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投资分析报告模板 行业投资分析报告范文 (9篇)

行业投资分析报告是指对特定行业进行投资前或投资期间,对行业的基本面、市场情况、发展趋势、竞争状况、投资风险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从而为投资者提供决策依据和指导建议的报告。该报告通常由专业的投资分析机构或个人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资料和信息进行撰写,旨在帮助投资者了解行业情况,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以下是有关于行业投资分析报告的有关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行业投资分析报告模板 行业投资分析报告范文 (9篇)

行业投资分析报告1

根据我校课业要求,在今年x月x日。本人对我国上市企业公司—xx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投资价值分析。现将投资价值分析报告如下:

一、行业属性以及公司概况

xx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器行业属性为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其于1992年在中国人民银行的批准下得以设立,并于1993年在xx正式开业。其经过6年的发展与建设终在xx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其上市股票代码为600000。自xx发展至今,其公司总规模不断扩大,经营发展实力不断增强。截止至20xx年末,xx的资产总规模已达36.801亿元,其注册资本已达186.53亿元,其全年实现其公司股东净利润已达到409亿元的高利润额度。xx,在至今20余年的发展进程中,持续秉承以“笃守诚信,创造卓越”的核心发展态度,让公司的业绩不断提升,让银行的信誉具有良好的发展,让其逐渐架构成为全国性商业银行的经营服务格局。其曾连续多年被《亚洲周刊》评为“中国上市公司100强”,并成为了中国证券市场中及受瞩目与敬重一家上市企业。

二、经营管理与先进性分析

银行论创立时间与发展历程来说,较国内同行业大多公司的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xx的发展,因为一家银行企业的发展与多年历程中建立出的诚信与声誉等方面息息相关。然而,这一缺陷对于xx来说却未能对其构成威胁,xx在20余年的发展中,逐渐创新战略,改善经营,不断培育出各类型的建设型人才,这也成为了作为新型银行的xx能够站立于当代银行行业的重要优势。的经营管理紧跟当代经济时代的变化趋势,打破了常规的行政区域规划做法,而是着手于各大经济区域设立网点,按照各个区域市场效益的趋势与特色,推出其独立而有符合客户需求的营销产品,建设出一套完善而可靠的营销机制,设立了综合全程的跟踪式服务政策,并坚定以“诚信窗口,卓越服务”为主打形象建设,多方位规范了员工的形象与服务。与此同时,xx还紧抓企业的风险管理,领先行业风险分析,及时建立完善的质量优良的资产管理机制。其积极推行了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机制,设立多重风险项目检查委员会,并强化了本企业以及各下属分行的人事管理机制。可以说xx这一其紧跟时代、独具特色的经营管理与产品建设让其在当代银行企业日益激烈的竞争背景下脱颖而出。亦让其经营业绩持续得以提升,具体表现为其主营业务收入从1993年的386594万元到20xx年的3680125万元,这一突破成为xx在未来的发展前进道路中的优异动力。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看出,xx浦东不论是就当代经营形势来说,还是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都具有极高的经济发展潜力,的确是一个具有极大价值,值得投资的上市公司。

行业投资分析报告2

全球乳业环境分析

世界乳品行业规模巨大,同时地域性又很强。世界乳品的需求每年按2%的速度在增长。发达国家的增长率约为1%,而发展中国家则快得多,尤其是亚洲和拉美国家。中国属于世界上乳品市场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国内乳品市场宏观环境分析

2009年1季度,我国乳制品行业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同期增长5.5%。工业销售产值同比增长2.4%,总产值和销售产值均呈现正增长。在工业销售产值中,出口交货值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68.8%。数据显示,目前中国乳制品行业开始触底回稳。2009年1季度乳制品生产总量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3.28%,比2008年4季度增长12.04%。其中,2009年1季度液体乳产量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3.08%,与2008年4季度相比,环比增长15.64%。我国乳制品行业在工业销售产值中,出口交货值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68.8%。出口交货值大幅下降的原因是2008年1季度,全球乳制品供不应求,产品的价格高企,我国乳制品产品出口顺畅,2009年1季度,全球乳制品供应充足,加上三鹿奶粉事件的影响,我国乳制品产品在质量和价格方面均不具优势。与2008年1季度相比,2009年1季度我国乳制品产品的出口,从出口量和出口值的指标来看,同比双双大幅下降,而进口量同比大幅上升,进口额同比增幅不大,说明国际市场乳制品产品价格有较大幅度回落。由此可见,在三鹿奶粉事件的影响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双重影响下,我国乳制品产品受到国际同类产品的进口冲击,出口受阻。与2008年4季度相比,2009年1季度我国乳制品产品的进口量和进口额仍呈现正增长,出口仍呈现负增长,但幅度比较小,因此,2009年1季度,我国乳制品行业仍在延续2008年4季度出口受阻和国外产品进口冲击的不利状况,但正在接近底部。

经过一段时间调整后,中国乳业还会快速发展

需求分析

今年中国城镇居民较快的奶类消费势头显现,在奶类消费基数很低,整个经济又快速发展的社会,奶类消费会有一个从奢侈品向必需品的转变阶段。此时奶类消费会呈增长趋势,直至作为必需品达到基本饱和。

行业投资分析报告3

一、行业发展现状

电子商务通常是指是在世界各地广泛的商业贸易活动中,在因特网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应用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

电子商务以参与者的属性划分,通常可以分为企业对企业的电子商务(b2b)、企业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b2c)、企业对*的电子商务(b2g)和消费者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c2c)四大类。

