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敬业和乐业是每个职业人士必备的素质。但是,什么是敬业?什么是乐业?如何在工作和生活中体现它们呢?本文将通过敬业与乐业教案,详细阐述敬业与乐业的概念和重要性,为读者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和建议。
敬业与乐业教案1
【教学目标】
1.把握作者关于“敬业与乐业”的观点,区分观点和材料。
2.梳理文章的层次结构,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
3.了解文中运用的论证方法,并体会这些论证方法的作用。
4.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获得人生启迪。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把握作者关于“敬业与乐业”的观点。
2.梳理文章的层次结构,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领,导入新课
1.讲述故事
同学们,在北京有一位名叫李素丽的公共汽车售票员,她自1981年参加工作以来,十几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岗位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真诚热情地为乘客服务。她认真学习英语、哑语,并努力钻研心理学、语言学,利用业余时间走访、熟悉不同的地理环境,潜心研究各种乘客的心理和要求,有针对性地为不同乘客提供满意周到的服务。李素丽被誉为“老人的拐杖”“盲人的眼睛”“外地人的向导”“病人的护士”“群众的贴心人”。
2.切入课题
李素丽这种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先生的《敬业与乐业》就是一篇讲人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文章,这是他在职业学校对在校学生所作的演讲词。
今天让我们去聆听先哲的教诲,观照自己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领悟人生的价值。
二、温故知新,扫清障碍
1.作者简介
课件出示: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思想家、学者,与他的老师康有为一起领导了“戊戌变法”。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有《饮冰室合集》存世。
2.字词积累
(可参见《状元大课堂》P39“字词清单”)
课件出示:
佝偻(ɡōu lóu) 亵渎(xiè dú) 旁骛(wù) 骈进(pián) 强聒不舍(ɡuō)
承蜩(tiáo) 容赦(shè) 秘诀(mì) 教诲(huì) 解剖(pōu)
3.文体知识回顾
课件出示: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证、论据。
论据的分类: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议论文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资料助读:演讲稿
课件出示:
演讲稿也叫演讲词,是人们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它可以用来交流思想,表达感情,发表主张、见解;也可以用来介绍自己的学习、工作情况和经验等。
演讲稿具有宣传、鼓动、教育和欣赏等作用,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以及读者,使其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
三、整体感知,把握观点
1.初读,读出文题的凝练美
(1)对学生来说“业”是什么?
预设:“业”是“学业”。
追问:读完课文后你有了什么新的理解?
预设:“业”不仅指学业,也并不局限于狭义的职业。正如作者所言:“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因此,“业”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不只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习。
(2)“敬”和“乐”的含义是什么?
预设:“敬”是有责任心,“乐”是趣味。(齐读第9段)
2.辨读,读出观点的理性美
(1)把所有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在文中勾画出来。
预设:
①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②但必先有业,才有可敬、可乐的主体,理至易明。
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④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
⑤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⑥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⑦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⑧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
⑨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⑩今天所讲,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
…………
(2)在这些观点里,哪句话起统摄全文的作用?
课件出示:
“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小结:作者在文章中所提出的最主要的、统摄全文的观点就是中心论点。
追问:作者是怎样引出中心论点的?
预设:作者在文章开头引用国人熟悉的儒家经典《礼记》和道家经典《老子》中的格言,开宗明义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3)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和论证中心论点的?
预设:作者围绕中心论点依次谈了有业、敬业、乐业三个方面的问题。
追问:这三个方面和中心论点是什么关系?
小结:从属于中心论点并为阐述中心论点服务的若干思想观点就是分论点。
3.跳读,读出结构的明晰美
根据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给文章划分结构层次。
课件出示: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中心论点——“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第二部分(第2—8段):论述“有业”“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性。
第一层(第2—5段):论述有业之必要。
第二层(第6、7段):论述要敬业。
第三层(第8段):论述要乐业。
第三部分(第9段):总结全文——人类合理的生活就该敬业、乐业。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文中运用了哪些材料来证明观点,体会论证方法的作用。
2.引导学生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获得人生启迪。
3.品味经典,积累格言。
【教学过程】
一、探究思考,理解感悟
1.研读,读出说理之法
(1)读第2—5段,理解观点与材料间的联系。
思考:作者在论证有业之必要时,运用了哪些材料?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课件出示:
道理论证:引用“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
举例论证:无业游民不可教诲,无药可医;唐朝百丈禅师“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
比喻论证:“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上的蛀米虫,简直是‘掠夺别人勤劳结果’的盗贼”一句把“没有职业的懒人”比作“蛀米虫”和“盗贼”。
教师小结:这些为证明论点服务的材料就是论据,论证了“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地劳作”,从而有力地证明了“有业之必要”的观点。
(2)你身边“有业”和“无业”的人各是什么样的生活状态?你喜欢哪一种?
预设:
无业者生活状态:啃老、经济窘迫、无所事事、打牌赌博、家庭不和……
有业者生活状态:忙碌充实、精神饱满、作息规律、生活富足……
追问:“有业”的人生就一定有价值、有意义吗?还需要做到什么?
预设:“有业”只是前提。作者告诉我们第一要敬业,第二要乐业。
2.疑读,读出“敬业”之责
(1)读第6、7段,概括段意,辨析两段之间的逻辑关系,思考:这两段能否调换位置?
预设:
不能调换位置。第6段是分析问题“业有什么可敬”“为什么要敬业”;第7段是解决问题“怎样敬业”。这两段之间是递进关系。
(2)作者是如何将“要敬业”这个观点阐述清楚的?
预设:
第6段“总之,人生在世……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是对“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的问题进行总结;第7段开头“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将文章的论述从第6段对“业”可敬原因的讨论,转换到第7段怎样才是“敬业”上,对“要敬业”这个分论点的阐述起到了推进作用。
(3)根据“有业”部分学到的方法,同桌交流:这部分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预设:
第6段引用朱子的话解释什么是敬(道理论证),举拉黄包车和当大总统的例子(举例论证),都是论证“凡职业都是可敬的”。
第7段举佝偻丈人承蜩的例子(举例论证),论证只有忠实才能做到敬业;引用庄子、孔子的话(道理论证),强调“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先从正面论述要把事情做好,“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再从反面引用曾文正的话“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分析不敬业的危害,运用正反对比论证,分析了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
(4)梁启超先生说“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讨论:我们中学生怎样做才算“天地间第一等人”呢?
预设:
①要认认真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②要有良好的习惯,持之以恒的决心和毅力;
③是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的不放弃;
④是对规章制度的遵守,是对集体荣誉的维护;
⑤要把每门学科都努力学好;
⑥要有勇于进取、不断创新的精神;
…………
3.悟读,读出“乐业”之趣
(1)读第8段的内容,提取作者对“乐业”的几点看法,并批注:作者是如何证明这些观点的?
