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读后感的目的是帮助读者对所读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和思考。通过写读后感,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分析文本中的观点、主题、情节等要素,并且将其与自己的经验和思考相结合,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解和见解。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静静的顿河读后感,仅供大家参考。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1
这是一本史诗级别的悲剧,书中每一个人物都是那么悲哀。书中没有时势造英雄,有的只是平凡普通人在面对无法阻挡的战争中迷茫无助。这就是战争,”它裹挟我们,让我们变得凶残,变成杀手,变成我们眼中的恶魔”。
顿河的哥沙克大部分的人都是没有受过什么高等教育的庄稼人,他们只是想过着春种秋收的日子,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他们热爱的土地。格里高利的父亲,潘泰莱,在儿孙绕膝的年纪,即使腿瘸了,还被迫参军,最终惨死在撤退途中,客死他乡。
“我们已经变成凶险的野兽,不是在战斗,而是在保卫自己免遭毁灭。”战争使原本是同根生的哥萨克分成两大阵营,互相残杀,使原本的好朋友变成仇敌。格里高利的哥哥,彼德罗,在战场上被作为红军的同乡科舍沃伊杀死,彼得罗的妻子达利亚枪杀了亲家公伊万,科舍沃伊取了格里高利的妹妹,但科舍沃伊无法原谅格里高利杀害自己众多战友,注定无法和平共处。
战争毁了男人,男人毁了女人。格里高利他是哥沙克的代名词,热情勇敢,但又偏见固执。他放肆追求性感迷人的有妇之夫阿克西妮娅,在遭到父亲的反对后,和家境优渥的娜塔莉亚结婚,但是婚后却还和阿克西妮娅纠缠,甚至抛下一切和情人私奔,并生下一女,发现情人和雇主的儿子纠缠,分手后,回归家庭,和妻子育有一双儿女。但是后来有去找情人,并在战斗中将情人接到自己身边,在撤退时,将妻儿抛下,呆着情人撤退,在妻子死后,又将儿女托付给自己的妹妹,带着情人一起逃亡,直到情人途中中弹身亡,才回到家中,发现女儿已死。
阿克西妮娅,是个敢作敢当的女性,出嫁前被自己父亲侵犯,婚后被自己丈夫家暴,在他渴望爱情的时候,格里高利放肆追求,她抛下一切跟了格里高利。格里高利结婚了,她被抛弃,后来格里高利回来找她,她又不顾一切跟他私奔,并为他生下一个女儿。后来女儿死了,格里高利回到原本的家庭,她打仗回来的丈夫司捷潘将她接回家。原本一切回归正常了。但是暴乱开始了,在打仗过程中,格里高利又来找阿克西妮娅,她还是义无反顾的跟他走,在撤退途中,格里高利的一句话,她又放下一切跟他走,在路上害了伤寒,命悬一线的时候,格里高利只能放下她,她病好之后,自己回到村子。格里高利的妻子娜塔莉亚死后,她经常跟她的孩子们玩,即使遭到格里高利母亲的怨怼。格里高利加入红军,回来之后,因为身份的特殊,开始逃亡,又要带上阿克西妮娅,她还是跟他走了,直到自己中枪身亡,才结束了和格里高利纠缠的一生,到最后一刻都在爱格里高利。
娜塔莉亚,是个悲剧色彩很浓的人,她善良勤劳,内向矜持,敢爱敢恨。她对格里高利一见钟情,非他不嫁,她如愿嫁给格里高利,也开始了失去灰暗的婚姻生活。丈夫在结婚不久就和情人私奔,她受不了,自杀,娜塔莉亚自杀的场面不亚于哥沙克处死本丘克一行人给人深刻的映像,让人无法呼吸,痛心不已。被救活之后,当我们都认为娜塔莉亚应该要重启人生,但是她还是回到丈夫家中,一直等待丈夫的归来,丈夫归来之后虽育有一双儿女,但是还是得不到丈夫的爱情,丈夫的不断背叛,她都选择隐忍克制,不愿意去戳破,当证实丈夫屡次的不轨行为之后,果断拿掉肚子里的孩子,也因此丧命。娜塔莉亚在死的时候还深爱着自己的丈夫。特别是他让自己的儿子替自己吻丈夫,告诉他,要好好爱自己的孩子。这真的很让人痛心,也是作为一个妻子的悲哀,明明是自己的丈夫,孩子的父亲,却还要去乞求怜爱。
书中有一句话“我很年轻,我才二十岁。我对生命的认知唯有绝望、死亡”。格里高利因为对知识的缺乏,他不能知道自己的方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打仗,这也是他一直很痛苦的原因,随泼逐流,在白军这里指挥着一个师的人对抗红军,起暴动,反对苏维埃政权,后来又投入红军,对抗白军,他这样尴尬的身份注定是无法过着平常的生活的,他不得不一次次离开故土,逃亡。就像他在阿克西妮娅和娜塔莉亚之间摇摆一样,最终的结果只能都失去,最后剩下自己一个人。
但是我们也看到了人性的善良,劳动人民的质朴。当哥萨克押运俘虏经过村子时,遭到村民的殴打,一个小孩哭着说,为什么要打他们呀,他们也没有做错什么,他们一直在流血啊;大娘将一个装疯的红军俘虏带回家救助,并让他回去找自己的队伍;格里高利的母亲看到杀了自己大儿子的科舍沃伊在发病,还是忍不住关心,劳动人民是那样的善良勇敢,淳朴。他们只是想守住自己的土地,在撤退时,大家都恨不得把房子都搬走,所以一场场撤退途中都看到一具具老人的尸体和他们身边的一大堆家当,这些就是他们要保护的一切,可是战争毁掉了所有。