*电子商务的发展与互联网普及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历经萌芽期、雏形期、成长期、稳定期、成熟期五个阶段。据*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及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xx年电子商务交易情况**结果显示,20xx年我国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全社会电子商务交易额达16.39**元,同比增长59.4%。

根据*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相关报告显示,20xx年1-8月,*电子商务交易依然保持强劲势头,交易总额达9.8**元,同比增长24.7%,增速略有下降。其中,网络零售交易额为2.24**元,同比增长36.5%。随着上网人数规模的逐渐扩大,网络服务的丰富化,电子商务的交易规模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来,各级*纷纷出台先关**,扶持电子商务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助推了行业市场的发展。

我国电子商务“xx”规划发展的目标是交易额突破18**元。其中,企业间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超过15**元。企业网上采购和网上销售占采购和销售总额的比重分别超过50%和20%。大型企业的网络化供应链协同能力基本建立,部分行业龙头企业的全球化商务协同能力初步形成。经常性应用电子商务的中小企业达到中小企业总数的60%以上。网络零售交易额突破3**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超过9%。

二、进入本行业的壁垒

1、人才壁垒

电子商务业属于新兴行业,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缺乏,投入成本高,具备丰富经验的从业人员大量缺失。传统企业及品牌商之所以选择电商服务商进行电商业务托管、培训等服务,原因正基于此。对本行业新进入者而言,在短期内聚集、构建专业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并始终保证人才队伍的稳定发展,有一定的难度。因此,电子商务服务业存在一定的人才壁垒。

2、技术壁垒

电子商务业是信息技术变革时代的产物,它的内容与模式都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进步与发展。软件服务是电商服务的重要内容。以电子商务代运营业务为例,服务商在**客户管理,店铺建设、软件开发应用、数据分析,质量**等方面都需要高度密集的技术输出,同时也需要为客户提供有针对性的、综合化的电商解决方案,这都需要建立持续有效的研发和创新体系,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

3、品牌影响力壁垒

电子商务业为新兴行业,许多行业标准空白,多数服务商企业成立时间不长,处于起步阶段,在这种竞争态势下,传统企业在选择服务商的过程中,缺少参考依据和标准。服务商对知名品牌,大品牌的服务经验将成为重要的评判标准。随着行业的逐步发展,将产生一些具有相应规模和实力都比较强的综合性电子商务服务商。

三、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一)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1、《电子商务“xx”发展规划》明确提出,鼓励生产、流通和服务企业发展网络零售,积极开发适宜的商品和服务。商务部、工信部以及一些地方*已经将电子商务的发展规划纳入xx规划的范畴之内,加强**引导和**,网络零售市场的发展将得到更多**资源的扶持。**来,*有关部委在网络第三方支付、物流、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出台相关**以加大对网络零售市场的扶持和规范的力度。随着互联网零售业的**不断完善,其行业**环境将不断得到改善,有利于该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2、互联网作为互联网零售媒介*台,其基础设施与服务水*的提高将为互联网零售业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随着三网(互联网、广播电视传播网、通信网络)融合的全面推进,移动通信网进一步快速普及,云计算及物联网的广泛应用将在扩大消费群体、市场辐射范围、信息及物流服务水*等方面促进互联网零售业的发展。

3、近十年来,我国gdp年*均增长率达到8%~10%,虽然近两年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使得gdp增速有所回落,但总体来说国民经济增长是稳中求进。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为*稳较快发展,该目标将推动互联网零售业长期稳步发展。

宏观经济的长期向好将有利于提高我国人均gdp水*。随着人均收入水*的提高,国民消费也将进一步升级,具体表现为人民群众的消费观念与习惯、消费能力、消费对象、消费内容、消费方式等方面的改变,这都将有利于互联网购物的普及与发展,促进互联网零售业的快速发展。

(二)影响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1、社会信用体系不够完善

在电子商务行业中,供需双方在支付、商品品质保障、售后服务等多方面存在一定的信用风险,其该特点有别于实体店。在我国信用体系还完善的环境下,交易行为缺乏必要的自律和严厉的社会**。社会信用体系不够完善将对互联网零售业的发展造成一定不利影响。

2、物流业发展滞后

*的电商发展迅速,而物流业发展相对滞后。在**,物流配送高费用与物流配送时间过长等问题之间尚未找到另电商与消费者满意的*衡点。与现代物流发展趋势要求相比,我国物流配送发展中还在物流资源整合、物流设施利用、物流技术改造等方面存在问题,其发展的滞后将极大影响到互联网零售业的发展。

四、公司所处行业的基本风险特征

1、核心技术滞后风险

电子商务行业是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产物,具有技术密集型特点,其核心技术升级滞后将给行业发展带来一定的风险。如果电子商务企业未及时升级更新技术,则可能会处于互联网行业竞争劣势,这将导致商务数据处理速度过慢、技术漏洞较多、系统安全防范能力较差等风险,这些风险可能会给电子商务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2、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随着利好产业**的强力驱动及行业发展环境的日趋完善,我国电子商务行业高速发展,广阔的市场前景可能吸引诸多的新进入者,新进入者在初期往往会采取一些非正常的竞争**,这势必加剧行业的竞争态势。因此,该行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进而对行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3、配套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的风险