预设:
作者的看法:“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证明过程:用“做工”“赌钱吃酒”证明“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
用“两等苦人、四个原因”证明“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
引用两处孔子的言论证明“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2)为“乐业”部分补写一个能够证明“凡是职业都是有趣味的”的例子。
学生活动:调动知识储备,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证明本段的观点,并在小组内进行分享。
预设:
①张海迪早年因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变成了一个残疾儿童,她的美好人生从此就毁灭了吗?不!坚强的张海迪在残酷的命运面前,没有沮丧和沉沦,而是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圆了她的写作梦!最终,她成为蜚声海外的著名作家。
②在世界科学史上,玛丽·居里是一个永垂不朽的名字。这位伟大的女科学家,以自己的勤奋和天赋,在物理学和化学领域,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并因此成为唯一一位在两个不同学科领域、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著名科学家。4.回读,读出构思之巧
速读全文,简要概括:作者是如何对中心论点进行论证的?
预设:文章一开始引用格言提出中心论点“‘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然后从中心论点分出三个分论点,分别论证“有业之必要”“要敬业”“要乐业”,最后用“责任心”和“趣味”升华文章主旨,强调“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和开头相呼应,强化了中心论点。
追问:你愿意接受作者的观点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预设:愿意接受。
理由:从观点来看,它很明确、很有价值,对人类生活很有指导意义;
从论据来看,选择材料很适当、很有说服力,能很好地证明观点;
从语言来看,深入浅出,理性却不失亲切,严谨却不失活泼,让人易于接受;
……
二、拓展延伸,获得启迪
1.议,识人生价值
作者说:“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对这个观点,你怎么看?请写一段议论性的文字,表明你的看法。
预设:
这个观点证明了人生价值并不因每个人做的工作的层次高低而不同,而是按照每个人对自己的事业的敬业态度来分类的,表明了我们每个人只要做好自己该做的事,那就是人生价值的最大体现。
2.赏,明人生哲理
读出古籍格言之味,铸就敬业乐业之魂。
课件出示:
(1)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孔子: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3)百丈禅师: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
(4)朱子:主一无适便是敬。
(5)《庄子》: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吾蜩翼之知。
(6)曾文正: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
(7)庄子: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8)梁启超: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
结束语:今天当你面对学业昏昏欲、唉声叹气时,明天当你面对工作牢骚满腹、怨天尤人时,将来当你面对困难畏缩不前、萎靡颓废时……希望“敬业乐业”的精神能随时带给你无穷的力量,让你不仅为了生存而“敬业”,更能因为“乐业”而享受人生。
【板书设计】
敬业与乐业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习文中生字词,理解词义并能灵活运用成语。
2、理解课文内容,找到作者观点,围绕中心论点,理解各分论点之间的联系,梳理清结构层次。
3、掌握论证方法,明确道理论证、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的作用,明白作者写作的意图
4、梳理论证思路,学习议论文写作
5、培养学生敬业乐业的精神,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
重点难点
1、掌握论证方法,把握论证思路,理清各层次间的关系,明确作者的观点以及意图
2、理解敬业乐业,做好敬业乐业,学写议论文。
教学方法
默读法、品析探究法、点拨法
教学过程
一、导
(一)、旧知回顾:
1、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证、论据;一篇文章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但可以有n个分论点
2、论证方法:道理论证(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激发新授
1、作者简介: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倡导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2、文体及背景介绍:《敬业与乐业》是近代文学家梁启超于1922年8月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创作的一篇演讲稿。
演讲稿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合发表的讲话文稿。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主张、见解等;具有宣传、鼓动、教育等作用,可与听众以及读者产生共鸣,使他人信服。从文体上来说,属于议论文范畴。
3、启发:在面对在校学生的演讲上,梁先生会告诉会告诉我们学生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对我们的未来和现在有没有指导意义,学完本文,邀请大家谈谈感想与收获。
二、学
(一)、默读全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1、圈画出生字词、成语。
明确:旁骛:wù,在正业以外有所追求。骛:追求
容赦:shè,宽恕
亵渎:xiè dú,轻慢,不尊敬
佝偻:ɡōu lóu ,脊背弯曲
承蜩:tiáo,捕蝉,蜩:蝉
强聒不舍:ɡu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聒:生意嘈杂,使人厌烦
敬业乐群:专心于学业,与朋友和睦相处
断章取义:不顾全篇文章的内容,而只根据需要,孤立地截取其中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不二法门:指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理至易明:道理极容易明白
言不及义:形容说话内容无聊或说不到问题的关键所在。
2、理解课文内容,找出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并说一说作者是怎样提出中心论点的?
①中心论点: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注: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第一段最后一句(位置)
拓展:我们可以在以下位置找到中心论点:
a、标题
b、开头段
c、结尾段
d、或根据中间段高频词找关键词自己概括
②分论点1:有业之必要
分论点2:要敬业
分论点3:要乐业
注:这些论点有些是自然段的最后一句,有些是第一句,这样的句子我们叫做首括句(最后一句叫总结句),也叫作中心句或关键句。
中心论点是作者引用《礼记》和《老子》里头的话,断章取义造出“敬业乐业”四个字,从而引出的,这种方式比较新奇,吸引读者阅读。(注意,我们在引用他人观点时,不能够断章取义,因为容易曲解他人原意,造成错误的解读。)
(二)分层学习课文内容,了解敬业、乐业精神
1、学习第2-5段
①作者在讲述敬业乐业观点前为什么要先论述清楚“有业之必要”这一观点?
明确:有业是根本,没有职业,何谈敬业,学生的职业就是学习,我们应该认真对待自己的学业,这是一种敬业的态度。
②请用“首先”-“然后”-(“接着”)-“最后”等表次序的词语,有序论述“有业之必要”这一观点的论证过程;并找到论证方法,说一说这些方法的作用。
明确:作者论述“有业之必要”的论证思路是:
首先:提出分论点:有业之必要;然后:引用孔子的话,说明没有职业的人,是难成大就的,从而从反面论证了有业之必要;接着:又举百丈禅师“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的例子,正面论证有业之必要;最后:得出结论,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劳作,对于没有职业的懒人,我们要彻底讨伐,万不能容赦的。
在这一论证过程中,作者使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正反)对比论证,都是为了有力地论证“有业之必要”这一论点。
2、朗读第6、7、8、9段,学习以下知识
①有了职业,就要学会敬业,什么是敬业,怎样做才是敬业?
(提示:作者是怎样论述“我们要敬业”这一观点的)
明确:敬业,用朱子的话说,“主一无适便是敬。”就是“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部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作者引用朱子的话并加自己的话阐释了什么是敬以及为什么要敬(“为了生活而劳动,为了劳动而生活”);为了把“我们要敬业”这一观点论述清楚,作者接着又举“拉黄包车”和“当大总统”的事例,论证说明“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人会因为个人的才能、境地,而选择做一种劳作,只要把这种劳作做得圆满,便是可敬的;然后还用《庄子》佝偻丈人承蜩故事里的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吾蜩翼之知”和曾文正的话:“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以及最后用庄子的话“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和孔子的话“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进一步论证说明我们要敬业的重要意义:“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重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所以我们要敬业。
作者告诉我们要敬业就要专注我们的事业,不管职业的高低,忠于我们的事业,把我们的事业做到圆满,不去想一山还有一山高的事,要凝神用志,“素其位而行”,这便是敬业。有了敬业还不够,但我们还需乐业。
②我们可以从乐业中享受到哪些乐趣?你能理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的含义吗?