静静的顿河,书中有很多很多次对顿河的描写,从春天到冬天,从草原到高山,从露珠到洪流,从白云到蓝天,从清晨到日暮,永远是那么静谧美好,温暖柔和。顿河流着的是顿河两岸劳动人民的鲜血,承载着他们的希望,又见证着他们的绝望。是永远也不能割舍的,是他们要拼尽全力要保全的。顿河依旧平静,他记录着过去,见证着现在,也将拥抱未来。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2
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在通勤的公交车上、飞机上和睡前看完了《静静的顿河》,合上书页,有一种不舍得告别的感觉。
即便对作者肖洛霍夫一无所知,看书的时候也能明显能感觉到他是一个虔诚的共产党人,因为他掩饰不了自己对于白军和地主儿子李次基上尉之流的不屑。另外最“铁证”的部分是在写磨坊工人、共产党人“杰克”死掉之后,糙老爷们儿肖洛霍夫像绣花一样,花了很多细腻的笔墨描绘杰克坟茔上的变化——有人为他立了无名墓碑,唱挽歌,车前草和矢车菊长起来,野鸭在坟头孵蛋,孕育新的生命……
评论家说《静静的顿河》可贵之处在于在那种时代背景下,肖洛霍夫的创作坚持了“艺术力量和正直”、“良心取得了胜利”,没有因为自己的政治立场就把这篇小说写成报告文学。哥萨克暴动在苏维埃到叙事中是反革命,但读完整个小说,大概率会同情和喜欢主人公,在哥萨克暴动中立下赫赫战功的格里高利,在小说里他不是刽子手,而是一个有着同理心、勇气、战争智慧,光明磊落的人,他身上满是作为“人”的美德。
同期花了一点点时间看完了东野圭吾的《沉默的巡游》,我不怎么爱看这类型侦探小说,总觉得看到最后,一个个的盒子最终打开,里面却空空如也。用现在流行的脱口秀的行话,就是没有“底”。
《静静的顿河》就是一个有“底”的故事,看完之后余味悠长。另外,还特别想再去俄罗斯一趟。2019年去的时候,对于俄罗斯一无所知,只是傻乎乎地看了湖,如今再去,应该会有不同感受。希望疫情早点结束。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3
看完这本书后,不时回想起书的开头部分,格里高利和阿克西妮亚在河边调情以及他在村子里饮马、捕鱼等的情节。那时格里高利轻佻快乐,对于繁重的农活不无怨言。
谁能想到,若干年后,在战场上,他有时却强烈地渴望回到那种平静枯燥的生活中,渴望脚踩着黑色的泥土,好好地干干农活呢?
原来,那种生活虽然单调,但却是踏实、幸福的。幸福就这么简单。
读完这部小说,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战争的极端残酷。当兵的人,生存条件极其恶劣,有时席地而眠,挨饿受冻,天天命悬一线,真是太可怕了。哥萨克必须服兵役,而且没完没了,打完一战又打内战。他们对此完全接受,完全习惯。打仗就有可能受伤、战死,但他们似乎不去想。当然,真正到战场上时,谁都害怕。格里高利杀死第一个人后,非常自责,难受。脑海中很久摆脱不了被他杀死的德国士兵年轻的面容。这估计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相比之下,天朝美化战争,美化牺牲,好像杀死敌人是完全光荣、绝对正义的,好像杀人的人是机器人,铁石心肠,不会害怕,不会自责,真令人厌恶。
战争使人性扭曲,人性恶的一面,无所顾忌地暴露出来甚至成倍放大。像抢老百姓的财物,强奸妇女,杀害俘虏,这样的事在和平时代几乎不会发生,因为那时人是正常的。那些叫嚷着要收拾收拾某国的人,应该读一读这本书,能更深刻地领会一下战争是什么样子的,而不是仅凭一些抗日剧去想象战争。
人生也离不开爱恨情仇。即便在乱世中颠沛流离,爱情依然是人生的重要部分,也是书中最有看点的部分之一。阿克西妮亚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令人感叹。而娜塔莉亚对格里高利的爱,令人同情。当看到娜塔莉亚之死的情节时,我泫然欲涕。太可怜了。然而爱是专一的,不容分享,也无法分享。
除了爱情,还有亲情。格里高利的父母,妹妹对他的爱和思念,肖洛霍夫刻画得非常生动,感人。尤其他的母亲,临终那一段时间对儿子的思念,令人心碎,心酸。格里高利对自己的孩子的爱,孩子对他的眷恋,彼特罗对侄子的爱,阿克西妮亚对她早夭的女儿的爱,无不特别感人。肖洛霍夫对人生的观察,感情的捕捉,简直太细致入微了。
生活是无奈的。
哥萨克不得不服兵役,不得不去打仗。在战场上,不得不杀人。因为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阿克西妮亚不得不与娜塔莉亚争夺格里高利。因为格里高利只能有一个妻子,一个爱人。
格里高利不得不伤害娜塔莉亚,因为他真爱的是阿克西妮亚。
但是,哥萨克敢于抗争,不甘苟活。这种精神令人佩服。
当哥萨克看到红军的暴政(比如杀死格里高利的岳父)时,他们选择了暴动。他们偷偷藏着武器,在被步步紧逼时,选择奋起抗争,即便这意味着短暂的和平生活的结束。在格里高利回到村子,面临被清算时,在苏维埃对哥萨克实行余粮征集,导致人们怨愤时,他们又一次选择了叛乱抗争。
哥萨克的女性也非常刚烈。另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阿克西妮亚的母亲。当她得知阿克西妮亚被自己的父亲强暴后,她带着儿子,亲手打死了自己的丈夫。多么有血性啊。她没有瞻前顾后地想:丈夫死了,自己靠什么生活?她更没有质疑是不是女儿在胡说?
