节的进行。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意课堂节奏的把握,合理分配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能顺利完成。
三、改进措施与未来展望
-
强化估算意识,明确估算目的: 在教学中,要反复强调估算的意义和作用,让学生明白估算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可以通过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到估算的重要性。例如,购物时估算总价,出行时估算时间等。
-
精选估算方法,优化估算策略: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根据数据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可以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的估算方法,分析其优缺点,让学生明白没有绝对最好的估算方法,只有最合适的估算方法。同时,要鼓励学生灵活运用估算策略,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估算方法。
-
设计分层练习,满足不同需求: 在练习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可以设计一些基础性的练习,巩固学生对估算知识的掌握;也可以设计一些拓展性的练习,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同时,还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练习,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和提高估算能力。
-
提升课堂掌控力,优化课堂结构: 在教学中,要加强对课堂的掌控力,合理分配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能顺利完成。可以通过一些有效的策略,如设置时间限制、明确讨论任务等,来提高小组合作交流的效率。
-
加强课后反思,不断改进教学: 教学后,要及时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可以通过撰写教学反思、听取同行的意见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总而言之,《谁打电话的时间长》这节课的教学,我力求通过创设情境、引导自主探索、开展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功,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反思,不断改进,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爱上数学。我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我一定能够成为一名更加优秀的数学教师。未来,我希望能够在估算教学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例如,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如何提高学生估算的准确性,如何将估算与精确计算有机结合等。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我希望能够为小学数学估算教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本文由用户:于老师 投稿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点击这里联系)处理,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ktime.cn/39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