明确:乐业,可以让我们享受到职业曲折变化、发展进程带来的乐趣;乐业,可以让我们享受到奋斗带来的快乐,而且“从刻苦中得快乐,快乐的分量加赠”;乐业,可以让我们享受到与“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因竞胜而得快乐”;乐业,能让我们享受到“省却无限烦恼的乐趣”,因为它“杜绝了许多游思、妄想”……正如我们把自己的学业当成乐业,我们可以从学业获得成就感,可以在与他人的竞赛中获得竞胜的喜悦感,还可以从克服学习的疑难与困境中获得精神上的愉悦感,而且享受学习的过程也是排除干扰的过程,因为他不会为与他人攀比而烦恼,不会因想要购买喜爱的电子产品不得而烦恼,更不会因为忧愁穿着打扮而烦恼……努力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享受劳动成果的过程,越能在困境中坚守,越能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来学习,就越能享受到学业带来的趣味,快乐的分量也会随之加增,所以我们要乐业,以学习为乐业,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孔子的这句话就恰好证明了乐业的重要性。
3、作者在论证“我们要敬业”,“要乐业”,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举例说明。
明确:作者在论证我们要敬业,要乐业这两个观点时,运用了道理论证(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
例:举“拉黄包车”和“当大总统”的例子,是为了论证说明“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论证分论点“我们要敬业”
举“挑粪的”,“当军人的”,“当木匠的”,“当政治家”的例子,论证说明“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则无旁骛地去做好,便是敬业”
曾文正的话:“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论证说明不敬业的害处,从反面论证“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重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庄子的话“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子的话“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与曾文正的话形成对比,进一步论证“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重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以上都是为了论证“我们要敬业”这一分论点
孔子的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证说明“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
(三)品鉴语言:
第五段:“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上的蛀米虫,简直是掠夺别人勤劳结果’的盗贼”,品析两个“简直”的表达效果。
明确:“简直”是副词,表示某种程度,两个副词叠加使用,加强了语气和感情,表达作者对没有职业的懒人的痛恨和厌恶。“蛀米虫”“盗贼”都是社会上的害虫,作者把“没有职业的懒人”形容成“蛀米虫”和“盗贼”,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这类人的有害本质以及作者对他们的厌恶之感,加上两个“简直”的使用,这种感情更加强烈。
三、总结梳理:板书
论证方法
(引论) 提出中心论点:我确信“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本论) 分论点1 :有业之必要 举例论证
分论点2 :要敬业 对比论证
分论点3 :要乐业 道理论证
(结论) 得出结论:敬业是“责任心”,乐业是“趣味”,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
四、作业:小论文
“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你同意作者这一观点吗?请写一段小论文:说说你对“职业”的看法以及“做好职业”的看法
要求:观点明确,思路清晰,并正确使用了论证方法,字数150字及以上
敬业与乐业教案3
一、教材结构分析
1、课标要求及理解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阅读简单的议论文,能区分观点和材料,发现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2、内容安排及意图
《敬业与乐业》是九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思想风采”,文体是演讲和书信,旨在体会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异。
《敬业与乐业》这是一篇思路清晰的演讲词,有口语化的特点,为学生学习演讲词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范本;其次,本文大量引经据典,增强文章的理性色彩,是教学生筛选整理信息并形成积累习惯的好范文。第三,还会让学生对人生事业有逐渐深入的领悟和思考。
文章开明宗义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接着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和“乐业”三个问题,最后用“责任心”和“趣味”总结精神旨意。全文主旨鲜明,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文短意长。学习本文,意在引导学生感受先哲的思想风采,品味哲理。
3、重点确定及理由
《敬业和乐业》的文本优势是大量的精彩的语言材料的集中呈现。学生就算是什么也不做,就把这些语言材料背记下来,也是了不起的。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阅读简单的议论文,能区分观点和材料,发现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故此我将以下教学重点:
1、积累词句。
2、能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思路,能分辨清楚论据的类型;
3、有自己的思考认识。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对议论文这种文体还比较陌生,在上课之前需要为学生讲解一些关于议论文的知识,知道什么是议论文,以及议论文结构的几部分。另外,学生的思想还不够深刻,还需拓展一部分知识来帮助学生认识人生的价值。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积累“征引、旁骛、敬业乐群、断章取义、不二法门”等词语;积累记诵文中的经典语句、格言。
2、过程与方法:根据自学提示,能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思路,能分辨清楚论据的类型;通过质疑,学生明白应有的人生态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梁启超对人生与事业关系的宣讲,培养学生敬学爱学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
四、教学策略选择设计
1、圈点勾画法 不动笔墨不读书,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2、合作探究法 重视让学生积极参与、互相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合作精神。
3、质疑法 “尽信书不如无书”让学生提出与作者不同的看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
ppt
六、教学具体过程及师生互动预设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你有一个原本志向高远、成绩优异的好朋友,最近因不堪忍受寒窗苦读的学习生活,开始产生了厌学情绪。你很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劝导他重新迸发学习的激情,但却感觉心有余而才不足,不能用中肯的观点说服他。”学完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你会获得行之有效的方法。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希望通过相关图片,创设特定审美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学习新课的同时复习旧的知识,增强学生的积累,出示问题,引起学生的关注。
(二)读课文,自学字词
1、现在快速把全文浏览一遍,了解一下主要内容。请给自然段标上小序号。
2、浏览完课文之后,在书法本上抄写字词。字要写规矩,这个时候是可以出声的,一边写,一边读背。抄完之后读读注释。
3、重点强调:赦、骛、聒的读音与写法。
4、简介梁启超:这个人物非常了不起的,王老师是要经常读他的作品的。他是中国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戊戌变法的领导人物。而且他还是个著名的教育家,他的八九个孩子,每一个都极为出色。我经常看他的家庭教育信件,很受启发。这是中国历史上早期的学贯中西的人。他的《少年中国说》更是给每一位中国人注入一支强心剂。大家齐读:《少年中国说》的最后部分。(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三)速读,梳理基本内容
1、自己阅读关于议论文的知识,勾画出关键词句。
议论文的三要素:
论点:用来告诉别人你的观点、看法和态度
注意:1.分论点为中心论点服务,用来补充或证明中心论点,是从属于中心论点的。
2 .论题是论证的对象,不等于论点。例如:《谈读书》。
论据:用来证明观点、看法、态度的材料
论证:用论据证明论点是正确的过程
论据的类型:事实、道理
论证方法:事实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2、思考下列问题,在书上勾画出来。
• 中心论点在第一段,快找……
• 分论点在第五段和第八段快找……
• 全文有很多理论论据,比如……
• 全文有很多事实论据,比如……
• 本文用了讲道理论证……
• 本文用了摆事实论证……
• 本文用了对比论证……
• 可以把“敬业”和“乐业”交换顺序吗?
