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读后感范文 读王阳明《传习录》有感

读后感通常包括对作品的主题、情节、人物形象、语言运用等方面的观点和感受,可以是喜欢或不喜欢,赞同或反对,以及对作品中的深刻思考或感动等方面的体会。读后感旨在通过个人独特的视角和感受,向他人传达对作品的理解和评价,同时也是对读书、学习的一种反思和总结。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传习录》读后感,仅供大家参考。

《传习录》读后感范文 读王阳明《传习录》有感

《传习录》读后感1

问:“先儒曰:‘圣人之道,必降而自卑;贤人之言,则引而自高。’如何?”

先生曰:“不然,如此却乃伪也。圣人如天,无往而非天。三光之上,天也;九地之下,亦天也。天何尝有降而自卑?此所谓大而化之也。贤人如山岳,守其高而已。然百仞者不能引而为千仞,千仞者不能引而为万仞。是贤人未尝引而自高也,引而自高则伪矣。”

——《传习录》

陆澄的意思是圣人比贤人高就高在谦卑上,他理解的贤人貌似要高人一等,我觉得普通人好像也都这么想。王阳明比喻圣人就像天一样,无所不包。不是他要表现得谦卑,是他本身的状态就是那样,这不是装出来的。王阳明说的三光和九地,就是与天地叁矣。也就是说正常人是感受不到圣人的,除非圣人让你感受到他。

贤人与圣人的差别就在于,我们是可以看到贤人的高度的,而且贤人的高低我们是都能看得见的。他就像一座山一样,它的高度每个人都可以看得到。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人打着贤人的旗号招摇撞骗,他能骗的也是那些心里有私欲的人。可有多少人没有私欲呢?

在我们生活当中有很多高人一看就是高人,他们的言行举止自然显现出高人的范儿,我们通常把这些人称为大师。贤人是大师,但大师不一定是贤人。不管自己是不是贤人,无论如何都不能作伪。所以“诚”是重中之重。

《传习录》读后感2

许鲁斋谓儒者以治生为先之说亦误人。——《传习录》

我觉得这句话主要的理解就是应该在这个“先”字。我们怎么理解这个“先”。我的理解是王阳明先生说这句话的前提应该是在愿景上。

也就是说,我们在树立愿景的时候,不能以物质利益为目标。但是在实际生活当中,我们需要先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毕竟我们不是孤身一人,我们需要赡养父母,我们需要娶妻生子,我们需要进行应有的社交活动,这些都是需要物质作为基础的。儒家本来就是入世的学说,如果直接把门槛提到高阶段,接受的人就寥寥无几。温饱都解决不了,又如何谈阳春白雪。

毕竟我们没有颜回那样的心性,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还能不改其乐。实际上也是在解决我们的后顾之忧。修身直接的显现就是齐家,家都齐不明白,又何谈治国、平天下,又何谈止于至善。王阳明的愿景是读书学做圣贤,我的愿景就是学王阳明读书学做圣贤。不急于求成,它需要我去累积生命中的每一刻。千里之行始于跬步,一步一个脚印走吧。

《传习录》读后感3

问:“心要逐物,如何则可?”

先生曰:“人君端拱清穆,六卿分职,天下乃治。心统五官,亦要如此。今眼要视时,心便逐在色上;耳要听时,心便逐在声上;如人君要选官时,便自去坐在吏部;要调军时,便自去坐在兵部。如此,岂惟失却君体,六卿亦皆不得其职。”

——《传习录》

这一段就是在告诉我们,每一样事物都有每一样事物的职能,千万不要越权。心是统领五官的,它不能跟着五官到处乱跑。我觉得王阳明举的例子非常的易懂,君主不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做了,如果君主事事都插手,下面的大臣就无事可做。最后弄的君主非常的累,大臣也在埋怨。