虽然我国电子商务行业近几年飞速发展并逐渐步入高速成长期,但与电子商务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却仍处于建设期,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诸如对网上交易的**和义务的规定多不清晰、没有专门的法律来规范电子商务经营者和使用者行为等,交易双方一旦在电子商务交易中产生问题,其权益难以得到有效的法律保障。配套法律法规体系的不健全会使得行业发展存在一定程度的风险,进而迟滞行业的发展速度。

4、物流业的发展速度和服务质量不匹配的风险

由于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越来越大,交易次数越来越频繁,对于物流业的需求也日趋加重。虽然我国的物流业发展很快,但总体发展水*仍难以满足电子商务的市场需求,物流业的服务质量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5、信用风险

在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的背景下,电子商务行业借助互联网进行商品交易,其交易双方在身份辨识、违约责任划分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信用风险。如果企业不能及时地、准确地、按质按量地完成订单,将对公司商誉造成一定的影响,造成客户的流失,从而导致企业市场占有率下降。同时,由于电子商务行业涉及多个交易主体,信用风险也可以转化为参与各方的风险。

五、行业的周期性、地域性及季节性特征

(1)周期性

电子商务行业不同于传统的零售业,近些年来一直保持强劲的增长态势,未形成完整的行业波动周期,该行业的周期性特征尚未凸显。

(2)区域性

电子商务行业作为一新兴行业,其行业的发展主要与区域经济发展水*、人口基数及结构、文化发展水*、地理位置及交通等因素密不可分。据艾瑞咨询提供的《20xx年网络购物市场距测数据》显示,电子商务行业的主要消费群体集中于我国中东地区,沿海一线城市最为集中,目前有一定的区域性。但西部地区的年复合增长率最高,其消费群体正向三、四线城市延伸,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水*进一步差异缩小,互联网零售业的区域性将不再明显。

(3)季节性

电子商务行业销售商品多为日常家居、办公、生产所必需,其并未有明显的季节性,但在诸如“五一”、“十一”、“春节”等节假日及“双十一”等特殊时点,由于互联网零售商家大力促销、消费者消费意愿增强,该行业将出现销售高峰现象。

行业投资分析报告4

生物医药行业在战略新兴产业中属于盈利周期较长的产业,一个生物医药品种从临床前研究到上市,一般需要5~10年时间,期间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因此,生物医药产业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高技术密集型的特点,决定了股权融资是生物医药企业在成长期的重要融资方式,也提示我们应该根据生物医药企业的在成长期的财务特点和投资风险,设置能够适应研发型企业特性的上市标准。

一、生物医药行业基本情况

(一)生物医药行业简介

生物医药产业被称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生活环境的变化、人们健康观念的变化以及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等因素影响,与人类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生物医药行业近年来一直保持了持续增长的趋势。根据全球最大的医药市场咨询公司IMSHealth的统计报告,20xx年全球医药市场销售额将达到1.1万亿美元,未来几年将保持5%-8%的复合增长率,这反映了全球医药市场强劲的整体增长趋势。尽管各国政府均在控制医药费用的增长,但由于新药开发、人口结构变化及人们对健康预期的提高,药品市场的增长仍快于经济增长的速度。

按照年销售额10亿美元的重磅药物标准,20xx年有近百种药品达标,其中TOP50的达标线为16.43亿美元,这些重磅药物全部出现在美国和欧洲。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发展从二十世纪80年代开始,目前尚没有出现年销售额超过10亿人民币的药物。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生物医药行业持续高速增长。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发布的数据,20xx年至20xx年,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销售收入从1686亿元增长到2154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1.65%。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截至20xx年末,我国医药制造业总资产达到18480亿元;20xx年全年,我国医药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20593亿元,较“十五”末期的20xx年增长16573亿元,复合增长率22.66%。

根据预计,20xx年至20xx年我国医药市场仍有望保持16.1%的高年均复合增长率。20xx年,我国医药市场规模已超越法国和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全世界第三大医药市场,预计到2015年我国在全球医药行业中的市场地位将进一步得到巩固,2020年我国有望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药品市场。按照《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生物医药产业可以划分为生物技术医药、化学药物、现代中药三个子类。

(二)生物医药行业的生命周期与财务特点

生物医药行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盈利周期较长。一个生物医药品种从临床前研究到上市,一般需要5~10年时间。因此,对于处于研发阶段的新生物医药品种和企业,盈利一般都需要较长时间。国外领先的生物医药企业从成立到盈利平均需花10年左右的时间。同时在这段研发且没有盈利的阶段,生物医药企业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研发投入往往超过20%的销售收入。可见,生物医药类企业一般最需要风险资金和市场支持的时间在企业创立初期,而伴随企业产品成熟,甚至于专利技术保有期限的结束,企业的成长性将大打折扣。

海外较为成功的生物医药公司从成立到上市的平均年限为4年,从上市后到盈利的平均年限为7年,盈利之后企业将出现非线性增长。

(三)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趋势

在药品市场增长空间方面,中国将是潜力最大的市场。未来我国人口老龄化加深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是推动我国医药行业持续增长重要动力。目前,我国用药水平还偏低,医药市场的不断扩大是必然趋势。未来医疗体制改革和行业结构调整将是影响医药行业的主要政策面因素。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未来五年我国将健全医疗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同时,我国还将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加强中药资源保护、研究开发和合理利用。由此可见,医药行业整体面临着较好的发展契机。

从生物医药细分领域来看,近年来在化学药和中药不能有效治疗的疾病领域发病率有所升高,生物技术药物的重要性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生物技术药物产业具有较强的市场潜力,将成为今后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推动力。2010年,世界药物销售额前三十名中有三分之一是生物技术药物,生物技术药物的销售额占世界医药市场的比重约为17%,此外,全球免疫类药物总销售额的79%、肿瘤类药物销售总额的35%都是生物技术药物。