信念坚定的人有他们的幸福。他们不必像格里高利那样左右摇摆,不时陷入犹豫和迷茫,也没有良心的谴责。但他们也许是头脑简单,不爱思考,而且比较偏执。像科舍沃伊,坚定地支持红军,杀人不眨眼,杀了彼特罗,甚至娶了格里高利的妹妹后,还不依不饶地要追究格里高利的责任,认为他必须为参加白军,叛军,付出代价,受到应有的惩罚。
格里高利只是一个普通人。他不像科舍沃伊那么坚定,像机器人一样残酷无情。他更有人情味。他制止一起参战的哥萨克强暴农场主的女儿,制止虐待俘虏,也不忍心杀死背叛他们的卡加林。
所以,他最终选择了回到村子。尽管他有可能被投入监狱,甚至被处死。但是,他想念阿克西妮亚,想念孩子,渴望那种普通人的平静、正常的家庭生活。
这就是普遍的、永恒不变的人性。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4
《静静的顿河》是一本这样的书,他囊括了一个国家的历史,几段历史的历史与一个人的历史,但它不是一本历史小说,不是我们所以为的下里巴人――虽然作者从头到尾都是用最通俗的话写作,但它是一本厚重的书――我相信,形式永远只是装饰。
作者肖洛霍夫是这样的一个人,他经历了俄罗斯最有史性的三个年代,经历了一个民族从生到死再到生的过程,经历了史家所谓之乱世,经历了如笔下主人公葛利高里般矛盾的自我斗争。
可以这么讲,没有哪部真正意义上的俄罗斯文学作品是不具有哲性的。如这本书,从哲学上的时间(一个人、一群人的由生到死再而生)进而演进成为空间上之繁复的过程。我相信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金人译出的这四卷本《静静的顿河》会带给每一个灵性的人以震撼。
金人的译本流传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准确地说,那是我们的祖国和这本书的故事交叉的集合,一个集合包容了多少相同的故事,而这些故事又能带给故事里的人以什么?翻译永远都是再创作,他是拿着肖洛霍夫的笔,写他的事而孕育着自己国土上河流的波涛。
主人公葛利高里不是英雄,他也没有办法成为英雄。他懦弱,他简单,他空虚,他孤陋寡闻,他郁郁寡欢,他拥有一个平凡人所有的一切弱点,然而永远是平凡人写就历史,作者也许不太想告诉我们这一切,而葛利高里却一直在讲给我们听。
历史是站在高层建筑上的人玩弄的把戏。每一个偶像(或更细致的称为“寄托”)的矛头指向何方,无数平凡的人便冲向何处。死亡是一个人的历史,历史是一群人的死亡。这样的一群人总以为在矛头指向的那个地方有着希望,然而希望总为我们所知的那样“那有着幸福的地方,早就有人在那里守卫”
历史造就了一群人,也毁灭了一群人;政治解放了一群人,而抛弃了更多的人。如果诺贝尔文学奖在近一百年还有什么更加现实意义的话,那么只在于它予作品以肯定,而肯定的那些作品必然是政治娼妓后每一个“受难者”的产物。《静静的顿河》就是这样的一本书,作者不敢于明言,因为他所在的那个国家、那个时代、那段历史给每个平凡人以希望,而希望是牢笼,是政治的宠儿,斯大林绝对明白这一点,可他是玩弄把戏的那个人,同许多政治家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无法摆脱干系),谁不想让马戏团里的动物仅且仅仅只作为娱乐的“宠物”?诺贝尔奖在那个时代是囚笼里的一粒珍珠,而《静静的顿河》把它向笼子的边缘推近了一步。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想起了余华所谓的“活着只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论断,我不信了他,因为更高层次的“活着”同样存在:你不可以吃不饱,而你吃饱了,你就不能像没吃饱的人那样无休止地希冀食物的存在。所以人生而为之的意义与价值,是在抗争的希冀中得来,是在失望的绝望中得来,是在深思的顿悟中得来,但丁在他的地狱的门口放置了一个令人深思的话语:“进入这个门,你就要放下一切希望”。
《静静的顿河》讲述的每一个人都是罗丹的那个思想者,那个坐在地狱门前赤身裸体的人,他的绝望与希冀只停留于哪一瞬间,他向人赤裸的证明活着的价值:不在于过去,不在于未来,而在于现在。
所有人都是迷茫的,在这本书里,在这本热烈的、沉郁的书里,他们的绝望与希望如他们所热爱的河流一般飞腾在他们的土地上。
这种希望与绝望是一种逃避,是对于政治的迷茫,他们关心的不是一个国家的命运,而是个人的生活――这是多么质朴与诚实呵!然而沙砾注定要顺河流而去,静静的顿河刷去了几千年平凡人的生活的印记,伴随着人类的绝望与希望继续流淌,直到不再拥有绝望与希望――他永远都是如此安静。
在我的这篇读后里并没有大段的讲述这部大书的内容,因为那是投机者的行为,我认为,内容永远都是类同的,如果只为了拼凑字数,我可以选择远离那些严肃的书籍。我没有把这部作品当作一本小说来读,更懒于像某些“专家”那样字斟句酌的“死”读。我可能某一天会忘记这本书的内容,甚至现在我竟然忘去了这本书的主人公到底叫什么名字,但我抛下这一切想法仅仅虔诚的阅读后,我想到我们的国家,我毕竟是一粒沙,融入我们这个民族的大河中,同样的希望与绝望让人在百年内生而死死而生的国家,我踌躇满志。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5
有人说静静的顿河是乡村版的战争与和平,这不失为一种有趣的说法。虽然不及战争与和平的影响力和成就,但静静的顿河也自有它独特的魅力。悠长的顿河水,宽广的草原,错落的村庄,一代又一代哥萨克人的生活和情仇,无一不在构筑着属于静静顿河独有的骨血和魂魄。
战争与和平的主人公几乎都是贵族出身,以鲍尔康斯基为代表,他们追求爱与理想,在乱世中寻觅精神上的自由。
