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戛尔尼访华给我们的启示 马戛尔尼访华事件看法

启示是指通过某种方式,使人突然或逐渐领悟到一些重要的道理或真理。它可以来自外界的经验、教训、观察,也可以来自内心的直觉、反省、思考。启示在我们生活和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激发我们对世界的探索和思考,让我们更加深入了解自己和他人,提供新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马戛尔尼访华给我们的启示,仅供大家参考。

马戛尔尼访华给我们的启示1

公元1793年,大英帝国派遣马戛尔尼伯爵访华,以此开拓中国市场,扩大海外贸易,马戛尔尼使团不仅是到达中国的第一个英国外交使团,更是中英关系史上的重大事件。

双方围绕通商、贸易、关税及外交礼仪等方面展开交锋,但中英两国为了维护各自的历史传统和利益互不妥协,最终导致谈判失败。

从深层次来讲,马戛尔尼访华是中西方文明的首次交流,也是英国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和清朝封建农业文明的激烈碰撞。

只可惜大清帝国繁华景象的背后已是危机四伏,陶醉在十全武功的乾隆还未意识到所谓的大清盛世不过是落日余晖。

马戛尔尼访华背景:欧洲“中国热”的实践和扩大通商的利益需求

自14、15世纪文艺复兴和地理大发现以来,全球各大洲之间联系日益紧密,刚刚摆脱黑暗中世纪的欧洲开启了思想觉醒。

彼时欧亚大陆另一端的中国处于一片繁荣盛世之下,中国的强大吸引欧洲一大批政治精英和学者的崇拜,并掀起了一股向中国学习的热潮。

伏尔泰毫不掩饰的说在道德上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弟。德国天才数学家莱布尼茨更是不吝溢美之词:

“中国老百姓服从长上,尊敬老人,农夫与婢仆之辈,日常谈话或隔日会面之时,彼此非常客气,其殷勤程度胜过欧洲所有贵族。”

慢慢的,中国人在欧洲人眼里逐渐成为全世界最聪明最礼貌的民族,而马戛尔尼就是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成长起来的,他一辈子最向往的事就是去中国。

马戛尔尼访华给我们的启示2

1、远方客人,为利而来

1792年,距今230年前,英王乔治三世派遣了一个精心谋划多年、由马戛尔尼勋爵全权大使(Earl George Macartney, 1737-1806)率领的庞大、豪华、威武的访华使团,专程来华访问,因此英国举国对之充满了期待。此行,堪称当时欧洲外交界空前的壮举,所以引起举世瞩目,也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这个历史事件当然也成为中西方史学界的一个热门论题。例如2021年5月,台湾的“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就举办了一次《启蒙、商业、帝国、文明与殖民—从马戛尔尼出使中国讲起》的学术讨论会,以探讨18世纪末英国使团的中国之行、反映当时欧洲人对中国的认识程度。

众所周知,使团名义上是打着祝贺乾隆八十华诞的旗号、堂而皇之地来的,但乾隆的80岁大寿,早已过去两年,现在已经是82岁了(中国岁83)。乾隆很快在英国的国书上发现,“原来他们不是来贺寿的?”,远客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受命专程来华商谈英商在中国做生意的事。但既然客人自己说是专程来为他祝寿的,乾隆面子上不好不领情,也就顺其所愿,热情款待;但里子上,当然多留了戒备之心。

实际上,使团此行主要是为了在东方这个“遍地是黄金”的中华农耕大帝国,为英国工业化的商品,打开庞大市场的大门;并受命顺道访问中国周边各国,例如日本、安南、朝鲜、马尼拉,以利开拓在华的商机。简言之,此行就是为利而来。

这个使命也意在向世人宣告,大英帝国从此不再是一个地区性的强国,而是一个与东方陆上霸主并肩、甚至超而上之的全球性的海洋强国。此行还暗藏着一个雄心勃勃的长远规划,就是在为今后数十年甚至在更长远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在中国谋求商业利益而铺平道路。

2、西方的近代,中国的近代前夕

本文标题所谓的「近代」,是指西欧的海洋国家,葡、西、荷、英、法、德,自1500年以来至18世纪末叶,在「依海兴国」中所形成的一个人类历史的新阶段;准确地说,一个人类历史从数千年来以欧亚大陆板块为历史舞台,走向一个以海洋板块为历史舞台的海洋时代或海权时代。其标志性的特征是:海洋全球化、依海兴国、自由贸易、殖民扩张、工业化、崇尚科技、重利轻义、商人当道和民族国家崛起、封建贵族没落民权代兴等。

凡是一个国家、社会或文明,具有这些特征的社会,就是西方基于实力地位所界定的“近代社会”;否则就被视为停滞落后,仍然处于落后的中世纪时代或前近代,而应予打倒淘汰。从此,西方拥有了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定义权、话语权,从而形成了所谓的欧洲中心史观、西方中心史观。数千年来一直享有东亚文明话语权、定义权的中国,从此逐渐沦为西方文明的跟班,丧失了文明的主动权。

中国一向是按朝代而非按时间划分历史阶段的,现在在欧风美雨盛吹的时代,西规中随。史学界主流已经按西历纪元,将1840年的鸦片战争,定为中国近代的开端。英国访华使团之行,发生于鸦片战争前40多年的1792年,故名之曰,“中国近代前夕”。

于此可见,相对于欧洲而言,中国进入世界的近代历史轨道,已经晚了约三个半世纪(1500-1840),从而注定了中国此后各个世代,在人类文明的马拉松竞赛中,必须与时间竞赛,不断追赶,甚至绕道赶超。这是历史为中国人晓示的世道,设定的标杆,此后中国不论是风流人物或政治党派,不理解这个世道的或无法达成这个标杆的,必将为历史淘汰。

站在大历史的高度来看,这个年代,也即1800年前后的乾嘉之交,是中国历史上的又一个大分水岭,像750年的唐代的安史之乱一样,前后判然有别;此后清朝的命运、中华大帝国的国运、华族的族运、中华文明的命运,在以英国为首的西方海洋文明的挑战下,被肢解撕裂,江河日下、无所底止,先是沦为所谓的次殖民地,终至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而陷于谷底。

3、近代化机遇擦肩而过

“谈生意”这个论题,已被学术界充分论述过,无需本文赘述;所以本文的主旨是在论述使团此行为中国直接或间接带来的具有上述标志性的「近代」特征的信息,及其潜在的后续发展;换言之,使团早在1840年鸦片战争揭开中国近代序幕后的四十年前,已经为中国传达了世界近代世界的信息或天机;只是由于种种人为的或客观的原因,致使乾隆和清廷没有读懂而已,从而让中国「近代化」的历史机遇擦肩而过,大大迟滞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本文在两百多年之后重温往事,丝毫没有究责的意思,而是站在