这就是《大学》讲的“素其位”,心本来的位置就应该端坐在腔子里,不要到处乱跑。心虽然可以让我们视听言动,但我们的五官不能把心带跑了。心一旦跑出去,我们就会感觉到非常的累。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一天什么活都没干,也觉得很累的原因。这种累来自心的累。体能虽然没消耗太多,可是心被放的无限远。有意思的是,我们最后把这种状态归为亚健康。亚健康这个锅背的确实有些冤枉。守不住心就容易逐物,心一旦逐物就不会产生专注,自然也就没有敬慎的状态,也就做不到敬慎不败。

打一个比方,我们的身体就像一个机器,心是操控这个机器的。心要是不在,我们的身体就会失去控制,就会做出一些反常的举动。所以我们最先要练的就是让心老老实实的待在身体里。

《传习录》读后感4

问:“知至然后可以言诚意,今天理、人欲知之未尽,如何用得克己工夫?”

先生曰:“人若真实切己用功不已,则于此心天理之精微,日见一日,私欲之细微,亦日见一日。若不用克己工夫,终日只是说话而已,天理终不自见,私欲亦终不自见。如人走路一般,走得一段方认得一段。走到歧路处,有疑便问;问了又走,方渐能到得欲到之处。今人于已知之天理不肯存,已知之人欲不肯去,且只管愁不能尽知,只管闲讲,何益之有?且待克得自己无私可克,方愁不能尽知,亦未迟在。”

——《传习录》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只要仔细的去想一下,就知道这个问题的点在哪里。你做一些事情是一定要把这件事先去了解透才去做吗?按照这个逻辑,那我一定要知道我人生活多长我才能活吗?

就像儒家修身方式一样,一定要完全地了解儒家修身方式才可以修身吗?这不还是把知行分开了吗?先知后行。就像加入师门之后,要先学习修心初级三步曲,第一步静坐思心,第二步定静观心,第三步随处察心。往后有没有?有,需不需要知道?不需要知道。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先想明白自己的情欲念,这很重要。

王阳明回答弟子说,只要你真真实实的下功夫修行,你对天理和人欲的理解就越来越深刻。一点都不修炼,光靠嘴来动,说的再好修炼跟你也没关系。先把自己知道的修明白了,不好高骛远。就像现在师门提倡两点,日课和反思,都是我们日常可以完成的,又有多少人做到了呢?整天想着学《周易》,不在实际上下功夫,那你的情欲念又是什么呢?把自己知道的天理保存住,把自己了解的私欲去掉。“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把知道的都做到了,再去了解不知道的,也不迟。

《传习录》读后感5

万象森然时,亦冲漠无朕;冲漠无朕,即万象森然。冲漠无朕者,一之父;万象森然者,精之母。一中有精,精中有一。

——《传习录》

以前对这句话的理解也不是很明白,有一回和师父喝茶的时候,师父讲到了这一段。他举了一个例子,让我很容易的就明白了。举例一棵苍天大树在长大之前,它的种子具不具备可以长成苍天大树的条件?肯定是具备的。但他一定能长成苍天大树吗?不一定。因为还有后天的因素决定。也可以说每个人都具备成为圣人的素质,但为什么圣人这么少?是因为后天的习染把我们这种先天的本性都蒙蔽了。“人人皆可成尧舜”和“圣人必可学而至”,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一段我们前面讲过。

一是什么?一是万物的初始。在什么都没有的时候实际上就有了一的雏形。万事万物的道理就是精的母亲。感觉说的像阴和阳一样,阳里还有着阴,阴里还有着阳。生生不息,宇宙初成。无就是有,有就是无。无中生有,有中藏无。

突然对朱熹的虚灵不昧有了一种理解,是不是要通过打坐,在虚灵不昧的状态当中去找到那个一?他的格物就是穷尽万事万物之理,是不是就要找到那个精?只能以后继续理解消化。

《传习录》读后感6

问仙家元气、元神、元精。先生曰:“只是一件,流行为气,凝聚为精,妙用为神。”——《传习录》

仙家的精气神和我们平时的所说的精气神还有一些区别的。这里说的精气神是先天的精气神,先天三元的元气指万物之本源,元精就是元气的精华,元神是由元气产生的,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先天之性。我的理解是,宇宙的本源是一团气体,由气体的精华产生了像地球一样的星球,星球的自动运转和孕育万物就是先天之性。

