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革命的结构读后感1500字作文 科学革命的结构的启示和感悟作文

写读后感是一个促使读者深入思考、加深理解、巩固记忆并提升自己表达能力的重要方式。通过写读后感,人们可以更好地从阅读中受益,并将这些受益延续到生活和学习的其他方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科学革命的结构读后感1500字作文,仅供大家参考。

科学革命的结构读后感1500字作文 科学革命的结构的启示和感悟作文

科学革命的结构读后感1500字作文1

在我看来,科学技术哲学很可能是哲学的所有二级学科中最具有普及意义的。相比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逻辑学,它与现实问题的联系更紧密,相比于宗教学它的受众更广,相比于美学和伦理学,它的探讨更容易使人信服。最重要的是,在中国,科学/理科受到了压倒性的重视,但对科学本身的讨论——至少在早期的学习中——却是极度缺失的。在大学学习的过程中,我一直在反思自己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曾经受到的教育。在阅读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过程中,我惊觉尽管之前学习可以使人掌握大量的知识点,但其中暗含的科学史观点不仅不能促进思考,甚至已经落后了时代几百年,因而给学生的思考造成了阻碍。

本篇读书笔记中,我将跟随库恩,首先说明库恩所批判的所谓“教科书传统”是什么样的,它所存在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在我国基础教育中的体现;接下来,我将解释库恩的科学观将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或是提供一种更好的视角;最后,根据库恩对“科学革命之前为什么难以理解”这一问题的分析,我也将试图分析如何改善我国基础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1.“科学教科书”类科学观及其问题

全书第一章中,库恩表明自己批评的对象是“科学教科书”,也包括模仿哲学科学教科书的普及读物和哲学著作。这些教科书把自己看做是科学本身:书中所写的事实、理论、方法就是科学。科学除了一个仓库外什么都不是。而历史上所有的科学家所做的工作也就是努力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塞进这个仓库。既然科学是这样一个仓库,那么科学史家们的任务就相当简单了:他们要么按照年份把仓库里的“科学品”排列整齐,要么为这些“科学品”写一个介绍的小卡牌,解释一下它的来历背景——通常包括它的发现/发明者,哪些因素促成了它的发现/发明,以及哪些因素(错误、神话、迷信)阻碍了它的发现/发明。科学史也就是发挥陈列这些“科学品”的作用的架子。我认为中国学生对这样的“科学教科书”并不陌生:物理、化学课本本身是陈列概念的仓库,而“科学史”只存在于人名之前的数字中,显得可有可无。再加上政治历史课本中“历史的发展是必然的”一类的说法,不难得出库恩所描述的这种“科学教科书”式观点。

但如果进一步思考,我们就能发现这种科学史观至少存在两个问题:第一,我们可以合理地怀疑,这些“科学品”的准入标准是什么?如果科学只是一个仓库,那么它就不能回答这个问题;第二,科学真的是通过个别发现和发明的积累而发展的吗?在我看来,第二个问题非常强烈地与教育中的另一个问题相关:人如何进步?是不是只要记住特定知识点,其就能产生新想法?或者,学习的过程就是知识点的累加吗?

通过这两个问题,我们不难看到,“科学教科书”式的科学史观是平面的,并没能真正深入到历史之中;同时,它也是去主体化的,读者从这门学科中难以发展出对自我的认知和认同。而在库恩的追问中,读者则能感受到另一类强烈的预设情感,那就是对不可思议的人类智慧的惊讶,以及对产生智慧的个人与环境的社会学性的好奇。

2. 库恩的“范式”(Paradigms)科学史观

仅仅提出旧的“科学教科书”类科学观中存在的问题是不够的,还必须产生一种新的科学观,这种科学观要比它的竞争对手能更加成功地解决这些问题。有趣的是,这恰恰与库恩所提倡的“范式”科学史观不谋而合。

与“科学教科书”类科学观的平面化、去历史化不同,库恩把自己的科学观定义为“能从研究活动的历史记录中产生”的科学观。对于库恩来说,上述两个问题实际上是同一个问题:科学的进步不是单纯的积累的结果,真正的原因是一种新的范式通过革命取代原有的范式。而决定科学之为科学的恰恰是这些范式。

那么什么是所谓“范式”?库恩指出,“范式”是为某一学科奠基并规定了主要问题和方法的成就,它们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面对问题时,它们的相对于其他对手的优势成就空前地吸引了一批坚定的拥护者,使他们脱离科学活动的其他竞争模式;二是这些成就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为之后的实践者留下了一系列可持续的待解决的问题。在这些范式的基础上,所谓“常规科学”发展起来。

这种“范式”科学观使科学史更丰满,其中的社会学视角也将传统科学观中割裂的人与科学重新连接起来。库恩反复强调随机性对科学发展的重要影响,也更吻合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直观感受:生活是难以把控的,每一次突破都是个人努力与灵光一现的完美结合。没有什么是注定要发生的,个人以及整个社会的努力对科学成果的诞生是重要以及必需的。

此外,“范式”科学史观也意味着,科学的发展不单单是科学成果的堆积。在科学家决定研究内容并实现它的始终,其必然是处在一个连贯的序列之中,这个序列不仅仅为科学研究提供大致的方向,也为科学家个人提供了一种归属感。而这种问题意识、情感归属感正是原有的科学观无法提供的。

3. “科学教科书”类科学观是如何产生的?

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第十一章中,库恩再次讨论了“科学教科书”类的科学观,解释了为什么“科学革命”的观点为什么难以被这种旧的科学观所容纳。这一部分同时也触及到了一个有关教科书自身的元问题:教科书的目的是什么?它希望学生从中学习到什么内容?库恩指出,教科书(以及模仿它的读物们)全部都“记录着过去革命的稳定成果,并展示了当前的常规科学传统的基础”。而教科书所呈现的往往是最新的范式下的成果,而这种范式支撑着教科书去从自己的新视角重新审视科学史上的所有发展并作出遴选。“部分由于选择,部分由于歪曲,早期科学家所研究的问题和所遵循的规则,都被刻画成与最新的科学理论和方法上的革命的产物完全相同”。事实上,每个时代都有自己时代科学革命下的问题,这些问题在革命之前是完全不存在的。因此,从教科书中得出的印象——科学史是“直线式、累积性的”——是存在问题的,它忽视了历史语境。

此外,我的想法是,近现代之前科学范式的更迭比较缓慢,因此同一个时代中人们难以产生这样的想法;而科学发展在日新月异的今天,科学范式的转换变得更加直观,对这种转换的思考也变得更加容易和紧迫。

有趣的是,我国的物理化学教科书介绍的是更与生活相贴近的常识,也就是似乎更适合称之为培根时代的科学。而由于科学并非我国的原产,一个更为紧迫的问题是如何给科学一个恰当的定义。然而,在定义问题被解决之后,我们又不禁要问,为什么今天我们的教科书还在使用过时的科学观?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我们的历史观念和科学史观念一样是存在问题的,甚至存在的是同质的问题;此外,我国人文学科刚刚起步,进展艰难,还在试错阶段。而科学又被视为和人文割裂的领域,因此其中隐含的人文因素就更加难以得到重视。最重要的一点或许是,就像我在前文中提到过的,科学的演进本身和人的进步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种有趣的对位,而传统的学习观更接近结果导向、死记硬背而非问题导向、创造发展,因而当看待科学的发展历程时,也更容易将重点放在成果而非问题上。对人类思维规律的误解也容易使人产生“单纯科学成果的堆积就必然会导致进步”的线性发展观。

而无论是科学的发展还是人的教育,都要求我们转变这一想法,而转向考察库恩的想法寻求进步的灵感。

《科学革命的结构》的内容可谓十分丰富,后世甚至库恩本人针对这本书也提出了许多修正与批评。但在我的阅读历程中,我还是选择从我最关心的现实问题出发,去考察在中国基础教育的语境下实践库恩的观点是否是可能与可行。

科学革命的结构读后感1500字作文2

2022是库恩(Thomas S. Kuhn, 1922-1996)诞辰100周年,60年前,他写了一本书叫《科学革命的结构》。现在普遍的说法是认为这个工作有两个意义,一个是建立(或者说是开启了)科学哲学的领域,这个工作是开创性的;另一个意义是终结了之前对科学的诸多正确而高雅的评价。