大历史的高度,公正、客观、严肃地探讨使团究竟为中国带来了那些「近代」的信息,从而让国人从中汲取教训,策励将来。

之所以说,使团之行暗藏玄机,这可从使团的规格、规模、贺礼上看出端倪。在规格和规模上,担任全权正使的乔治·马嘎尔尼伯爵和全权副使的乔治·斯汤顿爵士(George Staunton,1737-1801),都是英国当时资深的、足迹遍全球的、活跃在第一线的职业外交家,正使出任过驻俄罗斯公使、加勒比海总督和马德拉斯总督等要职,副使一直是他的助手,亲密战友。与此可见,此行规格之高。

马戛尔尼率领的这个使团约95人,其中包括50名士兵,和随行的两名翻译,以及哲学家、医生、机械专家、画家、制图家、植物学家、航海家和军官等45人,还有人数不详的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职员,加上操作船舰的水手则多达700多人。

使团的成员里,居然还包括了与做生意毫无关系的哲学家、医生、机械专家、画家、制图家、植物学家、航海家和军官等人。于此可见,这哪里是专程来谈生意的,而是别有所图,例如借此炫耀英国工业化强国的先进成果,甚至居心叵测,暗中负有使命,刺探中国沿海的海道、海流等海况,这些该是画家、制图家和航海家军官才能干的专业活了。

这一行人乘坐的三艘船舰,其中包括一艘装备了当时世界火力强

大的64门火炮的「狮子号」旗舰,一艘为富丽堂皇的三桅船「印度

斯坦号」运输舰,和一艘快捷灵巧的小型护卫舰「豺狼号」。这根本就是一支小型的近代战备舰队,与使团受命贺寿和谈生意的友好互利的气氛,极不相称。所以,很难不让人联想到,这是英国海霸存心要向东方陆霸秀肌肉,炫耀军力以示威;要向世上最古老、最辽阔、人口最多的中华帝国证明,乔治三世是“海上的君主”,“英国才是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国家”。

当然,可以想象,这600箱的寿礼中一定装载了大量供玩赏的雅致的欧洲时髦的工艺品,但这些东西,在清宫里、圆明园里多的是,乾隆根本看不上眼;引起乾隆和文武大臣注目的倒是礼品中的尖端军工武器的模型,和先进的科学工艺制品。前者是代表英国和西方尖端武器的坚船利炮,例如英国舰队中火力最强的、装备110门大炮的战列舰「君主号」的缩小模型(由于不熟悉中国北方海域的水文情况,怕进不了港,所以没有派来,只是展示模型);还有展现英国热兵器优势的榴弹炮、迫击炮、卡宾枪、步枪、连发手枪、车辆等。

当然,这些也可以成为与生意有关的军火商品,但纵然如此,如果中国真的要买,英国恐怕也不会出售给像中国这样潜在的对手的国家。所以将之视为是向中国展示肌肉,将中国军,更为靠谱。

礼物中的「天体运行仪」,体现当时欧洲先进的科技成就,该仪器可以模仿地球的各种运动,月球绕地球移动;可以看到太阳的轨道,可以模拟各天体的蚀、合和冲等。还有一个地球仪,上面标明地球上各大洲、海洋和岛屿;各国的国土、首都、自然的地形地貌,以及英国在世界各地远航所发现的新地方,并画出远征的航线等。这些先进的科学工艺品,军工制品出外,传教士虽然早已经传到中国并收藏在圆明园里,但使团展示的更为先进。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尖端武器和先进的科技工艺品,不是凭空制造出来的,其背后支撑的是西方自1500年的近代时期开始以来截至1800年,西方一些大科学家例如哥白尼、伽利略、牛顿、培根、笛卡尔、莱布尼兹等人经天纬地的物理学和自然科学的革命、思想革命的辉煌成就;可以说是源远流长,远非一日一人之力,一蹴而就。

这些辉煌的科技成就,使近代的欧洲人和英国人,形成了欧洲中心观,孕育了一种自傲自信的优越感。这就是英国派马戛尔尼同中国打交道的深厚底气。清朝在他们的眼里,越来越不再是十八世纪启蒙时代那些思想家伏尔泰、莱布尼兹等心目中的理想国,而是一个古老腐朽、停滞不进的落后的老大帝国。

事实也的确如此,君不见乾嘉时代,中国的精英或将时间和精力耗于八股词章,或耗于考订辨伪、或耗于心性空谈,热衷于无关国计民生、自然宇宙探索的死学问之中,活在厚古薄今的过去的时间里,对人类文明没有做出一点足以称述的贡献。当地球的西半边满天星斗、群星灿烂时,东半边却黯然无光,黑夜漫漫,看不见一点耀眼的星光。

常言道,人必自辱而后人辱之,人必自弱而人弱之,人必自毁而后人毁之,此之谓也。

但是,对于这个东方的神秘陆霸,这时的英国多少还是有点敬畏之心的,目前对这个大帝国所能想到的最好事情,也就是打入它的广大市场,同它做生意,至于侵略和吞并,这时的英国,纵令已是威震全球的海霸,还是不敢存有这种妄想,何况光是一个老大帝国印度,就已经消令它化不良,疲于应付了。

综上而论,使团此行,固然是谈生意的,但更可视为是来展现西方近代文明的先进成就和炫耀英国作为全球海霸的军事实力之旅。但是历史地看,此行更有一层意义,即使团无意或有意地、直接地或间接地,为中国带来了下文将论述的近代世界的时代信息。

马戛尔尼访华给我们的启示3

公认的,马戛尔尼访华,是最能证明清朝中央政府固步自封的事件,公认的,中国错过了一次迎头赶上的时机。在这则历史故事中,马戛尔尼的无奈,乾隆皇帝的自大,清朝官员的无知与无能,都以漫画的笔法勾勒出来,成了后人唏嘘慨叹的谈资。

马戛尔尼使团于1792年9月26日从英国本土的朴茨茅斯港出发。1793年7月1日在舟山登陆。

【致函皇帝问题】 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特派员早已提前把一封预约函交给了驻广州的两广总督。1792年11月,两广总督将这封书信作为紧急奏折呈送乾隆帝:“闻得天朝大皇帝八旬大万寿,我国王说称:‘恳想求天朝大皇帝施恩通好—–吗嘎尔呢,赏见此人。进贡贵重物件,内有大件品物,恐路上难行,由水路到京,不致损坏,并冀早日到京。另有差船护送同行。总求大人先大皇帝施恩,准此船到天津,或就近地方湾泊。我惟有虔叩天地保佑天朝大人福寿绵长。’”从字面上看,英国国王似乎很卑贱,明显是来摇尾乞怜,屈膝称臣的。而在英国看来,双方实属地位平更得商洽,是两国平等的外交,根本没有尊卑之分。为什么同一份内容,经过中英两种文字经过翻译之后,会如此的悬殊呢!是被该死又无能、无知又盲目自大的各级官员将信函的性质完全改变了。

这似乎是说,中国近代史的灾难,始于病态的官僚体系。真的是这样吗!