二、生物医药企业上市情况

(一)A股上市生物医药企业情况

按照申万行业分类,截止2015年1月21日,A股共有生物医药上市公司190家,总市值2.07万亿元,占A股总市值的4.8%,市盈率中位数为50.07倍,高于A股市盈率中位数42.88倍。生物医药企业代表新经济的发展方向,受到市场的认可和追捧,市盈率普遍较高,然而其市值占A股总市值比重并不高,说明资本市场服务生物医药产业的能力仍待挖掘。

20xx年前三季度A股生物医药公司营业收入总计8244亿元、净利润686亿元,占A股全部公司营业收入的2.38%、净利润的2.03%。

(二)生物医药企业的成长路径与融资需求

以研发和制造为主的生物医药企业的商业模式和成长路径比较清晰,但无论是生产仿制药、改剂型药还是新药,从开始研发至最后成为产品,都要经过繁琐的步骤,一般需要5~10年时间,导致生物医药企业前期资金投入大、盈利周期长。然而,一旦技术突破、市场开发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生物医药企业会出现爆发式增长。

生物医药企业的成长路径决定了其融资需求主要集中在前期,即在药品研发成功前和市场开发时。且由于生物医药企业前期并没有多少营业收入,固定资产比重也不高,债务融资显然难以作为主要融资来源。因此,生物医药企业在创立初期最需要风险投资,其业绩能够出现爆发式增长的特性也与风险投资的投资诉求契合。

药品研发基本成型后,就需要多层次资本市场提早介入,降低其股权融资成本。在药品达到上市条件前,仍存在诸多变数,任何一个细节的问题都可能导致前功尽弃,风险较大,大部分企业的融资仍应该集中在场外市场,但部分研发团队能力强、产品市场认可度高的企业已具备进入场内市场融资的条件。这部分企业和其他新兴产业中的初创型企业一样,需要特定的板块来满足其融资需求,并向投资者充分提示风险。而当药品研发成功,进入市场开发阶段的企业,则更加满足进入场内市场融资的条件。

目前中小板和创业板对于生物医药企业的融资支持局限在产品开发进入成熟阶段,企业已经获得一定盈利的企业,这显然无法充分发挥资本市场支持新兴产业的能力。境内优秀的生物医药公司大量流失海外,在香港、美国、新加坡、英国等境外交易所上市并以股权融资的境内生物医药公司市值已达2119亿美元。

(三)生物医药企业的投资风险

生物医药行业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吸引力。作为技术高度密集的高新技术行业,对相关技术的要求很高,而且需要投入巨额资金,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影响我国生物医药行业投资风险的因素主要有四个,分别是政策风险、研发风险、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

1.政策风险

就目前的行业发展阶段和行业特征而言,生物医药行业要想更好的推动和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扶持和政策的带动。因此,政策风险对生物医药行业投资的影响不容忽视。具体来说,生物医药行业投资可能面临的政策风险主要来源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产业政策,二是行业标准。

作为新兴产业的生物医药行业,它的不断壮大是和我们国家实行的政策密切相关的。当前,我国对生物医药采取鼓励扶持的态度,不管是国家长远性规划或国家级大型基金,都将发展生物医药技术列为优先考虑项目。但这并不意味着生物医药行业内的所有细分行业都能受到国家产业政策的照顾,部分技术含量低、产能过剩的细分行业,特别是仿制药制造业,随时可能失去原有的政策优惠。

此外,由于药品的生产、销售与使用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健康和福利,因此政府的督促和有关法律的颁布是不可以缺少的。在我国,药品的制造、出售和使用等环节都颁布了很多的法律法规和准则,以此来对医药企业进行约束。当前,中国实施药品生产和运营的许可体制,制药公司要通过《药品生产许可证》和GMP,才可以进行生产和运营。同时,作为原材料出口的医药公司需获得质量规范的认证和出口国的药品监督部门刊发的注册认证,方可出口。严厉的政策提升了行业的市场准入门槛。因此,即使生物药品开发成功,也将面临是否能获取生产批文的风险。

2.研发风险

在生物医药行业中,最大的投入当属研发、厂房和设备方面的支出。全球十大药厂的研发费用约占各自营业额的百分之八到十五。单个药品的研发费用现在也已高的惊人,例如基因项目的新品研究费用大多在1~3亿美金,随着新药品研制的复杂程度提高,费用也相应提升,个别基因项目的新品研究费用已超过6亿美金。高技术的时效性又决定了投资需求的连续性,必须筹措足够的资金,否则,极有可能半途夭折。因此,投资于生物医药行业将不可避免的面临资金紧张而导致产业化过程失败的可能性。

从开始研发至最后成为产品,生物药品要经过六个繁琐的步骤:实验室研究阶段、中试生产阶段、临床试验阶段、规模化生产阶段、市场商品化阶段和严格监督。每个环节都需通过药政审批程序,所以开发一种新药周期较长,一般需要8~10年、甚至10~12年的时间。如此长的周期,加上实验结果的不可预测性,将使投资面临不能完全实现预期目标的风险。

