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中医读后感 读思考中医心得体会总结

中医,这座悠久且博大精深的医学宝库,自古以来便在华夏大地上流传。它承载着古人对生命的独特理解与智慧,成为世界上最为独特的医学体系之一。当我们在现代社会的忙碌生活中停下脚步,翻开这本厚重的中医之书,便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的智慧进行了一场深刻的对话。以下是有关思考中医读后感的分享。

思考中医读后感 读思考中医心得体会总结

思考中医读后感1

请在批评中医之前问问自己是否真的认识中医,如果不认识,请保持宽容,而不是批评诋毁。那些说中医看不好病的的人,请明白,中医是理论,医生是道具,道具错了,不代表理论错了。好比以精密科学仪器,你不会用,测出来暑假错了,你能说是仪器错了吗?最后在此粘贴梁漱溟先生《中西学术之不同》一节内容,里面谈到的一些跟本书观点有妙曲同工之处,最后,一味诋毁中医的人,也请自问自己学问是否比得上梁老。

  “在我思想中的根本观念是“生命”、“自然”,看宇宙是活的,一切以自然为宗。仿佛有点看重自然,不看重人为。这个路数是中国的路数。中国两个重要的学派――儒家和道家,差不多都以生命为其根本。如四书上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都是充分表现生命自然的意思。在儒家宗,尤其孟子所传的一派,更是这个路数。仿佛只要他本来的,不想于此外更有什么。例如,发挥本性,尽量充实自己原有的可能性等,都是如此。我曾有一个时期致力过佛学,然后转到儒家。于初转入儒家,给我启发最大,使我得门而入得,是名儒王心斋先生;他最称颂自然,我便是如此而对儒家的意思有所理会。开始理会甚粗浅,但无粗浅则不能入门。后来再与西洋思想印证,觉得最能发挥尽致,使我深感兴趣的是生命派哲学,其主要代表者位柏格森。记得二十年前,余购读柏氏名著,读时甚慢。当时尝有愿心,愿有从容时间尽读柏氏书,氏为人生一大乐事。柏氏说理最痛快、透彻、聪明。美国詹姆斯·杜威与柏氏,虽非同一学派,但皆曾得力于生命观念,受生物学影响,而后成其所学。苟细读杜氏书,自可发见其根本观念之所在,即可知其说来说去者之为何。凡真学问家,必皆有其根本观念,有其到处运用之方法,或到处运用的眼光;否则便不足以称为学问家,特记诵之学耳!真学问家再方法上,必有其独到处,不同学派即不同方法。在学问上,结论并不很重要,犹之数学上算式列对,得数并不很重要一样。

  再则,对于我用思想作学问之有帮助者,厥为读医书(我读医书与读佛书同样无师承)。医书所启发于我者仍为生命。我对医学所明白的,就是明白了生命,知道生病时要多靠自己,不要过信医生,药物的力量原是有限的,简言之,恢复身体健康,须完全靠生命自己的力量,别无外物可靠。外力仅可多少有一点帮助,药物如果有灵,是因其恰好用得合适,把生命力开出来。如用之不当,不但不能开出生命力,反要妨碍生命的。用药不是好就是坏,不好不坏者甚少,不好不坏不算药,仅等于喝水而已。内经:有病不医,常得中医。

  中国儒家、西洋生命派哲学和医学三者,是我思想所从来之根底。在医学上,我同样也可说两句有关于不同学派或不同方法的话;中西医都是治病,其对象应是一个。所以我最初曾想:“如果都只在一个对象上研究,虽其见解说法不同,但总可发现有其相同相通之处。”所以虽今人仍多有在我未读医书前,常想沟通中西医学。不料及读后,始知这观念不正确,中西医竟是无法可以沟通的。欲沟通者(如丁福保著《中西医通》,日人对此用功夫者亦甚多)。但结果亦只是在枝节处,偶然发现中医书上某句话合于科学,或发现某种药物经化验认为可用,又或发现中医所用单方有效,可以来用等。然都不能算是沟通,因站在西医科学立场上,说中医某条是对了,这不能算是已融取了中医的长处。若仅依西医的根本态度与方法,而零碎的东拾西捡,那只能算是整理中医,给中医一点说明,并没有把中医根本容纳进来。要把中医根本容纳进来确实不行;那样,西医便须放弃其自己的根本方法,则又不称其为西医了。所以,最后我是明白了沟通中西医为不可能。

  如问我:中西医根本不同之点既在方法,将来是否永为两套?我与此虽难作肯定的答复,但比较可相信的是,最后是可以沟通的,不过须在较远的将来。较远到何时?要在西医根本转变到可以接近或至沟通中医时。中医大概不能转变,因其没有办法,不能说明自己,不能整理自己,故不能进步,恐其只有这个样子了。只有待西医根本方法转变,能与其接近,从西医来说明他,认识他。否则中医将是打不倒也立不起来的。

  说西医转变接近中医,仿佛是说西医失败,实则倒是中医归了西医。因中医不能解释自己,认识自己,从人家才得到解释和认识,系统自然还是人家的。须在以西医系统扩大时才能容纳中医,这须有待于较远的将来。此将来究有多远?依我看,必须待西医对生命有所悟,能依生命作研究对象时;亦即现在以西医研究的对象为身体而非生命,再前进如对生命能更有了解认识时。依我观察,现在西医对生命认识不足,实其大短。因其比较看人为各部机关所合成,故其治病几与修理机器相近。中医还能算是学问,和其还能站得住者,即再其彻头彻尾为一生命观念,与西医恰好是两套。试举一例:我的第一个男孩,六岁得病,迁延甚久,最后是肚子大,腹膜中有水,送入日本医院就医,主治大夫是专门研究儿科的医学博士,他说必须水消腹小才好,这话当然不错。他遂用多方让水消,最后果然水消腹小,他以为是病好了,不料出院不到二十分钟即死去。这便是他只注意部分的肚子,而不注意整个生命的明证。西医也切脉,但与中医切脉不同。中医切脉,如人将死,一定知道,西医则否。中医切脉,是验生命力量的盛衰,着意整个生命。西医则只注意部分机关,对整个生命之变化消息,注意不够。中西医之不同,可以从许多地方比较,此不过略示一例。再如眼睛有病,在西医只说是眼睛有病,中医则说是整个身体失调。通俗的见解是外科找西医,内科找中医,此见解虽不高明,但亦有其来源。盖外科是比较偏于局部的,内科这时关于整个生命。西医除对中毒一项,认为是全身之事外,其他任何病症,皆必求其病灶,往往于死后剖视其病灶所在。将病与症候分开,此方法原来是很精确的,但惜其失处即在于局部观察。中医常是囫囵不分的,没有西医精确,如对咳嗽吐血发烧等都看作病,其实这些只是病的症候,未能将病与症候分开。普通中国医生,只知其当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知道一些从古相传的方法;这在学理上说,当然不够,但这些方法固亦有其学理上的根据。凡是学问,皆有其根本方法与眼光,而不在乎得数,中医是有其根本方法与眼光的,无奈普通医生只会用古人的得数,所以不能算是学问。

