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与放的关系作文参考  收与放的关系议论范文

收与放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两个概念。收是指接受、获得或接纳某种物品、信息或情感等。我们可以收到礼物、收到朋友的关心、收到学习的成果等。而放则是指释放、放下或放松某种物品、负担或情绪等。我们可以放下过去的痛苦、放松身心、放下困难等。无论是收还是放,都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平衡,帮助我们平稳度过人生的起伏与变化。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收与放的关系作文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收与放的关系作文参考  收与放的关系议论范文

收与放的关系作文参考1

《语文课程标准》一直强调学生写作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还要学生乐意动笔,喜爱写作、并写出有思想、有个性、有真情实感的文章,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作力和想象力,尽情挥洒笔墨,根据自己的个性和爱好来写作。因为有升学的压力,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总是强调语法规则、修辞顺序,还要强调作文的立意要新颖、主题要突出,教师往往将作文的题材范围规定得很死,学生拓展不开思维,无法激发写作的兴趣,教师在批改作文时,也“收”得较紧,完全按照教师自己的理解来评价学生的作文,没有从学生的角度思考,修改作文较为严格,很容易打击学生的写作热情。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害怕写作文,写出来的文章也缺乏新意,没有个性。

所以,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学会很好地处理“收”与“放”这个度,应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一方面,让学生尽情根据自己的真实情感来写,并且写出具有真情实意的文章;另一方面,学生写出来的文章还要符合规范、不偏题,符合题目的要求。那么如何能做到这些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两点着手:

一 “放”——放手让学生大胆写,放开评改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在写作教学时,教师可先放开手让学生去自由发挥,学生想些什么就让他们写什么,让学生的思想在写作中自由飞舞。写作的主要目的不是单纯地要求学生会写文章,会拿高分,而是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在写作中锻炼思维,净化心灵,这才是写作的最根本目的。学生在没有写作前,就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束缚,那么学生很可能对写作产生畏惧心理,害怕写作、不想写作,万不得已时就草草地完成写作任务。所以,作文教学中“放”在学生写作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放”就是对学生写作没有过多且无用的束缚,放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由大胆地写,尽情地写。学生只有多写,才能学会写作文。只有多写,才能缩短心、手之间的距离,语言能力才会达到得心应手、畅顺无阻的地步。学生写作是对思想进行整理、加工、提升的过程,想的内容有时是杂乱无章、没有头绪的,但是写出来就会显得清晰明确有条理了;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新的思想也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同时,想与写也是一个互相促进的过程。想是写的基础,写又能促进想,思想会在不断地写作过程中变得敏锐、深刻。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尽量少一些硬性的指导,放手让学生自由写作,在写作中慢慢锻炼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另外,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改时,也应有着开放的态度,对待学生的作文,教师应设身处地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能不修改的地方尽量不修改,确实需要修改的部分,也应根据学生的意思稍稍加以改正,在修改时要顾及学生的心理,不能挫伤学生自尊心,打击学生的写作热情。此外,作文评改的方式也可多样化,可让学生先自评,先试着发现自己文章的不足,慢慢研究,仔细琢磨;也可以让学生之间互评,这种方式通常能受到学生的喜爱,学生都希望能在修改别人的作文时尽量展现自己的才华,所以他们在修改作文时都非常地仔细、认真,精心推敲,久而久之,学生的自觉能动性得到了激发,语言运用能力也迅速得到提高;学生在相互阅读批改的过程中,还能使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学到其他同学好的写作方法,好的创新思路,尔后积极矫正自己的认识,修改自己的文辞,达到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目的。教师在作文指导中给予学生宽松的写作环境和开放的评改方式,这对学生的写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教师也不能一味地“放”,还要注意“收”。

二 “收”——收于立意、取材、指导方法,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作文教学中的“收”,主要是从立意、选材和写作方法上对学生的写作加以引导,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进步。写作时,如果是开放性的作文题目,教师就不要在作文题目和作文内容上做过多的指导和讲解了,应让学生自己发挥想象,自由思考。如果是命题作文,教师可以将要写的作文类型的基本要求和规范向学生加以介绍,并带领学生一起来寻找所给作文的情感突破口,找到题目的感情基调,找到写作的角度。根据题目审清题意,创设一种情境,鼓励学生想象,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作力。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调动思维,让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与题目设置的情景相融,从而产生写作的兴趣,找到写作的突破口。这时学生写出的作文就具有真情实感,具有个性和特色了。

教师在指导作文教学时可以帮助学生拓宽写作途径,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善于捕捉名篇佳作,并通过对课文的仿写、缩写、改写等形式,培养学生多角度利用课文的能力。指导学生拓宽写作思路,不断创新。同时,教师还要帮助学生积累素材。学生掌握丰富的写作素材,在写作时就可以灵活运用,写出来的文章才有生机和活力。

教师还要对学生的写作方法加以指导。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以文本为基础,一边教学生学习文本,一边教学生学习文本中的各种写作方法。让学生在写作时能活用,用学到的写作方法修改、润色已完成的作文,让作文更上一层楼。比如,教师在分析优秀的作文时就可以指导学生学会优秀文章的写作思路,写作方法和技巧。老师还要对学生写作时的遣词用句加以引导、规范。

总而言之,作文教学充满了乐趣,既具有挑战性又具有开放性。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学会如何处理好“放”与“收”的关系,使作文写作不再成为学生和老师的心头之痛,让教师和学生在作文写作中一起成长,一起进步。

收与放的关系作文参考2

“机遇可能只敲一次门,而诱惑总是按着门铃不放。”在人生的道路上,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命题。门铃在响,开门与关门有时只是一瞬间的决定,其结果却大不相同。面对不断响起的门铃声,懂得收放自如的人也就懂得了生活。