陈寅恪先生说过:研究历史需要有“理解之同情”,我们对于当时的官僚系统似乎既不同情,更谈不上理解。我说过,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东西方文明的碰撞史。

有了这两种方法论,我在想,如果我是当时的两广官员,这封公函,我会怎么翻译!在18世纪的中国,我们已经不曾和任何其他民族、政权、国家平等的对话四百年了。四百年的时间,足以让所有的中国人心安理得的认为天朝上国是理所当然的“上国”。足以让中华朝贡体系这种人为的政治外交制度成为一种“自然科学常识”一样的“天经地义”。

作为18世纪中叶的两广总督,在他的字典里,在他的语汇里,根本还没有平等外交这个词,也永远不会发生这种事。在他的思维意识中,无论他国是强是弱,在东在西,只有臣服的和未臣服的,只有文明的和野蛮的。“未臣服”不是因为强大,而是因为“未开化”,天朝上国有义务教化四方,让天朝的文明和礼教远播四海。我们这位郭大人,只是大清300年历史上数十位两广总督中平庸的一个,也是当时的官僚体系中很普通的一个。普通和平庸不就是最自然,最正常,最常态的吗!

不单是马戛尔尼访华事件中的各级官员,包括后来1840年的林大人,与洋人之间,任然在“鸡同鸭讲!”无奈,这就是是文化的冲突与碰撞。既然文明的方式无法沟通,灾难就降临了!

荒诞与无奈,构成了中国近代史的底色!

马戛尔尼访华给我们的启示4

今天的社论将带你领略外国人眼中的康乾盛世。希望这能帮到你。

13世纪,意大利商人凯尔波罗来到中国,并在那里呆了很长时间。回到意大利后,凯尔波罗写了一本游记,也就是《马可波罗游记》,记录了他在中国的游历。这本书让欧洲人初步了解了中国的这个地方、风土人情、历史文化。明朝万历年间,以利玛窦为首的一批天主教耶稣会士来华讲学,从西方引进了一些科学知识和产品。这使中国人民第一次了解了西方文明,促进了中国对西方科学技术的研究。

清朝和明朝虽然见证了朝代的兴衰,但中西文化的交流却有了一个新的起点。受西方启发,中国的天文历法和数学领域成为中西文化的结合体。

从17世纪到18世纪,西欧的发展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转变。一场伟大的启蒙运动正在思想文化领域兴起。启蒙思想家抨击中世纪神学,强调人权和教育。古希腊文化中的“智慧世界规则”与宗教团体对上帝的信仰是一致的,这使得理性很难占上风。接着,法国和意大利的启蒙思想家借用理性思维,转向东方寻找自己思想的源头。

比如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墨为核心,强调世俗,顺应自然,强调人与道德原则的关系,而不是神与神的关系。它与启蒙思想家的理想有许多共同之处。莱布尼茨称赞中国的自然神论和无神论。易卦启发他发表了现代科学的起点——二进制数学的发明。莱布尼茨的学生沃尔夫主张用自然理性取代宗教。

孔子是英国最纯粹的自然主义者。

此时,丝绸、瓷器、茶叶、漆器等中国传统出口商品开始在欧洲流行。穿丝绸衣服,喝武夷山红茶已经成为社会时尚。

然而,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西方对中国的认识迅速逆转。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是马加尔访华。然而,正是这一次,马加尔尼大使第一次打破了清朝的“繁荣”神话。在马格尼看来,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旧的老船。从北方的满族人开始,至少在过去的150年里,没有任何进步,甚至是倒退。他看到的是奴隶制。由于清朝长期的奴隶制,整个国家从主人到奴隶都处于“像死人一样极度麻木”的状态。

马加尔访问中国后,非常失望。

从康熙中期开始,清朝经历了一个相对繁荣的时期。雍正、乾隆年间,清朝国力达到顶峰。主要体现在人口增长上。1722年康熙61年人口突破1亿,1790年乾隆55年人口突破3亿。有人将其归因于清朝统治者的勤奋。但主要原因是福建人在明末大规模推广红薯、玉米等高产作物。

一种观点认为“盛世”是谎言,这是一些中国历史学家无视历史,自欺欺人的观点。康熙年间,通过与俄国战争后签订的《尼布甲尼撒条约》割让领土。如果这是一个繁荣的世界,很难想象它会放弃自己的领土。与此同时,现代西方科学思想迅速发展。鸦片战争前夕,英国侵略者已经是大威力的枪炮,而清军还在用刀片。康熙年间,平民思想家唐寅在《藏书》一书中提到,五十年来,农业、工业、商业、政府越来越穷。他亲眼看到山西陕西的女人没有裤子,到处都是难民。在甘龙时代,英国特使马罗尼来到中国,将清朝视为一个腐朽的巨人。“中国人”正逐渐退化到“半野蛮人”时代。

793年,麦卡特尼来到中国。他想借此机会通过贸易实现两国互利。在此之前,时任英国内政大臣的邓达斯多次敦促他不要危害君主专制的威严,不要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与清廷较劲。他入宫的时候,大臣们一次次告诫他不要错过礼仪,尤其是行礼、弯腰、下蹲、鞠躬这三件事是必须要做的。最后,甘龙皇帝回到了北京。经过一系列的谈判,甘龙皇帝允许他单膝下跪。在向甘龙展示新的战舰模型和地球仪时,甘龙皇帝只是匆匆扫了一眼,说:“没用。”

在对中国进行了详细深入的了解之后,马里尼“失败”的中国之行,让他对中国有了一个经典的判断和阐述:“中华帝国不过是一艘破旧的老船,很幸运。一些谨慎的船长已经有近150年没有沉没了。它巨大的身体让它的邻居感到害怕。如果一个不称职的人掌舵,船上的纪律和安全就会‘终结’。”他断言这艘船“不会立即沉没。它会像沉船一样漂流,然后撞上海岸。”它将永远无法修复。’