  大概中国种种学术――尤其医学与拳术,往深处追求,都可发见其根本方法眼光是归根于道家。凡古代名医都是神仙家之流,如葛洪、陶弘景、华佗等,他们不单是有一些零碎的技巧法子,实是有其根本所在,仿佛庄子所说“技而近乎道矣”。他们技巧的根本所在,是能与道相通。道者何?道即是宇宙的大生命,通乎道,即与宇宙大生命相通。在中西医学上的不同,实可以代表中西一切学术的不同:西医是走科学的路,中医是走玄学的路。科学之所以为科学,即在其站在静的地方去客观地观察,他没有宇宙实体,只能立于外面来观察现象,故一切皆化为静;最后将一切现象,都化为数学方式表示出来,科学即是一切数学化。一切可以数学表示,便是一切都纳入科学之时,这种一切静化数学化,是人类为要操纵控制自然所必走的路子;但这仅是一种方法,而非真实。真实是动的不可分的(整个一体的)。在科学中恰没有此“动”,没有此“不可分”;所谓“动”,“整个一体不可分”,“通宇宙生命为一体”等,全是不能用眼向外看,用手向外摸,用耳向外听,乃至用心向外想所能得到的。反是必须收视返听,向内用力而后可。本来生命是盲目,普通人的智慧,每为盲目的生命所用,故智慧亦每变为盲目的,表现出有很大的机械性。但在中国与印度则恰不然,他是要人智慧不向外用,而返用之于自己生命,使生命成为智慧的,而非智慧为役于生命。印度且不说,在中国儒家道家都是如此。儒家之所谓圣人者,就在于对自己不了解,对自己没办法,只往前盲目地机械的生活,走到哪里是哪里。儒家所谓“从心所欲不逾矩”,便是表示生命已成功为智慧的――仿佛通体透明似的。

  道家与儒家,本是同样地要求了解自己,其分别处,在儒家是用全副力量求能了解自己的心理,如所谓反省等。(此处不能细说,细说则必与现代心理学作一比较才可明白,现代心理学最反对内省法,但内省法与反省不同。)道家则是要求能了解自己的生理,其主要的功夫是静坐,静坐就是收视返听,不用眼看耳听外面,而看听内里――看听乃是譬喻,真意指了解认识。开始注意认识的人手处在呼吸、血液循环、消化等。注意呼吸,使所有呼吸处都能觉察出来。呼吸、血液循环、消化等,是不随意肌的活动;关乎这些,人平常多不甘用心去管他,道家反是将心跟着呼吸、血液循环、消化等去走,以求了解他。譬如呼吸——通体(皮肤)都有呼吸,他都要求了解认识,而后才能慢慢地操纵呼吸,血液循环,消化营养等也全是如此。他都有一种细微而清楚的觉察。平常人不自觉地活动着的地方,他都有一个觉察,这同样是将智慧返用诸本身。于此才可以产生高明的医学。中国医学之根本在此。高明医学家,大多都是相传的神仙之流的原因亦在此。神仙,我们虽然不曾见过。但据我推想,他可以有其与平常人之不同处,不吃饭也许是可能的。他可以见得远,听的细,闻人所未闻,见人所未见。蚂蚁走路虽细,但总有声音当是可信的,以其——神仙——是静极了,能听见蚂蚁走路,应亦是可能的。人的智慧真了不起,用到哪里,则哪里的作用便特别发达,有为人所想象不到的奇妙。

  道家完全是以养生术为根本,中国拳术亦必与道家相通,否则便不成其为拳术。这种养生术很接近玄学,或可谓之为玄学的初步,或差不多就是玄学。所谓“差不多”者,因这种收视返听,还不能算是内观;比较着向内,可说是向内观,但其所观仍“是外而非内,似内而仍为外”。如所观察之呼吸,血液循环,消化等,仍非生命本体。人的生命,本与宇宙大生命为整个一体,契而无间,无彼此相对,无能观与所观,如此方是真的玄学,玄学才到家。道家还是两面,虽最后也许没有两面,但开头却是有的。他所体察者是返观而非反省,因其有能知与所知两面,故仍不是一体。以上是推论的话,但也只能作此推论。我们从古人书籍中所能理解的古人造诣,深觉得道家的返观仍甚粗浅,虽最后也可以由粗浅而即于高深。

  道家对呼吸,消化,循环等之能认识了解,操纵运用,其在医学上的贡献,真是了不得。西医无论如何解剖,但其所能看到的仍仅是生命活动剩下的痕迹,而非生命活动的本身,无由去推论其变化。在解剖上,无论用怎样精致的显微镜,结果所见仍是粗浅的;无论用如何最高等的工夫,结果所产生的观念亦终是想象的,而非整个一体的生命。道家则是从生命正在活动时,就参加体验,故其所得者仍为生命之活体。

  总之,东西是两条不同的路。

  一面的根本方法与眼光是静的,科学的,数学化的,可分的。

  一面的根本方法与眼光是动的,玄学的,正在运动中不可分的。

  这两条路,结果中国的这个方法倒会占优胜。无奈现在还是没有办法,不用说现在无神仙之流的高明医生,即有,他站在现在学术的面前,亦将毫无办法,结果恐亦只能如变戏法似的玩一套把戏,使人惊异而已。因其不能说明自己,即说,人家也不能了解,也不信服。所以说中医是有其学术上的价值与地位,惜其莫能自明。中西医学现在实无法沟通。能沟通,亦须在较远的将来始有可能。而此可能之机在西医,在其能慢慢地研究、进步、转变、渐与中医方法接近,将中医收容起来;中医只有站在被动的地位等人来认识他。所以从这一点说,西洋科学的路子,是学问的正统,从此前进可转出与科学不同的东西来;但必须从此处转,才有途径可循。我常说中国文化是人类文化的早熟,没有经过许多层次阶段,一步登天;所以现在只有等着人家前来接受它。否则只是一个古董,人家拿它无办法,自己亦无办法。

  中西医比较着看,西医之最大所长,而为中医之最大所短的,是西医能发见病菌,中医则未能。中医是从整个生命的变化消长上来论病,是以人为单位,这样固对。但他不知道有时则其中并不是一个单位,而是有两个能变化消长的力量。一则是身体的强弱虚实,一则是病菌。病菌是活的,同样能繁殖变化消长。此两者应当分开,不能混作一团看。西医是能看见两个重要因素的,但偏重于病菌;中医则除注意身体的强弱虚实外,对于病菌,完全没有看到。病菌的发现,真是西医的最大贡献。”

思考中医读后感2

   《思考中医》这本书又名《伤寒论导论》,由刘力红教授所著。刘教授在这本书中写出了他对中医的思考,并对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论》纲要进行了介绍和导读。从内容编排上来讲,《思考中医》的第一章至第四章侧重讨论当今社会对中医认识,以及中医理念与之相关思考,而从第五章至第十章逐一讲解《伤寒论》中的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各病纲要。