库恩这本书甫一出版就引起了轩然大波,余波至今未消。“历史能对我们现在所信不疑的科学开始产生一个决定性的转变”(库恩语)。

三十年前读过一遍没太读懂,今年又读过一遍,稍稍明白了一些,在此与大家分享。

这本书基本上推翻了科学的神圣感,所以才会在科学界引起那么大的反应。书的内容基本上是在通过对科学史(所以这书也可以归到科学史)解读研究科学分类、相互的关系以及科学研究中的基本方法,还涉及科学家的动机、行为。

 一、引言

对科学的普遍认知是科学做为一种基于观察、讲究逻辑的人们对自然(客观实在)一种描述,通过这种描述人们可以得到自然界的运行规律,而利用这些规律,人们可以更加美好的生活,甚至改造和征服自然。同时因为科学结论是客观的真实的,因而其结论或者方法都是永远不变的真理(如果要严谨一些,那就是在一定条件下),所以人们相信、信赖科学,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科学的信徒。而科学精神有十分契合人类对未知的探索精神,星辰大海是科学邀游的地方,因为对掌握科学知识、从事科学事业工作的人领人敬佩与崇拜,所以科学家在大众以上中又常常是一种英雄式的、心灵开放的无私的真理追求者。

所以科学常常是与正确相一致的,比如我们常说,要科学的生活、要科学的看待问题、要用科学的方法来处理事情,这里的科学并不是指科学的内涵而是指“正确”。还有一个词儿叫“科学观”就是用正确的观点看待事物,这个也比较常用。

但有一天,一个人跳出来说,科学不是酱紫的,科学家也不是酱紫的。科学只是某一个自玩自嗨的群体,他们只能说是一个“解谜者”,并不是一个探索者。而科学家只是被绑在政府与公司战车上的工作者,科学家不但不是一个以人类为最终关怀的一群人,而且是骗骗国家经费四处泡妞的人,大家心里自然是不接受的。这个说皇帝是光着的小屁孩就是库恩, 一个没有物理学家队伍中的“弃徒”。但他不仅颠覆了我们对科学的认知,开拓了我们的理性思维的疆域,而且还在很多领域中都带来了新的思考。

 二、(现代)科学是什么

那让我们来用传统科学的方法来看看科学、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的真正内涵是什么?

通常概念下科学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科学成果,包括定义、概念、方法、结论以及假说、定理、定律等:另一个方面是科学家的活动,包括科学家们对待客观世界的态度、观点、思考。简单地讲,一个是从成果另一个是从取得成果的需要的活动来定义科学的。

现代科学的诞生一般的讲是始自伽利略年代。一般称谓是实验科学也可以叫逻辑科学或者机械论科学。通常是由一些概念、定律、定理、假说构成,这些内容都是放至四海而皆准的东西,可以解决或者解释我们日常生活中大多数的事物规律,甚至可以处理我们无法亲身感受的很多事物。伽利略科学中最经典的就是比萨斜塔的例子:物体从塔上自由落体,是重的先落地还是轻的先落地。有人说他做了这个试验,有人说只是逻辑推论就可以证伪(一个轻的物体与一个重的物体捆绑在一起,比原来降落的快还是慢呢?) 所以科学就包含了两个维度,即实验观察和逻辑这两个维度。

而科学家具有孤胆英雄的标签,孤独的科学家们倾其全力地为寻求真理而单独作战。就似一只只孤狼在布满荆棘的荒野上独行,四野旷苍云合天幕垂,唯一的区别是智慧的独行,是一种与技术和产业相分离的、超乎社会之上的、纯粹的、自主的活动。科学家与社会其他方面人员的区别就在于是一些自主存在的人。

科学是一种实证主义或者实在论,这一点成立的基础就是客观世界是真实而且脱离人类意识存在的,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那怕是客观事实是无限的,人的认识是有限的,但人类的认识是无限的,因而叫实在主义科学。所以科学的语言是描述性的,而不能是评价性,就是说脱离人类语言而存在,虽然需要用人类语言去描述。

科学的主要方法是归纳方法。在描述性的语言中,从结构上讲,它还分为两类,一类是要说经验的事实,一类只是逻辑和意义的关系。由可证实性的命题来构成。所以人们一是要搜集材料,要戚戚然的去观察和做实验;其二是在搜集到一系列的材料的基础上用逻辑归纳出一个普遍性的命题,这通常就是科学定律,而具体的定理、结论都是依靠逻辑演绎出来。而随着观察事实越来越多,观察的手段越来越先进,我们从中通过归纳概括出来的科学命题就会越来越多。这样,科学的进展就是一个积累性的进步,象滚雪球一样,总是后面的成果包容前面的成果,比前面的成果更丰富、更精确,而且这个成果越来越靠近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这种科学观又可称为是一种“现存主义”,认为当代科学是评判者,所有其余的产品都依据它进行判断,判别它们是创造性的工作、创造性的信念,抑或是昔日的科学。

这幅图画非常符合我们的常识,其主要结论是科学是目标性的,科学的发展是进步的,越来越好的,尤其是科学讲的是真理,而这个真理是不需、不允质疑的。如果你是这样的想的,那沉下心来品一品,科学是不是呈现一种宗教化?

 三、对(现代)科学理念的质疑

1、    来自科学界外部的思想进步

十八世纪,整个欧洲沉浸在一片喜悦当中,工业革命和殖民地的成功带来了欧洲大陆的一片繁荣,估计欧洲人们也是第一次吃饱饭穿暖衣,遍地黄金,四处都是机会,有些像。。。恩,我们的本世纪初。这里可以写几万字,细数那个工业革命的成果,蒸汽机电力系统公共卫生系统,无数的新鲜物件得以应用,世界那么美好。

但很快的,人们在物质丰富的同时就开始不安分了,文学、哲学、思想上人们开始蠢蠢欲动,印象派、波特莱尔、自由派,甚至更早的大西洋宪章相继出现,但那都是些文人在吵吵闹闹。很快的两次世界在十九世纪爆发,国家社会主义、希特勒也出现了,工业革命开启了潘多拉盒子,在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也放出了一个个噬人的野兽。痛定思痛,在十九世纪中叶,人们开始反思,而且是不断的反思。相继出现了保守主义、建构主义、解构主义,思想上对一切的批判开始了。其基本观点就是历史辉格主义是不对的,人类进步是非线性的,非累积的。那么科学的发展规律是不是个例外呢?

特别的原子弹对人类的成功大屠杀,人们突然感到,科学成果不仅仅是造福人类,同时还可以制造大规模杀伤武器。同时两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有了新标签:政府和组织指引科学研究的目标并给予资助,不再是个人和松散的人群凭借兴趣(或许经济利益)开展探索或发展性工作;科学家开发并生产致命武器,正式宣告了科学无辜时代的终结(在费曼物理学讲义里开篇便说,工业和军事部门就业的技能云云);科学家不再是道德典范聪明人群云端人物,而是为五斗米的芸芸众生。科学研究成了一份工作与职业,这个职业与政治共谋与战争同舞。那些曾经由于好处而关注科学的公众,因为神圣而崇拜科学的人们,突然间变得注意起科学的破坏性方面以及科学家的邪恶了。这种敌意扩大到科学被建制化的社会结构,扩大到作为标志科学家特征的智力。敌意公开指向科学知识的实际内容,指向了凡受过教育的人们所普遍具有的基本假定,即科学知识理性地是真的可靠的吗?是依赖于一种充分的方法论吗?。

到了上世纪的中叶越战带来的反战浪潮,特别是苏联科学技术、国家实力的以人造卫星上天为标志的迅速提升,人们在反思美国(西方)的科学界发生了什么,因为战后苏联并没有在马歇尔的西欧拯救计划中。此外,还有环保主义意识的觉醒(标志性书籍是“寂静的春天”的出版,虽然我是一个反环保主义者,但得承认环保主义意识的觉醒加速了人们对科学的批判。)也成了科学神坛坍塌的加速剂。

人们突然醒悟科学已经变成一种新的宗教对人类文明造成清晰而现实的损害。同时在技术层面上,哲学的发展,从维特根斯坦开始,人类的语言是不可能做为描述性的工具的(这里想起来传统相声的“蛤蟆鼓”)。特别是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的“游荡”,基本原理就是人们(包括科学家)都要受到社会事件与社会压力的制约,自然就无法保持客观的标准。

而在新的社会中,科学家也失去了原有的光环:“有以次充好的科学家、企业化的科学家、鲁莽的科学家和肮脏的科学家,它们又全部与失去控制的技术有关”。科学家们不再独立仰望星空的那一批人,而是不得不绑在政府或者公司的战车上,原有个人的道德和承诺随着这些领导层的实用性道德而下降。现在,“小科学”的旧理想主义已失去了它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基础,产业化的“大科学”只能是一种相应的理想主义,而现实主义逐渐侵占了原有的理想主义地盘。

在这种情况下,科学的本质是什么样子?科学(家)还可以独善其身吗?

