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道与术》读后感范文 《教育的道与术》心得体会合集

《教育的道与术》这篇文章让我深刻认识到教育的本质和目标,同时也明白了读后感对于学习的意义。我会继续努力思考和总结自己的读后感,以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水平。以下是《教育的道与术》读后感范文和《教育的道与术》心得体会合集,欢迎各位来阅读参考。

《教育的道与术》读后感范文 《教育的道与术》心得体会合集

《教育的道与术》读后感1

工作以来,与不少后进学生打过交道。这些学生当中,有一些是学习困难,有一些是行为习惯差,而还有一部分则是二者兼有。虽然我只是一个副科老师,但出于教师的本能,我希望我教过的学生都能够成绩优异品行端正。甚至有时候我还会幻想我的谆谆教导能够影响他们,甚至改变他们,但总是事与愿违。因此我会因为这些学生而感到苦恼。有时候我甚至觉得遇到那么差的学生就是自己运气太差。总觉得自己真心真意的为了他们,他们难道真的就不能体会老师的苦心?灰心失望的时候,我不禁问自己:是付出的不够,还是方法不当呢?这本书中的三个观点让我豁然开朗:一、点燃学生心中想做好人的愿望火花。我们即使在指出学生不足时,也不要让儿童那种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的火花熄灭。要尊重学生申辩或解释的权力。错误面前人人平等,即便是老师错了也要公开向学生道歉,用心灵赢得心灵,用真诚走进后进学生的心灵深处,被后进学生真心接纳了,他们就会因亲其师而信其道了。二、把教育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我们为人师者不但要引导后进孩子善于发现自己的可贵之处,更要鼓励他们勇于用高尚的我战胜卑下的我,还要有耐心等待后进学生循序渐进的拔除自己各种缺点的杂草,让他们通过自我控制逐渐减少犯错的次数。三、不以分数论英雄。我记得,有一美国中学校长在学生毕业演讲时对毕业生说:得a的同学,祝贺你们,祖国未来靠你们;得b的同学,祝贺你们,祖国的栋梁是你们;得c的同学,祝贺你们,母校的捐款等着你们!人生存于这个世界上一定都会有其立足于世的天赋,不必千军万马过高考的独木桥,对于后进学生可以根据他们的个性特点发展其爱好,引导他们学会做人之本、学会生存之道。

之后书中我和万同的故事真实、感人地再现了后进生转化工作中的艰辛、多折。从这个教育案例中,我得到以下几点感触:对于学生不要以貌取人;了解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必不可少的工作;所谓的优生其实也许一开始并不优秀,而是我们有意识地培养出来的。

我想:每一个孩子都有权利被接纳、被认可、被尊重,每一个孩子都渴望有成功的体验,当我们有意识关注到孩子的需要时,我们便会静下心来倾听孩子心底的声音,于是,我们理解他们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与后进孩子沟通时,当我们习惯与孩子心理置换的沟通方式时,于是,我们对他们的积极关注会多于消极关注,正强化会多于负强化,此时,你便是在为后进孩子创造成功的机会

最后借用李镇西老师的一句话,用以共勉,爱,当然不等于教育;但教育,永远不可能离开爱!让我们都来努力做一个充满爱心的人师吧!

《教育的道与术》读后感2

对于课堂教学,教师们关注更多的是课堂的导入、教材的处理、教学设计、课堂评价等这些课堂教学“术”的层面,而往往对课堂教学自身的规律,即课堂教学之“道”重视不足。主要表现在各种新的教育技术、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虽层出不穷,但课堂教学的最终效果却未必尽如人意。新的技术、手段、创意固然能为课堂增添几分亮色,但这些技术的应用如果偏离了课堂教学自身的规律,那就发挥不出它们应有的效果,甚至还会起反作用,影响到课堂教学。那么如何把握课堂教学之“道”,运用课堂教学之“术”,以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呢?具体说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课堂教学之术

1.讲解之术。语言是教学的重要媒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在课堂上语言讲解的时间大大减少。那么讲什么、如何讲才能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呢?首先,要注意讲解内容的选择。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选择讲什么很重要。其次,要注意讲解的逻辑性。某老师在讲解完氨基酸的缩合反应后,便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转入了氨基酸数、肽键数、脱水数的学习,这样不加铺垫的突然由缩合反应过程的学习转变到数量计算,会让人感觉到语言的跨度比较大,过渡比较生硬。如果演示一下多个氨基酸缩合反应后再进行数量关系的学习学生似乎更易接受。再次,语言要尽量生动。教师的语言除了准确、条理、简捷之外,应尽量生动。教学语言既非书面用语,又不纯粹是口头用语,在不违背科学性、逻辑性的前提下,应尽量用学生容易掌握的语言来描述现象和规律,把一些抽象问题具体化、形象化,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启发之术。知识的讲解不是照本宣科,而应是启发式的。如何启发学生思考呢?首先要注意问题的设计。思维从问题开始,要启发学生思考,必须要有问题。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性,由易到难。其次,要注意启发的时机。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又尚未搞通时的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给以指导,以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这就是“启”。“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一段时间的思考,但尚未考虑成熟,处于想说又难以表达的另一种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思路,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发”。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营造和把握这样的状态,适时进行启发。这样的课堂才能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

3.合作之术。目前的各种公开课几乎都有小组合作学习,但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是真合作还是“合而不作”?合作的效果到底如何呢?某老师在课堂中提出了一个问题,几个学生脱口而出道出了答案。此时老师说:“请大家进行小组讨论。”还有老师将问题呈现给学生以后学生尚没有独立思考,老师接着说:“请大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这些都不是有效的小组合作。真正的小组合作学习是需要长时间的训练、磨合才能发挥出其巨大的威力,这种临时起意的所谓小组合作只能算是讨论问题而已。目前课堂教学中的松散的小组合作也可运用,但要注意时机。比如:老师提出问题后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在学生思维遇到困难时,老师在要求小组讨论,最终还要对讨论结果进行评价,如果讨论结果仍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时,教师就要适时点拨或提示后组织继续讨论或直接讲解直至问题解决。