      《思考中医》是自学中医书籍必不可少的入门书籍之一,常列在推荐书单榜首。我最早接触到这本书时,对书中提到的阴阳,还有少阳为枢等理论都觉得很新奇,但因缺乏基础知识也就读到此止步了。

        时隔十几年后再读《思考中医》,或许因我有了些粗浅的医学知识,再读此书感觉有如一位长者在墩墩教导和徐徐引着我去打开对中医的认知大门。

1、对阴阳的认识

      去年下半年我开始接触中医基础知识,对阴阳有了一点粗浅的理解。早先时一听说阴阳就很晕菜,要我理解自然界的阴阳很容易,比如冬对夏,白天对黑夜都是阴阳关系,但是对应到人体来分阴阳,我就不太转得过弯来了。后来我渐渐明白阴阳其实无所不在,它们彼此对立和制约。但是《思考中医》中的第二章和三章谈到阴阳之间是协同主导,而非对立制约为主导。阴随阳生而长,阴随阳杀而藏。这一点刷新了我的认知,我之前以为阴和阳如太极图上的黑白两方,只能是此长彼消,还未想过有协同主导的一面。此时再回想起中医学的哲学基础“气一元论”,古人认为一切有形之体皆赖元气生化而成。那么阴阳只是其之两面,我个人理解犹如白天太阳出时其尽显温暖,夜晚月亮出时其尽显凉润,随着宇宙星辰运行不断交替和变化。

      书中讲完阴阳关系再由“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讲解中医模型中的经络三阴(太阴/厥阴/少阴)和三阳(太阳/阳明/少阳)是如何引入。而《伤寒论》正是以这三阴三阳六经为辨证纲领 ,阐述外邪如何由表及里侵犯经络和脏腑,以及对应治疗之策。通过反复阅读第三章“阴阳的工作机制”,我大致理解了黄帝内经上所言“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合,少阳为枢。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合,少阴为枢。”。

        在正常运转情况下,阳门也就是生长之门缓缓开启之后,阳气便处于生发和释放状态,在自然界而言就是春夏的变化,万物生长繁荣;当阳气达到最高点之后,阳门又逐渐关闭,阳气下降并转到蓄藏状态,阴门即收藏之门此时也逐渐开启,万物进入秋冬开始消沉潜伏。再然后阴门逐渐关闭,阳门又逐渐开启,如此循环交替不断过渡和变化。从这个角度去理解,也就能明白了阳门开启(太阳)一定会和阴门关闭(厥阴)之间有关联;而阳门关闭(阳明)一定会和阴门开启(太阴)有关系;而阳门的门枢(少阳)则会和阴门的门枢(少阴)有关系。

        这种关系体现在经络上就是经络之间表里对应,因为经络分布在全身有手足之分(足三阳/三阴、手三阳/三阴),具体的足、手三阳/阴对应关系可以总结如下表。早先我对这种表里对应关系一直很困惑,不明白其中的缘由,直到读完书中第三章才弄明白。

2、对太阳病的认识

      太阳的经络有足太阳膀胱经和手太阳小肠经。《黄帝内经》上言“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一旦人体感受外邪(外部环境中的风寒暑湿燥火),首当其冲就是太阳经络。在外感病的初期阶段,正气和邪气的斗争部位是在体表,最先受到影响的就是主管体表的太阳经络。那怎么判断是太阳病呢,《伤寒论》中太阳病提纲“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只要有脉浮、头项强痛、恶寒三者之一就可以判断为太阳病。

4、对阳明病的认识

      阳明的经络有足阳明胃经和手阳明大肠经。阳明很重要的一个特性是阳气的收敛和下降,它的特性是凉燥。如果阳明主合、主收、主降的特性被破坏了,就会影响到足阳明胃经和手阳明大肠经,而最容易破坏阳明这个本性的就是火热。插播一句题外话为什么有些人吃辛辣之物会受不了甚至生病,因为辛辣之物会导致肠胃过热呀,足阳明胃经和手阳明大肠经上布满热气,使得阳气不能正常收敛下降。

    《伤寒论》阳明病提纲“问曰:并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也。”

      这里讲到三个途径能致病阳明:太阳阳明、正阳阳明、少阳阳明。对于太阳阳明,是由于胃热肠燥津伤而导致的阳明病;而正阳阳明又叫作胃家实,指的是胃实肠亦实,而正常的肠胃关系应为“胃实则肠虚,肠实则胃虚”,《思考中医》提出可能是火热之气施于阳明导致正阳阳明。

5、对少阳病的认识

      少阳的经络有足少阳胆经和手少阳三焦经。《伤寒论》中少阳病提纲“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少阳的特性是门户枢纽主开合,足少阳胆经在身体两侧对称分布,左侧的足少阳胆经负责枢转太阳之开,右侧足少阳胆经负责枢转阳明之合。所以左少阳病变就用柴胡桂枝汤治之,右少阳病变就用大柴胡汤,以及小柴胡加芒硝汤治之。

6、对太阴病的认识

      太阴的经络有足太阴脾经和手太阴肺经。《伤寒论》中主要谈论足太阴脾经,而手太阴肺经的问题则主要包含在太阳和阳明篇。太阴病提纲“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太阴的许多病变都与藏寒有极大关系,所谓藏寒也就是藏的阳气太少了,阳气少自然就不温。有这些因素会引起藏寒:1、天生体质;2、爱吃寒凉;3、烦劳太过;4、作息非时。饮食是靠阳气来消化的的,所以《伤寒论》上的太阴藏寒的治方概括为“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7、对少阴病的认识

      少阴的经络有足少阴肾经和手少阴心经。少阴也是三阴的枢纽,当病至少阴时,已然到一个关键时刻。少阴病提纲“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补充条文“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俱。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8、对厥阴病的认识

      厥阴的经络有足厥阴肝经和手厥阴心包经。厥阴是伤寒六经中最后一经,其提纲”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厥阴原本是阴门逐渐关闭阳门逐渐开启,对应冬尽春来,阴尽阳生,具有冬气寒凉春气温暖特性,并且总体上温热比例要远远大于寒凉。一旦厥阴被阴寒所束缚,就不能顺接阴阳,并产生郁热。因此治疗厥阴病的主方就是乌梅丸。乌梅丸由寒、温两组药构成,以温热为主,并取乌梅之酸性收敛并助厥阴升发,兼治消渴等。

9、结束语

      以上就是我读《思考中医》的一些体会和收获,因受自身知识不足,有些理解比较片面。此外对书中提到的诸多之处比如时方、五行都还不太熟悉,以后还需要再重读这本书和刷新本文。

思考中医读后感3

《思考中医》虽然又名《伤寒论导论》,却并不局限于对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解读。刘力红先生文笔生动,讲解亦称得上深入浅出。