“机会只给那些有准备的人。”诱惑却与机遇同在。你也像牛顿一样坐在树下,等来的不是苹果落地,不是灵光乍现,而是时光悄然离去;你也像李开复一样微软跳到谷歌再回国创业,却有可能一败涂地。成功人士与普通人的区别就在于,他们不仅准备好了在机遇来临时放手拼搏,更能在诱惑的门铃四面响起时控制自己的欲望。牛顿可以将手表放进锅里煮,却不会放过天平上的一粒灰尘;李开复可以放弃千万年薪,却不会忽略每一个成功的可能。他们懂得收放自如,懂得拒诱惑于门外,懂得抓住机遇,大显身手。古人云:“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勾践的面前有两条路,投降后的富贵荣华或者坚守后的一无所有;苏武的面前有两条路,归降后的锦衣玉食和放逐于北海之荒凉。勾践转身,选择收回自己的欲望,选择卧薪尝胆,等待时机。苏武默然,拿起手中的羊鞭,选择作高山雪莲那执著而圣洁的守望。最终的结果,勾践赢回了天下,苏武流芳百世。一个人走在前行的路上,会遇到许多十字路口,也会遇到许多错误的路标。放大到现实社会中,前行的路是一个人需要坚持的东西,而那些数不胜数的路标里,多数是诱惑,少数是机遇。所幸的是,苏武和勾践在错误的美丽小路前收住脚,转而在成功的泥泞之路上,大步向前。懂得收放自如,是人生的学问。在两个流浪汉心中,戈多是一种诱惑,他们想象着这种诱惑,等在路边,无法收回自己的欲望。结局是怎样我们不得而知,但现实中却不乏被欲望冲昏头脑的人。奢华的迪拜之梦是欲望堆积的泡沫之城。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这个写着众多人梦幻的肥皂泡破灭了,发出“啪”的声响,留下一声叹息。现实的背后,是无数个只顾随便为诱惑开门的人,机遇对他们来说一文不值。因此,种种危机的背后不仅隐藏着欲望和诱惑的无底黑洞,也暴露出人们还没有学会在纷乱的世界上,收放自如。门铃还在不时响起,考验着我们收放自如的能力。这样的门铃声遍布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并终将伴随我们的一生。学会收放自如,就是学会生活,就具备了抓住机遇和抵制诱惑的能力。

收与放的关系作文参考3

继续探讨人格和本质,想起了教孩子写作文,我小时候的作文是极好的,从四年级到六年级的作文都被我的语文老师全部收藏起来,她说珍藏起来说要给后面的学生看。回顾我写作文的历程,发现有一个放-收-放的过程。

大概是在二三年级,很多小朋友还找不到话说的时候,我会洋洋洒洒写好多,老师要求写一页,我可以写5页,那个时候放很重要,即便有废话,至少有话可说。第2个阶段开始收,我不满足于流水账,开始不由自主的去提炼主题,开始不由自主的去简化一些细枝末节,当我这样做的时候,我的文章更生动,具体也更加聚焦。第3个台阶开始散,有一点像意识流,想到哪里写到哪里,不再受文体、主题、字数的限制,而是一种心灵的流淌。散-收-散,我觉得这是一个必要的过程,现在孩子还在散的过程,每一个人的阶段都是不一样的,我不能要求他就一定要到我的水平。于是现在我启发他,启发他怎么把事情事物描写的更加细致入微,栩栩如生。

回归中心也是一样的,就像我们学习各种课程,可能学了十种八种,最后我才能选择到我最喜欢的,最后归于中心,我会立足于两三个点不断深入。

人格与本质也是一样的,心理学上说人格其实不是固定的,在一定程度上有一定的稳定性,注意这个“一定的”,而且这个“一定的”随着年龄环境的变化,还会有一定的时效性,产生一定的变化。所以,人格和本质的关系或许也具有这种放收放的关系,先不断的尝试,不断的彰显,不去拘束,然后静静的觉察,回到自己,再体验,再回来,再体验,再回来,最后,直到我们真实的模样越看越清晰,直到我们越来越靠近自己的本质的样子。

收与放的关系作文参考4

收放自如,才是人生

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说:“作书之法,在能放纵,又能攒捉。每一字中,失此两窍,便如昼夜独行,全是魔道矣。”放纵,指解开绑缚,任其自适;攒捉,意为“约束收敛”,就是常说的“收得住”。我认为,做人要学会收放自如,这样才能拥有更加多彩的人生。

(引用材料简洁地提出中心论点)

有收亦有放,不能因为一件小事而失去本心,不懂得收敛,这样便不能拿稳成功的钥匙、打开成功的大门了。正如我们即将面临的重要一关——高考,只有我们现在收住本性,潜心学习,待到高考结束,便会迎来光明的未来。那时,我们可以适当放松自己,等待并更好的迎接下一个挑战的到来。(结合高考论述收与放的关系)

收放自如,需要我们拥有坚强的意志。(论点一)

司马迁身受腐刑,遭尽世人白眼,但他却忍辱负重四十年,用自己坚强的意志留下了彪炳千秋的《史记》;越王勾践承受了亡国之痛,愿受了数十载非人的屈辱,他坚守复国信念,靠着坚强的意志力,最终创造了不可思议的历史奇迹,东山再起,成为春秋最后一位霸主,让世人看到了他执着而不动摇的灵魂,最终成就了自己。(列举两例,文字比较简约,有力的证明论点)

收放自如,需要我们有着乐观积极的心态。(论点二)

苏轼为官后刚正不阿,正是因为这样的性格,他遭到多次流放,可他面对如此挫折,没有被失意击垮,每到一处,他都会造福一方百姓,在这些地方留下可见的功绩。他屡次受挫,却从未被失意打败,而是以旷达的胸襟面对一生的波折,懂得收放自如,在地方为官之时,面对重重压力,苏轼以美食解压,在这期间,东坡肉、东坡肘子、东坡春鸠脍、东坡豆腐、东坡鱼等相继问世,这决不是说苏东坡如南朝陈后主醉心佛法,宋徽宗沉迷书画而荒废政务。他面对打击波折,他乐观面面对,学会为自己解压,这样才能取得自己不屈而丰富的人生。相反,如果我们面对挫折与磨难的选择自暴自弃,乱了阵脚,那么我们将会一事无成,禄禄无为的走过这一生。(详细列举苏轼的事例,正反论述,证明论点。)

收放自如,需要我们坚守本心。(论点三)

在漫长苦痛的磨难与挫折中,我们要坚守道德,不忘初心。现在有许多明星,为了出名,不惜下血本炒作,制造出一个又一个完美形象、为了自己所谓的“梦想”不择手段,却忘了自己的初心是什么。一旦形象崩蹋,迎来的便是铺天的谩骂,又怎么做好收放自如呢?(联系现实 深入阐述)

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懂得收放自如,才能体味到人生的真谛!