静静的顿河主人公,则是生长在顿河草原,没有文化的哥萨克,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守住自己的一份家业,可能就是三亩田,两匹马,一头牛,然后娶个勤快娘们儿过日子。他们粗野、残忍,同时又热血、质朴,而格里高力便是哥萨克中典型的、也是杰出的代表。
鲍尔康斯基和格里高力在战争的进程中都经历着精神上的迷茫和痛苦,不同的是,鲍尔康斯基有情怀,会思想,几乎每经历一次生死,都会令他在精神上、境界上得到一次升华,直到最后变得能够包容所有,超脱物外。而乡野出身的格里高力显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和能力,在迷茫中,他只能通过酗酒,通过一种放荡的生活而暂时逃离内心的苦闷,信仰和理想的缺失使他在不同的人生道路上左右摇摆,直至最终为各方所抛弃。
格里高力不止一次地说过,他最讨厌的就是等待和追赶。他是一个喜欢自己掌握主动权的人,可是偏偏对于他的人生,他无法也无力掌控。他不想打仗,痛恨打仗,却被接连不断地卷入一次又一次的战争;他不知道为什么要杀死一个和自己无怨无仇的陌生人,可却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杀人如麻的刽子手。
作为土生土长的,以种地为生,没受过什么教育的千千万万普通哥萨克中的一个,格里高力没有什么信仰,不懂什么主义,他只是凭借本能,想要保住自己的性命和家里的田地,也是出于这种本能,他一次又一次地做出选择,但却还是一步又一步地将自己推入绝境。在纷乱复杂的时代背景下,谁又能真正主宰自己的命运呢?一个又一个的小人物,只能在稀里糊涂中生存和死亡,在迷茫和无奈中留下属于这一个时代的悲剧篇章。
顿河上的男人都有一部血泪史,顿河上的女人也同样不能幸免。如果说男人的不幸主要是来自于战争,那么女人的不幸则主要来自于男人,而这也正是女人最大的不幸。
阿克西妮亚在爱情上是一个胜利者,她赢过娜塔莉娅,从头至尾拥有格里高力的爱情。但这仍然无法改变她命运的悲剧色彩。阿克西妮亚的悲剧是多重的。在和格里高力相识相爱时,她已经是一个经常对她拳打脚踢的男人的妻子,这已经给这段感情蒙上了重重的一层阴霾;在和格里高力私奔期间,她又经历了两人女儿的死亡,继而被庄上的少东家引诱,在失去了格里高力后,也最终被少东家所抛弃;多年后虽能和格里高力再续前缘,却也始终名不正言不顺,最终命丧和格里高力的流亡途中。
阿克西妮亚的人生在一个又一个男人中间辗转,男人带给她痛苦,她又只能依赖另一个男人来将她解救。但是,没有男人能够解救她,就像最后打中她的那颗子弹,即使她最爱的男人就在她的身旁,也不能保护她免遭劫难。
如果说阿克西妮亚的悲剧是和多个男人联系在一起的,那么,娜塔莉娅的悲剧就恰恰来源于她对自己唯一一个男人的忠贞和执着。
娜塔莉娅出身村里的富户,美丽、纯洁又勤劳。可是在婚后不久,她就遭到了丈夫的厌弃,格里高力觉得她寡淡无味,开始想念起初恋情人阿克西妮亚在床上的热情妩媚,随后便毅然决然地抛弃了她,和情人私奔了。
其实,娜塔莉娅并不冷淡,她的爱是浓烈的,是坚定的,也只有这样一个女子,才能在家里人都反对她嫁给声名狼藉的格里高力时,斩钉截铁地说出“除了他我谁都不嫁”。只是,男人的爱情更多的是和性的体验联系在一起的,矜持和克制的个性使得娜塔莉娅不懂得去表达内心的炙热和激情,在这一点上,她远远地输给了阿克西妮亚。
娜塔莉娅的爱是忠诚专一的,可又不是毫无底线的,因此当她得知格里高力又一次和阿克西妮亚厮混在一起的时候,她再也无法忍受,她无论如何不能再和这个不爱自己的男人过下去,更不能再为他生孩子,因此不惜在怀孕两个月的时候也要坚持将孩子打掉,也正是这一举动,最终葬送了她的性命。
当娜塔莉娅绝望地趴在田野里大哭的时候,当她撕心裂肺地喊着自己的这一辈子已经完了的时候,没有谁能够不为她感到悲痛和怜惜。
然而,现实常常比想象中的更要残酷,娜塔莉娅的死也没能使格里高力良心悔悟,和阿克西妮亚划清界限,经过短暂的适应调整,格里高力和阿克西妮亚没有障碍的又在一起了,同时带着娜塔莉娅留下来的两个孩子…
静静的顿河流传着许多哥萨克的歌谣,属于娜塔莉娅的,一定是其中最哀婉的一首。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6
去年年底,俄罗斯多家报纸报道: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的手稿终于找到了。莫斯科的记者列·科洛德内经过数年的追寻发现,手稿在肖氏的挚友库达绍夫远亲的手里。时任总理的普京命令财政部“立即筹款购买手稿”。至此流传了70多年的肖洛霍夫剽窃《静静的顿河》手稿之说不攻自破。就在这一年,俄罗斯的读者将《静静的顿河》推为十大畅销书的榜首。在这个时候来重读《静静的顿河》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静静的顿河》长期以来被苏联主流批评家阐释为“一部描写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时代的人民生活的史诗”,被视为社会主义革命的颂歌。应该说这些批评家们一点没说错。肖洛霍夫自己曾经这样谈论这部小说:在《静静的顿河》中想展示哥萨克人如何通过战争、痛苦和流血,走向社会主义。作品把拥护苏维埃、迈向社会主义称为“伟大的人类真理”。哥萨克经过痛苦的历程走向社会主义确实是小说的主题之一。无可否认,写这个主题,肖洛霍夫是真诚的,但这里也隐含着他作为一个苏联作家的生存智慧——假如不写这个主题,当时他这样一个20多岁的默默无闻的作家是很难为小说弄到准生证的。米·布尔加科夫的《白卫军》等作品的难产和作家本人的厄运就是前车之鉴。与这个主题相适应,肖氏采用了评价人物的历史伦理标准,即凡是符合历史进步趋势的人物就获得被叙述的权利。