余去年曾读彭子益《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反复咀嚼其“原理上篇”一节,获益良多。有这个底子在,读《思考中医》较为轻松愉快,颇多共鸣。

闲话休提。要讨论中医,首先要认识阴阳。《素问》中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好一个“必求于本”!医者有上工,有下工。上工懂得“临证查机”,能体察疾病的本源,从根源解决问题而不伤及人体的平衡。而下工“对病欲愈,执方欲加”,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眼中没有整体而舍本逐末。

回到阴阳的问题上来。“阳生阴长,阳杀阴藏”。我们看到一年四时更替,春夏不仅阳气不断增长,属阴的万物也在逐渐繁茂。能量的释放不能无休止地进行下去,亦即阳气不能只生发不收藏。秋冬一派肃杀气息,万物转入蛰伏的状态。阴阳之间,阳为主导,二者相互协同。从体用的角度说,反映用的主要是阳,反映体的主要是阴。体是基础,基础打好了才能有“用”的繁荣。例如“瑞雪兆丰年”,我们都知道暖冬对于植物第二年的发展大为不利。又像拳头要收回来,出击的时候才能有力。人体是自然的产儿,也天然地适合遵循自然的规律。所以要“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才能春夏促进用的发挥,秋冬把体涵养得更好。

此外,如果仔细想想,在一天之中也有类似春夏秋冬的变化:早晨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虽然一天的长度与一年相去甚远,但阴阳变化的象相同,也就是“同象原理”。

在阴阳的基础上,可以引出三阴三阳的概念。在《思考中医》中没有详细的引入,我姑且直接将其罗列出来,这一部分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有比较清晰的阐释。阳明燥金,主肺与大肠;厥阴风木,主肝胆;少阴君火,主心脏与小肠腑;少阳相火,主心包脏与命门腑;太阴湿土,主脾脏与胃腑;太阳寒水,主肾脏与膀胱腑。人体顺应自然,在岁与岁的层次上与天地沟通要靠厥阴;在气与气的层次上与天地沟通要靠阳明(气是年这个框架里最基本的变化单位,一年有二十四节气)。

天地阴阳的变化,就是升降出入的变化,由升降出入万物显现出了生长收藏的现象。要描述这升降出入的过程,就需要有门户的概念。简单来说,就是太阳主开,阳明主合,少阳是三阳的开合枢;太阴主开,厥阴主合,少阴是三阴的开合枢。下面再分开具体论述。

太阳负责阳门的开启,帮助阳气外出发挥作用。所以太阳病多为阳不卫外,导致机体遭受外邪侵袭的表病。太阳寒水,如果没有阳气,水就无法被蒸动起来,也就没有了生命力。在自然界,水蒸腾到一定高度时遇冷凝结,又重新降下来,才能形成完整的循环。太阳篇实际上讲的是水的循环过程,太阳病也就是水在循环的过程中在某个位置卡住了——上升的过程出现问题就成了经证,用发汗的方法可以消除这种“地气不能上为云”的障碍;下降的过程出现问题就成了府证,此时用五苓散这类方子使“天气下为雨”,能够消解干旱。

阳明负责合,使阳气收降,与秋天相应。阳明者,两阳合明也。如果阳明的合机出现障碍,就会出现该降不降的“热”。热表现在经证,不降表现在腑证。金乃是五行中质地最重的一个,有聚敛沉降之性。阳明燥金,与燥相对的是湿,是阴阳的不同状态——阳气散发则为湿为热,阳气聚合则燥生矣。阳明的本燥是凉燥,又名清气,若太过则成了清邪。最容易导致阳明病的是火热,因为火性炎上,与阳明的性用刚好相反。这种也会成为“燥”,却是标燥(热燥),会导致肠胃热盛而蒸耗胃家津液。这就需要用承气汤来承阳明之降气以恢复降之本性。当然,本燥也有可能太厉害而成燥淫,此时就不能用承气汤加重其燥,而是需要用辛温的方法来润燥了。

少阳主枢,负责调节开合。枢机把持着阴阳的升降出入,对于整个机体来说可谓触一发而动万机。而流畅通达是枢机正常运作的重要条件。少阳府主要包括胆和三焦,胆是“中正之官”,负责决断;三焦是“决渎之官”,负责通畅“水道”。少阳证的病机是口苦、咽干与目眩。仔细想想,人身九窍,当属口咽目三窍最为灵活,也最易感受到变化,刚好对应上少阳枢机的特性。苦是火的本味,苦干眩又体现出少阳的木火之性。少阳证的主方是小柴胡汤,柴胡为君药,其气苦味平,作用从阴出阳,可以升达、疏解郁结。臣药如黄岑,清热去火,清除掉因郁结而生的火热。又有人参,濡养五脏,起扶养补助的作用。

太阴主开启阴门,将阳气转入收藏。如果阳气不能内入就会有两个问题,一个是阳气得不到休养,二是脏腑得不到温养。因此太阴病的主要特点是“腹满而吐”,“时腹自痛”。太阴湿土,土靠其所藏的阳气来生养万物。从常识来讲,土不能不湿,也不能太湿,旱涝都是不利的。太阴病属里虚寒,主方为“四逆辈”。四逆汤是温里之方,救逆之方。君药为甘草,取其土性,将火的灼烈之性转变成持续的温煦作用。

少阴亦主枢,比少阳更进一步,主水与火的枢转。三阳主要是“用”,到了三阴就危及“体”了,所以少阴的枢是对体的枢转。少阴病分为寒化证和热化证。寒化证是阳火虚衰之证,君主不明,十二官皆危。少阴病病机为“脉微细,但欲寐”。病至少阴,体用皆衰微,是危重的病症。

厥阴主合,当阳气蓄养到一定的时候启动,以结束蓄养状态。如果这个过程受到阻碍,阳气出不去,就会产生热。与阳明的热不同在于,阳明的热是阳气在外当降不降产生热,与厥阴恰好相反。厥阴最容易受到寒的干扰。乌梅丸是厥阴病的主方,乌梅为君药。因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故厥阴之味酸,所以取酸味药作为主方,帮助厥阴之气突破阴的束缚,实现阴阳的顺接。

三阳病的欲解时从寅到戌(九个);三阴病的欲解时从亥到卯(五个)。太阳为巳午未,阳明为申酉戌,少阳为寅卯辰,三阳之欲解时并无重叠。太阴为亥子丑,少阴为子丑寅,厥阴为丑寅卯,三者互为交错。从天文上来看,阳道常饶,阴道常乏。阳的周期是一年,阴的周期是一月。三阳的欲解时也长于三阴的欲解时。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讨论中医离不开《易经》。如前文所述同象原理,无论以年还是天作单位,都是无尽的循环,也就是达到了一个“极”之后又开始新的循环,正如月盈则亏。而“极”为什么会如此规律地运作,应当是极之上还有一个“看不见的手”,是为太极。太极如环无端,并不等于我们常常看到的阴阳鱼。万事万物皆有其理、象、数,孔子教导我们”玩索而有得“,只需常怀谦卑,慎防走了旁门左道,“易之失,贼”。