提示:运用的那些名人名言,就是理论论据。
设计意图:提炼文中观点,使学生对课文有整体认知,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思考的能力。
2、出示文章结构图:
一、开篇提出演讲主旨(中心论点)“敬业与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地1段)
有业:做人之根本(第2—5段)
二、从三个方面分述 敬业:主一无适便是敬(6—7段)
乐业:生活的最高境界(8段)
三、总结全篇(9段):责任心、趣味应是人类合理的生活。
点评:这是最典型的议论文的基本结构,一点玄妙都没有。全文就是总——分——总。
第二课时
(四)共鸣:
1、接下来我们还是采取“共鸣和争鸣”的议论文的学习模式来学习。先努力共鸣。我们为共鸣做点儿热身运动。这是一篇演讲稿,好,现在我们就尝试演讲,在演讲中感受作者的观点。请听要求(尝试演讲):
如果你是梁启超,你正站在演讲台上……请各自选择3、4、5、6段的部分内容,设计现场演讲。语气、神态、动作都要恰当。每人讲一分钟。提醒,每个人都要有准备,可以尝试着讲给同伴听听。
2、现在我们就尝试“共鸣”。梁启超这篇文章好,年龄越大越感觉几乎每一句都是警句。
完成 “梁氏”警句整理:请勾画背诵至少五句……很大声地朗读出来。不用解释。朗读,背诵,宣传。
学生勾画的可能有:
⑴“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⑵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⑶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⑸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⑹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⑺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⑻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在做的事来和他交换。
⑼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⑽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⑾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⑿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
⒀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
⒁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⒂敬业就是责任心,乐业就是趣味。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单独朗读,男女生配合朗读,在朗读中感受名句,记忆名句,增加学生的积累,为以后的写作准备素材。
(五)争鸣
1、梁启超真的很了不起。你们长大一定更要多读他的书,多听他的演讲,这个人太有智慧了,所以他才能够把他的九个孩子,全部培养成中国近代的生物学家、数学家等等。好,现在,我们进一步思考,刚才我们说了梁启超的很多好,现在,我们进入“争鸣”阶段,“梁氏”的观点,你是不是都同意?有没有不同意的?
引起学生质疑的可能有:“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
2、故事引领:我带来了几个故事,看对你们的思考有没有一些帮助。好,很多问题需要大家在以后的成长中慢慢去思考。
⑴野田圣子是日本现内阁最年轻的、也是惟一的女性大臣—邮政大臣。她的工作经历是从负责清洁厕所开始的。 现年37岁的邮政大臣野田圣子,既是日本现内阁中最年轻的阁员,也是惟一一位女性大臣。然而有谁能想象得到,她的事业起点却是从喝厕水开始的呢。 野田圣子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帝国酒店当白领丽人,在受训期间负责清洁厕所,每天都要把马桶抹得光洁如新才算合格。是自出娘胎以来,她从未做过如此粗重的工作,因此第一天伸手触及马桶的一刻,几乎呕吐,甚至在上班不到一个月时便开始讨厌这份工作。有一天,一名与圣子一起工作的前辈在清洁马桶后居然伸手盛了满满一杯厕所水,并在她面前一饮而尽,理由是向她证明经他清洁过的马桶干净得连水也可以饮。此时,野田圣子方发现自己的工作态度有问题,根本没资格在社会上肩负起任何责任,于是对自己说:“就算一生要洗厕所,也要做个洗厕所最出色的人。” 结果在训练课程的最后一天,当她清洁马桶之后,也毅然喝下了一杯厕所水,并且这次经历成为她日后做人、处事的精神力量的源泉。
⑵我怕你变成画长颈鹿的提摩,不是因为他没钱没名,而是因为他找不到意义。 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如果我们不是在跟别人比名比利,而只是在为自己找心灵安适之所在,那么连“平庸”这个词都不太有意义了。“平庸”是跟别人比,心灵的安适是跟自己比。我们最终极的负责对象,安德烈,千山万水走到最后,还是“自己”二字。因此,你当然更没有理由去跟你的上一代比,或者为了符合上一代对你的想象而活。同样的,抽烟不抽烟,你也得对自己去解释吧。
至于金钱和名声,哪里是快乐的核心元素呢?假定说,横在你眼前的选择是到华尔街做银行经理或者到动物园做照顾狮子河马的管理员,而你是一个喜欢动物研究的人,我就完全不认为银行经理比较有成就,或者狮子河马的管理员“平庸”。每天为钱的数字起伏而紧张而斗争,很可能不如每天给大象洗澡,给河马刷牙。
⑶一个人如果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极致,自己也会随之充盈而美丽起来。
设计意图:适当地拓展,开阔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认识人生价值。
总结:所以,不管我们做什么,都需要经历“敬业”然后到“乐业”的过程。这个你得慢慢去体会,你会明白刷马桶也会有刷马桶的境界。这堂课大家不仅积累了一些思想,还积累了许多好的语言材料,
(六)板书设计
一、开篇提出演讲主旨(中心论点)“敬业与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地1段)
有业:做人之根本(第2—5段)
二、从三个方面分述 敬业:主一无适便是敬(6—7段)
乐业:生活的最高境界(8段)
三、总结全篇(9段):责任心、趣味应是人类合理的生活。
敬业与乐业教案4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识记、理解并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
2.初步了解议论文的文体特点,理解议论文中的论点、论据及二者的关系。
3.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把握文章的观点和思路,研讨“敬业与乐业”精神的深层内涵。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设计意图:从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学习谈起,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学们,作为学生,学习是我们的首要任务。面对着自己的成绩,你是否反思过自己学习的态度呢?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你是否做到了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呢?我们又该怎样才能把学习当成一件乐事呢?七十多年前,我国近代思想家,著名学者梁启超先生在一次讲演中,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主张。尽管时隔大半世纪,但他所提的这种主张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敬业与乐业》这篇文章,在感知先哲思想风采中,去观照自己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领悟人生的真谛。
课堂实录
一、走近作者
【设计意图:全面了解作者,深入了解其社会地位。】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是我国近代思想家,著名学者。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与其师康有为一起领导了“戊戌变法”。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
二、掌握生字生词
【通过学生的预习与老师的强调,掌握字词音形义。】
1.掌握生字读音。
佝gōu 偻lóu 骈pián进 亵xiè渎dú
心无旁骛wù 强聒(guō)不舍 禅chán 师
2.理解词语的意思。
断章取义:意思是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断,截取。章,篇章。
不二法门:佛教用语,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常用来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征引:引用。
旁骛:在正业以外有所追求,不专心。
亵渎:轻慢,不敬。
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强聒,过分罗嗦。不舍,不停。
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三、了解议论文相关知识。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1.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
2.论据: 证明论点成立的材料。
事实论据:事实在议论文中论据作用十分明显,分析事实,看出道理,检验它与文章点在逻辑上是否一致。
道理论据:作为论据的道理总是读者比较熟悉的,或者是为社会普遍承认的,它们是对大量事实抽象,概括的结果。
3.论证: 议论文中的论点和论据是通过论证组织起来的。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罗辑关系纽带。
论证方法有以下几种:
(1)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2)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
(3)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4)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
三、学生读全文,思考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的引导,理解文章的写作思路。】
1.作者围绕“敬业乐业”的主旨,谈了哪几个问题?问题之间有着怎样的逻辑联系?