生物医药行业还面临和其他行业一样的知识产权保护风险。专利药能给医药企业带来可观的巨额利润,所以药品专利与医药企业的自身利益关系密切。发达国家的专利保护会强烈影响到生物医药公司的投资和决策。我国目前生物医药企业开发的药品中的绝大部分是仿制品。据有关数据表明,我国仿制一种新药的费用只需几百万人民币,花费3~5年,外国在该研究领域的费用预算一般是3~5亿元美金,研发时间大多需要7~10年。不过我国类似“免费午餐”似的开发模式可持续性较差,并且其他公司也会选择雷同的研发目标,激烈的竞争可能导致仿制药利润微薄。

3.技术风险

生物医药遵循制药行业的特定程序,需要经历科研、中试和临床三个阶段才能确保药品的安全性,其中任一阶段出现问题都有可能被否决。一个新类型的药品从研制到投入生产使用一般要经过四个环节,即临床研究、制剂处方和稳定性试验、生物利用度测试以及放大实验直到用于人体的四期临床试验等过程。新药研发的成功率很低,例如美国为1/5000,日本为1/4000,这是因为只要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有前功尽弃的可能性。可见生物医药研发的技术环节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4.市场风险

生物医药企业的发展状况与市场需求状况密切相关,虽然近年来生物医药行业飞速发展,但行业内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部分仿制药在竞争压力下难以达成预期销售目标,甚至导致企业难以生存和发展。

国内同类病症的药品往往有几种甚至几十种,质量良莠不齐,无论在科技实力、生产定位、外观包装等方面,我国的药品和西方国家都存在较大差距。中国加入了WTO后,开放流通的经济环境受到了国际产品的竞争影响,生物医药行业的市场风险有加大的趋势。

此外,从科技层面而言,新研发药物的科技含金量高于普通营养品,但从经营角度判断,新研发药品的经济效益未必能高于保健营养品。对于新技术的药品投资,必须充分考虑市场的需求情况和竞争情况,高科技含量不一定能带来高收益。

三、相关结论与建议

(一)发行上市是生物医药企业在成长期的重要融资方式

生物医药企业在创立初期最需要风险投资,随后需要资本市场提早介入,降低其股权融资成本。发行上市是生物医药企业在成长期的重要融资方式。

然而,中小板和创业板的生物医药企业从进入产业到上市的平均年限约为14年,且均是产品开发进入成熟阶段、已经获得一定盈利的企业,说明当前我国资本市场服务生物医药企业的能力严重滞后,亟需推出针对新兴产业发展特性量身打造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板,来更好地对接生物医药等新经济的发展要求。

(二)根据生物医药企业在成长期的财务特点和投资风险,设置相应的上市标准

鉴于生物医药行业在未来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以及该行业研发投入大、盈利周期较长的特性,我们建议在未来修订上市标准时,改变目前发行条件中的单一财务指标体系,引进预计市值指标,设置多指标组合,供发行人选择,从而在最大程度扶持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

行业投资分析报告5

(一)宏观经济分析

宏观经济因素主要包括国民经济总体状况、经济周期、国际收支、宏观经济政策以及消费与物价指数等,它们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公司经营效益、居民收入水平、投资者对股价的预期和资金成本等四个途径来完成的,而且这种影响是根本性、全局性和长期性的。只有对宏观经济状况进行准确的分析和判断,才能把握证券市场运行的大背景和大环境。

1、宏观经济变量分析

主要分析总供给与总需求、国内生产总值、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利率和汇率等对证券市场有较大影响的宏观经济变量。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变量对不同股票的价格影响也是不同的。

2、经济周期分析

主要分析证券市场价格的周期变化与经济发展周期之间的关系,了解当前证券市场所处的阶段,把握其中长期走势。

3、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主要分析当前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包括政策的类型和政府采用的主要工具与手段等,并判断这些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二)行业分析

宏观经济分析提供了投资的背景条件,但无法解决如何投资的问题,要准确选择投资对象,还要借助于行业分析和公司分析。行业分析的目的是区分不同行业和不同阶段的特点与竞争优势,通过对比衡量,把握其收益和风险之间的关系,从而制定正确的投资策略。

选择一个或多个行业,从国家产业政策、行业的市场类型、行业的生命周期、行业的竞争模式、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以及行业的发展趋势等方面对行业的投资价值进行分析判断。

(三)公司分析

对行业内的主要上市公司进行实质分析和财务分析,掌握上市公司的主要竞争战略和竞争优势,从而确定上市公司在本行业所处的位置。

实质分析可以通过分析公司产品、销售和经营管理水平,了解公司整体概况,并对公司潜在的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作出判断。

财务分析是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通过对大量会计数据的阅读和理解,掌握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财务分析主要是对各种财务比率进行分析,如反映偿债能力的比率、反映营运能力的比率和反映盈利能力的比率等。由于投资者最关注的是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股利分配政策,因此,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市盈率、股利支付率及每股净资产等财务指标往往是分析的重点。

(四)技术分析

技术分析主要是对股票的价格(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价、最低价等)、成交量和价格变化的时间这三个要素进行分析,并通过图表的方式描述股票价格的历史轨迹,进而预测其未来的变动趋势。

对所选择股票进行技术分析主要从K线图和技术指标两个大的方面着手,同时结合成交量来完成。具体说来,K线图分析可以从K线的组合形态、股价形态、缺口形态、支撑线和压力线等方面进行分析。技术指标分析可以选取最常用的一些技术指标,如移动平均线(MA)、指数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MACD)、乖离率(BIAS)、相对强弱指标(RSI)、威廉指数(%R)、随机指标(KDJ)、心理线(PSY)等等,由于每个技术指标分析的侧重点不同,所以,一定要注意各个指标的搭配使用;另外,技术指标分析也不是越多越好,过多的指标往往无法提供买卖时机。