 2、    来自科学界内部的挑战,证伪主义

当然,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清醒的人,在文学界可能是奥威尔、鲁迅,在科学界是马赫和普朗克。开始关注科学本身的纯洁法问题,但他们走的不远,基本观点是科学是客观的、中性的探索模式,认为只要科学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不腐败,它仍然能为人类带来和平和富足。也就是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国界。

在前面介绍的实在主义的科学观的背后是有一个前提假设的,那就是人们是是可以非常客观地观察客观世界,观察所用的语言也是中立的,人人都能接受的客观的语言。但静下心来,从哲学层面上讲,或者说从宏观层面上讲观察是不能客观的,而且描述不能是客观的。

这个时候跳出来一个人叫波普尔,他开创了科学的证伪主义理论。他的观点是认为科学研究不是先去抓事实再来进行归纳。而是先有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猜想了一个普遍性的命题来,然后就想办法去反驳它,老反驳不了,这就是科学的命题,我们就暂时接受它(最好的例证就是牛顿第一定律,还有数学上的那些公理)。这就给出了一个高度可错的、高度可批判的科学研究的形象。所以,科学家与其说是追求绝对真理,不如说科学家是带着批判的精神去暂时接受一个相对的真理。当然,可证伪性还和一个命题的精确度有关。你说得越精确,它就越可证伪;你说得越糊涂,它就越不可证伪。因此,科学研究也要求在语言表达方面要极其精确,而不要有歧义。所以,最好我们一般用数学语言来表达,不能用日常语言,讲一句话是多半有多义的。

听上去,这种说法也是蛮有道理的,也是符合科学发展史的,但问题随之而来。一个科学命题应该具有可证伪性,在逻辑上可能会被一个反例所驳倒。可证伪性就是说它可错。因此,凡是不可错的,就不可能是科学的,若是不可错,就是任何情况下找不到或不可能找到一个经验的反例,那他就是科学,可如果你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对的,你就没有揭示经验的事实,没有提供知识。这成了证伪主义的一个悖论。(现在我也不知道是怎么绕开这个问题的)

虽然在这个大的思潮下还有一些小的分支:匈牙利人拉卡托斯持马克思主义科学观,力图阐明一种科学进步的哲学。奥地利人费耶阿本德采信的是一种无政府主义的科学态度,反对任何意义上的科学中心的反动霸权行为。但他们都没有原则性的突破,基本上没有回答前面证伪主义引起的困惑。

这个时候来到了库恩时代,也就是上世纪50年代,此时的美国处于一个极端政治高压时期。也就是麦卡锡主义,也不要怪麦卡锡,那个时候苏联社会义的成功,包括红色中国的乌邦托在全世界都很有市场的,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格瓦拉。

库恩的主要思想就是科学是以一个个的“范式”而构成的“常规科学”;每一个范式是并不相通的,具有“不可通约性”,更不具有比较性;相应的科学家构成“科学共同体。

库恩改变前面所描述的一切认知,如果说伽利略修了一幢房子,那么马赫和波普尔对其进行了修,而库恩则是推倒了重建。

科学革命的结构读后感1500字作文3

学科讲座和文献总是出现“范式 paradigm”一词,于是便想着从源头追溯,好好理解究竟何为范式。抱着这一初心去看,发现这本书不愧为鼻祖,此时距离“范式”首次出版已经过去了60余年,但其引起的争议之大,至今或许仍有余音。正如Masterman在阅读后整理出的索引所示,这个词在本书中至少有二十二种用法,以至于库恩在1969年的后记中彻底放弃了“范式”一词,改为“学科基质 disciplinary matrix”(或许翻译为学科矩阵更合适)。这一修改有变得更好吗?或许库恩最后也没有答案“范式”是什么。但不可否认的是,库恩对用词具有点石成金的魅力,围绕“范式”所诞生的一组又一组概念层层展开,为我们清晰展示出科学革命的结构——把常人不认为是问题的“真理式的、积累性的科学图景”生生论证成了问题,单就这点而言,此书就值得花上一段时间好好阅读。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库恩之所以有如此伟大的发现,离不开他在序中提到职业生涯的转向:由物理学转向科学史最后转向哲学(科学哲学),正是对哲学的关注才引导其最终关心科学史的发展。自发的随意性探索、教学相长以及学科交叉最终造就了这部经典之作,也从侧面论证着,知识求取的过程往往与个人经验、学术性格不断地纠缠在一起。开篇就提及的编史学革命不断提醒我们:历史如果不被看成是轶事或年表的堆栈的话,那么,它就能对我们现在所深信不疑的科学形象产生一个决定性的转变。

虽然我没有更清晰地了解何为范式,但整体收获却远超预期,大体有三点。一是,作为一个即将踏入科研领域的新人,我受到了极大鼓舞,这也是本文拟题为“新范式属于青年”的原因。二是,在解答革命为什么是无形的一章中,作者描述了“教科书的误导”:正是教科书系统性的曲解,使得科学革命难以为人察觉。这是一段属于“范式胜利者”的历史,对今天我们所作的文献综述仍有所启发。每一次文献改写我们都在选择性地寻找支持范式的证据,是我们所信奉的新范式对旧范式的一次冲击。文献综述的魅力就在于重述,去除引发反常与危机的随意性因素后,也许下一场科学革命就藏在重述之中。

三是科学的本质:科学在不断逼近真理吗?库恩认为科学发展是达尔文式的,并非接近真理,它是从某一时刻科学共同体的知识状态出发的演化过程,科学共同体的存在保证了科学不需要“真理”这一终极目标存在也能不断进步——这是全书经过十二章论证后最终导出的结论,难怪哈金在导读中就提到“此书结束于一个令人不安的思想”。如果单看化学、物理学科所追求的“以某种方式更好地表现出自然界的真相”,科学也许在追求真理。但我们回看今天另外一部分科研所追求的“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乃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似乎已经不再是对自然界的逼近,而是为人类服务的某些概念的构建,这时候我们能说科学在逼近真理吗?

书中有一段极端的描述值得反思:“成熟的科学共同体的成员就像奥威尔《1984》一书中的典型人物一样,都是权势者重写历史的牺牲品,而且这种联想并非完全不恰当。这么做就意味着在科学中有权就是正确,就是进步。这种说法如果并未隐瞒这一过程的性质以及在不同范式之间做出选择的权威的性质的话,也不算全错。”因此,库恩称改换所效忠的范式是一种不能被迫的改宗,证据或错误都不是关键所在,科学家个人可以出于各种理由,甚至非科学的理由接受一种新范式。

全书主旨用一句话就能概括,科学革命们所共有的结构是(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起先,是具有一个范式和致力于解谜的常规科学;随后,是严重的反常引发危机;最终,由于新范式的诞生,危机得以平息,完成范式转换。范式转换就是所谓的科学革命。整体而言,科学的发展被描绘成一个前后相续的过程:它们有一连串相续为传统所限定的时期(积累性的常规科学),各个时期之间又有着非累积性的间断点(非积累性的科学革命)。

科学革命的结构读后感1500字作文4

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托马斯·库恩提供了一个看待科学史发展的简洁并且极富洞见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广为接受和可检验的框架。这个框架简单总结如下:

在一门学科尚未成熟的时期,从事同一领域的人各自做的是一些搜集事实或者孤立的理论建构的工作。随着学科的成熟,开始形成该学科的科学共同体,这时候,前范式时期的不同理论与方法之间开始竞争,逐渐在这个共同体内形成了一套为共同体成员所公认并且遵守的理论,规则与标准,库恩称之为“范式”。范式一旦形成,这个学科开始进入致力于进一步完善学科的理论,解决学科内问题的常规科学时期,这一时期科学活动主要体现为“解谜”。随着学科内谜题的增多,开始出现“反常”并引发危机。最后通过科学革命和一段混乱时期,各种理论再次涌出,经过这些理论的相互竞争,新的范式得以确立,危机得到平息,进入了新的常规科学时期。而且,库恩还认为,不同的范式之间(尤其是对于革命前后的新旧范式)是“不可通约”的,二者之间无法进行严格意义上的比较,因此科学革命与其说是一个进步的范式取代一个落后的范式,毋宁说是科学共同体内世界观的转变。而一个人从一种范式的理论转向另一种,“与其说是选择,不如说是改变信仰”。