2.正确把握人生的“收”与“放”

人的一生是非常短暂的,在历史的长河中只能算是流星一颗。在这么短暂的人生中,至始至终都存在“收”与“放”的关系问题。这就好比一架飞机在每次飞行中都必须收放起落架一样。这个问题解决的“好”与“坏”,对于人一生的发展和一架飞机的安全均至关重要。

对于一架飞机来说,要确保起飞后起落架能顺利地收上,着陆时能顺利地放下。如果起飞后起落架收不上的话,飞行员要立即返航着陆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排除故障;如果在飞机着陆过程中起落架放不下来的话,那问题就严重了。因此,为了飞机着陆过程中的安全可靠,飞机在设计中均安装了两套系统。一套正常,一套应急。一旦正常系统出现故障,正常放不下起落架的话,飞行员就会打开应急系统来把起落架放下。假如用应急放还是放不下起落架的话,那问题就相当严重了。为了确保人民群众的最大安全,飞行员不得不采取最危险的迫降着陆。

可见,“收”与“放”对于飞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收的上,放的下是人们的希望,也是飞行安全的重要保障。要确保起落架收的上,放的下,地勤人员就必须做好飞行前和飞行后的安全检查工作。

人生过程中的“收”与“放”远比飞机起落过程中的“收”与“放”要复杂的多。每个人对这个问题的感觉、看法和认识不同。有的人根本就没有感觉,更谈不上看法和认识了;有的人虽有感觉,但看法和认识的不全面;有的人既有感觉,而且,又能有充分的认识和正确的解决办法。

“收”与“放”既独立,又统一,我们既要搞好“收”,也要抓好“放”,两者都重要。 所谓留有余地,正如飞机上有“双保险”一样,这是我们工作方法上的“双保险”。人们常说的“把握分寸”,“掌握火候”均是我们做事情的双保险,也具有一定的哲学道理。有句成语叫“骑虎难下”,还有一句歇后语叫“烧鸡蛋崩瞎眼–看不出个火候来”,均告诉我们做事情如做过了头会带来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

正确把握“收”与“放”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也相当重要。中华养生讲究身体的“平衡”,若身体出现不平衡的情况,身体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毛病。如果我们的身体出现了不适,或者出现了其它什么异常现象时,就必须去医院及时查出问题的症结。同时,养生还要根据四季的变化而变化,不断调整自己,以求达到内外平衡。

俗语说得好,“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就充分告诉我们,事情在一定条件下,或者说,事情发展到一定的地步就不得不放,否则,就会失去有利时机。俗语又说,“弦不能绷得太紧”则告诉我们,事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必须收,否则,就必定向相反方向转化。

综上所述,“收”与“放”对于我们来说,它不是可有可无的,它需要我们平常去用心学习和掌握的。它看似简单,实则复杂,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正确认识并善于应用。

收与放的关系作文参考5

漫步于林间小道,你可曾细细观察过郁郁葱葱的树木?

从前我曾喜欢将树叶放于掌心,观察与遐想。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不论是多么相像,也仅仅只是相像。树叶是这般,人也是如此,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性格,活泼的、沉默的、开朗的、孤独的……等等。

如今大多数同学感到困惑的是怎样把控好自身的个性与性格和周围的同学和谐相处,毕竟在同学们中就有一些人极其争强好胜,为了博得他人眼球,而不断张扬自身个性,在那张扬个性的过程中,芒刃也伤着了不少同学们,内心对其产生厌恶。

把握好自身优良的个性与性格可以让你走上成功的道路。例如雷军就是如此,在一次融资时,他就用真诚和执着打动了对方,最后使得它在创业的路上越走越远。

可未把握好这个度,反倒会引来杀身之祸。例如三国时,曹操手下的主薄——杨修不就是如此吗?不论是“因扩修门”、“一人一口酥”,还是替曹植做小抄,都显得功高盖主,最后便被他的主子随口找了个理由便杀害了。

怎样才能做到既张扬个性、同时又和谐融入周围环境呢?

在《有个性的羊》这本绘本故事里。有一只叫赫尔伯特的羊,每个礼拜一都是羊群们统一剪羊毛的日子,可就只有她怎么也不愿意减掉身上的羊毛,她认为长发飘逸何尝不是一种美?毕竟这厚厚的羊毛是他在与伙伴们做捉迷藏时,给她最好的保护。玩滚草垛、跳水炸弹时可以说是战无不胜。生日的时候,还可以在羊毛上系上很多蝴蝶结,使他人暗暗羡慕。

不久夏天便来临了,那厚实的毛发使她大汗淋漓,看起来乱蓬蓬湿漉漉的,她决定在星期一和同伴们一起修剪羊毛!

后来那厚实的羊毛做成了数十条围巾,为人们送去了温暖与祝福。

在《方格子老虎》这本书中,小老虎为自己画上了与众不同的方格子纹路。他性格温和,心地善良。小伙伴们喜欢在他的背上下象棋,就连数学家也乐意在他背上演算复杂的题目。借着这个方格他自己不仅学会了算数,还获得了儿童象棋冠军。

可是有一天他的方格子被大雨冲刷的无影无踪,但这也没什么。在他人眼中他仍然是那个性格温和,心地善良的方格子老虎。

自我个性的光芒对每个人都至关重要。若没有这个性光芒的闪烁,你便可能是一个平庸的人,但别让那锋芒刺伤了身边的人。让这光芒成就自己的同时,也去照亮别人为他人奉献,这才是光芒的价值。

收与放的关系作文参考6

二零xx年的一月已经过半,我们在单薄的青春中打马而过,时光荏苒,眼前一晃,三年初中,曼妙时光,倥偬冗长。

我是个可爱的孩子,对,我很可爱。《荷塘月*》中朱自清说过:热闹的是他们,我什么都没有。其实我挺热闹的,可我还是什么都没有。我是个时常纠结的孩子,每当这时,我总是悒怏不已。可是有同学告诉我,就连智者都会在鱼和熊掌间犹豫不决,更何况摆在区区在下我们面前的同时还有鲍鱼和大闸蟹。

孟子说过,鱼和熊掌不可得兼,可是我却想统统收入囊中,我是个贪心的孩子,对,我很贪心。

我不想说一些矫情别人也矫情自己的话,什么舍生取义,什么之乎者也,因为我也许做不到。我爱文字,我亦爱孟子。他很伟大,他的成就是我可望而不可及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说得真好。

我是个喜欢抬头四十五度仰望天空的孩子,回首过去,感悟收获。每当我寂寞时,总会望着蓝得明亮而且一尘不染的天空,感慨收获。我周围有好多朋友,我不世故,真诚可爱,所以,我有好多收获。

二零xx年,我最喜欢的乐器是吉他,及他的声音可以完美的诠释收获,而收获又好似一条河,左岸,是那些离我们渐行渐远的童年时光,右岸,是我们在一起勾肩搭背在校园里横冲直撞的青春年华,而夹在中间的、是我们握在手中年年岁岁淡淡的感伤。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放弃了太多亦收获了太多。我在初三,中考像一道枷锁,把我牢牢拴住,放弃了我从小就热爱的美术以及最近热衷的吉他。我知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于我而言,舍鱼而取熊掌。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我已没有自由。而造成这种局面的理由只有一个,而且荒谬的让人不禁哑然失笑。仅仅是因为我在初三。

机关这样,我仍快乐,因为我收获了太多。这其中有友谊,有关爱,有泪水,有欢乐。毋庸置疑,少不了寂寞。

还记得文章开头我写到:我是个喜欢仰望天空的孩子。

如果有一天,你看见一个因为寂寞为仰望天空的孩子,那一定不是我,因为我仰望天空的时候,没人看见。

收与放的关系作文参考7

漫步于林间小道,你可曾细细观察过郁郁葱葱的树木?