然而,麦卡特尼并不主张对中国开战。当时英国在世界各地发动殖民战争,被认为影响了英国的商业收入。他预言,如果中英发生冲突,中国西藏会有麻烦。台湾省和朝鲜将脱离中国政府。俄国还会出兵占领中国领土以牵制俄国,这是英国远东的战略要求。

从此,中国开始从世界文明的中心滑向文明的边缘,中华民族从一等公民滑向三等公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陷入了不可逆转的衰落和混乱。

封建专制的巅峰已经开始衰落了!黑暗极其腐败!可见,马卡提访华是欧洲对中国看法的根本性转折。自古以来,东方一直是西方人向往的财富和文明之地。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了笑柄。

马戛尔尼访华给我们的启示5

1793年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主要是为了与中国进行通商,开展商业贸易。在此期间,中西双方因礼仪等问题产生冲突。最终,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的预期目的并未达成。不过,此次访华对中国和欧洲都产生深远影响,中国丧失了一次与世界接轨的机会,而欧洲则改变了对中国的看法。

    当时的英国国王乔治三世派遣马戛尔尼勋爵为特使,以补贺乾隆皇帝八十寿辰为名,远涉重洋来到中国。其主要目的是请求扩大通商事宜,包括请求中国开放更多的口岸,降低税率,给予租界,并派公使长驻中国等。 

    在觐见乾隆皇帝所行理解这一关键问题上,中英双方发生了严重争执。其实,这一争执早在天津已经开始。中方认为,英国使节在觐见中国皇帝时必须行三跪九叩之大礼。对此,马戛尔尼断然拒绝。而中国官员则极力坚持,双方相持不下。马戛尔尼表示:他愿意在符合他对本国君主所行的礼节限度内,尽其所能,在觐见时表示他对中国皇帝的敬意,但他坚决反对作任何把英国解释为中国藩属国的事情。 

    乾隆皇帝得知后,很不高兴,下令办理接待事务的大臣进一步开导对方。但是,马戛尔尼却拒绝开导。最后,这位特使在热河行宫觐见乾隆皇帝时,使用了他觐见英国国王时所行的礼节,只象征性地行了屈膝礼。这在中国历史上也许是破天荒的第一次,明显是对中国皇帝权威的蔑视和挑战。乾隆皇帝的恼怒和不满是不言而喻的。皇帝降旨令其早日出境,而英方提出的全部要求,一个也没有答应,全盘予以拒绝。 

    英国使节这种强硬态度,本来就是大英帝国向大清帝国发出的挑战信号。但遗憾的是,没有引起时人的注意和回应。依然沉醉在“一统无外,四夷宾服”传统美梦中的士大夫们,仅仅把这位“英吉利贡使”拒绝行跪拜礼的动机理解为远方夷狄不开化的表现,而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外来异质文明对中国文明的挑战和试探。这是历史的悲剧。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马戛尔尼访华的失败和后来的鸦片战争有和关联?我们又能从中获得什么样的思考?当今中国对外交往时又应从中吸取什么教训? 

首先,从当时的世界背景及中外实际状况来了解。 

    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掀起思想文化解放的高潮,人们逐渐摆脱中世纪教会对思想的禁锢与压制,追求自由、提倡人性,极大地促进当时形成的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思想的解放促使人们对自由、正义的追求,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最终引发了资本主义革命。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并最终建立君主立宪制。后来革命扩展至欧洲大陆,法国、德国等资本主义经济基础较好的国家相继建立适应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政治制度。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又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深入人心。 

18世纪60年代开始,”珍妮机”等一系列工业机器的发明和应用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始。 

    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工业革命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到19世纪40年代基本完成。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不是偶然的,这是有深刻政治前提、社会经济前提和科学技术前提的。 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英国的国力迅速强大。生产力的飞速发展需要巨大的市场支撑。而此时,随着地理大发现和新航路的开辟,西方世界对世界已经有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地理认知。因此,人口众多、尚未开放的中国便成了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眼中的肥肉。 1793年,正处于工业革命时期,对未来生产力巨大发展、财富迅速膨胀、国际市场需求日益旺盛的预期,英国国王此时派出马嘎尔尼访华的目的一目了然。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清王朝统治中期,经过康雍乾三朝,封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并取得较大发展,清王朝内部“天朝上国”的狂妄自大的思想达到顶峰。古代中国,君主专制逐渐强化,到清王朝达到顶峰;由于明清以来的闭关锁国,国内统治者以及广大百姓对外界几乎没有了解,还处在天圆地方的原始认知阶段。 

    经济上,在西方正如火如荼的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的同时,中国,仍处于自给自足的封建小农经济,固步自封,止步不前,生产力水平低下,无法产生引发产业变革的推动力。小农经济的封闭性、脆弱性导致整个社会经济活力不足,社会凝聚力缺乏。 

    一切的社会、政治行为都需要经济基础,都是经济社会基础的反应。在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资产阶级民主政治逐步确立的同时,中国还处于小农经济占主导的封建社会,这无论从政治、经济、还是社会基础、文化上都处于落后的地位,导致最终鸦片战争爆发后清政府毫无反抗之力,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必须经历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随着工业革命的发生以及深入发展,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生,英国国内资产阶级政治地位的确立,使得英国整个经济展现出资本主义经济原有的扩张性和贪婪性。对利润的追求以及为满足国内经济发展后对巨大市场的强烈的需求,使英国对外扩张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马嘎尔尼使团出使中国,从这一角度看,其实就是英国国内资产阶级对外扩张伸向中国市场的急先锋。其目的,就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只是,当时由于英国国内工业革命开始不久,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仍需要巩固,所以会采取使团出访的方式,希望用和平、平等通商的方式打开中国市场。对于出访时遇到的礼节上的差异和争执,则是导致中英关系出现问题的一个重要直接原因。满清政府盲目自大,将正处于快速上升期,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中的英帝国看做自己的藩属国,并用宗主国的口吻和气势对待,这对于英国国内统治阶级,以及英国国内逐渐重视平等的国民来说,是十分无法接受的。综上各种原因,导致中英关系恶化,对鸦片战争的爆发有推动作用。但从根本上来说,鸦片战争的爆发,是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扩张,资产阶级进一步加强统治地位的需求,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角度看,是先进的资本主义经济淘汰落后的封建小农经济的历史必然。 

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对中西双方的影响是长远的。中国丧失了一次与近代工业文明接触的机遇,也在一定程度上使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马嘎尔尼使团访华,则是英国乃至欧洲改变其对清政府印象的一次转折点,中国在欧洲人眼中的形象逐渐暗淡下去。

马戛尔尼访华失败,是由两国文化直接造成的,由资本主义民主文化和封建小农专制文化之间的冲突造成的,从根本上说,是由当时的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因此,为避免国家在外交上的失利,必须要有强大经济实力作为基础。弱国无外交。

马戛尔尼访华给我们的启示6

有人说马戞尔尼使团访华之所以失败,是因为马戞尔尼拒绝向乾隆皇帝行三跪九磕之礼,果真如此吗?