但是正统的批评家忽视或视而不见的是,在《静静的顿河》中还有另一个主题,这就是关于“人的命运”和“人的魅力”的主题。这个主题是作家关注的热点。作家说,“我在葛利高里身上就想表现出这种人的魅力。”一方面葛利高里在痛苦地抗拒战争对他的人性的磨蚀和扭曲,另一方面,他在人格力量方面高于周围的人。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葛利高里和科晒沃伊同时出现的场面中,在两人的交锋中,叙述者情感距离离前者近,而离后者远。在别的一些场景(比如葛利高里目击的波得捷尔柯夫砍杀柴尔涅曹夫等场面)里,代表历史进步趋势的人物被叙述者冷落,而葛利高里这小子却成了叙述的聚焦对象,获得了叙述者的同情。这是因为在这里历史伦理标准被悬置,代之以审美标准。类似的情况在《麦克白斯》等作品中也出现过。对审美价值的张扬,自然凸现了人的价值,也就导致了对残酷行为的绝不宽容。肖洛霍夫对战争中戕害人的肉体和精神的残酷行为大加挞伐,不管其祸首是白军还是红军。作家揭露了在其兄被杀后葛利高里命令叛军滥杀俘虏的罪行,也不回避红军中的马尔金、波得捷尔柯夫们的暴行。在肖氏那里似乎有一种类似于黑格尔的“永恒正义”、托尔斯泰的“我必报应”的惩罚力量。彭楚克在顿河革命军事委员会革命法庭当执法队队长,每天半夜到城外去处决犯人,其中有很多是无辜的哥萨克劳动者。当时他形容枯槁,神情恍惚,甚至丧失了性功能。可推掉这差事后,他又能与恋人共享春宵了。对人的关怀就成了贯串这部小说的一条红线。
在《静静的顿河》中肖氏坚持了一种与历史家和政治家的立场迥然有别的作家立场。政治家以历史的进步的宏大目标为惟一的追求,在这样的追求中个人可能成为牺牲品。历史家则按照这样的精神来叙述历史。作家立场的实质是关注个体的权利、愿望和追求。麦列霍夫的家破人亡、彼得罗——伊万·阿列克塞耶维奇——妲妮娅之间的亲人仇杀的悲剧、并非事出无因的月申斯克暴动(肖氏对高尔基说,“发生暴动是由于对待中农哥萨克采取过火行为的结果。”)、双方都不经审判的滥杀俘虏等等,这些同时期别的作家的作品中不敢涉及、政治家和历史家被忽略掉的细节,这部小说却大书特书,革命和战争中被牺牲者的声音就这样曲折地传达了出来。
其实,对《静静的顿河》有一个不断重读的过程。对主人公葛利高里的评论就有一波三折的戏剧性转折。在作品刚问世的20年代,评论家通常称该形象为“人民的敌人”,50年代又认为他是“反叛者”,或认为他陷入了“历史迷误”,到了80年代他已被推崇为“真理的探索者”。葛利高里评论史中出现了如此巨大的反差,其实在我们看来,分歧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在评论葛利高里的时候,苏联的评论者们局限于同样的理论思维的框架中。不管是将葛利高里视为“人民的敌人”的批评者,还是将他看成是真理探索者的论者,都只局限在以社会历史价值确定人物的意义。批评家逐渐将葛利高里由人民的敌人变成真理的探索者,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真正认识到了这个人物形象的社会学价值或审美价值,这仅仅反映了主流意识形态对这位声望日隆的肖洛霍夫的招安策略。80年代的批评家的逻辑是这样的:既然肖洛霍夫是一位伟大的作家,那么他心爱的主人公葛利高里还会是坏人吗?于是就有了葛利高里由敌人而变为迷路者,再变为英雄的戏剧性过程。
在《静静的顿河》中肖氏采用了颇为聪明的写作策略。为了既要说出真理,又要让书能够到达读者手中,也为了保护自己,在作品中容纳了两个声部——胜利者的声部(即前面说到的第一个主题)和无辜受害者的声部。作家采取了将两个声部交织的叙述策略。因为有了胜利者的声部,反映了历史的趋势,他的作品就可以与主流意识形态吻合;因为包括了无辜受害者的声部,当人们重新认识历史中的冤假错案的时候,不能不折服作家在逆境中坚持讲真话的勇气。这是肖洛霍夫的作品能在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念的人群中都能得到认同的重要原因。
我愿我的作品有助于每个人变得美好,心灵变得更纯洁,也希望我的作品能唤起每个人对同伴的爱心。——肖洛霍夫
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想看这本书想了好几个月了,放假回家时也一直在找。终于,还是在这学期开学时到图书馆里找到了它们…。那时候它们就这样静静地躺在图书馆一个角落的书架上,我惊喜地发现了它们,不过当时还是着实被它们“可怕”的厚度吓了个够…;接下来的日子几乎天天都有看它们。由于还有“繁重”的学习任务,几乎是按着每星期一本的进度在看。之前我还没有在真正意义上看过一本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书籍,但是当我着手看这书之后,发现这本书大大超乎了我的预料,超乎了我的预料的好…;在看过这部书之后,我想我已经成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热爱和平者。大概所有看过这部书的人,都会对战争有一种清晰而可怕的印象。在小说的开始,也就是战争还没有打响的时候,顿河的哥萨克们过着多么惬意的幸福生活。村里的人民,虽然还是贫富有差,但都能自已自足地过着令自己还算满意的生活。随着一战的爆发,井然的秩序被打乱了,村子里的哥萨克越来越小,人们变得越来越穷,心也变得越来越硬了。…;在这场持续了几年的战争里,我找不出哪一方是明显的正义的,慢慢地,随着格利高里多次摇摆不定的足迹,我明白了,在战争里,并没哪一方是所谓的真正的正义的,也并没有哪一方就是邪恶的。真正的正义,永远属于人民,属于那些善良的热爱生活的人们的存在;而真正的邪恶,也并不是所谓的“敌方”,却是那些在战争中所有的对人类存在以及文明和理性的践踏。