  从前我曾喜欢将树叶放于掌心,观察与遐想。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不论是多么相像,也仅仅只是相像。树叶是这般,人也是如此,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性格,活泼的、沉默的、开朗的、孤独的……等等。

  如今大多数同学感到困惑的是怎样把控好自身的个性与性格和周围的同学和谐相处,毕竟在同学们中就有一些人极其争强好胜,为了博得他人眼球,而不断张扬自身个性,在那张扬个性的过程中,芒刃也伤着了不少同学们,内心对其产生厌恶。

  把握好自身优良的个性与性格可以让你走上成功的道路。例如雷军就是如此,在一次融资时,他就用真诚和执着打动了对方,最后使得它在创业的路上越走越远。

  可未把握好这个度,反倒会引来杀身之祸。例如三国时,曹操手下的主薄——杨修不就是如此吗?不论是“因扩修门”、“一人一口酥”,还是替曹植做小抄,都显得功高盖主,最后便被他的主子随口找了个理由便杀害了。

  怎样才能做到既张扬个性、同时又和谐融入周围环境呢?

  在《有个性的羊》这本绘本故事里。有一只叫赫尔伯特的羊,每个礼拜一都是羊群们统一剪羊毛的日子,可就只有她怎么也不愿意减掉身上的羊毛,她认为长发飘逸何尝不是一种美?毕竟这厚厚的羊毛是他在与伙伴们做捉迷藏时,给她最好的保护。玩滚草垛、跳水炸弹时可以说是战无不胜。生日的时候,还可以在羊毛上系上很多蝴蝶结,使他人暗暗羡慕。

  不久夏天便来临了,那厚实的毛发使她大汗淋漓,看起来乱蓬蓬湿漉漉的,她决定在星期一和同伴们一起修剪羊毛!

  后来那厚实的羊毛做成了数十条围巾,为人们送去了温暖与祝福。

  在《方格子老虎》这本书中,小老虎为自己画上了与众不同的方格子纹路。他性格温和,心地善良。小伙伴们喜欢在他的背上下象棋,就连数学家也乐意在他背上演算复杂的题目。借着这个方格他自己不仅学会了算数,还获得了儿童象棋冠军。

  可是有一天他的方格子被大雨冲刷的无影无踪,但这也没什么。在他人眼中他仍然是那个性格温和,心地善良的方格子老虎。

  自我个性的光芒对每个人都至关重要。若没有这个性光芒的闪烁,你便可能是一个平庸的人,但别让那锋芒刺伤了身边的人。让这光芒成就自己的同时,也去照亮别人为他人奉献,这才是光芒的价值。

收与放的关系作文参考8

什么时候可以放;什么时候可以收,不是每个人都能很好地控制,如何处理放与收的关系则是每个人都要思考的问题。

   放,是一种什么感觉?有可能是放松,有可能是自由,也有可能是快乐。放,可能是一种释放,释放内心的某种压力;放,也可能是一种宣泄,将积压在内心的某些情绪痛快淋漓地宣泄出来;放,也可能就是一次转换,把那些可能成为包袱或者负担的事情暂时搁置一下,让自己的注意力切换到另外一个频道。

   放,当一个人处于放的状态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也许这个人有点疯狂,有点执拗,没有了平时的优雅从容,少了那份从容淡定,彻底卸下自己的面具,彻彻底底地让自己投入到某个令自己放的活动之中,也许这个时候他必须让自己成为那个坚定的长跑者,无论户外刮多大风,下多大的雨,自己必须在那个需要释放的时间点出现在美丽的跑道上,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这段时间一定得将这段美丽绝伦的跑道一个人完整地痛快地跑完,一定得让自己跑得上气不接下气,一定得让自己跑得精疲力尽,一定得让自己战胜那个偷懒的自己。放看起来比较容易,放,看起来不少人喜欢,也经常去做。

  而收,似乎要比放难了许多。收,是得收起自己的欲念,收起自己的气力,收起自己的行动,这是控制,也是减少,这就意味着,这个人必须减少他生活里很多东西。比如减少欲念,收着自己的想法,尽量减少那些杂七杂八的想法,尽可能降低自己对生活的过多追求与欲望,只是满足那些最为基本的要求。这容易吗?有点难。年轻的时候往往做不到,到了中年了,慢慢地变得可能,但也未必都能做到。收着自己的气力跑步,要远比狠狠地跑步要难了许多,狠狠地跑步似乎是一种彻底的放松,只是把自己扔出去就行了;而收着跑步得控制好自己跑步的频率,跑步的节奏,跑步的力气,尽可能不能超出自己身体的承受限度。这个时候的收,是需要意念到位,思想到位,更要让自己的意念思想控制好自己跑步的双腿。这样的收尽管有点难,但一旦这么做了,人也是可以从中收获不少。一个人在收的时候可以比放收获更多的感悟:一下子发现收是能真正锻炼一个人的意志与思想,是真正可以考验一个人的自控力。

   放,是一种生活,收,也是一种生活,在放与收之间如果能达到一个平衡,这也是一种不错的人生收获。

收与放的关系作文参考9

摘 要 就当下的作文教学现状而言,写作文“老大难”依旧是困囿学生和教师的问题。纵观我国古代蒙学教育历史,“放胆文”和“小心文”的提出,以及写作教学上的“先放后收”理念,或许能给身处教学困境中的教师以突围的可能。重视平衡“放胆文”和“小心文”的关系,一方面有助于学生讲究文法、注重辞章,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核心素养视域下语言和思维的关系在写作教学中的体现。因此,探索辨析写作教学中的“放胆”与“小心”,有其深刻的实践价值。