首先“范式“这个概念,在库恩的书中出现的频率非常之高,但是它的准确含义并不太清晰。后来库恩自己改用”学科基质“这个名词,其中“基质”是指这个概念是由各种有序元素所组成的。库恩在1969年发表的一篇后记里面,明确了学科基质中的四种成分。

一是“符号概括“。是指团体成员能够无异议加以使用的公式。符号概括一方面表述出了学科内的一些定律,另一方面给出了符号的定义。

二是范式的形而上学部分。是指共同体成员共同承诺的信念,主要体现为相信特定的模型。虽然这种承诺从启发式的承诺到本体论的承诺多种多样,但是在功能上是类似的。

三是价值。最牢固的价值与理论的预言功能有关。预言应该是精确的,最好是定量,应该满足某一领域的特定要求。比起另外两种成分,对价值的评价弹性是很大的。在精确性上也许大部分人持有相同的论点,而对于简洁性,可信性或者一致性,可能因人而异。

四是范例。比如教科书上的模型,课后的习题,期刊文献中的技术性解答,体现的是某个学科的精细结构。

在以上的四种成分中,原始范式的定义可能更接近于第二种。范式的确定是学科共有规则确定的前提,共同体将不同的范式进行比较与评价,并从不同的范式中抽离出一些共享的全局性的因素,并将这些因素展开作为共有规则。因此,共有规则的确定是范式确定的第二步。范式无需可发现的规则的介入可以确定常规科学,也就是说范式比起共有规则具有优先地位。范式确定了常规科学研究的任务,包括揭示事实,证明理论的一致性以及解决范式理论中的一些模糊性以及完善性质的扫尾工作。常规科学的目的不在于发现新颖的事实,而在于解谜,范式就是确定这些谜题的标准。只有被范式确立的问题,才被科学共同体确定为科学的问题,然后由科学共同体的实践者们集中注意力来解决这些谜题,使得常规科学的发展非常之快。但是,随着常规科学的发展,会出现一些偏离理论预期或者仪器预期的现象,当这些反常影响日益深刻和长久,使得学科处于一种危机状态下,在常规科学的解谜活动宣告失败之后,常规科学随之崩溃。而新范式其实往往在危机发生或者被明确认识到之前就已经萌发,在旧范式崩溃之后经过竞争与磨合取而代之。而处于危机时期的科学家,往往面临对新旧范式的选择问题,这种选择是必须做出的,“拒绝一个范式而不同时用另一个去取而代之,也就等于拒斥了科学本身。”

有一个观点是必须着重强调的,即不可通约性。这个概念的哲学根源在逻辑经验主义的土壤中。对于一个特定的概念,尤其是不可观察的实体,必须放在一定的理论背景下加以考察。而由于不同的理论背景下,同一个命题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含义,可以在一个背景下为真,而在另一个背景下为假。因此,也就没有可以比较的可能。这个观点必须谨慎对待。我们有时候说牛顿力学是相对论的低速近似,或者是量子力学的宏观近似。而在库恩那里看来,由于在不同的理论中,一些概念的含义已经被改变,因此无法进行比较。如果相对论对应的命题集合为{E1,E2,…..,En},在加上vc≪1的限制之后,得到另一组与牛顿力学形式完全相同的命题集合{N1,N2,…..,Nn},虽然形式相同,这组命题却不是牛顿定律,只是相对论的特例而已。因为这组命题的理论假设和理论背景仍然是相对论 ,除非我们改变其中物理量的定义,否则它们就不是牛顿定律。这种观点显然与绝大多数人的理解都不相同。由于不同的范式之间是不可通约的,因此不存在一个中立的理论评价体系,我们也不能去谈究竟哪个范式更好,这直接否定了一种进化式的和线性的科学史观。在库恩看来,范式之间的相互代替确实是一个演化过程,各个相继阶段的特征是对自然界的理解越来越完善,但是这个过程不朝向任何目标。并不存在一个对自然界完全客观与正确的叙述,科学的发展目标就是接近这一套叙述。事实上,哲学上长期对认识论的怀疑主义立场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我们对认识真理和对理性的自信,而库恩的观点则从另一个角度阐明了我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是自我发展的。科学的发展是通过科学共同体的内部冲突的解决,开辟出科学发展最适宜的道路。

科学革命的结构读后感1500字作文5

这本书的作者托马斯·库恩(Thomas S. Kuhn)从科技哲学的角度,对科学的发展史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总结。对于我来说,它使我更全面地从历史的角度去看待现代科学,理解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如何形成和演变的,同时不盲从“科学”本身。这段时间我会边阅读边进行总结和思考。

在伊安·哈金(Ian Hacking)写的导读中,介绍了本书的主要脉络。所谓科学革命的“结构”,指的是科学的发展方式:1.具有一个范式(paradigm)和致力于解谜的常规科学;==> 2.发生严重的反常现象,引发危机;==>3. 新范式诞生,危机平息。科学的发展历程,大致是这样周而复始的规律。

而虽然科学的信念在于求真,新范式的产生,与其说是因为其真,不如说是由于世界观的转变。

这一点上,让我醍醐灌顶。尽管我们一直在追求客观真理,但是由于人本身就是主观的,我们对世界的理解本身就带有主观色彩,同时也受到所处时代的思想、技术等方面的限制。

当我们回顾科学历史时,会发现许多当时人们认为的“真理”,如果不是错误的,也是片面的。而此时此刻,我们所认为的真理,其实是我们当代的世界观的体现。客观真实存在,我们对客观的解读,可以无限接近于真实,但始终是片面的,即使是求真的科学界也是如此。也正是如此,使得科研工作者们对于“真”孜孜以求;同时,我们也更要清醒地意识到科研的局限性,永远保持谦逊和质疑的态度。

科学革命的结构读后感1500字作文6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一批活跃于维也纳大学的学者,例如卡尔纳普,石里克等人提出了逻辑实证主义。他们主张“科学的哲学”,反对传统思辨哲学出发,进而将研究的兴趣的兴趣专注于科学,最终形成了“科学哲学”(Scientific Philosophy)。逻辑实证主义认为科学的发展过程是线性的累积的,事实、理论和方法就像一颗颗科学颗粒,最后形成真理和知识大厦。库恩则认为,如果科学是这样发展的话,必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方面,他必须指出当代科学的每一事实、定律和理论是何人何时发现或发明的;另一方面,他必须描述和解释阻碍着现代科学教科书诸成分更迅速地累积起来的错误、神话和迷信”(P2)即需要分清楚真理和谬误的界限,然而事实是“累积过程的编年史家们发现他们越来越难以回答,氧是何时被发现的这样的问题”。而且科学毫无疑问是历史的,以前流行的科学今天可以被我们证伪,那么如何保证我们今天的科学不会在未来被证明是错误的呢?因此,真理与谬误的界限同样难以回答。

库恩因此认为科学发展是非积累性的活动,但也不同于波普的科学发展模式。波普与逻辑实证主义的经验证实原则针锋相对,提出了证伪主义的原则,但他过分强调了科学发展中的否定、质变或革命的一面 , 并把它绝对化,而否定了科学发展中的肯定、量变或进化的一面,此外由于对证伪的追求,实验的决定性地位非常突出,库恩的动态模式则相对合理。他提出科学的发展通过常规研究和科学革命两种状态交替变更而发展的思想 , 既看到常规科学的渐进的积累 , 又看到非常规科学时期革命的转变 , 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科学发展历史过程中。

在常规科学时期,科学是范式(paradigm)指导下的解谜活动,在解谜活动继续进行过程中,范式会受到反常现象的冲击,反常现象的不断积累,使范式遇到危机,最后由新范式取而代之。

范式理论是库恩最重要的概念,“范式”一词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柏拉图用它来指代理念(Idea)作为实物的榜样,我们所画的圆就是将理想中的圆作为范式。维特根斯坦也提到这一概念,他把存放在巴黎博物馆的铂制米原尺,作为长度计量的“范式”。但库恩自己从来没给过明确地定义,难怪有人评价说他的思想很深刻敏锐,但是表达的能力有点差,对概念的表达很拙劣。玛斯特曼(Margaret Masterman)将这概念分为三种意义上:一是指形而上学范式,也称为元范式,关于世界的基本信念,二是指社会学范式,如公认的科学成就,科学共同体,科学习惯,科学传统等,三是指人造范式,如教科书,经典著作,工具,仪器,范例,专业基质等。