2.作者把“敬业与乐业”归纳为“责任心”和“趣味”,并且说到“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你认为什么样的生活才是“人类合理的生活”?
3.“敬业与乐业”中的“业”指的是那些职业?
4.你认同文中所说“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的观点吗?联系现实生活谈一谈。
5.梁启超先生的“敬业”说,有什么意义?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背景谈一谈。
明确答案:
1.梁启超引用《礼记》和《老子》中的格言,“断章取义”归结出“敬业乐业”的主旨后,分别淡论了“有业”“敬业”和“乐业”三个问题。
“敬业乐业”的前提是“有业”,“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强调了“有业”是做人之本。“敬业”的含义就是专心致志心无致志、心无旁骛,“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仅有“发愤忘食”的“敬业”还不够,“乐以忘忧”的“乐业”才是人生最高的境界和价值。
2.“合理的生活”,首先是有一份正当的职业(或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对于所做的事情,要生出敬意,从而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忠实地把它做好;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不是皱着眉头、满腹牢骚地叫苦,而是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
3.文中“业”的含义并不局限于狭义的职业。正如作者所言:“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所以,“敬业与乐业”的意义,就不只限于正式的谋生职业,也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只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习。
4.作者“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的说法值得质疑。人类或个体的生活,并不都是只有“劳作”,“休闲”也是人生的重要内容。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休闲在生活中所占的比例,还在不断提高。正如“人不是为吃饭而生活”一样,人也不是“为劳动而生活”。
5.中国人的职业观向来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人们的读书目的又是“学而优则仕”“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种官本位的文化,极度蔑视普通职业,尤其是体力劳动,人们纷纷以出人头地、显亲扬名为人生价值的实现。因此,课文论述的“敬业”说,有着矫正世风,改良国民性的积极作用。
课后小结
展开全文阅读
通过学习文章,我们可以了解到文章的写作思路。首先文章开头就开宗明义地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主旨,然后分别从三个方面谈论了“有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最后,总结全文旨意。可以体会到作者层层深入地论述自己的观点的方法。
课后习题
在作业本上整理文章的生字和解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摆事实”( 举例论证)和“讲道理”(道理论证)两种常见的论证方法。
2.对自身学习态度进行反思,端正学习态度,做到“敬业”与“乐业”。 3.摘录并积累文中的经典语句,格言,提升思想素养。
教学重难点
学习“摆事实”( 举例论证)和“讲道理”(道理论证)两种常见的论证方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设计意图:学习目标与内容一目了然,学生快速进行课堂学习。】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靠自己的力量疏通了文意并理清了文章思路。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文章,了解作者是运用什么样的方法对观点进行论证的。
课堂实录
一、复习上一节内容,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设计意图:通过对论证思路的复习,理解文章的论证结构。】
注意文章中提示性的词语,如“第一”“第二”等字眼,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
明确:
“本题主眼,自然是在敬字、乐字。”(1、2段)
“第一要敬业。”(3、4段)
“第二要乐业。”(5、6段)
“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7段)
“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如此”
由此可见,本文总体论证结构为“总—分—总”式:开头阐明题眼,总起全文,主体从两个方面分而论之,结尾合拢总结,收束全篇。层次清晰,条理井然。
二、认识本文演讲稿与一般议论文的异同点。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分析,了解两种文体的特点。】
相同点:
(1)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2)议论文的结构:引论、本论、结论。
(3)论据分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4)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不同点:
(1)结合演讲时的情境,注意和听众现场交流。
(2)语言通俗,如话家常。
三、阅读文章,思考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对论据的查找,认识议论文的论证方法。】
“论点”就是作者是文章中要表述的主要观点;用来支撑、证明观点的道理和事实就是“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方法称之为“论证方法”。本文为了论证观点“”,列举了哪些具体的论据呢?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明确答案:
1.事实:
当大总统与拉黄包车同样神圣和可敬;
当木匠做成一张好桌与当政治家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同一价值;
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与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
英国人做事走路专注是敬,法国人做事走路散漫是不敬。
——以上运用的是“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
2.名言警句:
“主一无适便是敬”——朱子
“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庄子
“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曾文正
“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庄子
“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孔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
——以上运用的是“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
四、拓展延伸
【设计意图:通过思维的拓展,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有“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干一行”这两种说法,你对这两种说法有什么认识?
明确答案:
前者突出了一个“敬”字,后者突出了一个“乐”字。因每个人具体情况不同,工作生活的道路也就不同,有的是先“干”后“爱”,有的是先“爱”后“干”,但终究是要既“爱”又“干”的,二者是不能割裂的。
课后小结
这篇文章,作者通过引用经典、格言、名人事例,在主观与客观上讲述了人类生活重的“业”以及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表明了敬业、乐业的人生态度。希望同学们以文中所说的“敬业乐业”的精神去提升我们的学习,去实践生命的价值。
课后习题
1.积累文中的名言警句。
2.小练笔:以“乐学之必要”为论点,运用举例子和讲道理的论证方法,写一篇300字的小论文。
敬业与乐业教案5
教学目标
1、理解“敬业与乐业”的课文主旨,了解作者的人生观,能结合生活中的事例来证明自己的看法。
2、整理和积累文中用以论证论点的大量经典格言警句,体会演讲通俗浅显的语言风格,培养自己的演讲能力。
3、理清文章论证结构,了解作者是如何运用材料证明观点的,掌握讲道理、举例子两种论证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
讨论、点拨、训练。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只有能够鼓足干劲工作并懂得什么是汗水和疲劳的人,才会理解欢乐的感情”,他告诉我们工作要有一种执着的敬业精神,要以通过自己的劳动为人类创造财富为快乐。今天我们就学习与苏霍姆林斯基的名字有关的文章《敬业与乐业》(板书)。
二、文题背景及解析
文章题目点明了演讲的论题。其中“业”并不是局限于狭义职业,正如作者所言:“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的”。因此“敬业与乐业”的意义,就不限于正式的课主职业,也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只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习。
《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八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以过去八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今天的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
三、整体感知课文
1、认真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理解字词)。
2、理解课文层次:
⑴巩固复习议论文三要素、基本结构:
板书: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议论文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⑵概括内容: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总体结构是“总──分──总”:开头总起全篇,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先论述“有业”,再论述“敬业”和“乐业”两个分论点,最后总结全篇。
第一部分(第1段):释题,提出中心论点。
第二部分(第2~8段):论述“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9):总结全篇,勉励人敬业、乐业。
3、课文内容研读: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⑴为什么作者先在文首交代论题的来源?有必要吗?
在文首进行说明,可避免听者把论题和古籍中的语句原意混淆,又显示了演讲的趣味性。同时提出论题来由,也便于揭示全文的论述要点,使听者对演讲的内容有大致的了解。
⑵讲演的目的是“敬业与乐业”,为什么梁启超在论证论点之前先说“有业”的问题?他是怎样介绍“有业”的必要的?