关键词 写作教学;放胆文;小心文

毋庸讳言,就我国目前的作文教学现状而言,张志公先生在四十年前作出“作文教学‘老大难”的断论恐怕依旧当行其道。在当下的作文教学视域中,学生在主观认知层面畏惧作文,将作文视为任务,抵抗排斥依旧是阻挡写作教学深入推进的拦路虎;在作文质量层面,又存在思维僵化、情感虚假、形式单一、表达含糊、语言匮乏等多种问题;而在作文教学层面,因写作能力提升缓慢,应试教育驱使下的教师往往只得重模式、轻素养,重模仿、轻创造,急功近利、强化技巧。作文的教与学都已身陷囹圄。而在写作能力被形容为“是学生一辈子都要用到的一种能力,是他们安身立命、生存与发展的一种能力”。[1]当下,如何达成教师教学与学生之于写作“困境”的突围,是我们都需要迫切关注的议题。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语文四大核心素养,这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也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新挑战。落实在写作教学中,首先即表现为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能力,主要体现为母语语境下的写作建构。这要求学生写作中所使用“语言”,不仅仅是社会的理性语言,更是语境中的言语和优质的母语语感。这也提示着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母语学习和运用的过程中,语感和语理的互相促进是十分重要的。

在思维发展与提升层面,对写作教学的新要求主要表现为语言和思维的平衡关系。写作是以语言为载体,是学生思维的可视化表达。如何让学生愿意想、有得想、想充分,如何激活学生头脑中的漠然与空白,整合出清晰的思路,加工成有逻辑地言语成品,就是对学生语文素养和思维表达的有效激发。

因而,核心素养的指导对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高,语言准确合理的表达,思维品质的提升有着必要且切实的意义。但面对作文“老大难”的问题,其中也不乏现实教学中的诸多难点、痛点横亘在教师面前。而对“放胆文”和“小心文”写作的路径探讨,对冲破这一困境或有巨大的实践意义。

一、何为作文中的“放胆”与“小心”

“放胆”与“小心”最早源于我国古代蒙学作文“先放后收”的理念。宋人谢枋得在《文章轨范》一书中总结前人经验首提“放胆文”和“小心文”的概念。此书作为指导士子科举取仕之用,选录了汉晋唐宋十五位作家的六十九篇文章進行编纂汇典,分为“放胆文”和“小心文”前后两部分。在“放胆文”卷首,谢枋得这样写到:

“凡学文,初要胆大,终要心小——由粗入细,由俗入雅,由繁入简,由豪荡入纯粹。此集皆粗枝大叶之文……初学熟之,开广其胸襟,发舒其志气,但见文之易,不见文之难,必能放言高论,笔端不窘束矣!”[2]

从谢枋得的论述看去,习文的过程自有其规律,学写文章应该是一个由粗入细,先放后收、循序渐进的过程。放胆文,顾名思义为胆大驰骋之作,而在此笼统的范畴之下,谢枋得还作了细分。他认为,“放胆文”分为两种类型:粗枝大叶之文和辩难攻击之文。

《文章轨范》第一卷王集选的便皆是“皆粗枝大叶之文”。这类文章被放置在学文写作的最开始阶段,意在启发童蒙生初作文时要不拘格律,散发思维、不着边际、敢想敢写。此卷所选的文章皆从韩愈,构思奇巧,词锋锐利,雄奇奔放,为的是使学生意识到为文“非放胆则不足以极才识之所至,而失于枯寂”。

第二卷侯集共八集,此集文章皆是“辩难攻击之文”这一卷选了韩愈的文章二集,柳宗元、欧阳修的文章各三集,可见文体逐渐由追求畅言奔放向哲理思辨过渡,但在行文上依旧强调风格上的奔放豪逸。谢枋得认为,在有了“放言高论”的基础后,文章要向“小心文”过渡了。此时,这类有气力、有精神、有光焰,却又有法度、有修辞是适合学习的。“辩难攻击之文”虽也也是放胆文的下属一种,但与“粗枝大叶之文”已有本质的不同,它一方面能帮助学生抒发才气,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内隐学生的创作观,即在激发写作激情。

在学习了以上两种放胆文之后,作文便当渐渐转向小心至理。因而,小心并不是意味着畏首畏尾,瞻前顾后,而是要求在放开胸襟的基础上更注重字词章句文法的精巧和思想立论的深度,达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因此,谢枋得指出,“小心文”当“议论精明而断制,文势圆活而婉曲,有抑扬,有顿挫,有操纵”,在《文章轨范》中,“小心文”共五卷,从体量上看占到全书的七成。可见“放胆文”作为“小心文”的对立补充,并不是谢枋得绝对推崇的作文形式,仅作初学者参考过渡之用,他真正欣赏的还是思虑精深、文法严密的“小心文”。

当然,在《文章轨范》之后,对放胆文和小心文的理论探索也并未止息。元代的程端礼、清代的王筠都曾提出过诸如“先放后收”的主张。王筠将学文、习文的三个阶段概括为“放—换脱—收”,体现了收放结合,并形象地描述了过程性要义。[3]到了现当代时期,我国著名教育家张志公先生在《传统语文教育初探》一书中谈及中国古代的作文训练,也肯定了“先放后收”的做法。而在实践方面,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北京景山学校,就进行过由“放胆文”转“小心文”的分年级实验,结果显示“先放后收”的教学模式对学生作文的系统提升有较大助益。

放眼国际,前人凝结的作文训练智慧也与上世纪70年代美国小学界流行的“格雷夫斯作文教学法”有相似之处。格雷夫斯在经过几年的观察和实践后,结合儿童早期的写作的过程和特点提出这一作文教学法,其核心是鼓励学生在初学写作时要大胆写出自己想表达的东西,甚至提出“写作先于阅读”的观点。同时,要求教师葆有耐心、个别谈话、亲身实践,不过多地干涉学生的写作。等到学生渐渐入门了,有一天发现自己的写作其实很幼稚、觉得自己不会写时,“伟大的突破就来临了”。此时学生的写作将由自我中心转向自我批判,格雷夫斯指出:“‘这是孩子写作能力发展的关键性阶段,因为从这时候开始,他会走另一条路子,那就是一遍又一遍地改,一遍又一遍地写,而且还会请老师帮忙,让老师过问他的写作。只是到这个时候,师生之间才可能开始关于写作问题的个别谈话,而这种谈话正是写作教学最基本的内容,也是最基本的方法。”[4]格雷夫斯的作文教学法纵然有颠覆传统的先锋性,但这种强调通过活动、榜样和兴趣进行自然教学的方法也映证了写作从“放胆文”入手的重要性和心理动因——“放胆”意味着不过早地在限制中抹杀儿童的创作热情。