在1974年的《对范式的再思考》一文中,库恩再次强调《结构》中的“范式”“科学共同体”一词是同时引入的,范式与科学共同体在库恩的思想体系中是密切相关的,也是他的科学革命动态发展模式的基石范畴。范式起源于语法中词缀变化,库恩引申为包括科学理论和科学思想等在内的科学成就和科学世界观,进而推为科学共同体共有的一整套规则,也包括科学共同体的共有信念,这种信念在某个众所周知的重大科学成就之后建立发展,并成为传统。“范式之所以获得了它们的地位,是因为它们比它们的竞争对手能更成功地解决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又为实践者团体认识到是最为重要的”(P23),“范式的成功在开始很大程度上只是选取的、不完备的、有可能成功的预示”(P23)“以共同范式为基础进行研究的人,都承诺同样的规则和标准从事科学实践”(P9),即它能为科学共同体成员提供把握科学对象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支持,在具体学科中表现为一个可供仿效的解题样板。它展现了一定时期中这门学科的发展方向和研究方法,影响着科学共同体成员的自然观和价值观。库恩在范式和科学共同体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科学革命的动态发展模式。他认为科学革命主要事件就是旧范式被科学共同体抛弃,新范式在这个动荡过程中确立壮大。

但在这里有必要对“范式”的本体论性质 进行再思考。在以上的叙述中,对于范式的性质是从拉卡托斯所说的“硬核论”,即认为一个变化的事物如果保持了原先的“硬核”,则仍属于同一传统,反之则 是“范式转移”,它是一场彻底的革命,新范式并不需要继承旧范式,然而纵观全书可以发现西方科学范式转移是一个革命中有继承的过程。正如对“革命(revolution)”的词源分析,它是从动词revolvere一词演化而来,带有“返回、周期性出现”的意思,并没有现在通用的“打破旧传统,建立新秩序”意思。因此维特根斯坦所说的“家族相似说”也许更能说明范式转移的连续性。

库恩强调新旧范式的“不可通约性(incommensurableways)”,“范式改变使科学家对他们研究所及的世界的看法变了…我们可以说在革命之后,科学家们所面对的是一个不同的世界”(P111)。不可通约性意味着范式的转换是一种格式塔转换,类似宗教的皈依。也正是“不可通约性”命题使库恩走上了相对主义的道路,虽然他从未承认自己是相对主义者。

波普虽然以“猜想与反驳”形式批判了逻辑实证主义的“累积说”,但他仍保留了“逼真度”,因此,科学仍然可以视为对实在世界的客观描述,而库恩的范式不可通约性则对客观性形成理论真正的挑战。因为如果科学发展是以范式交替进行的,范式之间的又是不可通约的,那如何说明新理论才是对实在的客观描述?会不会旧典范更符合实在呢?“不可通约”概念认为科学的客观性与理性都是相对于范式而言的,否定了跨范式理性比较的可能性。

“不可通约”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几何学中。它的原意是,一个等边直角三角形,如果直角边长为1,那么斜边长为2的开方。由于它是无理数,因此找不到一把尺子可以共同测量斜边与直角边。,因此不可通约的本意是“不可以有共同的量度”,而不是“不可比较”。库恩的“不可通约”概念,分为三个形式:一是方法论形式,“竞争者的范式的支持者对于候补范式所应解决问题的清单看法不同,他们的标准或科学的定义并不一样”(P124),即相竞争的范式解决不同的问题,并在评价他们的解决办法时使用不同的方法标准;二是语义学形式,“新范式由旧范式场所出来,所以他们通常收编了许多传统范式以前使用过的语汇和仪器…但是新范式很少以传统的方式去应用这些借过来的要素”(P125),不同的范式应用不同的概念工具,比如“空间”一词在牛顿物理那里是平直的、均匀的、各向同性的,而在爱因斯坦相对论那里重新得到了概念的编织;三是本体论形式,“竞争者的范式支持者在不同的世界中从事他们的事业”(P126).三种形式的不可通约性对应于三种形式的相对主义,分别是合理性相对主义、概念相对主义和本体论相对主义

科学革命的结构读后感1500字作文7

《科学革命的结构》是美国科学史家托马斯·塞缪尔·库恩的代表作,是20 世纪历史与哲学领域中最具影响的著作之一。该书以范式概念为中心,系统论述了科学知识增长的模式。《结构》出版之后,轰动了整个学术界,形成一阵库恩“冲击波”,成为科学哲学的转折点。在科学哲学史开辟了一个既不同于逻辑实证主义,又不同于否证主义的“历史学派”时期。它无疑已导致了科学观上的一次深刻革命。也对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语言学等诸多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产生广泛的影响,同时引起了哲学上的诸多争论。

众所周知,牛顿力学是量子力学在常规条件下的近似,它并没有被淘汰或者推翻,它仍旧起着广泛的作用;科学就是这样,每一种新理论的产生都建立在旧的理论的基础上,前人取得的成恰恰是后人研究的开端,正如牛顿所说,他之所以看得更远,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但是库恩说:错了!科学不是按这样的方式发展、也不可能按这样的方式发展。教科书里的科学史遗漏了太多的东西,如果我们找到那些遗漏的细节,就会发现一副完全不同的图景,就像如果我们还原了牛顿那番话的真实背景,就会发现那不过是他在尖刻讽刺辩论对手矮小的身材一样。

那么,在库恩的眼中,科学究竟是在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发展着呢?这个问题,他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做了很好的回答。

首先,库恩认为,在一门学科成为科学之前,比如亚里士多德正式创立物理学之前,就存在这种多个范式相互竞争的情况。在当时,元素说也好、原子说也好,其实质都是库恩所成的范式,而这些范式没有一个得到大家的公认,所以这一阶段的物理学实质上是不存在的。只有到亚里士多德提出大家公认的范式之后,物理学才成为一门科学固定下来。同样,今天的社会科学也呈现着这样的局面。人们之所以常常为这些学科是否可以冠以“科学”之名争论不休,在库恩看来,其原因正是由于这些学科缺乏一种公认范式的缘故。

当然,对于研究者个人而言,针对某种科学所做的研究,其得到的结果可能是由研究者的个人经验决定,也可能是由他的个人性格决定的;但对于科学共同体而言,(在常规科学时期)他们必须要承诺接受一套关于本学科的共同的信念——这套共同信念大约也就是库恩所称的“范式”(Pattern)。库恩认为,如果没有一个共同的范式,则一个学科恐怕连“科学”都算不上,就如同今天的社会科学领域仍旧被怀疑不是科学一样。库恩认为,科学家依照既有的科学范式致力于科学研究而累积研究成果的现象,称为“常态科学”。当常态科学维持一段长久时期后,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情境与问题,无法用现有的范式去思考,去解决,因而形成一种危机或混乱状态,这些对原有范式而言是异常的现象,使科学家必须摆脱原有范式去思考,去解决,去寻求突破,并采取新的角度,方法来思考。库恩称科学界这种企图解决混乱状态的危机之努力为“特别科学”,如果努力成功,便是一种“科学革命”,当科学革命成功后,原有的范式便需要与新的思想整合形成一个新的范式,并取代原先的范式。这种新范式取代原有范式的情形便“范式更替”。

作为科学史家,库恩的成功是显而易见的,他创造性地引入了“范式”这一概念,把它作为开展科学活动的基础,作为科学研究的思想工具和实用工具。他运用这个新概念,比较恰当地描绘了科学发展的动态图景,使他的科学发展模式既有高度的概括性,又有生动的直观性,并且充分体现了动静结合的规律,强调了科学革命在科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在科学哲学领域完成了一场“革命”,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库恩所树立的科学形象,不仅使科学史荣登思想史殿堂,而且它可以帮助科学家洞察科学的真正本质,把握科学发展的趋势,有效地开展科学研究并总结。