我们平时说的精气神是后天的精气神。宋代理学大家陆九渊的话说:“精能生气、气能生神,人的全部身心就在于此。养生的人,首先要保精,精满气就壮,就充实,气壮、气充实了,人的神就旺盛,神旺那么身体就健康,很少生病。体内五脏有很好的充养,皮肤润泽,面色有光彩,耳聪目明,越老反而越健康、越壮实。”先天的精气神对当下的我们来讲过于虚无,先保养好后天的精气神更重要。

爱惜精神,留他日担当宇宙。

《传习录》读后感7

不可谓“未发之中”常人俱有。盖“体用一源”,有是体即有是用。有“未发之中”,即有“发而皆中节之和”。今人未能有“发而皆中节之和”,须知是他“未发之中”亦未能全得。——《传习录》

我以前也认为,只要脾气没发出来就是“中”。王阳明说的“体用一源”和“知行合一”应该是一个原理。修心修的就是从喜怒哀乐没有的时候,一点点经过细微的变化,到有这个过程,还能保持静心的状态,不表达出来,叫做“中”。怎么能证明你做到了“中”的这种状态?就是发而皆中节。用通俗的话来讲,你知道你情绪产生变化了,知道自己有情绪了,但是表达情绪的时候没有控制住,那么你就是不仅没有做到“和”,连“中”也没有做到。

你能察觉到这种细微的变化,就能知道自己怎么去运用这种变化。情绪不是水库放洪、宣泄,它是一种达到目的的工具。去观察这种细微的变化,然后看自己有没有被影响,可不可以调整。怎么能证明自己调整的好坏,就是情绪表达出来适不适度。

以前总是把他俩分开,一个一个修,先修察觉情绪,有情绪了,先控制住,不让它发出来,以为这就是“中”;情绪表达出来就是“和”,但往往都不适度。实际“中”和“和”相表里,本是一体,分开不得。

《传习录》读后感8

问道之精粗。先生曰:“道无精粗,人之所见有精粗。如这一间房,人初进来,只见一个大规模如此。处久,便柱壁之类,一一看得明白。再久,如柱上有些文藻,细细都看出来。然只是一间房。”——《传习录》

我以前问自己一个问题,什么是大道,什么是小道?如果有大道和小道,我要追求的是大道还是小道?现在来看这个问题比较低能。

就像小的时候视力检查一样。视力表就在那里,同样的距离,有的人能看到倒数第三行,有的人能看到倒数第四行,眼睛好的可以看到倒数第二行。只能看到倒数第四行的人,就说这个视力表就这么多,我看到极限了。因为每个人的能力不同,所以看到视力表的大小也就不同。这就好比我们修行追求的真理一样。真理就在那里,一动也没动,它也没有云山雾罩。是我们自己的问题,导致了我们找不到看不清。同样的道也就不分精粗了。

我对精的理解就是我们用了多少的心,放了多少的心思在那个上面,很多人马虎就是因为不用心。就像入师门修身一样。同一时间拜入师门的,为什么到现在会有精进与不精进的区别?区别就在于我们花了多少时间在这上面。我没见过喜欢美食、自己号称是个吃货的人,却自己不做饭,又不愿意下饭店的。他的心是在这里,他自然会用心。

儒家用“琢磨”来比喻自己的修行,从一块石头变成一个手镯,或者是一枚戒指,需要不断的反复打磨。现在中国提倡的匠心精神,特别适合我们修身者。我们能不能长时间的在一件事上下功夫下到极致。这是我自己,也是每个人都需要考虑的一件事情,你做没做到百分之百的努力?