“有业”是“敬业”、“乐业”的前提基础,对“待业”的态度,决定能否“敬业”、“乐业”。
先引用孔子的话,再用事例证明,然后用自己的话从反面论证了“有业”的必要。
⑶如何理解文中的“业”:
对“业”的理解,不应局限于职业成人的工作,可以指学生的学习,课外活动等,可以指自己的兴趣爱好,学术研究,也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
四、归纳本文在写作上的特点
1、结构条理清晰:
课文开头提出论点,中间主体部分分两层论述“敬业”和“乐业”的必要性,末尾总结全篇,提出希望。
2、论证方法的多样性:
道理论证使演讲富有说服力。举例论证使演讲词具体生动,吸引听众。
3、语言浅显通俗。
五、课堂训练
1、精读6、7段,思考下列问题:
⑴文段中引用了谁得名言?说说表达了什么意思?文中首句有何作用?
引用朱熹的名言“主一无适便是敬”意思是专注于某一项工作就是敬业。名言有权威性。语言简洁而深刻,指导作用大,用在文中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⑵文中举了什么事例?说明什么问题?有什么作用?
把当总统和拉黄包车这两项职业进行对比,指出职业无高下贵贱之分,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事例论据能充实议论内容,有力地证明观点。
2、文中作者所论述的“敬业与乐业”对我们学生的学习有什么启示?
点拨:本题考查我们读后的感悟,应结合文中主要观点,讨论我们应以何种态度投入到学习之中去。
敬业与乐业教案6
一、教学目标:
1.把握本文的主要观点,能够区分观点与材料。
2.梳理文章的层次结构,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
3.理解文章运用的论证方法,体会其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把握本文的主要观点;能够区分观点与材料;梳理文章的层次结构。
2.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理解文章运用的论证方法,体会其作用。
三、教学方法:提问法、表格归纳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准备:制作课件、根据学情书写教案
五、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通过阅读,概括把握本文主要观点以及分论点;
2.梳理文章层次结构;
3.通过寻找文章关键词句理清作者论证思路。
二、课时重难点
1.课时重点:通过阅读,概括把握本文主要观点及分论点;梳理文章层次结构;
2.课时难点:通过寻找文章关键词句理清作者论证思路。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即将初中毕业,很多同学对自己的人生图已经有所规划。老师想采访一下大家:你以后打算从事什样的职业?
预设:学生可能会提及公务员、科学家、医生、军人、作家演员等。
预设:如果有学生提及清洁工、快递员等职业时,可适时追问:你什么会选择这些职业?有人认为职业有高低贵贱的差别,你怎么看?
若无学生提及这类职业,可引导提问:还有一些职业,比如快递员、餐馆服务员等,为什么你没想到去做?进而追问:你认为不同的职业之间,是否有高低贵贱的差别?将来,我们是否会因为自己做了一份世俗意义上不太体面的工作而不开心?是否会因为职业差异导致的身份差异而自惭形秽?我们对待职业到底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今天,我们学习梁启超先生的《敬业与乐业》,或许能得到正确的答案。
(二)概括论点明结构
1.因为本文是一篇演讲稿,演讲稿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要有明确的观点,请同学们按照演讲的口吻来读文章。思考:文中哪句话最能体现作者的主要观点?
预设1:敬业与乐业。
点评:敬业与乐业是一个并列短语,是本文的议论话题,同学们可以根据话题寻找观点。
预设2:敬业是责任心,乐业是趣味。
点评:此句强调敬业与乐业是什么,与开头的论点相呼应。这里并未就敬业与乐业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以及为什么是这种关系作一判断。所以不是论点。
预设3: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点评:观点往往是一个表示判断的陈述句。这里并不需要表示转折的关系连词“但”。
明确: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追问:主要观点一般到哪里去找?
明确:主要观点往往是意思明确的表判断的陈述句。一般出现在开头、结尾、段首等;如果文章中没有现成的句子,我们就要对关键语句进行归纳总结。
3.其实,一般议论性文章中除了中心论点,还常常会有一些支持中心论点的分论点,是为主要观点服务的。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看看作者还有哪些观点。
明确:(1)第一要敬业。
(2)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
(3)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4)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
(5)第二要乐业。
(6)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
(7)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8)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9)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如此(指敬业乐业),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
4.请阅读上述观点,说一说:这些观点中哪些能集中体现作者对“敬业与乐业”的看法?
明确:(1)(5)(9),第(1)(5)句是文章的分论点,第(9)句是针对“敬业与乐业”问题提出希望。
5.第6段写“第一要敬业”,第8段写“第二要乐业”,那么第2-5段写了什么?能不能删去?
明确:第2-5段强调先要有业。不能删去,因为必须要先有业,才有可敬、可乐的论题。有业是前提,敬业是基础,乐业是最高境界。
教师板书:
提出问题:敬业乐业,不二法门
分析问题:1.论有业之必要
2.论敬业之重要
3.论乐业之重要
解决问题:敬业乐业,合理生活
(三)理清作者论证思路
1.文章的大体思路已经理清,下面我们进入到文章的细部,请同学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自选“要有业”“要敬业”“要乐业”中任意两部分,探究各部分的具体论证思路。
明确:要有业:先说有业之必要,接着引用孔子的话和百丈禅师的故事,得出“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的结论,有业是前提。
要敬业:先解释敬业的含义,接着提出为什么要敬业的疑问,从“人”和“事”两个方面予以回答。最后设问:怎样才能把一件劳作做到圆满呢?即论证怎么才算“敬”,引用名言并列举事例,强调敬业于人生最为重要。
要乐业:先从“做工好苦呀”谈起,指出与其说苦,不如自寻乐趣。接着提出只要坚持做下去,职业就会有乐趣。然后,从四个方面阐述理由,强调乐业之重要。
教师补充板书:
1.论有业之必要:孔子的话、百丈禅师的故事
分析问题: 2.论敬业之重要:什么是“敬”为什么“敬” → 怎么做到“敬”
3.论乐业之重要:批判做工苦论调→职业都是有趣味的
2.在论述过程中,文章常常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来推进论证或转换话题,如关联词、设问句等。下面,我们就以文章第6、7段为例,说一说你的发现。
明确:第6段的“总之”,是对问题进行总结,推进论证的进程;之后用“至于”,把话题转换到具体做什么工作,要看个人的才能,作为前面“职业没有不神圣的,所以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的补充。第7段用了一个设问的句式,将话题由为什么要敬业转换到怎么才算是敬业上。
(四)总结
这篇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作者先陈述自己的观点,再一条一条地论证。条理清晰,思路清楚。明确文章的中心论点,理清文章的结构和论证思路只是读懂文章的第一步。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学习,领悟文章的思维之美、语言之美。
(五)板书设计
敬业与乐业教案7
教学目标
1.学习“总——分一总”的结构。
2.理解文章中心论点,学会运用事实论据。
教学重难点
理解文章中心论点及结构安排。
教学准备
课件或小黑板。
设计思路
从文章结构人手,引导学生逐步学会阅读议论文的方法,理解本文举例论证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导人。
同学们,我们做学生的总希望自己学习最好,事实上,无论做什么事,我们都希望做到最好。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呢?梁启超先生就给我们指明了一条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敬业与乐业》。
2.介绍作者。
(1)让同学根据自己的了解介绍作者。
(2)明确:(出示课件或小黑板1。)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省新会人。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其著作有《饮冰室合集》。
要求:记住作者。
二、自主学习
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解决以下问题。(出示课件或小黑板2。)
1.找出并掌握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2.本文运用了怎样的结构形式?作者是如何论述的?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给课文划分段落。
4.文章运用了几种论据?运用事实论据要注意典型性、代表性。作者做到这一点了吗?就你的理解分析一下。
5.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及你认为教材中存在的问题。
三、合作学习
1.先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疑难问题。
2.在班上讨论研究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
四、反馈交流
1.解释下列词语,并给加点字注音。(出示课件或小黑板3。)
旁鹜亵渎骈进强聒不舍
明确:(让两位同学分别解释、注音,其他同学纠正。)
2.本文运用了怎样的结构形式?作者是如何论述的?