需要说明的是,在对个别股票进行技术分析前,往往需要了解市场的整体状况,这就需要对大盘走势先进行分析。对大盘进行分析主要通过分析上证综合指数、深成指、上证领先指标、深证领先指标等大盘指标来完成。

(五)结论

上述分析流程中的宏观经济分析、行业分析和公司分析属于基本面分析,基本面分析告诉你投资的方向,即如何选择投资对象;而技术面分析则告诉你投资的时机,即如何选择最佳的买卖点。通过这两方面的分析,使选股与选时结合起来,从而制定出正确的投资策略。

行业投资分析报告6

一、服装行业发展趋势:

20xx年,我国服装行业将面临更为复杂多变的国内、国际产业发展环境,产业资源供需矛盾更为突出,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产业发展压力。而市场的稳定,特别是内需的平稳快速增长将为服装行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产业结构调整全面铺开,产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快速推进,产业升级将再上新台阶。

未来10年,是我国服装产业朝着国际领军地位迈进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改革开放30年已经为行业加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但是我们仍然要清醒意识到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国际发达国家服装产业实力并未削弱,在品牌创新、价值创造、市场掌控等高端软实力方面,我国服装产业与国际发达国家之间仍存在巨大差距,行业必须树立危机感、紧迫感,沿着正确的产业升级方向,牢牢把握正在到来的产业大发展机遇期,努力缩小国际差距,确立更高的国际竞争地位。

二、服装行业核心竞争力:

服装企业核心竞争力,本来就是体现在特定的能力上。而这种能力本身又可以视为多种能力的聚合,因而是完全可以分解的。

(1)决策竞争力(2)组织竞争力(3)员工竞争力(4)流程竞争力(5)文化竞争力

(6)品牌竞争力(7)渠道竞争力(8)价格竞争力(9)伙伴竞争力(10)创新竞争力

三、服装消费趋势分析:

1、服饰消费连续5年居城市女性开支之首

衣、食、住、行,“衣”排首位,原因何在?或许全国妇联宣传部、中国消费者协会、中国妇女杂志社等单位发布的“20xx~20xx中国城市女性消费调查报告”能在数据上作出回答。

调查显示,20xx年城市女性消费以“服装服饰”为最大一笔开支,稳居消费榜首(这一“榜首”地位已连续五年),排在其后的分别是旅游、健康和与车相关的支出。

调查还显示,中国女性更加青睐国内服装品牌,在城市女性购买的最贵的一件(套)服装中,选择“国内品牌”的居首位,达到49.3%;选择购买“国内品牌”和“合资品牌”的超过六成;城市女性对国际品牌的认知度与城市国际化程度相关,选择国际品牌比例较高的城市依次是北京、大连、上海。在美丽消费持续增长的数据中,女性消费中购置服装、服饰是永恒的主题,今年前10个月,96.8%的被访者有服装、服饰消费经历。为自己购买服装的平均开支为4267元,为全家购买服装的平均开支为8793元。被访者为自己购买最贵一件(套)服装平均为1390元。

此外,网购成为女性重要的购物方式之一:20xx年参与过网购的被访者达70.8%,上年网购比例仅为42.3%。参与网购的北京被访者达90.7%,位居10城市之首。18~30岁被访者网购比例最高,51~60岁的被访者中有39.8%的人参与网购。

2、电子商务消费爆炸式增长

宣称打造“平民时尚”的服装电子商务领袖VANCL则抓住了大众消费这个主流,在短短几年内销售突破20亿,成就了一个服装行业的神话。网络购物之所以兴起那么快,其中有三个原因:一是消费者在“逛”网店的时候比逛实体店有更多的商品可供选择,可以轻松地货比“百”家,省时;第二,网络购物可以通过互动和搜索,了解更多有关品牌和商品的口碑,以此做出更准确的购物决策,省心;三是网络销售的商品由于没有了渠道、促销等成本,所以会比实体店的商品更加优惠,即所谓的省钱,截至20xx年,中国已有4.2亿互联网用户――是印度互联网用户的’5倍多,比美国的互联网用户几乎多一倍――新的用户还在以每个月600万的速度不断增加。大约一半的中国城市人口在使用互联网,而农村居民使用互联网的比例也达到1/7。据估计,到20xx年,中国城市用个人电脑上网的普及率将会达到66%,与如今西欧的水平相当,而农村的互联网普及率则会翻一番,达到近30%。城乡加起来,中国将会有超过7.5亿互联网用户。如此庞大的消费者基数是互联网销售飞速增长的基础,电子商务一定是未来消费发展最为迅速的一个销售模式,而服装电子商务的消费者,必将呈现几何级数的增长。

四、服装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作为急需扩宽渠道的商家,网络营销的强势推广性都让他们欣喜不已。纵使在经济危机最严重的时候,某电子商务平台的交易人数还能够达到325万,交易额为20多亿元额。网络上直观地服装搭配展示和方便的海量货品查找都吸引住了现代消费者。而依靠网络经营节省下的渠道成本这个优势,也让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后了网络销售之路,各种形式的网店如春笋般冒出。

不过当各种网店形式纷纷出现的时候,网店自身也在经历严酷的考验。在诸多的选择中,形同网络集市的淘宝网、打价格牌的网上折扣店、消化库存商品的网上批发店似乎是目前大众更为认可和接受的服装消费方式。然而这几种电子商务形式之中能够专注品牌营销,并向消费者提供品牌服装商场功能的电子商务业务还是凤毛麟角。当然更不用说提供服装商家在营销过程中的各种功能转换了。