4.探究之术。探究式学习是新课学习的重要形式之一。高中生物中图版教材是最好地体现探究式学习的教材之一,但时常听老师们说这套教材不好用。我想这可能是有些教师尚未真正理解探究式教学的实质,也并未有意识地去实施探究式教学,仍然是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中图版教材《蛋白质结构与功能》一节的思路非常明确,重点就是两个探究活动:通过第一个探究活动搞清氨基酸的基本结构;通过第二个探究活动搞清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所以,本节课完全可以围绕探究活动开展,而不必纠结于化学知识和繁杂的计算之中。总之在进行探究式教学时关键是要设计好探究性问题和探究活动程序,让学生在问题引领和任务驱动下完成知识的建构和能力的提升。

以上所谈的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外显的技巧,只要在实践中加以积累、反思就会运用熟练。要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境界,就要在“道”上下些功夫。

二、课堂教学之道 1.熟练之道。庖丁解牛是大家熟知的故事,它所讲的就是熟能生巧的道理。庖丁说:“臣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庖丁在宰牛这件事上已经超越了技术的层面而达到道的水平,所以他的刀用了19年而如新的一般。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也能熟练到如此程度,那么这样的课堂也许不如某些优质课那么精彩,但必然是踏实的、有效的。对于新老师来说,最关键的任务就是对教材、教法的熟悉,只有对教材文本、教学媒介、教学技能做到非常熟练之后,才能在课堂上有更多的精力关注学生,注意与学生的互动,这时候课堂才能成为师生交流的场所,而不仅仅是教师的一言堂。有人说教学就是一个熟练功夫,这话有一定的道理。因为不管做什么事,熟练之后才会有创新,熟练之后才会渐渐发现事情背后的规律性东西。

2.系统之道。课堂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从课前准备、课堂实施到课后巩固、反馈调整,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体系,期间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影响到教学的效果。所以,我们进行课堂教学也要用系统思考的方法,全方位立体式的去实施一节课的教学。这样可最大限度地减少课堂教学的失误,发挥每节课的最大效能。有人把课堂比作一个生态系统,教师、学生、教学媒介构成了课堂生态系统的诸要素,在课堂中也存在着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生态系统要保持稳定发展,需要各个成分的合理搭配。课堂教学要有序高效,也需要各个课堂要素合理发挥其作用。教师如果能用系统的观点去对待自己的课堂教学,那么他的课堂应该是和谐的、有序的。

3.变化之道。虽然我们可以从系统的角度来把握课堂,但具体到每节课的情况却是千变万化的。前几天的一节课让我再次体会到课堂的变化之道。因是考试前的最后一节课,我的计划是讲完两个知识点后让学生自主复习。上课后,我直接进入例题的讲解,但学生反应有些迟钝,我想可能是题目难度稍大。于是我又讲一道类似的题目加以强化,但效果仍不尽如人意。讲完例题后,我安排学生自主复习,但有些学生显得无所事事,就这样一节课结束了。课间我立即进行了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首先,周一学生刚返校,离上节课的学习已有4天时间,知识生疏;其次,高一学生学习习惯未养成,不知如何复习。于是第二节课我立即调整教学方案,教学效果大有改观。同样的教学内容在不同班级上课,采用的方案应是不一样的,因为场地变了、学生变了、课堂氛围也不同了,教师要顺应这种变化来调整自己的教学。即使在一节课上情况也是瞬息万变的,用一个教案来应对课堂的种种情况显然会力不从心。因此需要教师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方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4.平衡之道。理想的课堂追求的是一种平衡:教与学的平衡、师与生的平衡、动与静的平衡、讲解与探究的平衡等等。在听课中发现有的课堂学生活动很多却忽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有的课堂教师讲解条理、语言强势,但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些都是制约课堂平衡的因素。优秀的教师会合理把握课堂中各种要素的对立统一关系,努力让课堂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之中,这样的课堂也一定是让师生都感觉到和谐温馨的好课堂。

总之,人无完人,课无完课,课堂教学是缺憾的艺术。理想课堂的实现需要合理技术手段的支撑,也需要先进教育教学思想的引领。只要我们不断体悟课堂教学之“道”,合理运用。

《教育的道与术》读后感3

中国传统文化中,道与术往往相提并论,“道”是规律、必然、真理;“术”是技巧、方法、策略。而得道所需要的术,称为“道术”。有术无道,碌碌无为;有道无术,谋事难成;术合于道,才能够相得益彰。

作为教育之“道”根本的师爱,我认为她表现为三个层面,既理性之爱、慈祥之爱、严格之爱。我们追寻教育之“道”,就应努力去做一个“三爱”老师。

首先要理解师爱是一种理性之爱。我们要学会尊重和关心学生,目前,在我们的教育生活中,我们很多时候并没有尊重自己学生。我们没有把他们当作一个个鲜活的、有思维、有感情的生命个体,而只是把他们当作了自己的管理对象、当作了一个接受教育的学生。