很多人认为中医等于伪科学,听到五行学说就浮现出算命先生的小圆眼镜。我十分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先怀着平常心去认识中医,不要听多了二手的观点就以为自己看透了本质。我理解的中医是基于一套认识自然的方法,加上无数医者的经验提纯,而形成的体系。如刘力红教授所言,开方即是开时间。人体生病是因为阴阳的紊乱,所以要制定一个能将其调整过来的对应的阴阳状态,是为方剂。

私以为,人对自然不可失了敬畏。“生生之谓易”,即使是最先进的医疗技术,也不能合成生命。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生命从产生,发展,直到消亡,都遵循着这个顺序,而不能倒过来。

古文字中亦蕴含很多道理。关于“证”的造字,《说文解字》中说,“証,谏也,从言,正声。”言为心声,总要表达出来才能让别人知道自己内心所想。正则是“从止一以止”。止一即是抱一,《道德经》中有“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这大约就是“止于至善”的意味吧。合并起来,证就是把复杂细微的内在变化明白地表达出来的过程与结果。有病不一定有证,反之亦然。张仲景见微知著,在事物还处于气的阶段时将其识别出来,就能较为轻易地预防其成形。中学时候学过《扁鹊见蔡桓公》,亦类如此。

思考中医读后感4

经典为什么要改成选修?甚至很多人干脆主张取消经典。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们认为现在不是有《中基》教材吗?《中基》不就是从《内经》里来的?而且较《内经》更清楚、更明白。所以,《中基》为什么不可以取代《内经》呢?应该完全可以。《中基》取材于《内经》,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中基》能否真正涵盖《内经》?进而取代之呢?我们想举两个例子来说明。第一个是病机,病机这个概念是中医一个很关键性的概念,它出自《素问•至真要大论》。综观《内经》全篇,就是这一章讨论这个问题。这样一个问题放在“至真要”里来讨论,已足见它的重要性。与之相对应,在《中基》里,病机亦立了专门的章节,而且在章节下罗列了许多内容。可是你看完这整个章节后,你就会感到这是在挂羊头卖狗肉。为什么呢?因为真正的《内经》中的病机,它只字不提。用《内经》的病机做名,可实际上《内经》中那么丰富的病机内容却不提,这个差别大家可以自己去感受,此其一也。另外,就是《中基》对病机这个概念的解释。这里我们引用它的原文:“病机,即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病机能不能作机理讲?这个差距有多大?我们可以从文字上去考究。病,这里当然可以作疾病讲,当然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有关,但是,“机”作什么讲呢?机是不是机理?我们翻《说文》、翻《康熙》,都看不到这样的解释。机的原义我们可以从说文那里看到:“主发谓之机。”箭在弦上要发出去,必须拨动这个机。其他任何事情都是这样,都有一个机,只有触动这个机,事情才会发生,不触动这个机,其他的条件再多,也没办法引发事件。机就是这么一个东西,它是事情发生的最关键因素。它是点,不是面。可是触动这个点,就能带动面。所以,病机就是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最关键因素,这个关键与机理显然不是一码事。这就让我们看出了《中基》与《内经》的不同,《中基》有些时候很难说明《内经》。这是第一个例子。

  第二个是“肺主气,肺主治节”。我们首先来看“肺主气”,在《中基》里,这个气指的是一身之气和呼吸之气。肺所主的这个气究竟是不是指的一身之气和呼吸之气呢?从《内经》里我们知道,肺主气实际上说的是“肺者,气之本”,这段经文出自《素问•六节藏象论》里。《六节藏象论》在讲说肺的这一重要功能前,首先探讨了气的概念。让我们来看一段黄帝与岐伯的对话,黄帝问曰:“愿闻何谓气?请夫子发蒙解惑焉。岐伯曰:此上帝所秘,先师传之也。帝曰:请遂闻之。岐伯曰: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上面这段对话是很关键的对话,但也不失幽默。黄帝说我很想知道气这个概念是说的什么,请夫子给我发蒙解惑,好让我清楚它。可这一问触到了岐伯的难处,这个问题本来不应该轻易说出来,这是“上帝所秘”的东西,是先师单传下来的,可是碰到黄帝老子问起来,又不能不回答。没办法,只好如实言之。什么是气呢?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也就是十五天,这个十五天的周期就叫做气。大家算一算一年有多少个“气”呢?一年有二十四个气。原来这个气指的就是节气。这不很简单吗?现在读小学都能背二十四气歌,翻翻日历我们也知道,2月 4号立春,再过十五天就是雨水,再过十五天就是惊蛰,似乎没什么稀奇。可是大家想一想,在当时这可是一个要命的问题,你如果知道了它,老天的奥秘你就知道了,天地变化的节律你就知道了。所以,这不是一个小问题。中医一个很重要的特色就是整体观念,天人合一。天人怎么合一呢?说白了就是天地在变化,人也要跟着变化,这个变化的节律要能够同步。从上面这个气的概念中,我们知道了天地变化的基本节律就是气,也就是十五天一个变化,十五天一个变化。在这个节律上,人也要有一个类似的同步变化,这个变化跟上了,天人就合一了。那么,在人体内,具体是哪个部门负责这个基本节律层次上的天人同步变化呢?就是肺。所以,肺者,气之本,说的是这么一件事。这个气与呼吸之气,与一身之气又有什么关联呢?显然没有什么大的关联。

  再一个就是“肺主治节”,《中基》里把这个“治节”说成“治理和调节”,这个差距似乎就更大了。什么是治节呢?治节这个概念出于《素问•灵兰秘典论》,它与后面的气之本是相呼应的。我们前面讲的这个三候为一气,实际还是一个笼统的称呼,细分起来,一个月的两个气,一个叫节气,一个叫中气。所以,统称为二十四节气。这样一来,我们就知道了节与气实际上是非常相近的概念。治节当然是治的这个“节”,怎么会扯到治理和调节的问题?即便它是调节,调节什么呢?有关上面的“肺主气”、“肺主治节”,我们还可以从其他一些方面来思考。肺处胸中,其外包以肋骨,大家数一数,肋骨有多少根呢?左十二,右十二,一共是二十四根,正好是二十四节气这个数,这是巧合还是必然呢?是一年先有二十四节气变化,还是先有二十四根肋骨呢?大家可以思考这个问题。另外,节与关节也有关联,我们先看一看人的四肢大关节一共有多少?一共有十二个,每一个关节由两个关节面组成,合起来还是二十四个面,这里一个面与节气相应,一个面与中气相应。四肢应四时,每一肢有六个关节面,正好应“六气为一时”。关节与节气相关,与天气变化有关,这是平常老百姓都知道的。我们可以问一问周围上年纪的人,特别是一些关节有毛病的人,她们对天气变化的敏感程度往往超过气象仪器。气象预报说有雨,她可以说没雨,结果真的就没雨。她为什么敢这样断言呢?因为她的关节有反应,这个反应与天气的变化是十分相符的。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把关节看做是人体对天气变化的一个感应器。而这个感应器是由肺来掌管的。弄清了肺与节气的这层关系,肺的意义也起了根本的变化。天人相应,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就落实在这个“肺主气”、“肺主治节”上面。但是,我们看一看《中基》,却根本没有谈到这方面的问题,如果现在就急着用《中基》来取代《内经》,大家想一想会是一个什么结局?