真的,不看这本书,不会想到这些。…;想一想,书里的多少哥萨克们,他们都只是些那么普通的人,只不过想在这场战争中保住自己和家人的性命,他们没有文化,不懂得政治,更不知道自己的“权利”所在,但是,这又怎能么样…他们和所有的人,不管是和贵族们,士官生人,还和是苏维埃者们都一样,彻头彻尾的是人啊…他们有权利在这个尽管可能不那么尽善尽美的世界上活下去呀…母亲们随时都有可能失去儿子;妻子随时可能失去丈夫;孩子们则随时可能失去父亲…最不可理解的是,那些可爱的,热爱生活的,大字不识的哥萨克们,在“白军(帝制政权),红军(苏维埃政权),哥萨克队伍”这样的一个奇怪的三头天平之间来回摆动着。他们,如格利高里,也一度有过所谓的人生理想,有过明确的斗争目标,但都在这样一场残酷的战争中变得荡然无存,最后剩下的,不过是对自己生存的渴望和对自己家庭幸福生活的追求。政治在他们的心里,划上了句号。由于这些最朴素的追求,他们在那个三头的大天平上更迭着变成了战争不同方的“砝码”,却由于历史的无情,他们最终或死于不明不白之中,或活在无尽的恐怖回忆里。…;我喜欢格利高里,喜欢他的野性,他的不羁,更重要的,是他心中一直保持的那份坚定的“人性”…;我喜欢娜塔利亚,喜欢她的温顺,她对爱情无言的执着,更为她那颗容忍的心敬佩不已。…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7
最初的接触《静静的顿河》是在高中时候,那时我们学校办了自己的期刊《青苹果》,我们大家都十分踊跃的投稿。但是毕竟时间和精力都有限,很快,就没有多少人去头稿了。但是怎么办呢?难道说让辛辛苦苦才好不容易办起来的一期刊就这样无声无息的流产吗?最后就想到了一个办法:用大量的饿版面来连载肖霍洛夫的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没想到的是,着小说一上期刊,就立刻为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人气。我们大家都开始看起我们学校自己办的期刊来。
但毕竟时间有限,在几个月的时间内不可能将那么大的一本书全部都载到期刊上。我们也就只看了那么一小小的部分。现在上了大学了,时间也多了起来,偶尔一次去图书馆借书的时候,发现了四本《静静的顿河》:是一整套素。我高兴的差一点就跳了起来。不见多时,现在终于有和它见面了,我心理别提有多高高兴了!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学校一次只能借一本小说,我这个心里的郁闷啊!
于是我凭着以前有过看它的经历,便借了第四本,也就是大结局的那一本。我整天爱不释手的那着我心爱的书。就这样终于有了感觉。
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俄过人葛利高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先后加入哥萨克和布尔什维克的故事以及在其中发生的饿一件又一件令他伤心的事,先是自己哥哥的战死,然后自己的结发妻子因为不愿意给他生孩子而自己堕胎是失血过多而死。自己也因为没有文化而被别人瞧不起,最后不得不有师长降为了一个小小的连长。因不满哥萨克们的战争无目的,后来他有投身红军。将自己对那些高高在上的没有实际作战的能力的将军的饿怨恨全都发泄到了战场上。
作者通过对他们一家人日常生活的细致描写,真实的饿反映了生活在战争年代的人们对自己命运的无能为力和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的灾难。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8
假期,我阅读了苏联著名作家,被人们称为哥萨克歌手的肖洛霍夫的成名作——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
小说描述的是一个普通哥萨克的故事,反映的却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至国内战争时期这十年间顿河流域政治风云变幻和顿河全体哥萨克人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命运。
全文以普通哥萨克人葛利高里的生活经历为明线,以他的情感经历为暗线,记叙了他坎坷而又充满激情和迷惘的一生,并由点及面,全面而又深刻地反映了顿河人民在面对社会历史重大选择的紧要关头所经历的痛苦的思想斗争和走过的艰难曲折的人生道路,探讨了个人命运同整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表现出作者独有的悲剧意识和深广的人道主义关怀。
读完全书后,我不得不对这位伟大作家感到信服,1965年他所荣获的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对他而言,真是当之无愧。
葛利高里就是文中的英勇而不屈于命运的.青年,抛下妻子娜塔丽娅——这个富商的女儿,而选择真正至爱的,地位低微的阿克西妮娅;他那足够的魄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立刻应征入伍;在表现出色,屡立战功的光辉之时,对战争的血腥和残酷深感困惑而使精神上异常痛苦;因不满自己所在的红军施下的暴行而一气之下加入叛军且当上师长;在白军被消灭后,再有勇气带着赎罪之心参加布琼尼骑兵团,并能奋勇杀敌,战功赫赫;因惧怕在肃反运动中遭迫害而冒险参加弗明匪帮;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带上阿克西妮娅远走高飞;在阿克西妮娅被追兵枪击,悲惨死去后,万念俱灰的独自一人在草原上流浪三天三夜。