《传习录》读后感9

精神、道德、言动,大率收敛为主,发散是不得已。天、地、人、物皆然。——《传习录》

这一段就是在告诉我们万事万物都要以收敛为主,发散为辅。能不发的时候不发,发了要适度,过犹不及。精神内敛才不容易耗神,道德收敛才不容易成为众矢之的,语言收敛才不会言多必失,行为收敛才不会用力过度。向外发散是不得已而为之。我的理解就好像膝跳反射,外界给多大的力,你反射出去的力度就多大,决不可用力过猛。如果用《中庸》来解释,“中”就是收敛,“和”就是发散。

天的收敛是它的运行规律,它的发散是四季;地的收敛是它的承载,它的发散是可以容纳万物;人的收敛是明德,人的发散是明明德;物的收敛是属性,发散是习性。顺势而为,就是该收敛时收敛,该发散时发散。

《传习录》读后感10

一日,论为学工夫。先生曰:“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初学时心猿意马,拴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故且教之静坐,息思虑。久之,俟其心意稍定,只悬空静守,如槁木死灰,亦无用,须教他省察克治。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常如猫之捕鼠,一眼看着,一耳听着,才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铁,不可姑容,与他方便,不可窝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实用功,方能扫除廓清。到得无私可克,自有端拱时在。虽曰‘何思何虑’非初学时事,初学必须思。省察克治即是思诚,只思一个天理,到得天理纯全,便是‘何思何虑’矣。”——《传习录》

这里的学不是学习,是修身。这里面王阳明讲为学的时候,第一个问题就是不能偏执。我自身是存在这个问题的。有的时候明知道自己这么做不妥,但依然会为了面子而去做,甚至一错再错。还有时候是以为自己是对的,别人的劝解听不进去一意孤行。

一整段说的修行的过程都与自己非常吻合,感觉好像就是在说自己一样。刚开始修行的时候,心静不下来,想要的东西特别的多,总是心为物役。天理和人欲在一起打仗的时候,人欲90%以上都会战胜天理。用心猿意马来比喻非常的恰当,像猿猴一样上下乱跳,像马一样奔跑,一跑就没影,走神严重。用修心初级三步曲的第一步静坐思心最管用。当心静下来之后就容易喜好这种状态,想在这种状态里不出来,就容易变成喜静厌动。可是儒家是入世的学问,不是老哥自己一个人修行。一旦遇到事情的时候,心又开始泛起波澜,从静的状态里出来。所以单独练打坐静心是没什么用的。

王阳明说出了阳明心学当中非常重要的四个字“省察克治”,简单的说就是事上磨炼。他把后天对心的习染比喻成了盗贼,他的一句名言也是“去山中贼易,去心中贼难。”把天理和人欲之间的斗争比喻成了猫和老鼠,也就是说,人欲的天敌是天理。天理必须要战胜人欲,而且要斩钉截铁,不可姑息。自己距离斩钉截铁、不可姑息的境界差的太远,只能慢慢修炼,不敢间断。

《传习录》读后感11

王嘉秀问:“佛以出离生死诱人入道,仙以长生久视诱人入道,其心亦不是要人做不好。究其极至,亦是见得圣人上一截,然非入道正路。如今仕者,有由科、有由贡、有由传奉,一般做到大官,毕竟非入仕正路,君子不由也。仙佛到极处,与儒者略同。但有了上一截,遗了下一截,终不似圣人之全。然其上一截同者,不可诬也。后世儒者又只得圣人下一截,分裂失真,流而为记诵、词章、功利、训诂,亦卒不免为异端。是四家者,终身劳苦,于身心无分毫益,视彼仙佛之徒清心寡欲,超然于世累之外者,反若有所不及矣。今学者不必先排仙佛,且当笃志为圣人之学,圣人之学明,则仙佛自泯。不然,则此之所学,恐彼或有不屑,而反欲其俯就,不亦难乎?鄙见如此,先生以为何如?”