我就发现自己存在这样的问题。比如,在我所带的四三班,有一个叫涵涵的女生,我在整理班里端午节绘画作品时,发现她的作品贴近主题,把屈原投江时的姿态和表情画的栩栩如生,好象超出了她平常的绘画水平,于是我就随意问了一声:“这幅作品真精致!是你自己画的吗?”我的本意是赞叹这幅画的精美,我想确认一下是否是她所画,没有任何情感色彩。后来班里的萱萱同学说:“老师,你把涵涵说哭了。”我一下子莫名其妙,我怎么把她弄哭了?再一了解,罪魁祸手是我随意问的那句话。原来她对我那句话的理解是我对她不信任,所以她自然就感到伤心。我当时既哀叹于学生的敏感脆弱,同时也觉得自己的心确实不够细腻,我本来说话是非常直接的人,直接就意味着生硬,但学生的心要稚嫩得多,尤其是那些内向细腻的女生,所以,我生硬的一句话就伤害了涵涵的心。后来我反省了一下,我觉得我之所以问出这样的问题,其根源在于对学生的尊重不够。因为尊重学生,所以,我们应该俯身下来以平视的目光、平等的语言、亲近的心态和他们多做沟通。

《教育的道与术》读后感4

一、让孩子牢固树立远大的理想

理想是一簇火种,点燃拼搏进取的火焰;理想是一盏明灯,照亮人生奋斗的历程。理想是我们的强大精神动力,牢固树立远大理想,是中学生成长和成才的根本保证。古人云:“志之所趋,无远勿届,容山距海不限也。志之所向,锐兵精甲不能御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那么要让孩子树立什么样的远大理想呢?许多优秀中学生的成长成才之路告诉我们,一个人的理想只有和全民族的共同理想融合在一起才更有价值。

二、让孩子在温馨幸福的环境中成长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首先,家长要关心孩子的成长,为孩子的成长创造幸福的环境。单亲家庭,离异家庭的孩子思想从小就受压抑,心灵和自尊心都受到一定程度的伤害,因而影响了孩子的正常发展。要想让孩子茁壮成长,必须创造出一个幸福的环境,让孩子感到家的温暖,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幸福。有的家庭经常暴发“战争”,孩子在惊恐中不知如何是好,大一点年龄的孩子为此增加思想负担影响学习,甚至发生悲剧。孩子既是子女又是朋友,对孩子要尊重,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孩子的自尊心和人格。在家里我们从不给孩子什么压力,让他快快乐乐地生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是摇篮,只有幸福温暖的家庭环境,才有可能培养好孩子,教育好孩子,使他茁壮成长,不断进步,取得可喜的成绩。

三、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小树立“吃苦”的精神

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小树立“吃苦”的精神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家长要让孩子从小学会生活自理,懂得生活的艰辛,从小树立自立的思想,不仅要培养“吃苦”精神,还要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使之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成员,在日本,特别注重培养孩子的“吃苦”意识,不管是在幼儿园,还是在中小学,他们要求孩子在寒冷的天气中跑步,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及克服困难的毅力;在英国有一所著名的伊顿中学,那里的学生几乎都能考入名牌大学,其经验之一就是让学生吃苦,该中学不设暖气,在异常寒冷的冬天,也只让学生盖一条毛毯睡觉,洗冷水澡,这就是刻意“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使学生得到磨炼;在法国,做父母的绝不让孩子乱花钱,即使是兄弟姐妹之间也不轻易相互借钱。如果想用零用钱,只有去打工,他们的教育是自食其力不靠父母;而在中国,少年儿童的身心日趋脆弱,常表现出怯懦、孤僻、任性、自私等心理,因为他们不知道何为饥饿、何为劳累、何为困难、何为贫穷……孩子中意志薄弱者甚多,这与他们生活总是一帆风顺有关。所以,家长越保护越替代,孩子就越依赖越无能,勤劳是幸福的种子,闲散是堕落的祸根,安逸是孩子们成长的最大敌人,是埋在孩子们心中最大隐患。所以,要让孩子在逆境中,在经历风雨后的人生显得更加灿烂。

四、广泛培养孩子的爱好和兴趣,不断提高孩子的素质。

社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材。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培养孩子不能光抓学习,要注意孩子的全面发展。我的作法是提供各种条件全面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孩子从小就参加一些有益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些学习提高孩子的素质,我感觉,今后的孩子光学习好肯定是不行的。现在提倡综合素质教育,就是要使孩子们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全面发展。家长在培养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掌握这个原则,不能死扣学习,一定让孩子有特点有特长。有一个报道说中国留学生在国外联欢,各国留学生在台上又唱又跳,各种乐器很在行,演奏的十分动听。邀请中国留学生上台时,个个摇头,你推我来我推你,没有一个能上场。说起学习中国留学生最刻苦,可其他方面就差了一截,这是不行的。为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读书习惯,我经常带他去书店购书,开始是我为他选,后来是他自己选。从小学开始到现在,家里已经摆满了几十本的书籍,孩子从这些书中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提高了素质。另外,组织经常性的户外活动,开阔孩子的视野,培养孩子不能总把孩子关在家里,经常带孩子出去,让孩子在大自然和新颖的环境中开心地活动。有些有特别纪念意义的地方,孩子将铭记一生。

五、从小培养孩子的诚实、善良的性格

我经常跟孩子沟通,从一些小事和孩子讲道理,让他真正理解“皮诺曹为什么会从一个木偶真正成为一个孩子的道理”。他需要什么,合理的我会满足他,不合理的跟他讲清楚,坚决不跟他讨价还价,不让他养成乱花钱的习惯。通过日常生活中每件细小的事情,培养孩子纯真友谊、互相帮助、和睦相处等良好品德。

《教育的道与术》读后感5

虽然教育之路还未行太多年,却也自负了一些教学经验,现读了陶先生的教育演讲录,心中自愧许久,深受启发。我们教学不是为教而教,而是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真正的会学、善学、乐学。