不进步就要被淘汰,这是每个有头脑的商家都明白的事情。在诸多商家纷纷展开网店业务的同时,诸多先行者们也感受到了危机。选择更好的,能在每个方面流程都进行融合,提高自己的效率的电子商务形式成了他们的努力目标。于是,许多知名的服饰品牌已经开展了新的电子商务计划,并拥有了自己的网络平台:美国贝克曼、英国伦敦品牌JUSTYLE以及欧洲知名的时尚男装玛萨玛索等等。这些服饰品牌背后的电子商务软件供应商,同时也是最大的服务商ShopEx通过自己向我们展示了他所提供的电子商务服务的各种优点。

如今传统服饰企业开展电子商务业务是必然之势,因为他们担心自己落后。所以才会选择适合自己企业的专业电子商务服务商,才能让企业的将来在网络市场中没有盲点。

五、宏观环境下对服装市场的影响

宏观经济环境对中国的服装行业,总体感觉是不利因素居多。例如原辅料成本、劳动力成本、制造成本甚至运输成本都在上涨,几乎服装产销链条中每个环节的成本都在上涨,这些不利因素已给行业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可以说,服装行业正在进行史无前例的产业结构调整。

劳动力成本上升

随着物价水平全面上涨,居民收入中用于食品等初级产品的比例将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下降,给企业带来了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压力。

服装消费需求减少

服装不是生活必须的初级商品(如食品),当通货膨胀时,对于中低收入的居民来说,消费必然会更多的集中于初级食品,而不是服装。经济增长放缓,很多企业面临倒闭、搬迁的困境。很多企业开始大面积的裁员、减薪。消费者收入的减少再加上对经济前景的不乐观预期,消费者无疑会减少对服装消费的支出。

国家政策对中国服装业的影响

新劳动法的实施,迅速提高了服装行业劳动力成本毫无疑问,新的劳动合同法的实施,规范了企业在雇拥、工资、保险、补偿等各方面的行为,更大程度地保护了劳动者的利益,但也带来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新劳动法实施后,企业增加支出的工资、福利和相关费用将使服装企业的用工成本提高20-40%,企业认为不堪重负。

六、宏观环境下对服装市场的影响

市场的微观环境中的许多因素是可以被服装零售商所控制的,包括供货商、制造商、市场中间商和消费者。这四个因素像一个环状一样相互作用,消费者对商品的反馈对于企业是相当重要的。企业要想彻底开发中国服装潜在的市场;必须实现有效的运作,需要台理分配自身内部的资源。

营销渠道

服装零售商们如今采用了不同的营销渠道,包括百货商店、专卖店.购物中心等等。营销模式也发生了三个步骤的演变第一步、从引厂进店到“承包经营;第二步、从”商企联销”到“直营专卖”;第三步、从特许加盟“到“直销连锁并且从注重外部营销转一内部营销进而讲求整体营销。

除了这些传统的零售模式,中国的网上零售尽管在1998年以前还未出现,但是正在成为一股新的力量。可是,由干个人电脑价格的下降,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在过去的几年内越来越多的人涉足网络。根据中国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1997年末网络用户数量为60多万,1999年中上升到400多万,2000年已有超过10000个网站和29000个以。cn结尾注册的域名,其中77%为商业域名。

行业投资分析报告7

20xx年10月10日下午3时许,交通部召开了深化出租汽车改革专题新闻发布会,并于5时许发布了《关于深化改革进一步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为解决移动互联网对出租汽车行业模式革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革除出租汽车行业存在已久的弊病,稳定推进行业改革促进行业有序发展提供了政策指导。

《指导意见》指出,出租汽车是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组成部分,是城市公共交通的补充,为社会公众提供个性化运输服务,近年来国内出租汽车无论是在车辆数量还是客运量方面都呈不断增长趋势。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xx-2023年中国出租车行业经营管理模式与投资发展预测分析报告》指出,20xx-2023年,全国城市出租车辆规模保持逐年增长,年复合增长率为2.95%。20xx年末,全国拥有出租车辆规模137.00万辆,同比增长2.24%。

从客运量来看,20xx-2023年出租汽车运送旅客数量亦呈稳定增长趋势,年复合增长率为4.10%。20xx年,出租汽车运送旅客406.00亿人,同比增长1.01%,增速有所下滑。

《指导意见》起草背景指出,出租汽车行业在群众出行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存在较多存在已久的问题,如存在出租汽车“打车难”、行业服务质量不高、行业稳定基础薄弱等现象,存在行业定位失准、供需失衡、经营权管理不尽规范、服务水平难以提升,以及新旧业态冲突等问题;移动互联网快速融入出租汽车行业,在提高出行效率、便捷群众出行的同时,对传统巡游出租汽车也造成了不公平竞争,行业矛盾进一步凸显。

针对行业发展问题,交通部起草的《关于深化改革进一步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从科学定位适度发展、改革巡游出租汽车经营权管理制度、完善巡游出租汽车经营管理、促进互联网与出租汽车融合发展、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和加强组织保障六个方面提出指导意见,其中“促进互联网与出租汽车融合发展”这一点将对出租汽车行业互联网模式普及起着重要推动作用。《指导意见》指出要鼓励出租汽车行业加快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同时鼓励使用符合金融标准的非现金支付方式,同时对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发展进行规范。