《结构》这部著作自出版以来,在国际学术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人们或褒或贬,毁誉不一。一位科学史家说:“我对这本书的看法和对其他一些书的看法一样。它被专家们详加驳斥而生存下来了,在这样的意义上也就成了经典著作。我认为经典著作的定义就是这样。”另一位哲学史家则提出意见说:“这是一本令人迷惑的书。因为它至少是近二十年来科学史中最有才华、最有影响的论著,而它的错误观念也是赫赫有名的。”存在的争议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对库恩范式引导下的常规科学的质疑及其意义 温伯格认为:“对‘范式’一词的争吵似乎并不重要,与仅仅一套明确的理论相比,存在更多的科学共识,这点库恩是正确的。”——温伯格对库恩范式本身的概念并没太多的质疑。但他认为:“库恩过高估计了常规科学时期科学家受他们的范式束缚的程度。库恩夸张了我们对范式的痴迷程度,而且特别夸大了在常规科学时期不注意意外发现的程度,在这一点上他完全错了。”——之后他用宇宙学和基本粒子物理学这两个领域的实例研究来论证:“现代大爆炸宇宙学引入了‘标准模型’这个词,以强调我并不是把它看作每个人都应发誓真诚地信奉它这样的定论,而是看作所有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集会讨论宇宙学计算和观测时的一个共同的基础。但仍然存在像阿尔文和霍伊尔这样的可敬的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他们不喜欢已渐成的共识的方向。他们中的一些人攻击的正是这种共识的想法,坚持一种‘光辉的道路’的科学思想取代继续的革命。在革命中所有人都会追随他们自己的思想,而且在他们自己的方向上行进。”

在这里,库恩其实指出范式的作用是二重的:范式解放了思想,也束缚了思想;范式打开了新的思路,又把人们限制在一条思路上。因此,科学家不但要解放思想,还要善于按照一定模式进行思考,并且沿着一条既定思路进行研究。范式的历史作用正在于这种“收敛性”,这种“收敛性”使科学家团体可以“集中注意狭小范围中比较深奥的问题,仔细而深入研究自然界的某一部分,从而取得最大限度的成功。因此,范式概念用于强调保持科学研究的传统和变革之间的必要张力思想的重要性。

二、对科学革命、不可通约性的怀疑及匡正

温伯格对库恩科学革命同样持批评态度,他说“库恩科学革命理论的过激部分仍然足够过激,而且我认为它是相当错误的。首先,科学家们不能在‘看待事物之间来回切换’,而且在一次科学革命之后他们变得不能理解以前所了解的科学,这是不正确的。”温伯格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力学来代替牛顿力学例子来论证:‘实际上,培养新物理学家的过程中我们教给他们的仍然是真正古老的牛顿力学,而且他们永远不会忘记如何用牛顿的方式去思考,即使是他们学会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之后也是如此⋯⋯科学革命也无需改变我们评价理论的方式,以免形成不同范式⋯⋯任何地方,我都不曾看到库恩所说的在不同范式之间无从比较的迹象。我们的观点变了⋯⋯评价理论的方式是不存在突兀的改变,会使得在革命的前后不可能去比较理论的真实性。”

科学家对库恩的关于科学革命的质疑,参照实际的科学史,也有一定的合理性。运用这一观点,只有承认牛顿的理论是错误的.爱因斯坦的理论才能被接受。但事实上,牛顿的理

论并没有被完全取代或抛弃,只是成立的范围被确定了,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在限定的情形下还可以是有效的,即限定物体的运动速度比光速慢、物体的质量也不过分大的情形。而

且实际上,直到今天牛顿的力学仍然足够完美,它甚至对发射到月球上的火箭的轨道的计算都十分成功。爱因斯坦的理论作为一个新的范式出现.牛顿理论作为旧的范式并没有被完

全否定,而且现在大学里给学生教授的也是成熟的牛顿理论,是进入现代物理学的必修课,并没有发生库恩意义上的范式无法理解的困境。不过,亚里士多德的运动定律被牛顿的定

律所取代,燃素说被拉瓦锡的氧气理论所取代,地质学上的均变说到灾变说,它们都可以说是被抛弃,而且都被全新的概念所取代了,后来出现的理论也不能解释早先的理论,完全符合库恩意义上的发展模式。但自牛顿范式诞生以来,迄今还没有发生过符合库恩所描述的范式的转变。正如著名科学哲学研究者陈方正先生指出的:“库恩的范式说,其实毋宁适合于未曾确定的领域——例如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中那些尚处在摸索阶段的部分。在这些领域,‘范式’的确有指导与规范的作用,而其转变的机制,也不能完全排除由学者群体判断所构成的因素。但无论如何.范式所触及的,只关乎科学发展在某阶段的过程。”如果一门科学达到了温伯格意义下的成熟科学的特征,那库恩的范式也就没有了说服力。所以,库恩学说的不足之处可能在于把科学的早期发展阶段与科学达到成熟时具有的本质特征相混淆了。

三、库恩学说的当代意义——沟通科学与人文的典范

综上发现,科学家对库恩的观点多半持批评的态度,科学家认为其模式不符合他们科学研究的实际,原因在于:库恩学说的新颖性和开放性,给不同的解读者留下了不同的想象空间,不同的流派也就对库恩的科学理论和科学发展模式持有不同的看法。其实他们对库恩的理解都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也存在某些片面性,要克服这种片面性,就要求我们更深入地发掘库恩学说中蕴含的新思想、新角度,充分展开他理论中有启发性的一面。

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科学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纷繁复杂的阶段,科学在现代的社会发展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20世纪伟大的思想家所言:每一个事物在本质上都是重要的,尽管它们的表现形式不同,但均改变了我们对自然界的理解,我国哲学家的老前辈也说:科学和人文是人类进步之双翼,哪一翼太弱了也无法顺利起飞,哪一轮太小了亦不能平稳行驶。要知道,没有人文情怀关照的科学文化是盲目的,没有科学精神融入的人文文化是蹩足的和虚浮的,必须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比翼齐飞,必须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驾齐驱。解决的办法既不是削高就底,也不是拔苗助长,而是二者珠联璧合、相得益彰。由此可见,库恩的学说的重大意义在于沟通了对人类生活具有重要的两个领域一科学与人文,让人在科学技术提供的生存平台上更有人性地生活。

库恩的这本《科学革命的结构》最重要的是想告诉我们,科学的正确性是有局限性的,科学永远都是“近似性的真理”。在当前的科学体系中肯定存在一些不正确,不确切的观点、法论。随着科学的发展,这些“糟粕”会不断的被剔除,科学规范会越来越趋近于“真理”。科学的一次次突破就是一次次的“科学革命”的过程。所以,对已有规范和常规科学的学习很重要,但是,我们要有批判性的思想,不要固定思维,要明白了科学发展的这一不断“自我否定”的过程,我们才能把握住科学研究的方向,在遇到反常现象和问题时才不会毫无办法,科学也才能够有新的发展。

《科学革命的结构》的问世,不仅仅是科学史上的一场革命,也是人类文明的一场革命。它的问世,有人称之为谋杀科学的事件。库恩因此也走上了审判法庭,与波普等人掀起了异常激烈的争论。《科学革命的结构》中“范式”虽然论述的是自然科学,但是,它一经提出,便成为哲学、科学史乃至所有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的典范。《科学革命的结构》这本书本身无疑已经导致了科学观上的一次深刻革命。并且随着当代科学和哲学的发展,它将越来越显示出自己的非凡意义和巨大活力。不仅如此,库恩的影响还波及到历史和哲学以外,它出版以后,在社会学、心理学、美学、文学等其他各个学科的著作中,开始频频出现了“范式”、“不可通约性”、“危机”之类的库恩式的术语。

通读这本经典之作,最大的收获是纠正了我原有的对科学的认知,科学并不只是教科书上的定律理论等,抛开这一切争论和影响,我们确实应该感谢这样一位哲学家,他让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到了科学的新的一面。

科学革命的结构读后感1500字作文8

《科学革命的结构》是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于1962年出版的科学哲学著作,主要内容围绕着“科学革命的本质”这一核心内容,并通过对“范式”“不可通约性”“科学共同体”“常规科学”“危机”等概念的阐释,使人在阅读过程中循序渐进的得出“科学的发展是通过革命来进行的”这一结论。

本文主要围绕对“范式”的理解展开,并通过分析“范式”与“科学革命”的关系来说明为何要以“范式”作为社会学理论这门课的引入。

一、“范式”是什么?