据牛津大学教授沈艾娣先生对1996年出版的《英使马戛尔尼访华档案史料汇编》的600份军机处、宫中档、内阁、内务府文件进行研究分析后指出:只有一两份资料与磕头礼仪有关。在数百份档案文件中,如此轻描淡写一笔带过,可见清朝当局,当时对马戞尔尼行礼的过程及行礼前后发生的事情,根本就没当回事,对马戞尔尼访华成败的走向来说,显然是无足轻重的。

就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马戞尔尼觐见乾隆皇帝的画面,马戞尔尼向乾隆皇帝行的都是单膝跪拜的英国式礼仪,史学界也普遍采用这一观点。

从上图中我们看到,乾隆皇帝非常懒散,侧身斜躺在“日本式”的榻榻米上,连鞋都没穿,其拉垮像是一副活脱脱的乡下土财主模样,与之相反的是跪拜者马戞尔尼,却是穿戴整齐、腰间佩剑、昂首挺胸,好一个雄姿英发的西方骑士……

这幅严重诋毁中国皇帝的漫画,无疑满足了英国方面的自尊,似乎也符合我国某些学者的口胃。与马戞尔尼持相同观点的现代某些中国学者们一致认为:英国不仅是一个主权国家,还是当时世界上的超级强国,而不是大清的附庸国,中英两国是平等的,乾隆及清朝的大臣们,没有任何理由要求马戞尔尼向乾隆行双膝跪拜之礼。

照此说来,乾隆及朝廷一众大臣,不仅无知,也实属无礼了,怎么能够要求一个主权国家的外交使臣向中国皇帝磕头?

从大量的文章上看,包括与马戞尔尼持相同观点的某些中国学者也不否认的是:马戞尔尼是打着为乾隆过80岁生日的幌子访华进京的。乾隆那时正在承德山庄避暑,使团主要成员不辞劳苦为乾隆祝寿也穷追了过去,尽管那年乾隆皇帝早已过了80岁(已经是83虚岁了)。初次觐见乾隆的日期也正是中国农历的8月13,这一天刚好是乾隆皇帝的诞辰日。

不管是真是假,马戞尔尼紧赶慢赶,确实是赶上了乾隆皇帝的诞辰日,并且在这天的一大早,他与前来祝寿的各国使臣一起,觐见了乾隆皇帝。

但是,乔治三世国王在致乾隆皇帝的国书中,全文3000多字,没有一处提到为乾隆皇帝祝寿的字眼。相反,通篇都是跟乾隆谈关于马戞尔尼任驻京特使;英国如何战胜了法国;要求乾隆给英国的商人提供合法的居住地;允许英国商人自由出入中国的各个港口;希望中国能够给英国的商人提供保护;如果大清保护不了,则由驻北京的英国特使(马戞尔尼)行使保护权等等。马戞尔尼向乾隆皇帝上呈的备忘录也印证了这一点。

我们有理由相信,包括与马戞尔尼持相同观点的某些中国学者也不否认:如果乾隆皇帝早知道马戞尔尼进京,为的是这一大串“乱七八糟”的事情,乾隆皇帝绝对不会同意他们进京,甚至也不会同意他们访华。打个“为乾隆祝寿”的幌子,这个馊主意,是马戞尔尼和敦达斯在伦敦早先制定的,还是广州十三行那边出了“汉奸军师”?我们现在也无从得知。

乾隆之所以同意他们访华,是因为事先乾隆所接到的请求是来为他祝寿的。我们也可以说乾隆有爱慕虚荣、好大喜功的特性,但是早有耳闻的一个强大的西方强国,飘扬过海数万里来为他老人家祝寿,想想也是一件既喜庆也值得荣耀的事,所以,他老人家欣然答应了,还吩咐要提高接待规格。

但是既然是来拜寿的,哪有不照规矩行寿礼的?别说今天他老人家是过生日,就是平时,自从他做了皇帝以后,除了太后外,普天之下哪曾有过见了他不行跪拜之礼的人?

乾隆皇帝当然知道,英国是一个没有规矩、不守规矩,甚至是一个专门爱捣蛋民族,近百年以来,英国商人在广州给粤海关就没少添乱子,一直在为什么“贸易自由”鼓动各国商人在广州寻衅闹事,为了治一治他们,在40年前(1754年),乾隆让策楞接任两广总督兼粤海关监督,在广州十三行设立了保商制度;后来(1759年),一个叫洪仁辉的英国商人,居然从广州跑到天津,准备到北京来告御状,被乾隆皇帝撵回,并在澳门将他关押了三年。

这次马戞尔尼使团,自从到北京与朝廷官员正式接触开始,为觐见礼仪就发生了争执,从天津到北京再到承德,一路争执不休。马戞尔尼认为:英国不是大清的朝贡国,自己也不是大清的朝臣,双方是平等关系,只接受行英国大臣向英国国王的行礼——即单膝跪地。马戞尔尼并且还傲慢地说:如果要他向乾隆皇上行中国式的双膝跪拜之礼,就必须有一个前提条件:中国也派一个与他同等级别的官员,在英国国王乔治三世像前,向乔治三世行跪拜之礼(另一说是要求如果中国使臣去英国也要向英国国王行磕头之礼)。

当然,这一外交礼仪大事,和珅等重臣们不敢怠慢,很快就向乾隆皇帝奏报了。应该说,乾隆对此还是比较感到吃惊的,但是没见到乾隆对此有大发雷霆的记载,乾隆皇帝只是发了一个口谕,降低了对马戞尔尼使团的接待规格。

可见乾隆对此显得还是很大度的,对于乾隆来说,原本希望他们来为自己的寿辰添一点喜庆的,现在既然添喜指望不上了,又何必为自己添堵?不就是少跪一条腿嘛,再说,那场面上还有其它国家的贡使,如果一再坚持而对方又一时不愿遵从,这事一旦闹开传出国门,那才是得不偿失呢。