先生曰:“所论大略亦是。但谓上一截、下一截,亦是人见偏了如此。若论圣人大中至正之道,彻上彻下,只是一贯,更有甚上一截、下一截?‘一阴一阳之谓道’,但仁者见之便谓之仁,智者见之便谓之智,百姓又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仁智岂可不谓之道?但见得偏了,便有弊病。”

——《传习录》

遇到问题,面对问题,直视问题,从根源去思考。我也曾经想过道家、佛家与儒家的区别。王嘉秀思考的角度和深度比我强太多了,他把儒家看作圣人之学,而且是那种从上到下全圣人的学问,通俗的讲就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把道家和佛家看做是半截圣人的学问,虽然最终也是圣人,但是少了入世一截。他举了个例子,从科举考试当官的、买官的、传承下来做官的,最后可能人生都会走向成功,但只有科举考试当官的才是真正的成功,全方位的成功。现在的儒家学者,只在下半截努力。出现的问题就是如果上面不努力,就达不到圣人的学问。儒家在这种情况下和道家、佛家相比,就没有任何的优势,反而出现劣势。

不管怎么说,道家和佛家最后都是可以成为圣人的学问。但儒家缺少了上半截,就达不到了圣人的学问。这么一比儒家反尔不如道家和佛家。没学儒家之前,我也觉得道家和佛家比儒家的要高一截。儒家满嘴的之乎者也,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儒家变成了没有用的学问。“记诵、词章、功利、训诂”之学都是为了研究知识而研究知识。脱离了日用平常的儒家,变成了死记硬背,无用之学。

按王阳明的评价,圣人之道,本是一以贯之,又从何谈上半截和下半截之说?我的理解就像99%和100%的差别一样。它俩差别的不是1%,而是成功与不成功。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我觉得师父的解释也是对的,如果上来就讲天、命、性、道、教、心、体这些,大部分的人都会望而生畏。调门起的太高,就没有人愿意学了。现在的社会是物质财富高速发展的社会。我们虽然不逐物,但也应该因时制宜。为了让更多的人学习儒家修身方式,为了让更多的人改变,先提倡世俗谛也是无奈之举。我本身就是一个俗人,儒家的这些东西必须能满足我的日常生活需要,我才会继续的学习它。千万不能高不成,低不就,上不去,下不来,渐悟渐修吧。

《传习录》读后感12

定者,心之本体,天理也。动静,所遇之时也。——《传习录》

人的心本来就应该是定的,经常出现的心不定是因为想要的太多,受到后天的习染太严重。这些后天的习染都是来自于身体的欲望,和心的本体没什么关系。

拜入师门之后,对“人定胜天”的这个成语有了一个崭新的认识。以前认为这就是一个口号,是鼓励自己用的。这个“定”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起到的作用可是老大了,要是定不住,第一个就是容易动情,自己的情绪控制不住,思考问题就会有欠妥当,严重者甚至会破坏事情的进程;第二个就是容易逐物,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看见别人好的都想要,就会心为物役;第三个是没有主见,容易受各方面影响,觉得谁说的都对。

静时心定容易,关键是有事情的时候,心还能定吗?不能养成喜静厌动的毛病,那样就不是儒家的入世学说了。俗话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坚决不能做“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的人。

别人为什么会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就是因为这些人把知识学死了。让别人认为只会动嘴儿,一到行动上就不行了。修身修的好坏必须用事实来检验,有事情的时候心依然是定的,这就说明我们修身到达了一定阶段。

《传习录》读后感13

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知与充与遏者,志也,天聪明也。圣人只有此,学者当存此。——《传习录》

无论是善念还是恶念,在心里出现的时候,你要第一时间知道。《修身要旨》把念已经分的很清楚了,杂念,妄念,思念,想念,动念,邪念,恶念。念分这么多种,当你的念出现的时候,你能明确的知道它是属于什么念吗?对于善念,我们需要做的是把它扩大,不仅让它影响我,还要让它影响周边的人。对于恶念,你要做的是遏制。

