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灯红酒绿、繁华喧闹的城市中,有多少人在抱怨着生活,有多少人正不满足现状,又有多少人,在追求着属于自己的真正幸福呢?
心理学中著名的钟摆效应,即摆球的初始点越高,它摆动到对面的位置也就越高。一个人的一生当中,受到的痛苦与拥有的幸福是成正比的。所以,真正的幸福,是属于一个不畏艰辛,内心充满追求的人的。
一个内心有追求的人,必敢于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然后曾益其所不能。
法籍华人熊秉明先生,集哲学、文学、绘画、雕塑、书法之修养于一身。无论对人生的体悟还是对艺术创作的实践,均贯穿东西,可谓一名真正的通才。而造就他成功的,正源于他往日受到的种种磨练以及一颗热爱艺术的心。
中国现代文学馆初建时,远在巴黎的熊先生千里迢迢飞回中国。年过八旬的熊先生丝毫未犹豫,主动担起雕塑鲁迅先生的头像重任。炎炎烈日下,他冒着酷暑亲自动手:用气焊枪切割钢板,再用电焊枪组合焊接,每天如此,废寝忘食,连续作业,直到成形。我仿佛看到了,一种近乎宗教狂热般的,对艺术的完美追求。熊老先生对于艺术,有一种刻在骨子里的热爱,所以,他愿意倾尽一生的心血去追求所爱,追求属于自己的真正幸福。
在南宋的历史上,也有这样一位坚守内心信仰的才子—文天祥。文天祥在孩提时,看见学宫中所祭祀的先生们的谥号都是忠,于是羡慕不已,说:若不成为其中一员,就不是真正的男子汉!果不其然,文天祥这一生都在践行着忠的意义。为国家出谋划策,直言劝谏,被宦官所害,被贬至地方,却依旧不忘保卫家园的初心。战场上,文天祥挥刀斩戮,满清热血的他心中所想的,只有挽救大宋这一心愿。然而,无奈改朝换代这一历史规律,最后以失败告终。忠于国家的文天祥不愿为忽必烈效劳,他在临死前说道:如今我忠义已至,可算问心无愧了。文天祥把一生都献给了国家。无疑,他是幸福的,他和西西弗斯一样,一个是为了挽救国家,一个是为了造福人民,他们都在努力追求内心的信仰,追求对自己来说真正的幸福。
人人都乐于享受,但闲逸的生活是不能够定义幸福一词的。真正的幸福是无法不劳而获的。艰难险阻面前,一路波荆斩棘。挫折困苦面前,仍旧坚守初心,自始不渝地追求信仰的过程—此谓真正的幸福。
本文由用户:yktime 投稿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点击这里联系)处理,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ktime.cn/21261.html