二、写作教学为何要先“放胆”后“小心”

“格雷夫斯作文教学法”已在学生的心理认知层面初步阐释了先放胆的原因,而当下基础教育阶段写作教学的困境和现实也昭示着作文教学改革的迫切性。寻求更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并不代表一定要用多么新颖的方法。事实上,我国古代的蒙学教育史便凝结了诸多教学智慧的结晶。写作教学中的“先放后收”就是一条值得尝试的路径。

1.放胆:培养兴趣,夯实基础

当下的作文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最突出的一点便是部分教师误解了考试大纲和作文评价标准,导致学生作文故作老成而无创新表达,片面求“稳”而形式僵化。作文提升又不如阅读训练来得高效,故会造成轻写作而重阅读的观念。教师认为作文得一“中等偏上”即可,便是当下写作教学趋于保守的普遍做法。学生只得作“表面文章”突击,堆砌辞藻以求“形质华美”,引经据典以求“论证充分”,滥用排比以求“气势磅礴”……用看似形彩兼备的文章来遮掩情感匮乏、观点虚浮等弊病。苦心雕琢却依旧不得法,久而久之自然会对作文产生厌恶心理。而这样的观点既是写作困境的果,也是造成这一困境的因:仅注重雕饰,记背“好词、好句、好段”,而忽视自由情感的抒发终将只是锻造的一个绣花枕头,这样的行为之于对学生写作能力不过饮鸩止渴罢了。长此以往,学生自己也能意识到作文质量的差强人意,若再不及时得到点拨和提升,学生对作文可能将再无信心。

所以作文能“写好”的前提是“愿意”写。而按照谢枋得等人的观点,写作的学习本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在学习写作的初始阶段,教师必须要有勇气让孩子放开手去写,才能最大程度地保住学生的创作热情。

从“先放后收”的一线教学来谈,在基础教育阶段,小学应该属于作文教学整体放胆的时期。因为从整个小学整体阶段的思维模式而言,形象思维在学生思维方式中起主导作用,到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才开始经历由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的过渡。小学是充满天真烂漫与好奇想象的阶段,过早地以小心审慎的表达方式和内容指导儿童作文,必定会扼杀他们的个性,也违反了人类学习的规律。课标对此阶段的要求也体现了“整体放胆”的导向。

在著名作家、语文教育专家叶开老师的一线作文教学经验中,同样有着实践上的论证。他明确指出了阅读和写作之间互相交糅的关系,也明确指出了写作指导要依据学生的心理结构特征进行。例如他举例,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学生的心理认知处于儿童幻想期,应该要结合儿童乐于想象、擅于创造的天性来指导写作。但他却观察到了一些“错位”的现象:比如在小学中低年级阶段就过分强调了“说明”的表达方式,过分强调非虚构作品的练习。此類教师想当然的、自以为“拔高”的指导不仅是无效训练,还会妨碍到本阶段原有的写作目标。

叶开的作文指导实践主要泛布在小学阶段。他结合小学生热爱幻想、天马行空的心理特征,选取了《山海经》《搜神记》等一系列充满想象和神秘色彩的上古神话作文阅读文本,从故事本身切入,带着启发性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待大家都发生灵感后,再鼓励学生就进行写作,而老师布置的题目也更注重联动激发的互文关系。作品不求词句篇的简洁雅致,但求富有创造力。并且,叶开认为“在写作入门阶段写长很重要——写作‘长度是非常重要的。”他甚至在实践中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个能够自如地写出七八千字以至于上万字好作品的孩子,要应付学校老师布置的几百字作文,是非常容易的。”

到了写作进阶阶段,即能写长之后,再考虑作品结构的合理性、人物性格设计的独特性、情节发展的逻辑。学会修改是把一部作品从“毛坯”打磨到成品的状态。由此,孩子们的语感也就养成了。他们在语言表达上,准确性、有趣性、丰富性都会不断地激发出来。

叶开提供的教学案例再一次证明了“放胆”在写作初期的重要性。宽松的创作环境,能促发他们更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生活,以个人化的视角亲近自然、观察生活、看待世界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与人交流。而在这一过程中习得的写作习惯和语汇积累,也为日后的下一步精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小心:由放入收,质变成长

有许多人会忌惮“小心文”,将对词汇、文法、音韵的强调看作是对学生学生创造力的限制,实则不然。因为不加收束与修改的文章永远只能停留在浅表,却不能深刻。永远只能是粗枝大叶横生枝节,却得不到修剪。而前文格雷夫斯的作文教学观点也提供给了教师一层心理视角上的支持,即学生在看过作家或同伴的优秀作品后,有一刻会突然意识到自己创作上的不足而开始有意识地模仿,从自我意识转向自我批判。因而,从“放胆”适时转入“小心”也符合学生自我成长的需要。

强调在写作初期要“放胆”是为了提升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热情,但如果一味地不加指导、放任自由就会致使内容贫乏、结构散漫。好文章讲求文质兼美,也就是说一篇好的文章不仅要敢于放言,还要在此基础上深思熟虑、凝炼锻造。不仅要立论深刻,也要娓娓道来。如果只讲“放胆”,不讲小心,那么放任自由的最终结果就是将“放胆文”置入人云亦云、内容干瘪的“流水账”,这也与教师渴望变革作文教学的初衷背离。

而近年来社会各界对“应试作文”也颇有微词。一方面,学生的写作能力欠缺,思维不够开阔机敏。情急之下,考场作文套作、套句频出,常被人形容为拾人牙慧、千篇一律;另一方面,公众也常将这类结果归咎于应试作文本身。作文教学模式僵化,课堂写作的目的由抒发真情实感转为练主题、练速度、练语言,学生说假话、说空话也已成不争的事实。但基于此将小心文简单地与应试训练简单划等号,也是对“小心文”的误解。