  一、注意培养学生的专注力

  比尔·盖茨说:“成功的秘诀就是专注并勇往直前!无论你多么能干,唯有专注才能成就一流的事业。”专注于你我,于教育,于还年少的孩子都是尤为重要的。27班的赵天雨是个看上去文文静静,回答问题细声细语的小男孩,虽然下课比较贪玩上课还算乖巧,但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天雨妈妈也多次与我联系,焦急孩子的状况。细细观察之后,我发现天雨上课时特别爱开小差,问个刚刚提到的简单知识点也回答不上来。后来,我多提醒孩子,并适时让孩子回答些不难却重点的问题,并施以鼓励表扬。孩子慢慢出现了改观,从根本答不上来到大概意思到准确回答。虽然成绩不可能一下就爬到上游,但我认为专注的学习会让孩子受益终身,相信不久后孩子会赶上来。同时,我致力于学习研究曹云昌教授的专注力游戏训练方式,并希冀能运用到课堂,让孩子们把专注形成习惯,成为能力,能够愉快的学习。

  二、注意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萧伯纳曾说:“人生有两大冰川,一是心灰意冷,一是踌躇满志。”可见自信对于一个人的重要,而还在成长过程中的孩子,自信更是希望之门,成功之匙。韩忠玉校长曾说,自信是成功之母,自卑是失败之父。韩校长不光有校园墙壁上的“相信每一个学生,做到一个也不放弃”还有激情自信的宣誓更有别开生面的国旗下讲话,每一个都让我茅塞顿开,对于教学管理和班级的事务都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我一直是想能够尽我之能力让孩子们能获得最大的成长,而自信的建立在学习成长路上起着关键的作用。一方面教学过程中我多使用赏识教育,让孩子能够看到自己的进步和闪光之处,有信心去努力并快乐地学习。26班的吉晟旗同学本是个调皮的孩子,更是有带头嬉笑不遵守纪律的历史,这学期来之后也没见太大改观。一次上课,让大家齐读,吉晟旗不但没有读而且还坐姿不端正更甚脚都伸到了过道。我怒火中烧,立刻问了刚齐读的问题,没想到,孩子竟然回答对了。我便不好再发火,并简单的表扬了他“晟旗这次过年回来进步了,回答正确,加1分。”可万万没想到这随口的一句,让孩子后来几天一直听课都很认真,我便紧接着表扬几次,孩子坐姿端正了,也记笔记,回答简单的问题也都能答对。我好欣喜孩子的变化。另一方面,我在全班同学面前,表示,“我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很棒的,都有能力考好,但是可能是不够勤奋不够努力不够认真不够专注,有很多因素影响,那么让我和大家一起努力去获得我们的成长和进步,我相信我们行,你们信吗?”同学们都声震天的表示“行!”类似的话我隔几天会说上一次,不管是优秀的班级还是有待进步的班级,我用真心去唤醒孩子们的自信,也很高兴看见他们的进步和成长。

  三、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一个孩子就其天性来说都是诗人,但是,要让他心里的诗的琴弦响起来。”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去会学、善学、乐学。我们学校正在提倡和践行的自主学习自主管理和魏书生老师的自主学习同源同流,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让孩子们绽放生命的精彩。首先我每节课开始的几分钟都会留给孩子们时间自主学习,预习并勾画重点或自己不清楚的地方。其次课堂中间设置小组之间的互相讨论学习。最后讲题的时候让学生讲,并记下某个知识点哪个同学讲错,以后碰见这类题还会让他来解释,牢固他的知识点的同时让孩子们更深的理解了这个题,因为孩子们自己的语言孩子们容易理解,而且有时候孩子的思路比我们老师的.思路更加的简洁有效,这样既能够激发他们的积极性还能集思广益,何乐而不为呢?典型的例子就是25班的黄晓祥做选填题,选填“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他却填“从上到下”意思对却错,属于审题不认真。后来凡是选填类型的题都让晓祥说,并问他为什么啊,他说因为是选填,到现在再叫晓祥回答时晓祥和同学们都笑了,这样大家在愉快的氛围中都牢记了这种题审题要认真。

  总之,我一定遵守学校纪律,认真践行学校的指示安排和教研活动,努力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不断学习,提升自身教学和管理能力,去激发孩子们自主学习的意识,提升孩子们的专注力,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心,让学生真正的会学、善学、乐学。

《教育的道与术》读后感6

“真正意义上的高效教学,不应当只是用某种方法与技巧,让学生考出较好的成绩,还要考虑当下的教学是否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积淀了一定的‘功夫’。”

  正如人们好奇陶继新老师为什么能写那么多文章,而且还写得那么轻松,甚至达到了”入道审美”的境界。正是因为陶老师认为无论做事还是做人终极目的都是为了让我们的人生更加幸福,让自己的内心更加充盈丰实,而不是只停留在技术层面。

  可是我们现在的学生认为写文章很难,在文章里特意融入太多的技巧,就显得刻意、不自然。这大概也是因为我们现在的老师教给学生太多的”术”了,致使自己及学生都忽略了”道”.