小说的最后一幕,凡是读过的人都会有极深的印象,葛利高里抱着自己同他那在屈辱中度过了一生的妻子娜塔丽娅所生的儿子站在自家的门前,面对着疲惫而广阔的大地,不无凄凉地感到自己和这个世界唯一的联系便是小儿子米沙特……
如果没有这些注定悲剧的恐怖因素,世间本可以是多么的祥和而温暖,人类自认为正确的进步方式反而抑制了我们前进的脚步。
点评: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情节曲折,叙事过程有一定的起伏感,体现了情节的曲线美,引人入胜。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9
如果说《战争与和平》是以上层人士眼光来叙说的史诗,那么《静静的顿河》无疑是以下层参与者感受来体验的史诗。它残酷地剥开每一个英雄表面的粉饰,真实的告诉我们,在伟人们挥斥方遒时,将有多少悲剧发生,无论是历史前进的代价,还是无谓地牺牲。大地上真正让人动容的是来此最底层的咆哮。
该书是苏联著名作家肖洛霍夫的一部力作。此书共分为四部,从1928年开始直至1940年,共用了XX年的时间才创作完成。肖洛霍夫这部处女作一经问世,立刻受到国内外的瞩目,被人称作“令人惊奇的佳作”,“苏联文学还没有遇到同它相比的小说”。此书于1941年获斯大林奖金,1965年肖洛霍夫因此书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苏联作家。静静的顿河赏析与评论
流淌在俄罗斯广袤的大地上,肖洛霍夫用他那炎炎的南方色彩,为我们描绘着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苏联国内战争期间顿河两岸哥萨克人的生活画卷。小说有两条情节线索,一条以麦列霍夫的家庭为中心,反映哥萨克的风土人情、社会习俗;另一条则以布尔什维克小组活动所触发的革命与xx的较量以及社会各阶层的政治斗争为轴心。两条线索,纵横交叉,层层展开,步步推进,将读者带进了风起云涌的哥萨克乡村生活,与书中的人物共尝悲欢。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在秋天的下午阅读《静静的顿河》,每次抬眼都能望到阳台外清爽的蓝天,刹那间的心思已经飞到了遥远的顿河边上,我自己化身为头戴制帽脚蹬长靴的哥萨克,四下是如烟的大草原,耳畔响着哥萨克的古歌:“不是犁头开垦出这沃野千里,开出千里沃野的是战马铁蹄,千里沃野种的是哥萨克的头颅,装扮静静顿河的是年轻寡妇……”这是读者阅读的造化,也是小说家的造化,相信此刻如果能够与作者面对面,那么在两个人的对视里必定都是会意的微笑。顿河之美在于肖洛霍夫用细致入微的笔触描绘出的哥萨克世界,这个世界不是高手匠人那样构建出来的,而是对土地与人的情感宣泄。基于作者对顿河的熟悉,使得他对每一个细节和人物的刻画驾轻就熟,几个主要人物的描写有浑然天成之感,格里高力在白军和红军中的摇摆不定;阿克西尼亚对纯真爱情的执着追求;潘捷莱性格暴躁一言持家但对亲人怜爱交加,娜塔丽娅的善良美丽却性格刚烈。每一件相关事件的发展,你会发出这样的感叹:人在这个时候,就是这样的!而不应该是别的样子的。哥萨克既是士兵又是农民,士兵在历史上通常扮演的是镇压者的角色,农民则永远处于被压迫者的地位,而在哥萨克人身上,这二者融合的是那么自然。马,酒,枪支……这些元素反复出现在小说中,成为哥萨克人的一部分,既是顿河画卷中的点缀色,有时候又成为小说的主旋律。只有粗犷的民族才于这些词汇连接在一起,当这些词汇成为一个民族的历史符号时,读者就会感知到这个民族的成长之路是从血与火中走来的。这些人物和事物从开篇起,就像山巅初融的雪水,每个哥萨克都是一颗微小的水滴,组合为一体时就迸发出巨大的感染力,读者在阅读时会被这缓慢但不可阻挡的力量推动着,尽情体会哥萨克的粗鲁野蛮、单纯幽默,保守和卑微,会认识一群奴隶的后裔,一群不屈的战士,一群小农意识支配下的农民和无政府主义者,这些人性的魅力贯穿全篇,使得小说成为和谐统一的整体。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10
合上《静静的顿河》这本书,心中不由得感慨:这真是一部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是具有巨大时代意义的俄罗斯人民史诗,不愧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
这部作品主要描述了俄罗斯顿河地区的哥萨克人民在一战时期、二月革命时期、十月革命时期和国内战争时期的苦难历程。书中介绍人物众多,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故事主人公葛利高里,葛利高里是一位生长在顿河沿岸的哥萨克青年。我想:作者肖霍洛夫对葛利高里是极其偏爱的,在作者的笔下,这个年轻小伙子长相俊美而又热爱劳动、勇敢正直。他花费了最多的笔墨来描写这位年轻的哥萨克人,可以说整部作品都是以葛利高里的经历为中心点向外铺展的。
葛利高里出生在一个美丽的大草原上,他本来过着宁静的生活,然而战争的到来让村子里的一切变了模样。葛利高里被迫走向战争,但他始终努力保持着人的自尊和自信,从未丧失良知和同情心。他同情惨死于战争的人,尤其对被盲目的仇恨和偏狭心理所支配的滥杀俘虏和反人道行为感到气愤和痛心,因此,当一个哥萨克人残忍地劈砍俘虏时,他气急之中朝他开了一枪;当情敌司捷潘在战场上落马遇险时,他冒死救下这个几次蓄意杀害自己的人;当红军军官波特捷尔柯夫不经审判枪杀白军军官时,他大为震惊,竟离开红军队伍。尽管生活的残酷一度让他迷惘,但他并没有泯灭良知,他依旧执着于真善美。从这点看来,肖霍洛夫塑造的葛利高里是一个在战争时代独具光辉、有着极高人格魅力的英雄形象。