首先,小心文是在有了放胆的基础上提出的。此时,学生已经有了良好的表达愿望,也有了一定的词汇积累与写作基础。“小心文”并不是让学生放弃“放胆”,这会给开阔的思路再次受限,也绝不是要求学生机械把已有的文章打碎了嵌入教师预设的结构中,这也与抄袭无异。“小心文”提倡的,是在学生已有作文的基础上,从古往今来各类优秀的文章中学习字词句篇、起承转合、文法逻辑与精谨慎的论点加以吸收修改,内化为适合自己的写作图式。由此,学生的文章就能够实现“放中有收”,一方面使立意更深刻,内容更详实;另一方面使结构更精巧,语言更雅致。正如《文章轨范》相集中的文章,虽为小心文,但所选文章抑扬顿挫,有气力,同时也是对作文的一种更深层次的思考,即在圆活婉曲的基础上使文章气势宏大,笔力万钧。它的存在应该也是为了防小心文矫枉过正。

所以,“小心文”是与“放胆文”是互为补充的形式。放胆文写到一定阶段,不能停留,教师要适时抓住时机使作文从量变走向质变飞跃提升至一个新的高度。

三、如何平衡“放胆”与“小心”

虽然写作教学中的“先放后收”已由诸多历史经验和教学案例映证,但教师在系统实操中仍有困难和疑惑之处。比如单一地理解“放胆”“小心”并不困难,但如何做好由“放胆”到“小心”的过渡依旧是一个问题。又比如,考虑到学段的更迭变化,如果上一学段并未给“小心文”的教学做好铺垫,学生对写作已有畏惧心理,作为教师又如何应对衔接。因此,如何平衡好先“放胆”后“小心”的辩证关系,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宏观来说,“先放后收”应贯穿于整个学文、习文的过程,是一个分阶段、分步骤、讲连贯的系统的概念。教师应根据所教学段具体判断学生所处的阶段。一般说来,进入初中前后应是以放胆文为主渐渐向小心文过渡的时期。如若有学生依旧处于“惧怕写作”的阶段,则教师应遵循差异化的原则,给予其更多鼓励和充分发展的空间,首先要让学生达成“写作是为了表达自我”的共识,写真话、吐真心。

微观来说,在进入中学教育阶段后,“先放后收”应贯穿于每一次的习作经验。即在开始写作时不加阻碍大胆草创,待一气呵成之后再去调整章法技巧。如果灵感未至,也尽量先开阔思维,不被固有程式和观点所束缚,努力在写出新意的基础上写得圆融。但要求学生能做到不偏不倚又谈何容易,以下笔者就从“过大胆”和“过小心”兩方面着手,试图探究平衡两者的方法。

1.有意模仿,出乎其外

模仿也是提升写作能力的一种方式。当学生处于写作瓶颈期时,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名家名作供学生模仿。事实上古代作家在锤炼笔力时经常用到这种方法,如汉代扬雄的《太玄》模仿《易经》,《法言》模仿《论语》,苏东坡的《万石君罗文传》模仿韩愈的《毛颖传》。林则徐、曾国藩、张之洞在家书里都鼓励他们的儿辈在“开笔”以后要模仿名家之作;俞樾还专门为自己的孙子写了《课孙草》,教孩子怎么破题、承题、起讲等;梁章钜的《制艺丛话》对明清两代的优秀范文从整体到篇、片段进行点评;方苞、纪昀等人还为天下举子写“四书文”的范文。但模仿不等于抄袭,也不能让优秀的名作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因为自始至终,“小心”都应该建立在“大胆”之上。学生在模仿时主要是要提取作家的写作思路和点睛之笔,并不意味着全盘否定自己的创作。教师引导学生把对名家名作所建构的文本世界的理解和对现实生活的理解结合起来,在体验、对照、联想中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是“模仿”所能带给学生的良好启发。

2.片段练习,直指症结

许多教师发现,学生在进行作文提升练习,尤其是记叙文写作时,常有叙述疲软、全无亮点之嫌。中学生本就缺乏生活阅历,若文章的语言表达也十分平淡,那文章真得陷入平庸之境了。而在课时紧凑,课长仅有40分钟的当下,如果既要完成一篇完整的作文,又要解题、评讲,那简直是天方夜谭。因此不妨就片段写作入手,既能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又能给学生以明确的目标导向,教师在此基础上提供真实的学习情境和富有启发性的要求,能让学生能深入其境,又避免了肢解性的讲解,一次“吃”透一种方法。由范例到实践具备形象具体的可操作性,背后真正的目的是为了锻造思维品质,这样的练习做多了,学生将有意识地改善自己的写作方式,作文语言调度起来,文章质量自然便提升了。

3.读写结合,扩宽视野

由于年龄尚小,中学生往往缺乏鲜活的社会生活或完整的情感体验,学生在写作中通常不是“不想写好”,而是“无从下笔”。也有教师意识到了这一问题,便推荐了诸多名著,但写作能力并不与阅读书目的多少成绝对正比发展。囫囵吞枣式的阅读是零碎的、线性的,而真正的深入阅读则是系统的、启发的。阅读应将泛读与阅读结合起来,将单篇阅读与群文阅读结合起来,将课堂阅读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实现由一篇文章到一本书,再由一本书到一个主题,再由一个主题到一个时代的阅读演变。对经典文学的理解要深刻、透彻,选取的阅读材料要能反映人类的母题,比如反映“生与死、爱与仇、选择与放弃”矛盾的《哈姆莱特》。在学生已习得逻辑思辨能力的高中时期,读《哈姆莱特》绝不仅停留于识记故事梗概、了解故事背景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文学阅读与现实关照和自我反思联系起来,体会哈姆莱特的纠结与脆弱,再关照自身,这才是对思维视野有利打开。

4.切磋交流,互促互进

“不动笔墨不读书”,在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同时也要及时记录灵感迸溅的火花、珍视自己的独特感受。而无论是日常所写的读书笔记,抑或是课堂的作文练习,注意分享与借鉴是能开拓同学思路的有效方式。文学史上的许多事实证明,分享彼此的作品,既有利于切磋文学写作经验,也是分享人生感悟和提升人生境界的好途径。教师在这方面可以不拘形式,可以让组织学生互改互评,也可以针对近期的阅读经验展开主题辩论,学生在准备辩词的过程事实上是对近期阅读基础的再提升。而通过互相切磋的过程,也是集众人之所长,将彼此的灵感观点共献共评的过程,十分有利于拓宽学生多元看待世界的角度,形成辩证思考。

四、结语

当代作文教学模式的变革和创新是一场任重道远的实验,对“放胆文”“小心文”的再度关注和对“先放后收”理念的不断讨论给予了教师突围写作教学困境的新思路。当然,教师在践行这一理念的同时,要时刻关注放胆和小心的融合发展,不能片面指向一方,在鼓励“先放后收”的同时,也要平衡“放胆”和“小心”的关系,不能矫枉过正。

参考文献

[1]王琪. 小学作文“先放后收”的基本理念与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

[2]谢枋得.文章轨范[M].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

[3]秦克铸,王秀亮.小学教师教育新理念学科教学论[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

[4]曾照耀.格雷夫斯的写作教学法[J].外国教育动态,1982(04):61-64.