  要想写出好的文章,需要我们走进”道”,即多看经典,现在的小学生就开始诵读《弟子规》、《道德经》等是很有必要、适合社会发展潮流的。中学生开始学习《论语》,这可能对孩子现在的考试成绩没有太大的作用,对别的方面影响也不是立竿见影的,但是我们要相信”腹有诗书气自华”,多读国学经典,对孩子的以后生活也是大有裨益的。

  但很多学校剥夺了学生读经典著作的机会,每天都是学习、学习,课本、课本,辅导资料、辅导资料,让学生离经典越来越远,也是值得我们老师和学校深思的。在这一点上,我很赞同我们学校的做法,每天拿出固定的时间让学生阅读经典名著, 陶冶学生的情操,增长学生的见识,这是为学生长远的发展做准备,而不是只局限于当前的优异成绩的禁锢。

  学生脱离了”道”、脱离了经典不可怕,可怕的是还在向着功利性阅读书籍飞奔。当孩子一放假,如放飞的小鸟,不是沉浸在游戏中不可自拔,就是偷偷地看些爱情小说,这对孩子的’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

  显而易见,这样的学生又如何能写出打动人的文章呢?”道”与”术”都是缺一不可的。

  读完《高效课堂的教与术》,印象最深的便是这点,真正的教学,不是为了让学生考出优异的成绩,而是学生的终身发展做准备。”术”很重要,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如何让学生进入”道”,如何让”术”与”道”完美结合,是我们教学工作者当前要考虑的重大问题。

《教育的道与术》读后感7

对于中学教师而言,通过阅读构建自己的精神政府,是抵抗现实暴虐,与世界达成和解的最佳方式。在我的世界里,曾经经历过无数的精神暗夜,迷惘、错失、无助、彷徨,没有任何声音回应这个现实的荒诞世界,没有任何正义回应现实的戕害与不公,作为心灵的训诫者,多少感知自身的无力与疼痛,尤其是精神的焦灼与时代的悖逆。

  因此,我总是希望自己能够在自己的日常阅读中,通过与那些伟大的灵魂沟通来建构自己的精神准则和世界篱墙。我们需要在诗人的世界里,感受到世界的诗性之美,兴许在诗歌的国度里你真的可以一个无所事事的闲人,所以卞之琳笔下才有了那个“拿着两个核桃,不知磨了多少时光”的闲人。

  当然,在教育的诗篇里,作为一名教师,你除了要有自己的爱心和温暖之外,还应该更多的找到一种“教育的道与术”。所以在这本集结的文集《教育的道与术》中,你可以真正见到那些“质本洁来还洁去”的教育人,在他们那里,你可以看到夏昆是如何从“夏昆”变成“摩西”,又是从“摩西”变成“夏昆”的,你可以看到吴非老师是如何告诫他的学生,如何在“学生时代养成良好习惯”的,你也可以看到于永正给新教师提了哪20条贴心建议,当然,你也可以看到众多民国教育思想家们的形象跃然纸上,你也领略到当代名家龙应台先生给我们的提醒:父母是有有效期的。

  这些熠熠生辉的阅读经验,让我重新进入到一个全新的认知境界。在这样的阅读中,你分明能够感受到一种畅快,你终于成为一个教师原本的面貌,你终于回到了我们的生猛而又市井的生活里。而正如李政涛教授写的那本书《教育常识》一样,我们作为一个教育人需要捍卫的是“常识”,不是那些光怪陆离、离经叛道的“教育奇葩”,而是回归理性与常识的教育正道。如果说,我们作为一个教育人曾经最美好的称谓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我想,今日兴许可以改改了,不妨称之为“人类精神政府的缔造者”。

  作为一个“精神政府的缔造者”,我想从事教育,无非就像钱钟书先生当年所言:“大抵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培养之事”,也恰巧我们乐于做这“野老之事”,云淡风轻,在正常的社会秩序里,更多的倾听常识,回归理性,为自己的灵魂立法,为我们的教育生活增添更多明媚的春光。

  作为一个教育人,我们所有的阅读和写作,通通都是指向正视常识与回归理性的。正因为,在我们当今的社会中迷漫着一股对“常识”的无知与冷漠,尤其是对“教育常识”的无知与冷漠,所以才会有“李铁军式”的教育闹剧,所以才会有“毛毯厂式”的高考工厂······

  在我看来正是因为不尊重教育常识,不懂得教育规律,所以才会有诸般血腥的教育发生在中国大地上,才会有各种离奇的校园暴力、校园丑闻见诸报端。而我们一面在归罪于体制性的漏洞和制度设计的失败,一面居然心安理得,没有丝毫反省我们的教育里所出现的众多违背教育常识的做法,并提出建设性的改革措施。

  我想教师的教育写作,不同于一般的写作,教育专业的阅读也不同于一般性的文学阅读,它们更具有一种专业视角,在我们所面对的具体的教育事件里,我们应该抽丝剥茧,看到教育的纹路,看到教育的细节,看到教育呈现给我们的思索,而朱永通老师的《教育的细节》兴许是一个良好的范本。在具体的教育行为中,“枪口抬高一厘米”有多么重要,我们从未有这样的意识,而朱永通老师从细节走进教育的姿态让我格外欣赏,诚然,他也让我们在细微的日常里看到了庞杂、宏阔而燎原的教育风景。我想,只有当我们俯身,与孩子平视这个世界,倾听他们的内心时,我想,我们就是一个正常的教育人,一个理性的教育人,一个懂常识的教育人。

  我曾记得我的大学老师曾经谈过一个这样的话题——“读书与职业生涯”。作为一名大学教师与杂志主编,她曾经说过:“与其说是在讲教师的职业生涯与读书的关系,倒不如说是教师的生活与读书的关系。”我的印象中,她之所以会说这样的话,很大的程度上是因为她的性情使然。她是生活掌故的收集者,一个茶艺爱好者,一个文学执拗者,一个思想锋锐的人物,同时她也是温情脉脉的师长,她更是时刻保持阅读与写作让自己享受生活的忘情者。

  在自己的教职生涯里,我时刻以她为自己的生活榜样,她是那种永远不忘生活的人。她身份多样,既是一个大学教师,杂志编辑,也是一个茶艺师,书法爱好者,钢琴也谈的很好,她总说生活应有无数的可能性,这才算得上是迷人的风景。她在我的心灵之中就是那个“盗火者”,她为我开启了一道教师的生活多姿多彩的门。