乾隆的处理方式应该算是既理性、也宽容的;马戞尔尼是既嚣张、又无礼的。倒是那些站在马戞尔尼立场帮腔的某些中国学者,着实让人倍感惊讶,用我们乡下老人训斥年轻人的话说:书被你念到屁眼沟里去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打个比方吧——

一个靠打家劫舍、强买强卖起家的乔大公子,一直在打远近闻名、声名显赫的龙老太爷的主意,为了套近乎,这次他派手下的马弁以祝寿为名,带上丰厚的寿礼,不远千里赶来为龙老太爷祝寿。

按照当地风俗,凡是前来祝寿的人,都要向寿星磕个寿头,其他人无一遗漏的都遵照规矩,向寿星磕了寿头,领了喜钱红包。而这个马弁不磕头也就罢了,竟在现场扬言说:我们那里不兴磕头,只是鞠躬而已,再说我家乔大公子与龙老太爷是平等的,不存在上下级或辈分长晚的关系,如果要我磕头也不是不可以,不过,龙老太爷也得指派他家人或手下的一个亲信,对我手机里的乔大公子相片也磕一个头,我就磕龙老太爷的寿头了。

您说这个马弁,是来祝寿捧场的,还是故意砸场的?国也好,家也罢,有谁会欢迎这样的客人?

我们不妨也看看法国的拿破仑皇帝,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

拿破仑是这样评价的:马戞尔尼拒绝磕头就是对中国皇上的不敬。

接下来拿破仑举例说:被派到土耳其的勋爵,在受土耳其苏丹(同国王)召见时,难道可以不穿要求的皮里长袍吗?如果英国的习俗不是吻国王的手,而是吻国王的屁股,是否也要中国皇帝脱下裤子?所以,觐见中国皇帝却要遵循英国的习俗,这是毫无道理的(摘自百度百科)。

据英国牛津大学博士沈艾娣先生研究发现:“在马戞尔尼还没有离开伦敦去中国之前,英国就有这样一幅漫画:英国大使面向高高在座的中国皇帝单膝下跪,这表明英国人早就预想到了他们的大使会见中国皇帝的场面”。

这是否也表明,马戞尔尼在离开伦敦前,关于礼仪细节方面,早就跟他的好友、英国内务大臣敦达斯计划好了,甚至也得到了乔治三世的肯定,其目的是意在向乾隆展现一个与其它任何国家完全不同的高大形象。我们可不可以这样说:在马戞尔尼给乾隆皇帝精心准备的礼品中,大量先进的军事设备及装有110门火炮的军舰模型等,就是来恫吓乾隆皇帝的。

长期以来,当人们谈起马戛尔尼访华的事情时,都说马戛尔尼由于没有按照中国觐见皇上行跪拜礼仪,导致了他外交使命的失败。那么,如果马戛尔尼双膝跪地,响头磕得震天动地,血流满面,难道乾隆就会亲自或者安排和珅或福康安等大臣,与马戛尔尼展开谈判了吗?就会答应英国乔治三世和马戛尔尼提出的相关条款了吗?答案是否定的,撇开乾隆的主观元素外,单单乔治三世给乾隆的国书,就注定了马戛尔尼使团的访华必将无果而终。

马戛尔尼访华给我们的启示7

马嘎尔尼使团访华虽然失败了,但是马嘎尔尼使团的访华却给中国和英国乃至欧洲带来不一样的影响。

对中国来说,中国丧失了一次与近代工业文明接触,认识世界,改变封闭状态的良好机遇。对此,佩雷菲特先生曾说过:“如果这两个国家能增加它们间的接触,能互相吸取对方最为成功的经验;如果那个早于别国几个世纪发明了印刷与造纸、指南针与舵、火药与火器的国家,同那个驯服了蒸汽并即将驾驭电力的国家把它们的发现结合起来,那么中国人与欧洲人之间的文化交流必将使双方都取得飞速的进步,那将是一场什么样的文化革命呀!”

但古老的中国却逐步走向封闭,自认为“天朝上国”,夜郎自大,对于外面已经天翻地覆的世界充耳不闻,不了解世界发展的趋势。而新兴的资本主义世界正虎视眈眈地看着中国这个古代的帝国,而清政府却故步自封,停滞不前,成为时代的落伍者。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英国就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在西方坚船利炮的攻击下,打开中国的大门,也开始了近代百年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

对于英国、欧洲来说,主要是其改变了对中国的态度。通过马嘎尔尼使团回英国后的回忆及记述,他们向英国人乃至欧洲人展示了一个不一样的中国。在马嘎尔尼使团访华之前,欧洲在17—18世纪出现“中国热”。许多的思想巨匠赞美中国的儒家文化与政治经验。

但是马嘎尔尼使团访华后,其使团记载异于传统的中国,使中国的形象完全颠覆。安德逊在《马嘎尔尼航行中国记》的描写引起巨大的反响:“我们像要饭的一样进入北京,像囚犯一样被监禁在那里,而离开时简直像是盗贼。”马嘎尔尼更是在1793年访华后,说:“清政府好比是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它之所以在过去一百五十年中没有沉没,仅仅是由于一班幸运、能干而警觉的军官们的支撑,而她胜过邻船的地方,只在她的体积和外表。但是,一旦一个没有才干的人在甲板上指挥,那就不会再有纪律和安全了”。

自此,马嘎尔尼使团访华是欧洲人对中国的观点发生根本性的转折,如黑格尔在读过斯当东的《英使谒见乾隆纪实》后,对中国形成简明的看法:“中华帝国是一个神权专制政治的帝国……个人从道德上来说没有自己的个性。中国的历史从本质上来看仍然是非历史的:它翻来覆去只是一个雄伟的废墟而已……任何进步在那里都无法实现。”

现代研究指出,虽然信中表现出妄自尊大的一面,但一些人往往断章独引“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这句话证明清朝“闭关锁国”,对英国侵犯中国领土完整及关税自主的六项要求避而不谈。另外,清廷限制英国只能在广州一口通商,是为了防止澳门被霸占的情况重演,一些国家仍然可到四口通商。

马戛尔尼访华给我们的启示8

马戛尔尼使华是我国历史上封建王朝最后一次依照传统礼仪所进行的一次外交活动。这次访华发生在乾隆五十八年,也就是1793年,当时的英国刚刚发生工业革命,生产力大大提高急需拓展市场,寻找新的原料产地。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市场广阔,无疑是当时英国最好的选择,于是英国派马戛尔尼使团前往中国。来华后,英国使团向中方提出了在北京建立大使馆,在舟山和天津进行贸易等想法。但是最终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此次外交失败。