对于我本身来讲,我觉得我还是能分清善念和恶念的,但是没有做到充之遏之,很多时候都是任其自然发展。但王阳明提倡的是知行合一,也就是说,你要知道它是善念,必然充之;你要知道它是恶念,必然遏之。你要是不充不遏,那说明你还是没分清楚善恶之念。知道念的善恶并充善遏恶,这样的人是有志向的人,属于天理浮现的人。其实说的就是明明德。看到这的第一念,想到那明明德是不是太简单了,能分清善恶并能从充善遏恶就是明明德吗?是的,这就是明明德。偶尔能做到,那叫天理浮现,每一个念都做到就完全明明德了,这个时候就是圣人了。

作为按照儒家方式修行的我,需要做到的就是,当念头出现的时候,要能清楚的知道什么是善念、什么是恶念,同时要发扬善念、遏制恶念。这不是能一蹴而就的,儒家讲究的是渐修。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但要把这个作为自己的志向,这样我们的修行就有了目标和方向。

《传习录》读后感14

先生曰:“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若留滞于中,则又因药发病。”——《传习录》

后悔是一件好事,至少说明我们知道错了。但知道错了是一回事,如何去改正错误是另外一回事。我们后悔的原因可能会有很多种。多数情况是因为错误带来的结果是我们不想要的,然后才开始后悔。还有的情况是别人告诉了我们的错误,我们觉得别人说的有道理,才开始后悔。再有就是我们修身当中每天反思会发现自己的错误而感到后悔。王阳明说当我们能感到后悔这是一件好事,因为这是去掉我们病根儿的药方。药方是有了,吃不吃在我们自己。有的人害怕药苦,虽然知道吃药可以治疗自己的病,也拒绝吃药。正确的药方需要正确的吃法,吃到适应症的病人口中才能见效。

就像我们都有的傲慢之心,我注意到很多人在说自己有傲慢心的时候,实际上自己就是傲慢的。仿佛傲慢并不是坏事,而是一种荣耀。还有一种更有意思的人,知道自己的问题。每天都去寻找医生给自己开药,东求西求。不管开多少正确的药方,自己不吃也没用。反而会旧病复发。所以感到后悔只是开始,不是结束,如何让我们以后不后悔才是更重要的,这也是孔子为什么夸颜回的原因,因为颜回不贰过,不贰过就没有再后悔的可能性。

所以我们反思的时候,不要光想自己的错误,而是要想如何开药方去治疗自己的错误,让自己不再犯,这样反思对我们才有效果。

《传习录》读后感15

问:“上智下愚,如何不可移?”

先生曰:“不是不可移,只是不肯移。”

——《传习录》

有两种人是改变不了的,第一种就是智者,属于先天开悟的这种人,第二种是愚昧的人。虽然王阳明说的简单粗暴,但绝对是真理。第一种人是清晰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们目标明确,并且会为达到自己的目标而不断地努力。所以这种人是不会改变自己的想法的。最有意思的是第二种人,愚昧,不明事理,会坚定地认为自己想得也是对的。这种人有一个特点,特别的倔强。一旦他认定了一个道理,九头牛都拉不回来。想让这种人改变是不可能的。

在现实生活当中第一种人很少,第二种人越来越多。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很多人都会把无知当性格。遇到这种人,最好的选择就是离开。不要尝试去用道理说服他,如果那样你只能自找苦吃。上智者是不需要改变,下愚者是不会改变。

如果我们既不是上智者也不是下愚者,那么你就要去改变自己。我更希望自己用这句话给自己做一个警句,当有一天我不愿去改变自己的时候,我要告诉自己,如果我不想作下愚者,就要马上付诸行动去改变自己。只要不欺骗自己,你一定会有一个清楚的答案,你是哪一种人。那你还有什么原因去拒绝改变?强其所不能吧!

以上是《传习录》读后感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另外,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了,想要了解更多的朋友可以多多关注本站。

本文由用户:xiaoyan 投稿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点击这里联系)处理,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ktime.cn/21414.html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