   毋庸置疑,卡尔维诺给我们世人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树上王国”,12岁的柯希莫赌气上树开启了他一生的奇迹,连同我们所有人一起跟随他进行了一生的跌宕起伏与新奇沉溺。也恰恰是这样的文本阅读,让我展开了对生活的无限憧憬。我们可以超越自己,成为某个时空里的主宰么?至少是自己人生的主宰,而卡尔维诺告诉我们,是的,你可以的。

  我想在未来的教育生涯里,自己也能告诉自己的学生,你的未来,可以有无限的奇迹等待着你去发现、找寻、创造,你可以自信且无悔的对自己说,“我的生命我做主,我的人生我做主”。我希望自己成为那个“盗火者”的形象,那个“燃灯者”的形象,去为自己的学生开启一扇门,寻找到另一种生活的可能性。

《教育的道与术》读后感8

抓住“热爱  共情  务实”三大关键词,并去实施。1、通过一步步的班级活动,与班级孩子达成共识,形成愿景,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以爱做为力量,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个孩子;每天不吝啬的表扬激励唤醒每个孩子;关心关爱班级弱势群体,每天至少喊三名学生交流;注重班级团队建设,班干部的培养、分工,不同程度学生的梯队分层,小组合作,学生之间的师徒结对帮扶,以及善于借领导、同伴、学生之力形成正确的舆论氛围,促进班级向上良性发展。2、做好“理解  尊重”下的与家长共情,在孩子面前表扬家长,在家长面前抓住具体事夸孩子;与学生共情,真正关爱、关注每一个孩子,及时扑捉观察到教育契机,让学生感觉到你懂他你爱他;与同事共情,放大他人的优点,形成互赖互夸的关系,互相成就,众行致远。3、抓好务实下的“日常四化”,让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求讲化、数量问题程序化、程序问题体体系化,如课堂听讲要求训练:坐端  抬头  跟着说  记笔记;处理冲突把握三个关键词:澄清  厘责  引导;请家长要做到:表达爱  说问题  定目标  提方案;学困生纠正要关注生理方面和心理方面,并针对不同类型开出不同秘方……每一个理论概述背后都有可落地实操的方法指导,每一个大关键词下面都有数个不尽相同的案例验证点拨,每一点都值得我反复咀嚼品味。

热血再次沸腾,激情再次被点燃,大道至简,秦老师的带班育人之道之术,相辅相成,和谐共生。给我激励,也把我再次唤醒,虽然小学生、初中生年龄不同,特点不同,但教育的本质一样,每一点我都懂,甚至也有做,但都做的不够好,不够细,不够科学,不够具体,不够坚持,愿今日,梳理清我的得失问题,明确我的可改进之处,确定好我的努力方向,明日起,我也能沿秦老师之路,效秦老师之法,修道练术,让我的班级教育管理工作更进一步。

《教育的道与术》读后感9

们对学生一定要严格要求,“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要让学生感受到盈绕在空气中的脉脉温情,师生间的相互包容,从而体会到心灵的自由和幸福。但人与人之间并不总是靠情感生活,人与人相处也需要法律和道德来约束,那么师生情谊也需要一些刚性的制度和纪律来维持。作为管理者的教师为维护制度和纪律的权威,就必须要严格要求。否则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将很容易让个性强硬、不明事理的学生和本身自制力差的学生所击溃。

那么,我们应该通过怎样的教育之术来彰显我们的教育之道、实现我们理想的教育目标呢?

教育有术,但教无定术。同样的教育方法,不同的人使用起来。效果往往大不相同,俗话说严师出高徒,但我们要注意“严而有理”,在处理问题时,要及时了解情况,千万不能主观臆断下结论,粗暴武断进行惩罚。我在这方面就有过切身的教训,包括我刚刚讲的那个在随意评价作品的事情实际上就犯了主观武断的毛病。

再就是要注意 “严而有度”。这提醒了我们严格要求要有个底线,还有我们要注意“严而有情” 。我们板着脸去教育学生,学生难以感受到老师的情谊。我们要通过多种方式向学生传递爱意。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可以以言传情、以目传情、以手传情。比如在和学生谈话结束时,摸摸他的头或拍拍他的肩膀,再说句鼓励的话,足以让学生心花怒放,增强自信心和上进心。因此,作为一个教育者,千万不要吝啬微笑,不要吝啬表扬,不要吝啬每一个爱心的举动。

最后要说的是“严而垂范”, 我们常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这一点,我现在可以说是深有体会。我们班的几个任课老师,天天都上班很早,有时候7点零几分就进了班级。尤其是刘永祥老师每天早早地就到了教室,然后站在教室门口,注视着学生从二楼楼梯口上来,那么这些迟到的学生自然会有一种惭愧感,所以,我感觉我们班的迟到现象还是挺少的。

很多时候,我们总希望学生快速地达到我们的要求,但人的成长是有阶段性的,拔苗助长怎么行,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等待,充满希望的等待也是一种教育。

很多时候,发现有些问题好象很严重,但时过境迁,发现那些问题其实根本无所谓;很多时候,我们发现有些问题很火急,但等我们处理时,这些问题竟然自然而然地消失了,因此,发现问题后有时不要急着去处理,有时候不处理也是一种教育,最后要说的是:大道无术。著名作家茅盾先生说过,“最高的技巧是无技巧”。因此,三尺宽的讲台,需要我们穷其一生去艰辛跋涉,两尺高的讲桌,需要我们尽己心力去努力攀登。

《教育的道与术》读后感10

新课程的实施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进一步得到转变, 以往“师问生答”的单一、 被动的学习方式正在蜕变,已逐步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 习方式,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而富有个性的学习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努力方向。 要真正体现“高效教学”,首先要有新的教育理念,然后探究其方法,我觉得我们必须 要做到以下四点。