这次外交的失败对中国和英国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对中国来说,中国丧失了一次与近代工业文明接触的最好机遇,同时中国在整个世界上的地位和形象也有所改变。这场外交失败还间接引发了鸦片战争,从鸦片战争后英国要求清朝开放五处通商口岸等以及其他的一系列条约,可以看出鸦片战争是当时马戛尔尼访华的延续。

一、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因此发生改变

在马戛尔尼访华之前,欧洲曾经有着长达百年的“中国热”,在当时很多欧洲人把中国看作是一个理想国家,在他们看来,虽然当时的中国是君主专制制度,但是,中国所实施的科举制的人才选拔制度体现了西方社会追求的“人人平等”的原则,并且以“四大发明”为主要代表的很多中国发明曾经领先过世界。

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18世纪欧洲出现了很多专门研究中国的学者。比如说德国的莱布尼兹,他将研究中国作为毕生的追求,除此之外泰戈尔、魁奈等学者都对中国有着很深刻的认识。

但是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后,中国的这种形象发生了改变。

这次外交活动中方和英方都极其重视。乾隆皇帝亲自下令,这场外交“不可过于简略,为外人所轻”。为了展示大清王朝的物产丰富,清王朝在招待使团时所使用的一切物品全部都免费提供,据记载当时使团在华的每日物资标准达到了1500两白银。按照当时的物价,正常消费下这些银两几乎是不可能花完的。这让使团看到了大清的富有,同时也让使团觉得清政府十分的浮夸、浪费。不过由于清政府的热情接待,双方气氛还是极其融洽的。

就在使团面见乾隆皇帝时这种融洽的氛围却发生了改变。乾隆皇帝深受“天朝上国”思想的影响,认为英国此次访华只不过是外来小国的一次“朝贡”,那么自该遵守中国的礼仪。

但是,当时的英国经历了“工业革命”,国家实力得到了发展,自认为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并不服从中国的“朝贡”制度,所以他们坚持不使用中国传统的“三拜九叩”礼仪。

双方陷入僵局。与此同时,大清王朝在英国使团心中的形象也大打折扣。他们对心中所想象的那个“民主”的东方国家也产生了怀疑。

之后英国使团将国书成交给乾隆皇帝,英国希望大清王朝可以改善国内商人地位,减免关税以及开设通商口岸,在清政府看来这些要求过于无礼,于是便驳回了这些请求。在马戛尔尼使团看来,国书中的要求对双方国家都极其有利,清朝统治者的这一选择过于愚昧无知,远不像传说中那样英明。

使团回国后将在华的经历记录了下来,颠覆了中国过去的形象。马戛尔尼本人在访华后说“清政府好比是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可以说这次外交活动,使中国过去在世界上的光辉形象发生了转变,欧洲人对中国的看法发生了根本性的扭转,中国的国际形象也产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二、由于大清的无知,使中国丧失了近代化的契机

当时的英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它代表的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国家。而此时的清政府代表的是旧的君主专制国家。这次外交事件不仅是中西文化的交流,更是新旧文化的碰撞。如果当时的清政府能够把握住这次外交机会,学习西方先进的制度和技术。相信整个历史都会朝着不一样的方向发展,或许中国能够改变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

当时的英国政府极其重视这次外交事件,来华时带了很多礼物,这些礼物是马戛尔尼研究过中国历史之后精心挑选的,比如说他认为中国重视历法,于是就带去了当时最新的天体运行仪,这个仪器能够准确地模仿出太阳系中各天体的运动。他们还带去了工业革命后英国的最新发明,比如说蒸汽机、织布机等,英国国王还特意下令制作了英国当时战斗力最强的战舰“君主号”的模型赠送给中国,除此之外还有迫击炮,步枪等武器,英方希望这些可以引起中国军官们的兴趣。

可是结果却让他们大失所望,当时的乾隆皇帝对此毫无兴趣。在与马戛尔尼大使交谈时,乾隆皇帝处处彰显自己作为天朝统治者的尊严,对英国的发展的表现的兴致寥寥,当时乾隆皇帝命大臣带领大使团参观热河行宫,行宫里到处都摆放着精美的欧洲玩具、挂钟、地球仪,使团看到这些东西之后十分羞愧,因为这些东西让他们带来的礼物显得黯然失色。

他们带来的武器也没有得到清朝官员的另眼相看,这是因为当时的天朝大臣大多出身文人,在他们看来这些先进的技术只不过是“奇技淫巧”罢了。当时马戛尔尼邀请大臣去观看英国使团准备已久的操练,但遭到了拒绝。后来,马戛尔尼在经由广州坐船回国时看到了当时大清的国防军,他们使用的都是刀枪弓箭之类的冷兵器。

这次外交活动让这两个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联系到了一起,如果当时双方能够互相吸收对方的优点,将各自的发明直接融合起来,那么必将引起激烈的文化革命、工业革命,双方的发展历史都将重写,甚至会影响整个世界的发展变化。

三、为之后的鸦片战争埋下了伏笔

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之后,欧洲人对中国的看法发生了改变,在他们看来此时的中国只不过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马戛尔尼使团的访华失败,更是让欧洲人认为如果不使用武力是无法打开中国国门的。

其实马戛尔尼访华虽然最终没有达到外交目的,但是却为英国收集了很多中国的情报,马戛尔尼日记中所记载的资料涵盖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这对英国后来向成功中国发动战争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在这次访华后,英国又相继派了多个使团去访问中国,希望通过和平的手段打开中国市场,可最终都是以失败而告终。在东方市场的吸引下,英国最终选择了使用武力手段。

在鸦片战争爆发后,英国终于如愿使清朝开放的通商口岸。在英国如愿以偿的同时,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去大清王朝“天朝上国”的美梦被打破。

总结:

这次外交活动,是东西文明的碰撞,是海洋与大陆,传统与先进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选择。对中国来说,这次外交活动是当时中国融入世界的最好机会,这次外交的失败注定了清政府倒台的结局。这次外交活动告诉我们,要以开放先进的眼光看待问题,故步自封是很难进步的。

马戛尔尼访华给我们的启示9

首先我认为 乾隆皇帝的想法很单纯 那就是中国以天朝自居 物产丰富 不需要“番物” 他自以为中国仍是世界上的大国

第二 马戛尔尼的说法 我认为多半是带有政治讹诈的 当时 欧洲处于封建王朝的末期 封建社会的弊端已暴露无遗 而处于新型阶段的英国 急需增加对外贸易 进行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阶段 而中国是亚洲最大资源地 所以他们继续打开中国市场 与中国进行贸易