收与放的关系作文参考10

日常生活中我们的收与放都是有度的。比如,很多事要收,即严格地去对待,而很多事就要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人与人相处也就是要深谙此道。如果是涉及利益的关键性问题,那么“收”才是对别人对好的警示和震慑,也只有这样才能保护自己。反之,如果是不涉及原则底线的问题,“放”无疑是能让所有人皆大欢喜的完美选择。其它问题上也是如此,比方说学习,难点重点自然是要“收”的,如果不这样所那么很多漏洞就会被反馈在学习成果上,那么之前所谓的努力也就变得毫无意义了。相反,如果是很多简单的、不适合在当下学习的或者是早就已经学会了的内容就可以“放”,毕竟是有轻重缓急,在已经学会的内容上继续磨蹭也是一种消耗。所以,学会衡量斟酌,才能事半功倍。

收与放的关系作文参考11

收放自如,大抵也是一种人生境界。

人在岁月中越长越大,路也在时光中越走越长。在人生这条充满荆棘坎坷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很多事情,或喜或悲。我们不能逃避,那么便坦然面对,也许会有另一番不同的结果。

回望来时的路,酸甜苦辣应有尽有。经历过的辛酸不会烟消云散,甘甜也不觉得是水月镜花。

试问,有多少人能做到范仲淹那般洒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又有多少人能做到陶渊明那般淡然。远离人境而无车马之喧哗,丝竹之乱耳。在现实中,总会因为一些小事影响自己的心情,即使读过太多至理名言,仍不能做到坦然面对。

在生活中,难免少不了斤斤计较。小的时候大概每个人都有一个发小。而你与发小之间攀比那是家常便饭,或许是因为考试我比你多几分;或许是你早餐比我多五毛钱;即便是放学老师奖的小红花都要挣个你死我活。现在回想,到觉得有些幼稚可笑。

渐渐的长大了,想的事多了,也开始留意周边事物。如是某个同学家里配置电脑,那便羡慕不已。原本水火不容的两人,顿时亲如姐妹。只为了能到她家一饱眼福,好像多瞧眼就多了一分优越感。慢慢的,班上也开始分流。我和你玩,你便不能与他要好,分为好几派。要是因为一点小事吵架分开,便难受得不想吃饭。常常躲在被子里偷抹眼泪。谁会没有一个不足为外人所道的秘密,就不必拿出来纷扰别人。

高中,与之前的损友们分开,来到新的环境。陌生的学校,陌生的老师,同学讲话也是几种不同的乡音。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陌生,初来乍到,仿佛全世界都将自己抛弃。因为无助所以思乡,打个电话回家都泣不成声。后来,开始一切都变得那么淡然。不会因为小事斤斤计较,与班上同学也渐渐相熟,也开始学会独立。

有时候,影响你心情的不是周边的事物,而是你控制自己心情的能力;有时候,在淡然与奋然之间才更能领略到生命的美好;有时候退一步你会发现海更广,天空更辽阔。是啊,干嘛要跟自己过不去呢!要与生活为友,与世界为友。

收放自如,也许也是一种学问吧。

以上是关于收与放的关系议论范文的相关内容分享,希望本文能够为您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感谢您的阅读!

本文由用户:zhenzhen 投稿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点击这里联系)处理,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ktime.cn/21866.html

(0)

相关推荐

  • 《我喜欢的传统节日——春节》作文范文400字

    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可多了,有团团圆圆的中秋节,有热热闹闹的端午节,有登高插茱萸的重阳节但我最喜欢的是喜气洋洋的春节。 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忙碌着。腊月要扫舍,祭灶王爷、买年货对了对…

    小学作文 2023-06-16
    02
  • 《未来的我》作文范文400字

    未来的我,已经是一位名扬四海的克隆大师了。 2010年,随着科技的发达和时间的流逝。很多在2019年常见的动物,现已被列入濒危动物名单。最近,我的大脑里蹦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克隆出…

    小学作文 2023-06-16
    00
  • 《水晶球》作文范文400字

    我家有个水晶球被我是视为掌上明珠。 它的样子不仅漂亮,还十分可爱。它是用玻璃和铁所制成的,是一个美丽的玻璃的水晶球被安装在一个坚硬的铁上。铁里面还十分好看,五颜六色的,还有一个精致…

    小学作文 2023-06-16
    08
  • 《秋天的果园》作文范文400字

    欣欣向荣的春天固然可爱,树叶嫩绿、鲜花艳丽、小草依依;炎热的夏天也很有趣,老人们在树下乘凉,孩子们在水中嬉戏;冬天的景色同样迷人,天降鹅毛大雪,世界一片洁白,大地银妆素裹,绚丽的冰…

    小学作文 2023-06-16
    04
  • 《美丽的大自然》作文范文400字

    一碧如洗的天空像一张丝手帕,天空中飘着一块块细碎而又柔软的云朵。 连绵起伏、高耸入云的高山下有一片片绿树成荫的树林,那些挺拔的大树好像在热烈欢迎着春姑娘的到来。小河从高山深处流淌出…

    小学作文 2023-06-16
    05
  • 《《我的未来谁做主》观后感》作文范文500字

    【《我的未来谁做主》观后感】 惠和中学七1班 沈佳佳 漫步在成长路上的我,内心一直怀着个疑问:梦想到底是什么?但自从看了影片《我的未来谁做主》后,我似乎有了答案。 这部影片由真实事…

    作文 2023-06-16
    06
  • 《去踏青》作文范文400字

    过了雪白的冬天,就迎来了翠绿翠绿的春天。一到了春天,大自然就变得有了生机,到处都是一片绿色,红色。绿色的,是一片草原,红色的便是一片花海。这个季节,是让人最舒服的季节了。 今天我们…

    小学作文 2023-06-16
    01
  • 《家乡的变迁》作文范文500字

    时光荏苒,岁月悠悠,辗转几度春秋,改革开放已进入纵深阶段,那些读过的书,走过的路,遇见过的事一次次被光阴抛弃,却也在记忆里一次次被重新捡拾起,它们像是提前约定好的,在某一个不经意的…

    小学作文 2023-06-16
    02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