  一,要关注学生的需求,以此成为推进教学进程的依据。所有的预设都是为了不曾预 约的精彩。由原来固定单一线路变为现在的多元设计。就好像徐宪斌老师给我们的选择题一 样——选择鱼头人身还是人头鱼身的动物陪伴你?对于不同的需求我们有不同的选择。学生 现在需要得到肯定,(更多的是来自同学的肯定)所以他们需要更多的表现机会。我们应该 创设更多机会让学生表现。

  二、要减少对学生的控制、放开对学生的制约,我们会发现孩子其实非常聪明,他们 有自己独特的思考,有更丰富的答案。但有时也会受已有知识经验的限制,得到一些错误的 结论。就像徐老师举的“鱼牛”这则故事。作为教师我们要做的是更多的了解学生,给他们 活动的机会、思考的空间。

  三、要学会真正有效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教师都知道即时评价,但到底什么样的 评价才是真正能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呢?为了鼓励而鼓励,为了评定而评定,将最终失去的 学生对评价的可信度。要以富有启迪作用和富有情感的语言来打动学生的心灵,使评价确实 评而有价。

  四、要及时反思。反思主要做到

  (一)正面反思,即寻找具科学性又具艺术性的教学 行为,通过反思将其提升到理性高度,充分展示它的闪光点,可以思考:成功的教学行为是 在什么样的情境下发生的?背后支撑它的教学理念是什么?提供的教学策略是什么?成功 行为给我的启示是什么?

  (二)负面反思,即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不足或缺失,并把它提升 到理性高度作归因分析。可以这样思考:教学中遇到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的外部环境和内 在原因是什么?如果再教一次,我如何解决这类问题?这个问题给我的启示是什么?

  (三) 对比反思,根据前后两次教学效果的不同,抓住教学前后理念和教学行为的变化进行对比反 思,可从中受到很多启示。

  教师通过不同方面的反思,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和思考能力,加快 自己专业化成长的步伐。

《教育的道与术》读后感11

科学家爱迪生说过:”自信就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自信即自己相信自己。它是人们充分估计自我力量的一种内心体验,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源泉之一。一个自信心强的人在学习和工作中将会积极进取,勇于追求,并取得理想成绩。一个缺乏自信,自惭形秽的人,在学习和工作中常表现出消极退缩、谨小慎微、畏首畏尾等特点,从而限制其能力的发挥。

  通过读陶继新先生的书,作为班主任,我了解到教育学生万不可总是批评打压,而应以鼓励为主,善待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做到一个也不放弃。对于数学这一学科,学习起来受基础的影响,有个别同学上课完全云里雾里,而对这部分同学我采取了多鼓励,少批评,并积极引导,从基础把握,课堂上把简单的问题留给他们,让他们多到黑板上展示,如果做对了请同学们一起表扬,并且量化加分也比别的孩子多,如果做错了,课下再找时间耐心细致的讲解,直到他们能消化吸收,慢慢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相信只要孩子们有了自信心一定会有进步。

  同时,在教室也做好教室文化,将表扬与鼓励落实到面上,让大家都能看得到,形成榜样的力量。现在每天的值勤班长记录的较详细,对每天表现好的学生及时表扬,以促进班风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未成年朋友想卓有成效地学习,要学会学习,想取得成功,就必须首先树立自信。只有自信,才能卓有成效;只有自信,才能学会学习;只有自信,才能成功。自信靠自尊、自强、自爱、自觉主动来争取,自信与学会学习同行。让自信在学生心目中积淀,指引学生创造学习的奇迹。

《教育的道与术》读后感12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家庭教育。书中有一篇可怕的“比较”很吸引我,文章中指出了三种可怕的“比较”后会产生的负面影响。首先第一个指出了比较造就喜欢“攀比”的孩子,有两个孩子的妈妈在路上相遇,开始“比较”起来,结果到了幼儿园里,这两个孩子也开始“比较”起来,这样的现象我们在平时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是不难发现的,孩子之间会说:“我的裙子很贵的,我妈妈买的。”另一个孩子会说:“我家里有一条比你的还要漂亮。”

其实家长会对孩子之间的比较感到无奈和不解,他们怎么也想不通,这么一丁点的孩子竟然也学会比吃、比穿、比谁家房子装修的好,其实家长不知,孩子就是家长的影子,妈妈之间在“比较”,孩子当然很快地就学会了,他们的一言一行往往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还有这样一个实例说一个孩子一直喜欢看电视,妈妈就说:“你就知道看电视,你看妹妹多听话,一回来就练习弹琴……”当这个孩子一听妈妈这样说,立刻就不高兴起来,就想难道自己就真的是一无是处吗?妈妈的话让他很伤心。

其实在生活中,会出现很多这样的情况,家长喜欢在别人面前“数落”自己的孩子,久而久之,就会让孩子产生“处处不如人”的想法,这一点其实作为老师也是值得深思的,当一个学生经常犯错误,我们要找出原因,不能横冲直撞地去责怪他,更不能说一些与他人比较的话,因为在一次又一次的比较重,孩子的自信就会不知不觉地被逐步削弱,长此下去甚至会自暴自弃。最后一种负面影响是比较会造成孩子精神上的压力,其实爱比较的家长总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别人的孩子强,当孩子不如人意时,他们往往会对孩子产生强烈的失望情绪,反过来想,有的孩子为了能够得到爸爸妈妈的认同,他们也总是希望自己在某些方面比别的孩子更好,一旦别的孩子超过自己是,也会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