  自以为还了解一点中医吧,现在却发现,我什么都不知道,简直就是白痴,,,被震撼、被彻底洗脑了。。。

  惊:还好我的方向正确,要不,就要与这一瑰宝失之臂膀了。。。

  恐怖的教材!!! 不知 可不可以改编下教材啊……这样的中西医结合也太中西医了吧???

思考中医读后感5

作为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中医在我国历史上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读了中医经典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医所蕴含的智慧和深邃的思想。中医强调整体观念,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尊重人的生命和自然规律。其中,阴阳五行的理论,让我对于人体的运作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同时,中医的治疗方法也有着独特的魅力,如针灸、草药等,都以天然的方法治疗人体疾病,这种方法与现代医学的治疗手段相互补充,形成了一种完整的医学体系。中医经典的精髓不仅仅是医学方面的,还涉及到哲学、文化等方面。因此,深入了解中医经典,不仅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医学素养,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

思考中医读后感6

不知道仁兄现在i是否还从事中医学?

思考中医,我也有幸拜读过,收获良多。仅对你的说法说说我的看法。

首先,在我看来,中西医结合现在来看只能是一句空话,倒不是我对中西结合泼冷水。中西能结合,不过是在相当高的层面(分子生物,基因学等等)。中医作为人类文明的早熟品,他所达到的高度是现在人所难以理解的。与其把中西结合,弄得不伦不类,倒不如各走各路。所以,谈中医,就应回避西医。你拿着西医的标准去衡量中医的对错,难道不可笑吗?

作者在文章中,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中医的无比热爱,这是我所欣赏的。但是我不认为他把现代医学贬的一无是处。他的师傅李阳波为了寻求中西医结合,曾经苦读西医,最后无奈没找到结合点,但从未贬低西医。刘力红先生更不会如此。我本人对西医是十分的尊敬,因为我知之甚少不敢妄加评判。再者,中医并不是什么神乎其神的东西,会者不难。当你惊叹魔术得神乎其神的时候,你有没用提出这样的疑问呢?所谓道不远人,真正明白中医,你就会发现其中的道理,就在你身边。“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思考中医,作为伤寒论的导读,作者已经说的清清楚楚,我们从其中获得是如何对待我国的瑰宝,如何去继承,怎样去继承。从书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要想学好中医,我们还必须了解儒、道、释、易等,中国传统文化!仅靠数理化,医古文,外语………是不够的。你的比喻打得好,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圆圈,你懂得越多,圆圈就越大,与外界接触的就越多,你会觉得你该知道的东西越多,而不是傻乎乎被圈在里面。

中医和西医不可调和,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中医嘲笑西医对疑难杂症的束手无策,对证处理坐以待毙。西医切齿中医毁人不倦,贻误治疗。我觉得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话题太大了,这里实在说不清。我需要说得是,中医不是万能的,君不见厥阴篇中诸多死症吗?圣人也有束手之时啊,不然怎会有“君之病在膏肓,针药不能及”呢?

顺便说一句,经典中是否存在糟粕。我想我们应该把他看清楚在发言,这出师有名,我在这里斗胆问一句那位仁兄敢说自己通读内经,熟读伤寒,参透神农本草?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懂人家到底是怎么回事,而忘谈精华、糟粕,岂不可笑!(读书是要静下心来,反复咀嚼,在发言论。一本思考中医我是准备用一生去研读的,你老兄一周便以参透,佩服、佩服!)

我只是中医的一个小学生,一些看法难免幼稚,难免贻笑大方。但是,我热爱中医,而不是某个人。我仅希望中医不会毁在我们这帮后生手里,不会让先人汗颜,后人唾骂。

思考中医读后感7

本着了解“中医是怎么回事”看的这书,没想到这书把中医和传统经典写的太博大精深了,令我深感折服,感到高山仰止。

  接着读了另一本天下无疾写的《零起点学中医》才有点回过神来,回想起本书的立足点是很好的,作者本身也是一位中医的教学者,他希望把中医以及中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令更多的人来了解学习中医,在此书中不断的大声急呼,我觉得我个人很钦佩作者的这种忧中医忧传统并为此做出自己贡献的精神。

  但是,不得不说,这本书对我这个对中医零起点的人有些混乱模糊了,甚至会觉得中医已经到了一种夸张的化腐朽为神奇的境界,常常有种看迷信书的感觉。

  不错,整体观念,天人合一,阳生阴长,阳收阴藏,风寒暑湿燥火,中医是帮助机体恢复阴阳调和的状态以御敌。我很同意这些观念,但是个人以为中医其实也是一门经验积累的学科,前人们的大量实践给我们创造了宝贵的财富,我们要好好学习利用,但不可偏颇,也不可顾此即彼排斥他说。

  还是要谢谢作者和他的这本作品,开启了我了解学习中医知识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希望可以继续读下去。

思考中医读后感8

中医在现行的语言体系下确实听起来会有很多近似“迷信”的理论,尤其是当其谈论到阴阳五行理论的时候。但是中医的实质却并非仅仅是医学,传统医学也讲“上医治国,下医治病”,因此中医的实质和出发点应该是哲学,传统医学结合道家、易经于一身的医疗保健哲学。如果只是看西医的基础——现代生物学,显然其基础也存在不完善之处,且远远不能称之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因此,给予中医发展和存在的机会也就成为了必然。

中医和西医相比最可靠的出发点在于,西医是基于产业化、商业化而存在的,中医则不是这样,至少在道德的出发点层面上中医是更值得信赖的。当然中医确实需要与时俱进,因为几千年前的时空、人、物和现今已经大为不同。中医需要抓住的应该是经典中的理论基础,摒弃糟粕来适应新的时代。可怜的是目前真正能研究经典的人却少之又少,甚至中医专业都鲜有人能精通《伤寒论》这种经典中的经典。至少刘力红老师这本《思考中医》启发了民智,经典的挖掘对于现在医学来说确是十分重要的。

思考中医读后感9

我在这里斗胆问一句那位仁兄敢说自己通读内经,熟读伤寒,参透神农本草?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懂人家到底是怎么回事,而忘谈精华、糟粕,岂不可笑!(读书是要静下心来,反复咀嚼,在发言论。一本思考中医我是准备用一生去研读的,你老兄一周便以参透,佩服、佩服!)