“范式”一词贯穿全书,库恩在书中首先便提到了他对范式的理解,即范式拥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这些著作或理论取得的成就能够吸引一批坚定地拥护者,使他们脱离科学活动的其他竞争模式;二是这些成就还给这些拥护者留有诸多待解决的问题。但凡拥有这两个特征的成就便可以被称为范式。

书中对范式的阐释很多,例如“范式是科学家观察自然的向导,是他们从事研究的依据”、“范式是科学的构成要素”、“范式就是一个科学共同体的成员所共有的东西,反过来,一个科学共同体由共有一个范式的人组成”、“范式是共有的范例”等等,但这些解释都只能说明范式的某个方面,要理解范式的含义还需要分析范式是如何产生的。

在一个新的范式产生之前有一个“前范式时期”,库恩对这一时期的解释是“许多个人从事科学研究的时期,但是这一时期她们的研究成果并没有组合成为我们所知道的科学”,这一时期存在着许多竞争着的学派,他们都以自己的方式去从事科学研究,并企图以自己的研究得出的结论去解读整个学科范围内的科学,但他们往往很难成功,因为不同学派所使用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都是不同的,在众多学派的竞争中,逐渐有一种理论胜出,为众多的科学家所接受,这些科学家开始以这一理论来研究和解读世界,这一胜出的理论便被称之为“范式”。因此,范式可以说是一门科学成熟的标志,它能领导整个学科内的科学家在共同的理论框架下、遵循共同的规则来进行科学研究。正是有了被科学家广泛认同的范式,科学理论的精度和广度才能进一步提升,正如库恩所说“范式具有科学理论的推进器的作用”。

二、“范式”与“科学革命”的关系

要解释为何老师要选择“范式”作为社会学理论这门课程的开端,就要分析“范式”的重要性,我选择从“范式”与“科学革命”的关系作为切入点。首先应该明确,任何一门科学都是在不断发展的,以前认为是真理的东西在若干年后也许会被全盘推翻,书中例举地心说到日心说的转变便是如此,因此,任何一个范式都不能说它是完全正确的真理。

随着科学家们对某一领域的深入研究,便会发现一些问题,这便是库恩所说的“反常”。起初这些反常只是偶尔出现,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反常”出现的频率和范围不断增加,科学家们便会对原有的范式产生怀疑,这时便出现了库恩所说的“危机”。在危机时期,原有的范式无法科学的解决学科内的问题,于是便有科学家尝试提出新的理论来处理这些问题,在这些新的理论中,有的理论不但能较好的解释学科内原来的问题,还能处理“反常”,那么科学共同体的成员便会抛弃原有的范式,接纳新的范式,并以新范式的理论指导来进行科学研究,这便是“科学革命”。

可以说“科学革命就是不适宜的旧范式向更科学的新范式的转换”。但科学革命不是一劳永逸的,正如前文所说,“任何一个范式都不能说它是完全正确的真理”,因此科学革命便会不断出现,总会有更科学的新范式代替旧范式,正是这种交替,才使得科学永远在进步。

选择“范式”作为课程的开端,也许是因为范式的建立既是一门学科科学化的开端,科学革命又是旧“范式”的终结,但同时,科学革命又是新范式建立的结果。因此,范式总是一门学科更科学化的开端。理解“范式”,便是理解一门学科如何成立且为人所研究的源头。

三、科学家不能一面拒斥范式,一面又仍然是科学家

库恩在第八章提到“科学家不能一面拒斥范式,一面又仍然是科学家”,对于这个观点我很认同。在接受了“范式”的建立是一门学科科学化的开端这一思想之后,便可以认为“没有范式也就没有科学”,就没有用以研究这门学科的科学理论和工具,而科学研究便无法进行,所以一面拒斥范式,一面又是科学家,是相互矛盾的。

读完此书,一个较为深刻的体会不在于书的内容,而在于书的行文结构,在得出一个结论之前,总是会有一番论证,这番论证有时是简短的,有时需要用较大篇幅去说明,但所有论证都是为结论服务的,为日后行文提供了逻辑结构上的蓝本。

科学革命的结构读后感1500字作文9

鼎鼎大名的著作,一直没有新书卖,我又不喜欢看电子书,最近突然发现网上有卖,赶紧买回来,花了大概一周时间读了一遍,翻译不是很好,很多地方读起来拗口。整本书涉及很多物理学方面的知识,所以对于我来说读起来比较费劲,但是好在一直在喜马拉雅听科普的一些节目,对于书中涉及一些科学史还是有一定了解,所以也就囫囵吞枣的读完。(需要说明的是书中的导读没有读,我觉得读完导读在读书或者再写东西就不是最初的想法了。)对于“范式”“科学革命”“不可通约”也大致有了一些了解。 “范式”我理解从个人角度来说就是一个人的“价值观”,既有天生的本能也有后生有意无意的塑造过程,总是在不断变化更新的,但是范式是发展的基础,是研究深入的基石,没有一个共同认可的基本前提,认可研究就没有意义(意义本身也是人赋予并且不断自我强化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范式”本身就是一个人造的概念,也可以对其施加影响进行控制的,似乎所有的客观性都披上了主观意志的外衣。“科学革命”就是范式升级的过程。“不可通约”是每个人独特经历造就的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理解,比如,陌生人对于自己母亲的记忆总是有不一样的地方。而进步就在于将“不可通约”的变成“可通约”的。 作者基本的观点是,科学的发展历史不是持续累积的过程,而是存在突变非累积的历程。这就是科学革命的发生。作者认为常规科学就是解谜的过程,针对规定的情境中出现的“谜语”(科学问题)按照一定的方式路径提出解答方案。而一旦常规科学出现“反常”“危机”就可能会发生革命,出现新的科学范式,直到这个科学范式被职业共同体认可运用实践,最终又成为“常规科学”,随着研究的继续发展或者研究对象发生的变化,再次出现“反常”“危机”,再次发生革命,基本是如此循环发展的过程。 “范式”既是发展的基础,也是发展的束缚,我们身在其中,但是不能迷信,要擅于打破范式,从范式外看范式,特别现在学科越来越精细化后,跨学科,综合思维才是发现机会的王道。

科学革命的结构读后感1500字作文10

一、科学的阶段:

库恩将整个科学的发展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前范式阶段和范式阶段,范式即执导一切研究的大家公共的“承诺”和“共识”。前范式阶段被库恩称之为流派纷争的阶段,大家都没有统一的范式,对于如何研究往往具有不同的看法。而在范式阶段,大家则拥有共同的“许诺”的原则,即范式。在范式的执导下,大家进入到“常规科学”阶段,而在“常规科学”的发展中,人们总会遇到大的范式转换,这种大的范式转换,被库恩称之为“科学革命”。

库恩认为,“常规科学”阶段,就是所谓“解谜”的过程。在范式的指导下,人们确定了哪些问题需要研究,哪些问题不需要,或者不值得去。比如人生的意义这样的问题,在范式形成的阶段,被排除在科学问题之外,并非这些问题不重要,而是人们很难找到统一而实际的答案。范式要求人们投入精力到那些必然有解的问题上,就像面对一个“谜题”求解。而谜题首先是有解的,其次,这个谜是可以解决的,如果这个谜过于复杂,使得人们总是失败。那么,一般出现三种状况,一,人们将之抛弃,排除在科学问题之外,就像上面说那种人生的意义这样的终极问题;二,人们暂时将之搁置,不再研究,或等待未来解决它,就像牛顿范式建立后,人们在不断尝试探索为什么会有“万有引力”失败后,便不再追问这个问题,甚至将之忘记,直到爱因斯坦相对论力学的建立。三,当一个“谜”无论如何都无法解决,但是这个“谜”却在本学科内变得重要时,这就带来了范式阶段的第二种阶段——“科学革命”。

二、科学革命的必然性和本质:

上面我们谈到,当一个“谜题”渐渐变得重要,却迟迟无法解答时。此时,作为科学共同体中的一部分人,开始觉得“常规科学”变得有些“不对头”了。就像在量子力学危机中,矩阵力学还未建立时,泡利忍不住抱怨物理学就像一个将倾的大厦,恨不得没有学过量子力学。当一部分人开始感觉到自己领域正面临危机时,往往也是“科学革命”即将到来的征兆。

值得一提的是,库恩认为,科学革命也是分大和小的。大的科学革命如哥白尼天文革命,牛顿力学建立,道尔顿化学革命,拉瓦锡氧的革命,甚至包括X射线的意外发现这样的小的异常,也是科学革命。库恩认为,“科学革命”对于本领域内部的人而言,是地震式的,但对于外人而言,不过是多了一项发明,甚至毫无影响。

而“科学革命”必然是伴随着范式的转化,这种范式的转化更多的是停留在概念上,以及价值认知上,甚至包括研究仪器和方法等等的转变。范式的转变并非一撮而就的,往往是由于“科学革命”中,一小部分人意识到危机,并提出了当前“范式”的可替代者。当有了当前范式的替代者之后,两个不同的范式在发展中互相的竞争,仿佛回到了前范式阶段流派纷争的状况,不同范式的相互竞争直至人们选择出最佳的范式,革命才告已结束,重新回到“常规科学”阶段。