《教育的道与术》读后感13

从小我就特别崇拜老师们,听着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讲课,无论多么晦涩难懂的知识,在他们眼里都变得那么简单,好像所有东西都知道,可是,现在我真正登上讲台,开始静下心来准备一节课的时候,我才知道备课真的不简单,那严密的逻辑思维,精彩的教学非一日之工,课堂四十五分钟的“表演”,需要老师课下十倍百倍的时间去提炼去酝酿。

来到学校实习已经一个多月了,在每一次上课不断地摸索和老师们的热情指导中,我也渐渐对备课有了自己的一些理解和方法。

一、吃透教材,明确重难点

在讲课之前,一定要熟悉教材,分析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如正负数一节,重点是用正负数表示实际中的量,难点是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只有明白本节的重难点,才能更好的进行教学设计,使课堂更有效率。

二、分析学情,从实际出发

作为一名老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了解学生,我们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学透,一个班肯定会有学习好的,也有学习差的,有理解能力比较强的,也有理解能力比较差的,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一定要从学生的学情出发去进行设计,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三、根据内容,选取教学方法

遇到不同的事情,我们会根据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去处理,教学也是一样,每一章每一节的内容都不同,我们不能只采用一种方法去解决所有的问题,应该针对每一节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样学生上课也会更加有兴趣,课堂气氛也会更活跃。

四、选取典型例题,巩固课堂内容

知识理解了明白了,那么怎么去运用?怎么去做题呢?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练习,练习不一定要题海战术,但是一定要练习典型的,经典的例题,这就需要我们在备课的时候重点关注,选取典型例题,在留课下作业时要留的有质量,有效果。

一节课上的好不好,关键看课下备课功夫有没有用到位,高效的备课,才能打造高效的课堂,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如果想要真正的上好课,就要敢于付出汗水,敢于突破自己,在今后的实习中,我们还要不断去完善自己,高效备课,为自己的课堂增光添彩。

《教育的道与术》读后感14

什么是教育之“道”呢?“道”可理解为真理、规律、本源。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亦。”这是古人之道。今天,新课标和高考评价体系也指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而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教育事业,责任重大,使命崇高。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国家、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未来。培养“三有”的人,立德树人,以文化人,不是口号,是社会发展提出的严峻的要求。

王崧舟老师在报告《文化自信与文脉观照》中指出“只有将个体置于历史、文化、民族、国家的整合中,才有其价值,也才不会冷漠、孤独。”“保护母语, 就是守护自己的精神家园,也是守护自己赖以生存的文化脉络;确立语文的文化深度和广度,就是为培养有根的中国人提供文化土壤。”

而北大中文系的程郁缀老师在报告《古典诗歌与人文精神》中则指出“土是华夏热,月是故乡明。万里人生路,一颗中国心”“每个人都有三个母亲:给你身躯和血肉的母亲、给你知识和能力的母校、给你尊严和精神的祖国。面对这样深重的恩情,我们应当怎么办——涌泉之恩,大海相报!”“我们每个人都要有大胸襟、大境界、大气魄。”“大气方能成大器,有德不必求有得”。

郭永福老先生在报告《加强美育,提升青少年精神境界》中指出“青少年的价值取向、精神面貌、文化自信决定了未来整个国家的价值取向、精神面貌和文化自信。”“我们绝不能培养出一些‘长着中国脸,不是中国心,没有中国情,缺少中国味’的人。”

魏书生老师更是在报告《师生共同享受自育自学的快乐》开篇就指出:教育的宗旨和本义应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人离不开成长,不是在大我中成长,就是在小我中成长。”

是啊,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如果我们在讲授每一节课之前都能把“为什么教”放在第一位,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真正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利他之心,那学生还会缺乏学习动力吗?当学生真正立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还有什么能阻挡他为“发愤为祖国成才”的脚步呢?有了这样的雄心壮志,学生岂容容忍自己在学习上懈怠、懒惰,他定会想方设法提升自我,即使最终成不了国家的栋梁之才,但一定会做一个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的人。

《教育的道与术》读后感15

我认为我们应该尊重我们的孩子,让他们也学会尊重别人。

作为父母,一般对孩子的教育就是要服从父母,这样才是好孩子,才能得到奖励、表扬。但是读了这本书,我现在改变了主意。

我认为,虽然孩子还未成年,但他也是一个独立、有思想的人,需要被尊重和理解。所以现在当孩子在家里发生了什么事,要征求孩子的意见,有时他可以向我们表达他的意见,有时我们需要给他一些指导。这样,他的果断和自信才可以逐渐增长。

其次,我们应该平静地对待我们的孩子。有时,当我们要求他做某事或解释作业时,如果他不愿意或不理解,我们会不耐烦,导致他哭或不愿意做我们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冷静地向他解释事情,让他意识到做这些事情的必要性,平静的交谈,可以使孩子放松下来你,这样就可以和孩子们进行更多的沟通。

以前,我们不让孩子做事情,即使孩子想做,我们也不希望他干预,因为害怕让事情变得更糟。

但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我们认为做事可以锻炼动手和自理能力,比如在吃饭时,我们希望他准备好饭碗和筷子,晚饭后,我们让他清理盘子,在假期,他还主动洗碗,我们同意了,他洗完后,我们还称赞他。

从那时起,当他主动提出帮我们做家务时,我们一般没有拒绝他。通过这些事情,我认为启发了孩子更多的实践,更多的好习惯,也培养了孩子做事有序性,不丢失家庭教育的责任感。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也意识到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成长的两个环境,学校教育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那么如何让孩子比别人更好呢?有必要从加强家庭教育入手,因为家庭环境影响着孩子的方方面面。

这些就是《教育的道与术》读后感范文的全部内容了,希望这期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同时,小编也希望大家能多关注本站,以便后续更快捷地在站内搜索到需要的内容。

本文由用户:qingfan 投稿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点击这里联系)处理,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ktime.cn/23554.html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