我只是中医的一个小学生,一些看法难免幼稚,难免贻笑大方。但是,我热爱中医,而不是某个人。我仅希望中医不会毁在我们这帮后生手里,不会让先人汗颜,后人唾骂。

一种理论,总会有对的,有错的,这是事实,

真上下左右让人服的,是那些深入研究的人,比如余岩就是其一,他的观点你可以不同意,但他那种精神不能不服,盼医之奋起,盼民可得生,盼国能强胜.

用几天时间就定出一本书的优劣,我不同意.

现在有人写书是为效益,可也有人为了学术,为了纠偏,如张效霞的作品.

中医是很难了,还是有人在努力,相信会有抬头之日.冻不死的,就能迎来春天.

我有个小群体,所有的人都在努力,在挺.明天会好的

思考中医读后感10

在读了很多人推荐的必看自学中医的书籍里,这本书总是在推荐榜榜首,自己却一直没能认真耐下心去看。不过因缘和合总是要有契机的,某天看遇见小米写的文章中说一个苏州的苏先生自学中医能给人把脉把的很准,心里超级羡慕,于是同气相求,想着看不完黄帝内经和难经,这本白话文写的我总能看下去吧。

  目前只看了大概四分之一的部分,每每看到精彩的地方恨不能大声读出来,击节而叹,实在写的太透彻太发人深思了。倒不是要给作者谄媚拍马屁,但这本书的确立意很高,格局很大,能看得出来作者的发心很善,博文强识,融会贯通了很多东西。

  比如说,之前看的很多书里在讲关于阴和阳的时候,往往不能自圆其说,解释不清阴为何,阳为何阴阳如何转化,阴阳的关系到底是什么。但是刘力红却解释得非常清楚非常生动,他打了个比方来形容阴阳二者的关系。我们打拳的时候要先有个后缩的动作,才能猛的打出去伸出去拳头,没有人能够不收拳就直接打出去的,那么,收回去的这个动作就好比是阴,打出去的动作好比是阳。阳是释放是挥发,而阴是隐藏是积累。阴阳是互相配合互相合作的,并不是说阴阳对立,要斗个你死我活方休。要知道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阳平衡才是最好的关系最好的状态。冬至是一年当中阴气最重的一天,但同时也是阳气开始生长的一天。同样的,夏至是阳气最足的一天,但同样也是阴气悄悄开始生长的一天。

  没有绝对的阴,也没有绝对的阳。如同这世界上没有绝对的黑暗,总会透着一丝光明,阳光底下也还是有黑暗一样。好比鸡汤文里总说,没有希望的时候就是希望要来的时候一般。 我可能还是没有解释清楚阴阳的关系,但我心里已经明白了,这本书很值得放在床头一读再读,反复咀嚼思考。

  关于如何学习中医,刘力红先生也说了很值得去行动的办法,多读经典,甚至背下来。我们常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要想学好只能下笨办法。这个办法也很适合所有对读书阅读有迷惑的人来解惑,不知道自己该读什么书,老想让别人给推荐,其实大可不必。多读经典书,找到适合自己的口味,从经典中自然能找到作者所推崇的书籍链接,再耐下心读就是了。当然,想要学好中医不仅仅是重视经典,还要拜访名师求道于名师,自己多下功夫多参与临床。一通百通,这个办法换做任何学习新技能都是好办法。

  比如说我学习纹绣,自然要多读这个行业最经典的书籍,拜访技术娴熟懂得如何教人的老师,然后自己多多练习多多总结,就是这样子。

  读到一本好书的时候,我常常会觉得获得了人生的至乐,喜不自禁,想把这种无法形容的乐趣给别人分享分享。以前的世说新语是这样子的,人体复原手册是这样子的,这本书也是这样子的。经典的书从来不拗口艰涩,总是用最朴实的言语写最深情的道理。通过这本书,我好像慢慢明白了一点道理,领悟了一点所谓的宇宙法则,知晓了一点点的规则的本质。书的乐趣一直在那里,然而直到我读了,才发现这种乐趣是这样的无可替代。

  以前觉得乾坤卦象根本不明白,但是结合作者所说的阴阳关系,好像有种似懂非懂的感觉,乾是至阳,坤是至阴,只有阴阳和合才是最平衡的状态。本来任何一门学科学到最后都会发现有很多相通的地方,正是大道至简,大音至稀,如果不能钻研其中,大概是不能理解的吧。

  如果对中医有点兴趣的话,这本书真的是很值得好好读一读的,不过,读的时候你可能会觉得有难度,就会很挫败。但是要相信,美景往往在难走的路上,坚持一下,你会慢慢领会这本书里那些波澜壮阔让你心灵不断颤动的美。

思考中医读后感11

知道这本书是多年以前,应该是第一版吧,老公就买过,读后就说是一本好书,后来还送了朋友几本。但我自己却从来没有看过,那时似乎还没有愿读中医书籍的心态,所谓机缘未到。前些天因为所谓的养生大师们被请下神坛,突然就有了想了解中医的愿望,于是就上当当购了一本,老公说比原来的那一版厚多了,是增订版本,看来这本书还是很受欢迎的。 于是就开始翻阅,谁知一看就放不下来了。很久都没有一本书让我有这样的感觉了 。 这本书的确是思考中医,作者的思考,引领读者思考。中医到底是什么样的一门学问,它已经落后了吗?老祖宗留下的医学经典应该如何对待如何研读?中医和我们的传统文化有有何关系?中医在现代应如何发展?中医和西医有何不同?作者厚学渊源娓娓道来,有理论有实践,深入浅出,让我们对中医一窍不通的人对传统中医文化也肃然起敬,中华医学真是源远流长功绩伟大。 感谢刘力红老师的思考,感谢他对传统中医的发扬光大,感谢他带给我们一个崭新的视角,思考中医了解传统文化。 这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好书……

思考中医的读后感,来自当当网上书店的网友:其实对中医一直不甚了解!而且显示生活中很少接触。但偶然的机会让我有幸购买了这本书,以并购买的还有唐云的《走近中医》,说是偶然是因为近年来由于工作和生活的关系,很少锻炼身体,自感身体状况不是很好。所以最近制定计划要进行晨练,但是进行了一段时间以后,感觉单纯的跑步实在是无聊,想想如果能够打一趟拳法那是多么的潇洒啊,而且,这些套路的东西对身体的各个部位都能够进行很好的锻炼!所以在当当上购买了关于拳法和气功的一些书籍,在阅读这些书籍的时候,感觉到很多能容跟中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很多内容如果对中医不甚了解,就很难能够清楚明白,所以随机在当当网上搜索关于中医基础知识的书籍,看到这两本书籍大家的评价非常的不错。因为我购买书籍的时候有个毛病,就是不想听一家之言,所以两本就被我同时买了下来!这也许就是我与中国中医之间的缘分吧!买回来以后,一读,其中的内容就深深的吸引了我,我认为他们共同的特点不在于讲中医怎么样,而是将让我们普通没有了解中医,或者是对中医有偏见的人如何的去认识中医;讲中医治病的方法。这对于没有中医知识的人来说,非常的容易读进去,同时加深、纠正对中医的认识。无论其中的观点是否正确,(因为不懂中医的我们大多数人很难知道这些道理的正确与否),却增强我想去了解中医,探求中医的欲望。同时向我们展示了中华文明、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一面!我深深的被中华文明儒释道三家内涵的精深所折服!在现今这是浮华的世界,大多人沉迷于快餐文化的迷惑之中!这些书籍就像是我们那些有望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人一剂清凉解渴的汤剂,让我的五脏六腑清爽顺畅……