除《关于深化改革进一步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外,交通部还在今日宣布已成立出租汽车行业改革工作小组,发布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和《关于立法治理专车市场的提案》、《关于规范出租车叫车软件的提案》等多项提案,这将全面推进出租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

行业投资分析报告8

我国服装行业目前已经呈现出整合、调整和提升的趋势,进入更加复杂的经营竞争格局,已进入产业、品牌、商务、文化、社会以及资源价值、商业规则和社会责任的系统复合经营的深度竞争时代。传统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销售经营、配套服务以专业细化形态继续发展;而品牌经营使服装制造商和经营商将淡化传统的设计、制造和销售模式,品牌复合运作和品牌商业模式将成为品牌运营的轨道。

我国服装行业发展趋势:

1、产业转型加剧

服装行业作为传统产业,近年来淘汰率明显上升,企业数量增长时代已经基本结束。通过对服装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不难看出,服装市场升级对产品供给数量的要求大大降低,大多数企业已经从产品营销转向商品营销,个别企业已经走向文化营销,即强调产品的形象,品牌口碑和附加值。众多品牌服装企业在一线城市、省会和重点城市开设了专卖店、商场专柜,占据稳定的市场,但仍需加大投资力度,进行渠道的纵深延伸。

2、品牌和市场细分时代到来

伴随着新一轮国内服装市场重新“洗牌”,品牌和市场细分已不仅仅局限于品种、档次、区域的细分,更表现在以产品风格和消费群体的深度细分,深度细分的竞争焦点是文化、创新和研发,市场细分不仅仅为品牌生存发展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遇,也为企业的多品牌发展创造了条件。随着国际品牌加入竞争队伍,市场细分也成为民族品牌生存发展的迫切需求。

3、加工企业与经销商进一步分化

由我国服装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报告了解到,近年来,中国服装企业纷纷实施了“耐克”的“轻资产运营模式”,即借力于广阔的产业资源,将产品制造业务外包,达到多方共赢的目的。该模式既可使品牌在短期内实现销售收入的高增长,迅速扩张市场份额,同时又可降低企业的库存和负债率,使企业能将主要力量投入到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环节,该模式加速了专业加工企业与经销商的分化,促成了“职业经销商”的诞生和成长。目前,国内已经形成了强大的专业加工队伍,经销商队伍也在迅速发展壮大。

4、服装品牌商业发展活跃,国内外品牌商业竞争全面展开

服装品牌是整个服装行业的风向标,也是服装商业金字塔的塔尖。服装品牌的商业表现,往往带动整个行业的商业潮流;服装品牌的高商业价值,给具有自主品牌的服装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通常服装加工环节,只能获得服装品牌10%~20%的商业价值;商业渠道运营,能够获得服装品牌的30%~40%的商业价值;而品牌运营,则可拥有40%~50%的商业价值。

中国的服装品牌多以生产制造为主,少数基于商业流通起家的服装企业,给中国商业资本带来了新气象。目前国外一线品牌已进入中国,国际二、三线商业品牌通过开设大型自有品牌专卖店的模式抢占市场,国内外品牌的竞争全面展开。

5、产业供应链发展趋势更加成熟

21世纪的竞争将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加强供应链管理已成为世界性企业进一步提高竞争力的战略选择。供应链管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并对供应链各环节的活动加以协调和整合,使企业能以最快的速度将设计由概念变成产品,及时、高质量、低成本满足用户需求,从而增强各企业的供应能力和供应链整体竞争力。

当前,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世界范围内的国际贸易和投资政策性壁垒的减少,国际运输和通讯成本的持续降低,使得世界各地的市场变得更加容易进入,供应链管理的条件更加成熟。许多公司充分利用这些条件,积极联络上下游企业,整合、协调和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资源,不断扩张自身的供应链环节,增强企业和供应链竞争力,寻求更多新的收入来源,占据国际市场竞争的有利地位。

对服装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得知,在我国服装行业内部,很多企业也在努力加强核心竞争力建设,营造电子商务环境,增加新的业务能力,外包非主导业务,整合、延伸供应链,大大增强了自己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

行业投资分析报告9

一、公司所属行业特征分析

1、产业结构:

2、产业增长趋势:

3、产业竞争分析:

4、相关产业分析:

5、劳动力需求分析:

6、政府影响力分析:

二、公司治理结构分析

1、股权结构分析

2、“三会”的运行情况

3、经理层状况

4、组织结构分析

5、主要股东、董事、管理人员的背景、业绩、声誉等;

三、主营业务分析

1、主导产品

2、产品定价

3、生产类型:生产率、生产周期、生产成本、能耗、需求人力等。

4、公共关系

5、市场营销

四、公司竞争力分析

1、简单分析:分析厂商未来发展的潜力,并与同行业竞争对手比较。

2、激励机制:年薪制、期权、其他激励措施

五、对上市公司的经营战略及“概念”、“题材”的分析

1、公司经营战略分析

2、公司新建项目可行性分析

六、公司风险分析

七、财务分析

1、最近三年来主要财务指标: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净利润、非正常性经营损益所占利润总额的.比例、总资产、所用者权益、每股受益、净资产收益率;

2、财务比率(选取最近三年数据,如有行业指标对比更好,应说明各项指标意义)

八、结论

每部分得出一条总结性意见,最终得到一个或几个结论。结论是在前面事实基础上分析得到的逻辑结果,不进行相应的引申,不分析二级市场相关的情况。

本文由用户:xiaomao 投稿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点击这里联系)处理,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ktime.cn/37020.html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