明确:(本文的结构是“总——分——总”。
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l段):揭示全篇论述中心。
第二部分(第2~6段):论述敬业与乐业的重要。
第三部分(第7段):总结全篇,勉励人们敬业乐业。)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中心论点:“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4.文章运用了几种论据?运用事实论据要注意典型性、代表性。文章中作者做到了吗?就你的理解分析一下。
明确:(文章运用了事实论据与道理论据两种。)
(做到了。作者列举的事实有生活中的实例,有古代、外国著作中的事例,有自己亲身经历的经验。很具典型性、代表性。)
5.研读赏析,课文第三段。
(1)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出示课件4。)
①这段文字主要阐述的观点是什么?文章分哪几个层次来论述的?
②据你的理解,解释一下“太精微”的字面意思,并简述一下文中所指。
③谈谈你是怎样理解“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为劳动而生活”。
④这段文字前面说当大总统的和拉黄包车的“并没有高下”,但最后说“是天地间第一等人”,这两种说法是否矛盾?
(2)小组代表交流发言。
明确:
(①观点:要敬业。第一层:“第一要……便是敬”。什么是敬。第二层:“业有什么……没有什么分别拣择。”什么是敬业。第三层:“总之,……第一等人。”敬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②文中指长期以来人们过多地从儒家礼仪方面来诠释“敬”字,而造成的“冗杂、琐碎、深奥、繁琐”。
③一方面,劳动是人为了获取生活资料,为了谋生的手段。另一方面,正因为劳动,才使得生活有意义。
④不矛盾。这两种说法角度不同。)
五、梳理巩固
学生讨论还没解决的问题,并谈谈收获。
(不必面面俱到,也不必只限于一个方面,只要学生能说出某些方面就应给予肯定。)
六、拓展训练
(如果有时间可在课堂上进行,如无时间可不进行。)
做《新课标作业设计》中“阅读理解”的第一部分。
七、布置作业
做《新课标作业设计》中“阅读理解”的第二部分。
敬业与乐业教案8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2、摘录并积累大量经典语句、格言。
3、分析本文结构,学习论证方法。
4、仔细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的巧妙结合。
一、解题,介绍作者,
导入新课(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二、指导学生阅读课文
重点是疏通生字词,了解文言句子大意。。
三、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结构。
1.先请学生讲一讲自己归纳的段落大意,然后发动学生评议。2.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小结。
(1)这是一篇讲演稿,是梁启超先生在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但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今天立足本职多作贡献,爱岗敬业精神的培养还是大有帮助的。
(2)总结议论文文体知识。议论文三要素。
(3)介绍演讲的基本知识。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演讲不仅是宣传和动员群众的手段,而且还是阐明理论观点、发表学术见解的一种手段,同时又是锻炼和培养青年口才的一种手段。演讲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要求:①认清对象,确立主旨。这里讲的是针对性。演讲是直接面对听众交流思想和感情,所以必须了解听众对象,认清环境场合,明确演讲的主旨。“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对于演讲尤为重要。②思路清晰,节奏明快。③感情充沛,例证动人。④语言准确,形象生动。
(4)在学生概括的基础上,教者总括:9段文字,按议论文的一般论证结构,文章可划分为三大部分:第1段是一部分,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第二部分是2~8段,论证中心论点;第三部分是第9段,归结全文。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演讲不仅是宣传和动员群众的手段,而且还是阐明理论观点、发表学术见解的一种手段,同时又是锻炼和培养青年口才的一种手段。
四、小结。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2、摘录并积累大量经典语句、格言。
3、分析本文结构,学习论证方法。
4、仔细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的巧妙结合。
教学重难点 重点难点的分析可落在论点和论据的关系
一、导入新课。
由看图选择职业导入“敬业与乐业”。
二、复习议论文知识点。
1、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方法。
2、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引用论证) 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
三、温故知新
1、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
3、你认为这几个问题的关系怎样?
四、教师小结各知识点。
敬业与乐业教案9
教学目标
1、理解“敬业与乐业”的课文主旨,了解作者的人生观,能结合生活中的事例来证明自己的看法。
2、整理和积累文中用以论证论点的大量经典格言警句,体会演讲通俗浅显的语言风格,培养自己的演讲能力。
3、理清文章论证结构,了解作者是如何运用材料证明观点的,掌握讲道理、举例子两种论证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
讨论、点拨、训练。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只有能够鼓足干劲工作并懂得什么是汗水和疲劳的人,才会理解欢乐的感情”,他告诉我们工作要有一种执着的敬业精神,要以通过自己的劳动为人类创造财富为快乐。今天我们就学习与苏霍姆林斯基的名字有关的文章《敬业与乐业》(板书)。
二、文题背景及解析
文章题目点明了演讲的论题。其中“业”并不是局限于狭义职业,正如作者所言:“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的”。因此“敬业与乐业”的意义,就不限于正式的课主职业,也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只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习。
《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八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以过去八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今天的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
三、整体感知课文
1、认真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理解字词)。
2、理解课文层次:
⑴巩固复习议论文三要素、基本结构:
板书: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议论文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⑵概括内容: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总体结构是“总──分──总”:开头总起全篇,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先论述“有业”,再论述“敬业”和“乐业”两个分论点,最后总结全篇。
第一部分(第1段):释题,提出中心论点。
第二部分(第2~8段):论述“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9):总结全篇,勉励人敬业、乐业。
3、课文内容研读: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⑴为什么作者先在文首交代论题的来源?有必要吗?
在文首进行说明,可避免听者把论题和古籍中的语句原意混淆,又显示了演讲的趣味性。同时提出论题来由,也便于揭示全文的论述要点,使听者对演讲的内容有大致的了解。
⑵讲演的目的是“敬业与乐业”,为什么梁启超在论证论点之前先说“有业”的问题?他是怎样介绍“有业”的必要的?