葛利高里既是英雄,也是受难者,是一个具有悲剧色彩的人物形象。他身上有着哥萨克人的一切美好品质,而同时,又带有哥萨克人的种种偏见和局限,在历史急变的关头,他徘徊于生活的十字路口。他遵从父亲的意愿娶娜塔莉亚为妻,同时又和情人阿克西妮娅纠缠不清;他受哥萨克落后传统和道德偏见的影响,盲目崇拜军人荣誉,把争取哥萨克人的生存权和自制权看得高于一切。他两次参加红军,三次投入白军和叛军,同各种社会力量代表人物都发生过冲突。在他的性格里,也有凶狠和暴烈的一面,他曾亲手杀死过革命者。
若单一定位葛利高里的善与恶,我想很难界定。因为他既有善良正直的一面,又有残忍无礼的一面;他既支持革命战争,又几次加入反革命阵营。他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并且在不断变化着的人物形象,这个形象并非作者单纯想要塑造的一个人物,在他身上,其实映射着当时的俄国人民在战争到来时的一个群体状态,这是作者在这部作品中想要展现的深度一面,这是作者对人性尊重的体现,也是这部作品的经典有价值所在。
从这本书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一个高大光辉的哥萨克英雄形象,同时也了解到了这个时代中的俄国民众为捍卫家园而痛苦抗争的历史。这正如诺贝尔文学奖总结这部作品的获奖原因是:由于作者在描绘顿河的史诗式的作品中,以艺术家的力量和正直,表现了俄国人民生活中的具有历史意义的面貌。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11
《静静的顿河》是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作品。全书共四部,长达一百五十万字。比《战争与和平》还要长。我个人觉得是最长的一部名著了。而且这部小说以记叙为主,没有多少议论。这一点很像中国的古典小说。情节紧凑,人物众多。这样复杂的小说,是特别难写的。既耗费人的精力,又很难构思。可以说,这部小说是以作者的生命来写的。所以我特别喜欢这步小说,读得特别仔细。小说的情节给我很深的印象与震撼。
小说描写的是哥萨克人在战争中的表现。开始写顿河两岸的哥萨克的生活。接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哥萨克在保卫祖国的战争中表现非常突出。不久,苏联国内战争爆发。红军与白军的战争中,哥萨克由于受旧势力的欺骗,而加入了白军。哥萨克曾三、四次暴动,小说很好的描写了苏联国内战争的情景。
小说人物众多,主要描写的是葛利高里一家人。父亲、哥哥,都是哥萨克中的英雄。小说以这三个人为主要线索,描写了鞑靼村的哥萨克,描写了地主阶级、无产阶级的一些人物。小说还写了葛利高里与阿克西尼亚、娜塔莉亚的爱情。下面我想写一写这部小说的几个优点。
第一个优点是小说描写顿河两岸的生活特别出色。顿河两岸的农村,人们生活质朴,勤劳勇敢。作者将农村的生活写的是淋漓尽致。中国的善于写农村生活,但是与《静静的顿河》比都要稍逊一筹。可以说这部小说将农村的生活写“尽”了。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地步。农村的一草一木,农村的房屋、田地,农村的人们的一言一行,都被描写了出来。小说开头二百页都是描写顿河两岸的农村的生活的。可以说这二百页是全书最精彩的二百页。
第二个优点是描写战争。全书除了开头二百页描写平和的农村生活,其余全部是描写战争的。这在世界名著里是少见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苏联国内战争,哥萨克的三、四次暴动。小说虽然长,而且都是描写单一的战争,但是小说不枯燥。这与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是分不开的。小说在描写战争的同时,还描写了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战士的形象。小说有点像《红楼梦》,主要人物、次要人物都有表现的舞台。这样每人人物都栩栩如生。战争场面的描写也是我很佩服的。像攻克碉堡、骑兵作战、小队人马相遇战、对待战俘等等,写的是栩栩如生,印象深刻。
第三个优点是,描写哥萨克。描写哥萨克的作品很多,托尔斯泰的《哥萨克》、果戈里的《塔拉斯.布尔巴》、美术作品中也有很多关于哥萨克的作品。《静静的顿河》是描写最成功的一部。哥萨克人在和平时期与战争时期的形象、性格都描写出来了。哥萨克生活中憨实、豪迈,战争中勇敢。同时作者也指出了哥萨克太过实在,被白军欺骗了。我读了这部书,对哥萨克人产生了好感,觉得他们实在、勇敢。
这部书还有许许多多的优点。我读完这部书,感觉像是读了哥萨克乃至俄罗斯的历史。因为这部书包括的内容实在是太多了。小说的每一个情节都可以让人津津乐道几个世纪,这是难能可贵的。
以上是静静的顿河读后感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另外,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了,想要了解更多的朋友可以多多关注本站。
本文由用户:xiaoyan 投稿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点击这里联系)处理,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ktime.cn/21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