思考中医读后感12

刘力红这本《思考中医》,我本来是当中医入门书看的,但看了一部分,我就发现它是一本中国传统文化的入门书,主要还不是讲中医,主要是在讲一种看问题的方式。这个东西不能简单叫作思维方式,因为内证还不是思维,不是从概念上、逻辑上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而是直观事物。宗教上叫观照。好比一个人游泳,他脑子里不会想到流体力学,不会想到要按力学公式来控制自己身体摆动的幅度,他就是莫名其妙有一种感觉,身体顺着这个感觉来,自然就进入游泳的状态了。研习中国的传统文化,主要就是通过一系列的闻思修,实现脱胎换骨:这是体。同时,也能更好地把握这种感觉,更好地进入这种状态:这是用。

思考中医读后感13

我刚处理完(没用读完,是因为我真的读不懂,也就没有一字一句的读下去)的《思考中医》来说,网上评价非常高,我也是慕名而读。然而我发现这本书并不适合我,也许是书名误导了我,让我认为这本书是对中医的整体评论,但事实是,作者在讲《伤寒杂病论》。这当然不适合门外汉。这且不论,书中那些给我印象深刻的东西,觉得长知识的东西,今天上网一看原来是错误的。心血来潮,上网又搜了下关于此书的评价,发现两篇批评的文章。文章说道:《思考中医》上说的“经”是与“论”相对的概念(书原话是:论在古代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是一个与经相对应的概念。……后人便要对这些经典进行诠释,进行发挥,这些对经典进行诠释的著述就称之为论),实际上与“经”相对的概念是“传”。还批道:开山祖师亦称圣人 李洪志也是圣人吗?说“后圣”是“后于圣人”是不懂中国话。后圣与先圣相对,都是圣人,不过应世有先后。(书原话是:只有开山祖师的东西才能称经。开山祖师亦称圣人,像儒家这门学问,只有孔子能称圣人。所以,孔子又被称为“大成至圣先师”,而孔子以后的人统统不够圣人的条件,要称的话,最多勉强称作亚圣或后圣,亚于圣人、后于圣人)。我查了《辞海》、《辞源》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批评文章是对的。当然批评文章还挑出了很多中医专业错误。

思考中医读后感14

记得第一次读《思考中医》的时候,是在省中医针灸科进修期间。前途未卜时献身中医事业,不单单是要有足够的热忱和激情。在物欲横流五彩缤纷的世界里,古人心已不可得,而是否能从古人心亦未可知?!被刘力红老师的书所吸引,是一种幸运,书里找到了一种久违了的信仰和理念,为之而付出再多的努力也是值得的,一种长时间的孤独,与寂寞相伴,青灯下阅读字里行间充满着智慧,对经典的别出心裁的阐释,让我耳目一新,读后豁然开朗。坚定了我从医的决心,增加了我为之的勇气!

斗转星移,不觉间已从医十六载,虽然这几年也曾翻阅《思考中医》,但毕竟还是查阅性的阅读,接到三轮笔试的通知,再次翻开书橱中的思考中医,认真阅读,又是另有一番收获。思路也无限性的扩展。。。。。。,①、阴阳五行的重要性———在中国传统文化形而上的哲学里,阴阳五行是组成世界的最基本的元素和范畴。②、理性思考与内证实验———内证不就是道家在返观内视的过程中对身体经络走行的一种高度概括啊!几千年以前我们祖先就发现了这种神秘而又天人相应的修行方法,及其对人体养生保健,治病作用的延伸,与《内证观察笔记》的天人相应相互验证。③、时相里面的假设与应用———《黄帝内经》:“谨侯其时,气可与期”,五运六气的应用及伤寒论的欲解时就是最好的应用,针灸的`候气、守神又何尝不是这句话的应用呢?④、正确的认识与经验的传承———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确要从繁体字入手,繁体字的意、形、象、义,都需要认真的去琢磨,去咬文嚼字方得真义。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集中体现在儒释道三家里,而中医又与三家文化密切相关,若说中医是儒释道三家文化的载体,也未必有过分之处。整本书写下的是一个理,留下的是对事物人情的思辨,充满智慧的总结,对经典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解读。

刘力红老师与龙子仲编辑问答中有句一句经典性总结———治境不如治心,堪称点睛之笔,由于特殊的家教关系,从小耳濡目染,对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爱好。大学之道治国平天下的大智慧,又怎能失去一个格物致知的小人才呢!若所有人都懂得从意诚心正的修炼,积淀自己的德行而达到修己化人,天下不就太平了吗?我们做医生的应该真正的做到格物致知,发扬孙思邈的大医精诚精神,做个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上医,这样才能实现上医医国的好大夫!

医之道,君子之道也,必有恒者、仁心者、慧心者,始可为医,方能成上医!借刘力红老师祝福语谨愿普天下的人家庭幸福,身心健康!

思考中医读后感15

通过阅读《思考中医》,我对中医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我惊叹于古人的智慧,他们创立了如此独特的医学体系,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我也为中医在现代社会中所受到的冷落和质疑感到惋惜。

对于中医的发展,我认为我们首先要认识到它的独特价值。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它关注的是疾病的根本原因,而不仅仅是症状的表现。这种全面的思考方式是西医所欠缺的。因此,将中医的理念与西医相结合,或许能为现代医学带来新的突破。

我们需要加强对中医理论的研究与传承。尽管中医的历史悠久,但有些理论和技术在现代科学中尚未得到充分的研究和验证。我们应当鼓励更多的科研机构和学者投入到中医的研究中,挖掘其潜在的价值。同时,加强对年轻一代的中医教育,确保这些珍贵的医学遗产能够代代相传。

推动中医的普及化也是重要的一步。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医,体验到中医治疗的益处,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医。我们可以通过开展社区义诊、普及中医知识等活动,让更多的人接触到中医,从而消除对中医的误解和偏见。

总的来说,《思考中医》让我们重新审视了中医的价值与潜力。我们应该珍视这份古老的智慧,努力推动它的发展,让更多的人受益于中医的治疗与养生之道。希望本篇的思考中医读后感对你有帮助。

本文由用户:学无止jin 投稿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点击这里联系)处理,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ktime.cn/23156.html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