在我看来 英国原先的打算只是对中国进行贸易 互通使节 然后慢慢的对中国进行侵略 而乾隆皇帝的答复 让他们认识到了 武装进攻的必要性 所以 在会见乾隆皇帝不久 马戛尔尼绘制了 大运河的走向以及天津大沽炮台的防御图 以备侵略之用

至于道理嘛 我想应该是不同社会形态所表现的生存法则:

乾隆皇帝代表着封建社会最高意识形态 他的生存法则就是皇帝是至高无上的 他是世界的中心 他所统治的国家也是世界的中心 并且万物丰盈

而马戛尔尼代表的是新兴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意识形态 即追求平等、自由,甚至会为了获取利益而不择手段

马戛尔尼访华给我们的启示10

马嘎尔尼的此次来访,如一道闪电划破了清朝浓重的夜空,终结了西方人对中国的无尽想象与敬畏。他以一个微妙的细节,一个英国外交官的身份,深入中国腹地,如同时代的探险者,寻找着新的宝藏和机遇。然而,当他漫步在中国的土地上,却发现这个东方帝国隐藏着深深的腐朽与衰败。

马嘎尔尼,这位目光锐利的观察家,透过清朝华丽的外表,看到了清政府的真实面目。他在日记中描绘了一幅幅令人心痛的画面:贫瘠的农村、破败的城镇、无辜的百姓在苛捐杂税的重压下苦不堪言。他的笔下,清朝的繁荣只不过是虚假的表象,而真正的清朝,是那个在贫困和落后中挣扎的清朝。

马嘎尔尼对中国的失望无以言表,他在日记中写下了一连串的请求,希望英国能伸出援手,帮助中国进行改革。然而,他的这些呼声都被乾隆皇帝断然拒绝。乾隆皇帝的固执和短视,无疑是对中国的致命一击。

实际上,马嘎尔尼的中国之行,不仅是中国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对中国的真实打击,为日后的中英战争拉开了序幕。他的报告让英国看清了清朝的真实面目,为日后的对华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他的经历也让我们思考:当一个国家陷入腐朽和衰败时,是否还有挽救的余地?历史将会给出我们答案。

马嘎尔尼的中国之行,让他对清政府的腐朽堕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发现,清代官僚体制的腐朽与僵化,就像一棵大树的根已经烂掉了,无法滋养整个社会。他在《清史稿》中描绘了官吏的贪污腐化,如同饿狼一般扑向平民的情景。同时,他也敏锐地察觉到,清政府的军事科技水平与西洋相比,如同一只老旧的船只,既没有坚固的船身,也没有先进的航海技术。

马嘎尔尼还发现,清代行政体制缺乏科学化、现代化的思想,如同一只没有导航的船只,在茫茫大海中迷失了方向。同时,清政府缺乏与国际局势的联系,如同一个闭门造车的工匠,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已经日新月异。

通过对马嘎尔尼的考察,我们看到清政府的腐朽与衰败,也看到了这个政府走向灭亡的必然结局。

马嘎尔尼对中国的观察不仅深入,而且敏锐。他透过表面的繁华,窥见了中国社会的种种问题。在他的日志中,他详细地记录了中国社会的人际关系状况。他发现,中国人之间的相处并不如人们所想象的那样和谐,友好。反而,他观察到了种族主义和不公正的现象。这种不平等的现象,无疑加深了社会的矛盾与冲突。

马嘎尔尼也注意到了中国的贫富差距问题。在他看来,中国的阶级分化明显,贫富差距大,贫穷与不平等现象突出。他深入地分析了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认为这是由于市场封闭,交易障碍高,以及对外来的生意人缺乏足够的公开和友善所导致的。

马嘎尔尼的观察力不仅仅局限于社会问题。他对中国的市场也有独到的见解。他发现,中国的市场是一个封闭的市场,交易障碍高,这无疑增加了商业的难度。同时,他也指出,中国市场缺乏足够的公开和友善来对待外来的生意人。这种态度和行为方式,无疑阻碍了商业的发展和进步。

综上所述,马嘎尔尼的观察和分析深入而精准。他的见解不仅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问题和冲突,也为之后的内乱和清王朝的衰落埋下了伏笔。他的观察力和分析力,无疑使他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历史见证者和研究者。

马嘎尔尼的访华之旅,不仅在中国发展史上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同时也对西方社会对中国的认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次中国之行,颠覆了西方人对于中国的天真幻想,揭示了中国腐朽没落的现状,从而改变了西方人对中国的印象。这就为西方世界提供了入侵和分裂中国的借口。

马嘎尔尼对中国进行的考察和描述,为日后中国的近代化和变革,以及近代以来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分裂,提供了学术上的支持和认可。这次旅行所揭示的各种事件,反映出清代腐朽没落的状况,对清王朝的灭亡以及中国的政治动乱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这次旅行也改变了西方世界对中国的看法,并成为了西方列强入侵中国的理由。

马嘎尔尼的访华之行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发展轨迹,也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变革提供了外部的动力。这次旅行让中国认识到了自身的腐朽和落后,同时也让西方世界看到了中国的真实面貌。这为中西方的交流和互动开启了新的篇章,也为未来的历史发展埋下了重要的伏笔。

马戛尔尼访华给我们的启示11

马嘎尔尼是17世纪英国的一位探险家和外交家,他率领一支庞大的船队对中国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好奇心之旅。这次旅程对于当时的英国社会和文化变革有着深远的影响,而对于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也有着重要的贡献。

在我的眼中,马嘎尔尼访华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文化交流之旅。作为英国使者,他带着先进的科技和知识来到中国,为两国之间的交流打开了一扇大门。而中国也派出了代表欢迎马嘎尔尼的到来,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合作。

在马嘎尔尼访华期间,他看到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看到了中国的农业、手工业、贸易和宗教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对于当时的英国社会和文化变革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同时,马嘎尔尼访华也带回了一些中国的特产和礼物,如丝绸、瓷器、茶叶等。这些礼物对于英国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我看来,马嘎尔尼访华不仅是一次文化交流之旅,更是一次人类文明进步之旅。通过这次旅程,两个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合作得到了加强,促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同时,这也启示我们,在现代世界中,文化交流和合作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途径。

马嘎尔尼访华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文化交流之旅,为两个国家的文化交流和合作打开了大门,促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我们应该从中汲取启示,加强文化交流和合作,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本文由用户:xiaoyan 投稿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点击这里联系)处理,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ktime.cn/29918.html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