库恩详细讨论了常规科学的,认为它是一个不断解谜的过程。工作往往包括三种:确立重要的参数和事实,比如对原子量、万有引力常熟等等的精确测量;证明理论与事实相一致,对范式做出的预测进行现实性的测量,使得双发变得一致;阐明理论或者阐明范式,修正刚刚建立的范式模糊的地方。库恩认为,在科学革命之后的常规科学阶段,科学家们的工作事实上是琐碎的小事儿,是在完善刚刚建立的范式。

另一方面,库恩认为这种范式的转换,并不意味着解释的更好。它只是从某种程度上解决了前范式不能够解决的几个重要问题,即那几个导致科学革命的无法解决的“谜题”。事实上,有时候某些范式的建立初期,它所带来的问题,远比它能够解决的问题更多,比如量子力学建立之初时的状况。库恩说,从来不存在一个范式可以解决所有的已知的问题,也从不没有哪个范式必然比上一个范式好,与其说范式的转换来自于科学的进展,不如说范式从少数人开始,说服了大家,从而被认可确立。

科学革命正是因为所有的范式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在常规科学的工作不断深化中,必然导致人们的目光集中在那些不能被解决的问题上,从而导致科学革命。常规科学的工作,即深化范式,正是导致科学革命的必然原因。

三、范式、心理学与世界观的转变:

库恩说,在范式转化之后,支持各个范式的人中,仿佛处于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中。因为范式的转化,必然导致某些词意的变化,比如在牛顿体系与爱因斯坦体系下,空间和时间的含义是完全不同的,质量这最初的概念也不相同,爱因斯坦体系中,质量通过智能方程式可以与能量转化,但是牛顿体系中,质量是一个恒常的物理量,不存在变化的可能。于是在牛顿体系下的科学家与在爱因斯坦体系下的科学家,他们的交流,虽然用着同样的名词,却往往是自说自话,互相不理解。

范式的转化,最直接的就是对那些最基础的概念和世界观进行的挑战。哥白尼革命中,取消了地球宇宙中心的地位,牛顿革命中,取消了亚里士多德所谓“物质的本性”的含义,代之以“力”的解释;爱因斯坦革命,取消了时间、空间甚至质量的含义,使得这些物理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而拉瓦锡发现的氧,使得燃烧有了新的解释;道尔顿的原子论,使得化合物和混合物有了清晰明确的划分。这种范式的转化,带来了基本概念的变化,也使得人们研究的目光发生了转移,比如牛顿体系下,人们积极探索“力”的定义,力的影响,而抛弃了亚里士多德眼中对“物质本性”的考量。这种对研究的影响,使得科学家们关注的焦点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以往被忽略的东西,进入到人们的视野,比如爱因斯坦相对论建立后,水星近日点问题一直是大家知道的难题,却突然发现相对论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一点,因此被当做支持相对论成立的证据。

在库恩的后记中,库恩更加详细的解释了人们由于范式转化带来的世界观的转变。他认为人们见到的场景是完全一样的,但是由于人们不同的“审核机制”,使得人们对于同样的场景的看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里面举出一个例子,比如,面对云室中水汽痕迹,普通人只能看到水迹,而在受过训练的物理学工作者看来,确是熟悉的核反应;还有面对安培表,普通人看到的只是安培表上停留的数字,却根本不可能知道所反应的物理量的意义。

我认为库恩的解释是哲学式的,我更愿意用认知心理学的概念去解释这种变化。因为人们对于世界理解和经验的不同(范式不同),使得人们在面对相同情景拥有不同的感官体验和认知基础。整个关于科学革命的讨论,就是科学家们在认知层面上所拥有的共识和相同的体验。这种认知上的变化,首先通过语言的表述不同表现出来,反应到对于客观世界的一一对应关系发生了改变,也即人们理解的概念发生了变化。

四、教科书与科学的轨迹:

在库恩的讨论中,他首先纠正了科学是通过积累达到我们现在的局面的。他认为整个科学是通过不断的范式转化,以及常规科学的工作,从而达到我们今天的局面。但是,我们为什么会认为科学是积累的呢?这是因为人们主观的篡改了历史,人们习惯将历史描绘为线性的发展的,从而认为科学也应该成为线性的。这尤其表现在教科书中。

教科书从某种角度模糊了科学工作者对于过去的认识,也扭曲了人们对于前人理论和前范式的认知。教科书通过抹除掉与现在的科学相抵触的过去科学的内容,只保留符合现在科学的部分,让整个科学的发展看上去是呈线性,并达到我们今天的地位。教科书作为进入科学工作的基础,使得人们远离了过去奉为经典的著作,改为三言两语的介绍,从而使得人们很快具备了现在科学的范式,但是也同时增加了对过去的成见。

库恩认为不同范式没有高下之分,他甚至承认“就我们目前相对论的体系与牛顿体系的相似度,还不如它与亚里斯多德体系的相似度大”。科学并不是通过线性发展的,它走着歪歪曲曲的路。而教科书通过了对过去和经典著作的扭曲,也往往使得科学革命成为隐形的存在。只有真正深处革命期间,才能体会到它的发展。而一些科学家,在科学革命完成后,依然坚持着老的范式,这并不是他们有多顽固,而这正反映了科学的精神内涵,忠于自己的范式,忠于共同的“承诺”。

五、科学与进步:

那么既然如此,我们今天的科学发生了进步吗?

库恩认为是的,但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个样子。科学的进步首先是语义上的,人们往往将那些取得进步的领域称之为科学,而没有进步的,不叫科学。而科学称之为进步,也大体表现在两个范围内,一是常规科学期间,一是科学革命期间。在常规科学期间,科学家通过与大众的隔离,凭借着少数人达成的共识,没有其他挑战者,导致了进步的错觉,他举出的例子是,哲学体系往往不认为是进步的,但其中的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发展至今,我们一定认为关于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在今天发生了进步,正是通过这种专一,和对大众的隔离,对外行的排斥,导致了科学存在着人们主观上的“进步”。另一重意义是科学革命时期,因为科学革命往往意味着某一个范式战胜了另一个范式,所以决出的胜利者,理所当然的认为自己是进步的,难道认为是退步?那不意味着自己是错的吗?而这种科学革命的进步,通过教科书表现了出来。

那么,按照库恩的观点,这样的科学怎么可以称作进步?明显是科学的自欺欺人嘛。这正是库恩为我们找到了科学道路的另一个图景,如同进化论般自然选择式的进步——虽然科学如同生物的进化一样,是无目的的,任意的,但是它所诞生的成果,必然带来了进步。比如,生物进化虽然没有带来全面的强化,但它进化的脚步中,使得生物的构造越来越复杂,直到诞生了人类这样高度复杂的生物。科学也是一样,在不断无目的的进化和范式选择中,使得科学理论越来越贴切到实际中去。常规科学有一个工作,就是注重对于世界定量的研究,范式选择也往往依赖于对世界本身的一致或预测。所以无论科学革命带来的发展是多么任意,我们对于世界的理解和掌握,是越来越前进的。这就是库恩的科学图景。

六、结语:

库恩的观点,与波普尔的证伪主义之间有着分歧,但他对于否证主义的批评也同样犀利。他说,当我们发现异常时,并不是如同波普尔认为的立刻进行改变现有理论,而是期望能够对这个异常进行调和,甚至将之单独隔离。而更多地时候,是我们面对异常,根本就不认为那是异常,比如牛顿体系下的水星近日点问题,是在爱因斯坦相对论被认可的情况下,才突然发现相对论能够解决这个问题。还有,当每个革命发生过后,一大波新的现象和异常被人们发现出来,难道人们原来没有发现吗?不是的,有很多人发现了,但他们目光的焦点并不在这些异常里,他们专注于常规科学的工作,而往往对这些异常视而不见,只有在革命和危机爆发后,这些异常突然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我觉得库恩对于波普尔的批评很对,虽然库恩的理论的正确与否我们仍旧无法确定,更重要的是如同开头序言中说的,库恩的理论来自于纯粹物理学的发展,是否能够适应目前主流的生物学和即将发展的社会科学们,这有待时间的考量。但无论如何,库恩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能的科学的视角,也让范式和科学革命这两个术语,红遍了整个科学界。

以上是科学革命的结构读后感1500字作文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另外,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了,想要了解更多的朋友可以多多关注本站。

本文由用户:xiaoyan 投稿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点击这里联系)处理,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ktime.cn/21726.html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