“有业”是“敬业”、“乐业”的前提基础,对“待业”的态度,决定能否“敬业”、“乐业”。
先引用孔子的话,再用事例证明,然后用自己的话从反面论证了“有业”的必要。
⑶如何理解文中的“业”:
对“业”的理解,不应局限于职业成人的工作,可以指学生的学习,课外活动等,可以指自己的兴趣爱好,学术研究,也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
四、归纳本文在写作上的特点
1、结构条理清晰:
课文开头提出论点,中间主体部分分两层论述“敬业”和“乐业”的必要性,末尾总结全篇,提出希望。
2、论证方法的多样性:
道理论证使演讲富有说服力。举例论证使演讲词具体生动,吸引听众。
3、语言浅显通俗。
五、课堂训练
1、精读6、7段,思考下列问题:
⑴文段中引用了谁得名言?说说表达了什么意思?文中首句有何作用?
引用朱熹的名言“主一无适便是敬”意思是专注于某一项工作就是敬业。名言有权威性。语言简洁而深刻,指导作用大,用在文中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⑵文中举了什么事例?说明什么问题?有什么作用?
把当总统和拉黄包车这两项职业进行对比,指出职业无高下贵贱之分,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事例论据能充实议论内容,有力地证明观点。
2、文中作者所论述的“敬业与乐业”对我们学生的学习有什么启示?
点拨:本题考查我们读后的感悟,应结合文中主要观点,讨论我们应以何种态度投入到学习之中去。
敬业与乐业教案10
一、教材分析
第二单元都是议论性文章。《敬业与乐业》是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议论文,选自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文章开宗明义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接着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和“乐业”三个问题,层次清晰,最后用“责任心”和“趣味”总结精神旨意,文短意长。学生通过学习这篇典型的议论文能够锻炼逻辑思辨能力,明确作者的观点;学习论证方法;梳理文章结构以及段落层次;找准材料与观点之间的联系。从内容上来说,在这篇文章中梁启超提出了“敬业乐业”的生活原则,从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两方面,能够深化学生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经过两年的语文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阅读议论文的能力,但还不够系统,尤其在段与段,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上,理解不到位。另外,处于这一学段的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与理解还非常有限,因此既要教会学生阅读议论文的方法,又要注重拓展学生的视野,尽量和他们自身的生活体验相结合,帮助学生养成“乐学”“乐业”的学习和生活态度。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梳理文章内容,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明确文章论点。
2.从“有业”“敬业”“乐业”三个角度为每一部分分层,从而明确文章各部分之间以及每一部分各自然段之间、每一段层与层之间的逻辑关系。
3.在分析梳理文章内部逻辑关系的过程中,学习文中涉及到的多种论证方式并能够将举例论证的方法加以运用。
4.通过评价作者的观点,学生能够尝试用辨证眼光看待问题并得出自己的结论。
四、教学重点
1.梳理文章思路,理清文章各部分之间以及每一部分内部的结构关系。
2.在分析梳理文章内部逻辑关系的过程中,学习文章中涉及到的多种论证方式。
五、教学难点
通过评价作者的观点,学生能够尝试用辨证眼光看待问题并得出自己的结论。
六、教学过程
(一)环节一:回顾已知,激兴趣、导新课
教师引导:我今天要给大家介绍一个人,他不但自己非常优秀还是一位特别出色的父亲,他把九位子女都培养成了特别杰出的人才,他就是梁启超。
梁启超,字卓如,又号饮冰室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梁启超共有9个子女:诗词研究专家梁思顺、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著名考古学家梁思永、梁思忠、著名图书馆学家梁思庄、著名经济学家梁思达、梁思懿、梁思宁、著名火箭控制系统专家梁思礼。
我们学过他的《少年中国说》,一起来背诵一下最后一句话。
学生活动:聆听老师对作者的介绍,引发学习的兴趣,再由熟悉的文本过渡到对新课文的学习。
(二)环节二:圈点批注,玩游戏、理结构
教师引导:我们一起做一个文字游戏,在做游戏之前请大家把所有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在书上画出来,在书的空白处适当写一写你读这些句子的感受。
学生活动:在书中画出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然后旁批自己的感想。
教师引导:
第一个游戏:请从你画的句子中挑出十句话,这十句话要能够涵盖文章内容,以作者的口吻说出来。
学生活动:学生发言依次接龙,每人说一句话,互相订正所找句子是否是作者的观点。①“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②有业很必要③首先要敬业。④什么是敬业呢?⑤业有什么可敬呢?⑥为什么该敬呢?⑦怎样才能做到敬业呢?⑧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里上发出来的便是敬。⑨第二要乐业。⑩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
教师引导:
第二个游戏:请从十个句子中删掉六句,保留四句话。这四句话要能够涵盖文章内容,以作者的口吻说出来。
学生活动:学生通过读懂文章内容,理清作者写作思路,从十句话中挑选文章的分论点。
“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第一要敬业,第二要乐业。
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
教师引导:
游戏升级版:只保留一句话,这句话是作者最想对我们说的。
学生活动:学生通过筛选找到的中心论点。
“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三)环节三:分段研读,理结构、辨方法
教师引导:请用自己的语言,有条理地阐述作者是如何把“有业”部分说清楚的。提示:说清楚把什么问题说明白用什么方法即可。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后梳理概括本部分各段文字的内容,关注论述过程中使用的论证方法。
第2段提出有业之必要。
第3段引用了孔子的言论,举了他的例子,从反面证明了有业很重要。
第4段举了百丈禅师不工作不肯吃饭的例子,从正面阐明了有业的重要性。
第5段作者再次强调百行业为先的观点。
教师引导:课文6、7两段能调换位置吗?请根据我们学习“有业”部分学到的方法,自己分析第6、7段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如何将“要敬业”这个观点阐述清楚的。
学生活动:学生仔细研读6、7两个自然段,概括段意,辨析两段之间的逻辑关系。第6段:为什么敬业——分析问题;第7段:怎样敬业——解决问题。
教师引导:这是一篇演讲词,下面老师来朗读第8自然段的内容,大家听我朗读后提取作者对“乐业”的几点看法。根据图表中已给答案的格式将横线处内容补充完整,每句都要包含一个“乐”字,
______ ________
心专注 苦中寻乐
______ 乐趣无穷
孔子语 ________
学生活动:学生聆听朗读后根据回忆加以概括。
苦难免 乐在其中
心专注 苦中寻乐
有行动 乐趣无穷
孔子语 乐以忘忧
教师引导:为“乐业”部分补写一个能够证明观点的例子。
学生活动:调动知识储备,运用举例论证,证明本段观点。
(四)环节四:辨证思考,悟内容、说看法
教师引导:文章中作者的观点你都同意吗?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小自己的看法,言之成理即可。比如:“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对这句话的理解,可能会有不同看法。
(五)环节五:继续拓展,比类文、明关系
教师引导:阅读《怀疑与学问》一文。课文与拓展文的题目都是并列短语,试分析两个题目中各自的两个词语之间逻辑关系是否相同。
学生活动:阅读文章,梳理内容,判断题目中两个词语的关系。“敬业”与“乐业”就是递进关系;“怀疑”与“学问”是条件关系。
七、板书设计
总之,敬业与乐业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通过本文敬业与乐业教案的解说,相信读者已经对敬业与乐业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本文由用户:学无止jin 投稿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点击这里联系)处理,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ktime.cn/22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